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下众将大喜过望,眼下破蚩尤条件具备,大胜有望。而介绍完后,个人自归自座,赵公明也与火龙梅杏相识。
第二日,黄帝又与蚩尤大战,而蚩尤手下的大巫又召唤出大雾将黄帝大军团团围住,在大雾中不管何种法宝尽皆无效,幸好九天玄女授予黄帝兵符兵书等册书,黄帝命人打造出指南车,辨明方向,出了大雾,向蚩尤杀去。而蚩尤又故技重施,展出蚩尤旗,魔音贯耳之下,幸好黄帝早跟赵公明讲好,此时赵公明运转真元,祭起渔鼓,阵阵清音传出,魔音被抵消一空。
而且渔鼓在空中传来阵阵的战鼓之音,直达人族众将士的心底深处,让人不知不觉间热血,人族将士从上到下士气极高,而蚩尤这边,手中蚩尤旗中的阴魂遇到渔鼓传来的清音消散极快,纷纷湮灭在天地之中,而巫族召唤而来的毒虫猛兽听到这种声音,仿佛遇见了天敌一般,纷纷掉头便跑。而巫族听到这种声音纷纷骨软筋麻,脑中昏昏欲睡,连兵器都提不起来,被黄帝联军杀的大败。而蚩尤与黄帝的对战则更为惊险,双方手持都是神兵利器,而又都是大神通者,一个前世转世大巫,一个天命人皇;一个巫族战技,一个阐教神通;一个巫,一个人;双方可谓是奇招妙招层出不穷,看的两边的将士如痴如醉,没想到武技也有此等威力。但黄帝终归是天命人皇,而且巫族大败,被黄帝一番冲杀,蚩尤军或逃或降,战力顿时瓦解,蚩尤心乱,被黄帝一剑刺中,失败被擒。
黄帝部将等人一拥而上,将蚩尤捉住,以符印封住其四肢五脏。那边九天玄女将罗袖一扫,正巧将雨师风伯罩进去,使出神通,天上一只大手重重的压在二巫身上,也是大巫之身强悍无匹,加之九天玄女修为不强,只把风伯打得倒退两步,恨恨地看了众人一眼,随即化风远遁。
而此时刑天等大巫出现在战场之上,刑天见蚩尤已被一网成擒,知道大势已去,而撇眼见到了九天玄女,没想到竟然还有天庭中人参加进来,心下大怒:“当日我巫族隐退,实为人族当兴,顺应天命尔!非战之罪。今蚩尤与黄帝争帝,也不过人族内部争执。天庭何以妄加干涉,竟然派人相助黄帝。是何道理?”于是与众位大巫打声招呼,纷纷施展神通径往天庭而去。
黄帝见走了风伯和众大巫,心中忧虑,当下便要打杀蚩尤。那蚩尤大巫之身勇悍绝伦,常人哪能杀之?刀砍油炸皆不能坏其分毫。黄帝大怒,以五马分尸之刑处置蚩尤,并亲自持轩辕剑断其四肢头颅。就算这样蚩尤也还未死,只听蚩尤笑道:“轩辕小儿,你能耐我何?”而且那分成六份的尸体竟然有渐渐复合的迹象,黄帝大惊,忙让人将五匹龙马赶往六方极远之地,埋于山下,并由几位修士联手布下封印阵法,将蚩尤的六份尸体封印在天涯海角之下,使其用不能复合。
自此黄帝在真正得到了洪荒人族所有部落的认可,成为真正的天下共主。而就在黄帝刚刚处死蚩尤后,神农的儿子榆罔不服黄帝接任人皇之位,趁黄帝刚打败蚩尤实力损伤之时起兵叛乱,意图将黄帝赶下人皇之位,自己成为新的人皇,黄帝不能容忍刚刚安定下来的天下再次发生大乱,遂起兵攻打榆罔黄帝用周鸟鹗、鹰颤为旗帜,以熊黑虎豹为前驱,与榆罔战于阪泉之野,历经三战,打败了榆冈。黄帝降封炎帝之子姜榆罔为诸侯,将他封在洛水卢氏城。姜榆罔不肯受封,率家人迁徙江南,后定居于茶乡,以医为业,救死扶伤,深得当地百姓厚爱。从此,黄帝天下共主的地位最终确立,号令天下,凡是不顺从的部落,都以天子的身分去加以讨伐,前后共经52战,天下始归一统。
