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文明是怎样建成的

第二十五章 走马上任

    终于,选了许久的周恒目光定在冀州的钜鹿郡和邺郡两者间,决定在这两个地方选一个。放弃了去并州的方法。原本周恒是想去并州的,不过想到并州接近外族,周恒可不是怕,只是不想那么快就对上。因为他还要花心思去整顿内部。毕竟他不是世家出身,上任肯定有很大的压力。必定有许多内忧,如果选了并州那边的地方。城中的世家不和他作对还好,如果和他作对,那内忧外患。更加不得了,所以,一番考虑之下,周恒选定了冀州,而冀州比能选的位置只有钜鹿和魏郡与渤海郡了,而钜鹿是黄巾头子张角的老家。虽然现在冀州治下的郡城基本处于无太守状态,冀州下的常山国,河间国等都是刘氏子室的封地。虽说不知是否都在此次动乱中死去。可那依然是他们挂名的封地。只要汉朝廷的领导者还是姓刘,那这些地方理论上就该由他们那些王孙后代继承。而所剩的三郡中,魏郡太近司隶。渤海又太靠近幽州。所以,周恒便把目标定在了中间的钜鹿郡。

    有了目标好,周恒再次请示何进,谈话中试探他意思,不过从谈话中隐约发现何进并不太愿意让他离开。毕竟何进现在好像有意培养周恒,什么时候,做京官肯定是比外派的官员要好,所以,既然试探到何进没此意,那周恒也不便开口,免得引起何进的怀疑。可是,离开洛阳此举是必行的。想来想去,周恒决定了。以他父亲周卫的身份出面买这钜鹿太守一职位。如此一来,起码表面上没和自己扯上任何关系,再者,自己可以在父亲身边尽孝为由,跟随离开洛阳。以“孝”为理,相信何进也没任何理由阻止。

    于是乎,周恒与周卫商量后,决定由周卫出面买官。接下来,周卫以三千二百万钱的高价买下了钜鹿太守一职。说起这事,周恒真是哭了一番,这刘宏放到后世,绝对是经典的奸商了。本来二千石的太守也就等于二千万钱。可是皇帝老子看到周家有钱,把价格硬是提到了四千万,汉灵帝亲自制定卖官的规定是:地方官比朝官价格高一倍,县官则价格不一;官吏的升迁也必须按价纳钱。一般来说,官位的标价是以官吏的年俸计算的,如年俸二千石的官位标价是二千万钱,年俸四百石的官位标价是四百万钱,也就是说官位的价格是官吏年收入的一万倍。除固定的价格外,还根据求官人的身价和拥有的财产随时增减。

    无奈,周恒只能交代父亲硬啃下来。为此,周家还欠下朝廷八百万钱,并不是周家不能一次把这笔钱拿出来,但是,如果全部拿出来,这周家可就算是刨了老根,作为一个善于计算的商人,周恒不打算全副家产投进去,连一点周转资金都不留下,不然真的要“空手”上任了,所以,正当周恒准备再存多些钱再来买的时候,这皇帝天恩浩荡,施恩布于周家,允许周卫先交三千二百万钱,可以欠账八百万钱,待上任后两年内连本带利还清。这便是先前黄巾起义的主要原因之一了。天灾不断,加上朝廷卖官行为,那些人的为了升迁或买官。便把全副家产投了进去。而更有欠账者可以先行上任,上任两连内连本带利还清,那这些巨额的欠账单就像影子一样跟随那些官员上任,那些官员自然为了赚回买官所用的钱,或是要弄到欠下的钱,只能加大力度地收刮百姓。如此,百姓如何能不反。

    出了卖官的西园后,周卫摇身一变,已经变成了冀州钜鹿郡的太守了。其实这卖官计划一出,周卫已经有买官的意思了。只是当时被周恒阻止了下来。回到家后,周卫吩咐众人打点一切,准备启程冀州。而周恒则到了一趟何进的大将军府。忽悠何进去了,果然,这礼法高于律法的时代,以“孝”为名真是让何进无话可说。周恒暗示道,如果何进不让他跟去,他便宁愿辞官。这不单没有冲撞了何进,反而让何进更欣赏他了。这袁绍当年不是因为服母丧,便把官辞掉了么。然后又说补父丧推了朝廷的命令,都不见有任何大问题。可见,这时期的人多么注重礼法。

