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少年英雄传

第九章 李斯与王翦

    当日在洛阳,李斯接到大王的诏书之后便与其女李小兰带领过百侍仆马不停蹄赶往咸阳,经过两个月的日夜兼程,李斯终于回到咸阳,

    刚回相府李斯未思辛苦,换上朝服便带领仲楚便朝宫中赶去,刚入宫中,正好在大殿台阶处碰上了宦官赵高,

    赵高见到李斯便道:“相爷回来哪?李斯见赵高主动上前打招呼恭敬道:”原来是赵总管,失敬、失敬。奇怪,李斯官至丞相,权倾朝野,为何要对一个宦官如此客气。

    (其实赵高此人为人阴毒,且沉腹颇深,可是区区一个阉人又怎会让李斯如此畏敬“秦始皇”如此亲信于他呢?原来当年“秦始皇”登基之后心想,

    如今,六国已灭,天下得以统一,如果寡人不更改名号不但显现不出寡人之功,也无法与前代不同,更不能让子孙后代明白,寡人和众卿家是如何统一六国的,

    当“秦始皇”问赵高对此事有何异意之时,赵高故意装的大惊失色道:“小人只不过是个奴才,哪敢议论国家大事,此事陛下可在早朝之上与众臣商议,

    其实“秦始皇”又怎会不知在早朝上与众臣商议,不过,“秦始皇”是个自主意识很强的人,一般在与众臣议事之前他自己在心中早有答案,“秦始皇”见赵高很识趣,便故作轻松说道:“你不用怕,有什么好的建议尽管说,

    不不,此事还请陛下明日早朝再议,奴才实在没有这个才能,“秦始皇”见赵高还是执意推辞便道:“你跟随我多年,应该知道寡人用人向来不拘一格、不分贵贱。

    如果你有什么好的谏言,寡人无不采纳,赵高听他这么一说心中大喜,自然也就放开胆道:”陛下既然非要让奴才出丑,奴才只有斗胆谏言,

    古人云:皇有皇奠,帝有帝德。史家论史,首推“三皇”“五帝”。到夏、商、周朝,无论禹、汤、周文王、周武王都自知功德不如前,只好降号为王。

    如今,陛下平灭六国,一统天下,万民欢庆。把一个战火纷飞的天下变成太平盛世。陛下之功震惊古今,前所未有,尧、舜之功不及十之一二,古有“五帝”,地不过千里,与陛下广阔的领土无法比拟,所以称皇不足以展示您的功绩;称帝也不足以表达臣民对大王的崇敬。以奴才愚见,不如合二为一,改称“皇帝”如何?

    赵高生性机灵,此话一出,“秦始皇”龙颜大悦,想不到一个阉人竟有如此才识。其实称皇称帝他都曾想过,但是正如赵高所言,三皇五帝的功绩怎能与他的伟大功绩相比,惟有合“皇”与“帝”之称谓,方与他的业绩相称,

    赵高的句句话都说到他的心里,秦始皇是个英明的君主,任何曲意逢迎、阿谀奉承的谏言都会被痛斥一番。然儿赵高的话不显山不露水,说的他心里烫帖极了。

    其实此时最得意的人应该是赵高,他知道自己将来必定是秦始皇最亲信之人,这比赐他黄金白银还要来得高兴。

    果不出赵高所料,秦始皇不但封他做了宫中太监总管,而且任何朝中之事都常与他商议,此时的赵高已并非哪个刚入宫的小太监,而是一个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的宫中总管、秦王亲信,)

    如此位高权重之人自然有不少人巴结,当然李斯也不例外,见到赵高只有恭恭敬敬,赵总管,我是来见大王的,有劳赵总管通报一声,

    ;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