三十六
却说刑天为报昊天无故相伐之仇向天庭飞去,欲杀昊天上帝为死去的族人报仇。只见刑天左手握着长方形的盾牌,右手拿着一柄闪光的大斧,一路过关斩将,砍开重重天门,直杀到昊天上帝的宫前。昊天上帝正带领众大臣在宫中观赏仙女们的轻歌曼舞,那刑天杀气凛然地闯进天庭,将一众仙女惊的四散而逃。昊天玉帝正欲打赏手下相助人皇的有功之人,眼见刑天如此无礼地闯将进来,还将天门打坏。心中也是恼怒不已。暗想:我乃道祖亲封的天帝,你刑天竟敢如此藐视于我,实在该死!不让你知道我的手段,天下人还道我昊天真好欺负不成。
猛见刑天挥舞盾斧杀将过来,顿时大怒,便拿起宝剑昊天就和刑天搏斗起来,玉帝有心立威,也不叫手下众将,自提宝剑与刑天战在一起。那昊天玉帝乃是鸿钧道祖身边的道童,也不知跟在道祖身边多少年。一身法力神通厉害非常,早已达到准圣之境。手中昊天镜又是顶级的先天灵宝,威力非凡。刑天却也是巫族极负盛名的大巫,武艺神通皆是顶尖,战斗经验丰富。二人这一番龙争虎斗,直杀的天昏地暗,让人看得目眩神迷。两人剑刺斧劈,从宫内杀到宫外,从天庭杀到凡间,直杀到常羊山旁。
昊天上帝到底道行高深觑个破绽,一剑向刑天的颈脖砍去,只听“咔嚓”一声,刑天的那颗像小山一样的巨大头颅,便从颈脖上滚落下来,落在常羊山脚下。
巫族只修炼体术,却是无有元神,而那刑天精修巫族密法,巫术诡异莫测,早将魂魄与金身紧密结合。虽掉了头颅,却仍未死。刑天忙把斧头移到握盾的左手,一边持盾防备玉帝攻击,一边空出一手在地上乱摸,欲将头颅寻回安上。伸出右手在地上乱摸乱抓。他要寻找到他那颗头颅,安在颈脖上再和昊天上帝大战一番。他摸呀摸,周围的大小山谷被他摸了个遍,参天的大树,险峻的山峰,在他右手的触摸下,都折断了,崩塌了,还是没有找到那颗头颅。他只顾向远处摸去,却没想到头颅就在离他不远的山脚下。昊天上帝怕刑天真的摸到头颅,恢复原身又来和他作对,连忙举起手中的昊天宝剑向常羊山用力一劈,随着“轰隆隆”“哗啦啦”的巨响,常羊山被劈为两半,刑天的巨大头颅骨碌碌地落入山中,两山又合而为一,把刑天的头颅深深地埋葬起来。并在常羊山之上加上封印,将刑天的头颅永远的埋在常羊山下。
听到这异样的响声,感觉到周围异样的变动,刑天停止摸索头颅。他知道昊天上帝已把他的头颅埋葬了,自己可能永远身首异处。他呆呆地立在那里,就像是—座黑沉沉的大山,干戚神兵泛着冷幽幽的寒光,映照在刑天无头的身体上,显得无比悲壮与苍凉。昊天玉帝一阵得意。却见那刑天身躯突然变化,上身盔甲脱落,露出双||乳|和肚脐来。愤怒的刑天将全身法力往这三处汇聚,使其感应力大增。竟以双||乳|为眼,以肚脐作口,挥舞干戚,大呼酣战。欲再次上前与玉帝大战。汹涌澎湃的战意笼罩天地,向着玉帝奔涌而来。天地仿佛在这一霎那间变得赤红,竟为刑天滔天的杀气与战意所感,故而显出异相。
昊天玉帝见状大惊,竟为刑天气势所摄,不敢再动手。趁刑天不注意,偷偷溜回了天庭。
那刑天舞动干戚,渐渐感应不到昊天玉帝的所在。心知玉帝已走,随收了干戚。心中踌躇不定,却又实在不愿回去见自己的族人,索性在这常羊山中隐居起来。他却不知在他与玉帝战斗之时,风伯雨师九凤相柳等大巫知道事不可为,又退回了祖巫殿,他至始至终都是一个人在战斗。
