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殿下放心,府中各处都安排了弓箭手。”武师教头嗓音沉沉,“我等誓死效命殿下。”
“去吧。”陆初筝摆手示意他下去,回屋吩咐春杏关上门。
公主府有武师三十人,保护她的暗卫两人,陆承乾就算是硬闯也进不来。
陆初筝坐到火炉前,含笑握住月瑶的手,“表兄武功高强,你不必担心他。”
“我相信他一定会回来。”月瑶给了她一个笑容,低声说,“他答应了要与我成婚,不会食言。”
陆初筝点点头,吩咐春杏去把所有的账本都搬过来。
再有一个月就过年了,她还没盘完账。
会馆的生意比她预想的要好,尤其是换了知府后,会员已经增加到五百多个。
入冬后会馆和火锅店的生意最红火,糕点铺稍微差一点,商队的生意比之前好,下雪后从临堰运出去的炭占了大部分。
库房里的银票、银子和铜钱也堆了不少,她还没仔细清点。
陆初筝等了一会,春杏和婢女抱着账本过来。
“今夜恐怕没法睡,你们帮着我对账算账。”陆初筝微笑出声,“看看咱辛苦了一年,赚了多少银子。”
春杏应了声,叫来自己的帮手,围坐到火炉边上着手对账。
“你们对账,我去厨房拿些牛肉过来给你们烤上。”月瑶眉眼弯弯。
陆初筝点点头,开始认真盘账。
这两天盘了部分,收到太子的来信就停了下来,脑子里也乱糟糟一团。
忙到子时,耳边隐约听到哨声,大家一下子绷紧神经竖起耳朵。
“是鹰隼入城了,数量不多。”月瑶听了会,放松下来,“是来探路的。”
陆初筝应了声,继续对账。
春杏真的是个人才,不止公主府的账目一目了然,会馆、火锅店、糕点铺子和商队,也弄得清清楚楚,没有丁点遗漏。
除去王风凌他们三个送的银子没入公主府的账,其他全部能对得上。
庄子今年一年的营收收支纯利不高,余银只有不到五千两。但自己种和收租的粮食,存了差不多六十万斤,卖到关内也是一笔不小的银子。
庄子上养的其他牲畜会在年前卖出去,这些收回来,纯利就非常可观,能有上万两。
这还是她收租不高的收入,难以想象那些收租很高的地主,一年会赚多少。
她也不指望庄子赚很多钱,保证粮食和禽蛋肉类不缺就行。
商队的利润也不低,现在三十城内的商队,她的信誉最好,加开的送信业务到明年可以独立出来,配备专门的人手和马匹。
现在各城商队每日收货量平均在五万斤左右,往关内送的离得近收取的费用和三十城内一样,稍微远一点,每五百斤加十文钱。
送信收取的费用比信客贵一点,每封信六文钱,但是每天都有三四十封信,还在不断增长中。
除了第一第二个月收货量不大,从第三个月开始,基本上稳定下来,
所有商队分行算上买房买马和人工,成本已经回来九成,比她预想的要好。
这一年下来忙忙碌碌,从上京带过来的银子没少,反而赚了差不多三十万两,她是真没想到。
要是算上已经买下的宅子和三千多匹马,她现在已经是百万富翁了!
陆初筝激动莫名,再过几年她成为大燕首富不是梦想。
盘完所有的账目,时间也到了寅时。
陆初筝吃了点烤肉,听到后院传来武师斥骂的声音,迅速站起来,拿起自己的短剑躲到门后。
春杏等人也纷纷躲起来,摒息留意后面的动静。
过了会,武师的脚步声传来,停在门外,“禀殿下,抓住了两个毛贼。”
“绑起来,等表兄他们回来再处置,别让他们死。”陆初筝安下心,收起短剑。
“是。”武师退下,后院传来纷杂的脚步声。
陆初筝坐回去,见月瑶和春杏她们已经累得不行,不禁心疼,“你们去软塌那眯一会,我刚盘完账很精神睡不着。”
春杏和月瑶对视一眼,招呼跟她一块做账的几个婢女过去收拾了一番,分了个火盆过去,排排坐下依偎着打盹。
陆初筝把剩下的烤肉吃完,去卢子焱住的院子看望了他一下,见他睡得平稳,这才返回前院花厅。
雪还在下,四周静得一点的声音都没有。
陆初筝站在窗前看着外边的飞雪,心慢慢提了起来。
陆承乾这会是狗急跳墙,只有走出大燕的国界他才有活路,肯定不会放弃。
也不知道萧元嵩怎么样了。
再过两个时辰天亮,这时候最为危险,陆承乾也是最焦急的时候。
她希望萧元嵩能平安回来。
大雪纷纷扬扬,夜色下的临堰白茫茫一片,街上打更的人走过,脚印很快被盖上不留一丝痕迹。
陆承乾穿着寻常百姓的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