    处理完事情后,周家的人在周恒的催促下便马上出发,走马上任。免得迟则生变。洛阳到钜鹿郡要过黄河,周恒没有直接向北渡河,反而是选择往东到兖州,因为他想起了颍川郭鬼才。因此,故意这么跑了一趟。可是,到了那里,才发现,自己也是个地理盲,一问之下,才知道,自己被后世的游戏书籍误导了,这颍川明明就在豫州,自己却一直以为在兖州。为此,周恒还郁闷了大半天。不过,想了想也了然了。现在收掉郭鬼才或许没什么好处,说不准要埋没一个人才了。如果自己现在便把郭嘉带到了冀州,那郭嘉接下来的历练便没了,或许少了这些历练,此郭嘉便徒有虚名了。而贾诩则不同,现在的贾诩已经是中年人了。心智已经成熟。明显就已经是个不用再“培训”的人才了。想到此,周恒也放弃了现在便收下郭嘉的想法,就吩咐众人,转头北上渡河去了。

    现在的周卫已经是太守了。无论他这位置是怎么得来的,反正都不假,沿路的县城的县令都是马屁拍足,美食供足,好酒充足。这或许就是千年后人说的那话吧,“官场自古如此”。周家一行人来到了兖州陈留郡,这太守正好不在城内,可依然派手下郡丞接待周恒一伙人。众人照常吃喝,正谈得兴起之时,突然有一人跑进来向这郡丞汇报。

    “报,报,郡丞大人。不好了”一名陈留的士官急忙地跑进了郡丞府。

    “大胆,急急忙忙地干什么,不见本官正招待贵客么,尔在此吵吵闹闹,惊吓了贵客如何是好,什么事快报”这陈留郡丞叱喝道。

    “禀大人,城中有一恶汉在城内杀人”这小兵禀告道。

    “杀人?这事自有县尉处理,你慌什么”郡丞道。

    “回大人,此人凶恶,杀人后又打伤了死者的家丁,此时无论死者的上百家奴或者是县尉的人都无人敢近其身啊,现此恶人已经快要逃出城了”小兵如实禀告道。

    “荒唐,区区一人,过百人马居然擒他不下”这郡丞明显不相信。

    “回大人,此事绝对真实,县尉大人让小人禀告郡丞大人,请郡丞大人做主,该如何是好”这小兵回到。

    在呆这郡丞又要骂人的时候,好奇心上来的周恒开口了,“郡丞大人,不如我们前去看看,恒观此人并无虚报,或许真有此恶人再扰百姓”周恒其实只是觉得好奇,怎么可能上百人都不敢近身,难道是什么狮子老虎么。虽然说一个人的气势上来,真的可以镇住百人,但这种人周恒从来没见过,便有意去看看。而那郡丞见周卫的儿子开口,也正好顺其意,太守不在,这郡丞就算是“常务”了,这在他管辖下的城中杀人,而且在闹市之中。那还得了,虽说汉朝廷律法不全,但高祖皇帝刘邦开国法典便已经说明,杀人者--死。所以此事可算严重。

    随即,周恒和这郡丞便跟着这小兵出去了。在马上就要到城门的时候,见到好大的一堆人围在那,想必那人就在前方。周恒来到了人群前头,见地下已经躺下了十数个守兵,而那凶手单手持戟,另一手则拿着一颗人头。身高约两米,凶神恶煞的样子,旁边的守兵根本就不敢靠近,他就这样在众目睽睽下大摇大摆地往城门走去。而那守城数个小兵,见他走来,吓得全身发抖地退后。根本不敢靠前。这情况这郡丞同样也看到了。虽然受了惊吓,但也反应过来。像身边的守卒喝道“你们都在站着干什么,都给本官上前,把那恶人擒下”

    可是这群人明显就是刚来郡丞府报消息那小兵口中那不敢近身的百人,要是敢上,他们早就前去了,哪里还要郡丞吩咐。但是,众人听到命令后,硬着头皮缓缓向前,那大汉似乎也发现了后面的异像,转头随便地看了一眼,随即便转回头去,明显就不把后面这百人放在眼中。

    “猛将”这两字就是周恒心里对前面恶汉的评价。不论他武力高低,单是此气势便可配称此二字,所谓“猛”。不但指是评论武力的高低,这是一个形容气量胆色的词语。而此人绝对就能配上此号,那恶汉依然大步地走向城外,城门的守卒明显就已经被这份气势压倒了。十数个人只敢呆呆地拿着武器护在自己身前,生怕这恶人突然袭来,哪里还看主动上前攻击,这恶汉走一步,这些士卒便退后一步。慢慢便让了一条路让此人走出城外。

    看得此情形的郡丞更加恼火,大吼道“尔等在此处做甚,都是一群窝囊废,快上,给我拿下他,快,不然全部以抗令处置”

    面对这种情况,后有歇斯底里地上官,前有恶魔般地杀神。最难做的便是这中间的人,没办法,抗命的罪过也是很大地,众士卒们便只有要紧牙关再次冲前。

    </br>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