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会,轻声道:“他们彼此有意,却都没有说出口,现在想来也许是幸事也未可知……”又道:“金兄教会了我一件事,放下那些不愉快的过往,只有埋葬它们才有生机。”
……
八月,正是庄家成熟菜田丰盛的季节。众人坐在院子里乘凉,马氏、珠娘洗了些甜瓜、香水梨,又切了西瓜分给众人。
马氏道:“这都是人家送的,你们尝尝可填了,这瓜吃了还管饱!”
功翊尝了一口甜瓜,大赞,道:“可写一篇甜瓜赋!”
汤阳踹他一脚,笑道:“吃你的吧!”
姜父围着菜畦叹气,朝马氏问道:“这你们种的?胡来,胡来!这芫荽怎么能和葱种一起?摘的时候不毁了!”
马氏和珠娘忙过去看,珠娘赧然道:“我们也不知怎么种,都是跟邻居学的。”
姜父拿起锄头,道:“我重新弄弄,这样可长不好!”
这一众人要么出身读书人家,要么出身商家,连姜波也是自小读书,都没下过田。闻言均围到姜父身边瞧稀奇,细看如何移栽。
马氏道:“这里人开始收糜子了,人家帮了咱们盖房,咱们也没什么能还的,不如明儿个开始咱们也去帮他们收糜子?”
姜父嫌弃道:“你会?这苦你受得了?”
“学学不就会了。”汤阳撸起袖子,道:“我不怕苦,不能白占人家便宜!”
……
次日众人拿着农具出门,房子东侧是一片广袤农田,一眼望不到头,尽是绿色,农人们在田间忙碌。
姜父像个巡视领地的将军,边走边一个个给他们介绍:“这是稗子……这是大麦……这是荞麦……这是——”姜父在一块田地前停下,这里种的作物穗子微微发红,像燃烧着的火把。他捏了捏叶子,又细看了根部,连连摇头道:“这高粱种得不行,瞧这蔫头耷脑的,一看就没侍弄好……”
阿林保闻声别着镰刀过来,问:“这哪弄的不对?去年衙门发的种子,听说产得多,不过具体怎么整还没摆弄明白。”
姜父老神在在道:“你们前茬也种的高粱吧?”阿林保点头。
周围忙着收割的农人们听说教种高粱,也不忙着收了,都聚拢过来听姜父讲经。
姜父拿起烟袋锅子,抽了口烟,舒服地呼出口气,道:“这种高粱讲究可多,先从育苗开始说起……”
……
自这日起,流人们的小院里除了诊病,又多了一项功能:教种田。图尔堡的百姓原都以渔猎、放牧为主,还是近几年有流人带了种子过来,教会了他们种植,又有衙门鼓励,百姓们才开始开垦农田。
姜父是个老庄家把式,百姓们争相过来向他取经。说来也奇,经过姜父指导后,那些庄稼果然长得好了,百姓对他愈发敬服。不过这些都是后事,此处不表。
图尔塔虽然春夏时间短,但这里土地肥美,非常适合种植,只要种好了大多很高产。这里种了稗子、小麦、荞麦、苞米等多种粮食。蔬菜种类也很多,诸如白菜、芹菜、韭菜、茄子等。夏秋又有李子、樱桃、梨、杏等多种果子。除了位置偏僻,道路不通,冬季严寒,这里可以说是个生活的好地方。
……
这日,阿林保带着石骞等人去主管家申请田地。图尔堡百姓只有三四百户,不设里正,只有主管、副主管协助衙门管理百姓。
主管家住在城西,也是土筑的房子,但建得颇为轩敞。众人一进门,就见那个骁骑尉正躺在树下的榻上纳凉,榻旁一方小桌,上面摆着一盘葡萄。
骁骑尉田源一向看不起这些流人,见他们进门,吐出一口葡萄皮,懒洋洋道:“你们怎么来了?”
阿林保道:“源哥去叫你爹来,咱们要申请块田。”
田源抖着腿,道:“荒地有的是,随便开呗,还用得着申请?”
“怎么跟长辈说话呢!”屋里走出一位老者喝道。
田源见自家爹来了,忙从榻上爬起来,嬉皮笑脸让道:“您坐您坐。”
田父哼了一声,道:“还不向阿林保伯伯问好!”田源老实问好。田父又吩咐他去搬板凳,招呼阿林保等人坐下说话。
阿林保笑着夸了田源几句,这才说了来意。
田父听了一摆手,道:“这有什么,东边那块田随便开,我回头给你们登个记就成了。”
众人谢过田父,又送了一块带来的料子方告辞。
走远了阿林保方叹道:“这田家原也是发配到这的,听说田源他祖父还是个……是个啥傅……的官。”
游无己猜道:“师傅?”
“不是不是。”阿林保摇头。
“知府?”姜波猜。
阿林保摇头,道:“都不是,我这也想不起来,反正就是教皇上念书的大官。”
“太傅!”方循惊道:“原来他家是田太傅的儿孙!”
功翊抱怨道:“既然都是发配来的,那个田源怎么一副看不起我们的样子,咱出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