书名:一起流放吧!

分卷阅读59

    的驿站尼什哈站。尼什哈是个小屯子,不过十几户人家。这地方也没有什么正式的驿站,里正把众人带进自己家。

    为了抵御西北风,这里的房子都是东南向的,以厚木为墙壁,屋顶覆着二尺多厚的莎草。将莎草用绳子缚住,再加一层木板就是遮蔽风雨的好屋顶了,那些突出来的草根权当屋檐。

    方璋钺背着金逸的尸身进院,把他放在院子里。那里正见了也不生气,叹道:“唉,唉,瞧这样是遇着大虫了吧,这畜生饿了一冬又出来觅食了!”黄三等人附和着,又问这里猛兽多不多。

    珠娘从车里抱了床被子,方璋钺接过,为金逸盖上。

    众人跟着里正进屋,但见堂屋里两个大灶烧得旺旺的,西侧一间大屋,铺着厚厚的帘子,东侧靠南有一小间。里正把众人带进西屋,掀开帘子热气扑面而来。

    屋内南西北三面围了圈高约么尺五寸的土炕,南北两侧大炕约么五六尺宽,西侧炕很窄,只有约么一尺半见宽。炕上铺着毡布,摆着小桌。

    里正也不分谁是官谁是民的,先把方循、姜父、石骞三个老者让到西炕上,道:“脱了鞋上炕热乎热乎。”又让着其他人往南炕上坐。

    他家婆娘儿子媳妇也都十分热情,脸都被热气蒸的红扑扑的,摆水上饭上菜。

    里正招呼众人:“这一路可冷,先把饭吃了,热乎热乎!”众人略让了一番,学着里正的样子,脱鞋盘腿坐到炕上。他们这二十几个人把里正家挤得满满当当的。

    里正婆娘拉着马氏、珠娘、云姐上了北炕。北炕都是妇人和孩子,孩子们见了生人又是好奇又是羞怯。

    珠娘见桌上摆着一盆不知什么肉和蘑菇炖的菜,还有一碗咸菜,窝头,并一盆熬得黄灿灿的粥。

    里正婆娘盛了一碗,又加了块糖进去,搅了搅笑眯眯递给云姐道:“尝尝婆婆熬的大碴粥,可香甜?“她说话夹杂着土语,云姐没听明白,眨着大眼迷糊地看着她。

    桌上一个流鼻涕的小童叫道:“我也要喝甜的!”

    里正婆娘拿筷子敲他,叱道:“吃你的饭!”

    马氏见独独自家闺女加了糖,很是过意不去,连连推让。

    里正婆娘佯怒道:“咋,瞧不上咱家?”

    马氏只好借了,又让云姐谢了她。里正婆娘见云姐乖巧的模样爱得不行,又连连夹肉给三人,将他们的碗堆得满满的。

    珠娘咬了一口肉,很有嚼劲,想是猎的野物。

    南抗上,众人和里正聊得正欢。姜父把自己抽的烟叶给里正点上让他试试,里正抽了一口,嫌弃道:“这咋一点劲都没有?”他起身从炕柜里拿出一捆烟叶递给姜父,“老哥试试咱自家种的,够劲!包你抽了这口再也不想别的!”见姜父不好意思接,里正直接塞到他怀里。

    姜父点上一抽,呛得治咳嗽。把里正和他儿子们逗得嘎嘎乐。

    黄三问:“老哥,这再往前路可还难走?”

    里正抽了口烟,道:“你们过了这片乌稽(土语:多树的山)就是草甸子,后面是镜泊湖、冷山,这片最难走。尤其是草甸子,小心别陷进去!那块的蚊虫吃人啊,你们那马也得小心,让咬了可了不得。只要过了这块就好走了,德林、沙兰,那边住的人多点。“

    众人听了头皮发麻。他又道:“咱这块每年这会天暖和点了,就又下几场雪,雪过了天就真正暖和了。”

    姜波问:“那还得走多久啊?”

    里正看了他们一眼,嫌弃道:“咱这边人走,十几二十天怎么也到了,你们怎么也得奔着一个月来!”又道:“你们可得算计好了,争取一两天到一个驿站,到不了只能宿在外边,这林子里可什么野物都有!”

    ……

    夜里,里正安排了一半人住在自家,又在屯子里找了一家安顿另一半人。他家炕大,男的睡在南炕,女的和孩子睡在北炕。珠娘和马氏哪见过这样的!和这许多男人睡在一间!里正婆娘见她们为难,把东屋腾出来让她们住。

    炕烧得暖暖的,珠娘粘上炕就睡着了。迷迷蒙蒙中听到了几声呜咽的箫声,那声音段段续续地从院子里传来。

    珠娘下意识去开窗户,见窗子都糊着厚厚的高丽纸和油纸,上片也锁得死死的,只得作罢。她披上衣服悄悄出屋,果见方璋钺站在金逸的尸身旁呜呜地吹着。

    说实话,面对死人珠娘还是很怕的。但是见方璋钺望月吹箫的样子,心内居然平静了许多。她走到方璋钺身旁,也不说话,只静静地听着。

    竹箫上的血迹已经被方璋钺擦干净了,他并不会吹箫,只勉强吹出几个音来,一个音一个音地往外蹦。

    太冷了,珠娘实在受不住了,抱臂哆嗦道:“明天让里正大叔给金大哥找个地方葬了吧。”

    方璋钺闻声放下竹箫,默了一会轻声道:“好。”

    ……

    次日,方璋钺翻开刚进刑部时家里给他送的包袱,这个包袱虽然他几次要扔,石骞都给他捡了回来。他从里面找了一身月白锦衣,一条嵌玉的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