却说黄帝自放逐帝榆罔后,正式登上人皇之位。励精图治,手下百官用命,将人族治理得井井有条。天下一统之后黄帝划分州野,制礼兴乐,教化百姓。同时还发明各种器具用物,方便日用。大臣曹胡发明了上衣,伯余造了下衣,於则做了鞋子。百姓们从此不再穿兽皮树皮。黄帝还依浮叶飘于水上的道理作了舟船,共鼓又配上舟揖行于水上。又根据转蓬的道理发明了车辅,便利了交通。黄雍父发明了春,黄帝接着又令人制作了釜甑,使得百姓可以蒸饭烹粥。以后又造屋室,筑城邑,使百姓不再巢居|岤处。黄帝又与歧伯作内外经,使百姓疾患得以治愈。
他还确定了天下万物的名称,划分星度为28宿。以甲乙十天干纪日,以子丑十二辰来纪月,而六旬为一甲子。黄帝的妃子嫘祖亲自栽桑养蚕,教民纺织,上山育桑养蚕织丝。黄帝还发明了田亩制,黄帝之前,田无边际,耕作无数,黄帝以步丈亩,以防争端,将全国土地重新划分,划成“井”字,中间一块为“公亩”,归公家所有,四周八块为“私田”,由八家合种,收获缴公家,还穿土凿井。对农田实行耕作制,及时播种百谷,发明杵臼,开辟园、圃,种植果木蔬菜,种桑养蚕,饲养兽禽,进行放牧等。缝织方面,发明机杼,进行纺织,制作衣裳、鞋帽、裘、华盖、旗等。制陶方面,制造碗、碟、甑、盘、盂、灶等。冶炼方面,炼铜,制造铜鼎、刀、铜镜、钟等。建筑方面,建造宫室、銮殿、庭、明堂、观、阁、城堡、楼、祠庙等。交通方面,制造舟楫、车、指南车、记里鼓车。兵械方面,制造刀、枪、弓矢、弩、号角、兵符、剑等。日常生活方面,熟食、粥、饭、肉、称尺、斗、规矩、几案、印、珠、灯、席等。此时天皇伏羲治世时所用的皆是上古妖文,又称作天文;威力莫大。而经过巫妖大战,失传颇多,而且根据个人理解不同谬误之处也是极多,黄帝便命仓颉造出了更实用的、人族自己的文字。又发明了墨砚竹简刻刀用来记述世间所发生的事情。仓颉也成为功德金仙,世代受香火供奉。
做完这一切黄帝开始巡游天下,封禅泰山。黄帝往东到过东海,登上了丸山和泰山。往西到过空桐,登上了鸡头山。往南到过长江,登上了熊山、湘山。
黄帝在洪荒人族部落巡游数年,终于将所有的部落都巡查一遍,便回到部落,想道自己该做的均已做完。便想求长生之术,于是驾云向崆峒山而去,向广成子询问询问长生之术,广成子告诉黄帝道:&ot;自你治理天下后,云气不聚而雨,草木不枯则凋。日月光辉,越发的缺荒了。而佞人之心得以成道,你又怎么能让我和你谈论至道呢?&ot;黄帝回来后,就不再理问政事。自建了一个小屋,里边置上一张席子,一个人在那里反省了三个月。而后又到广成子那里去问道。当时广成子头朝南躺着,黄帝跪着膝行到他跟前,问他如何才得长生。广成子蹶然而起说;&ot;此间甚好!&ot;接着就告诉他至道之精要:&ot;至道之精,窃窃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静必清;无劳妆形,无摇妆精,方可长生。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无所知,如此,神形合一,方可长生。&ot;
黄帝向广成子问道后,又登过王屋山,得取丹经。并向玄女、素女询问修道养生之法。如此数十年后,黄帝写下了《阴符经》、《黄帝太乙八门入式诀》、《黄帝太一八门入式秘诀》、《黄帝太一八门逆顺生死诀》、《黄帝内经》、《黄帝外经》等书,终于又一天玄都大法师自大赤天而来,告之黄帝道其功德圆满,当将人皇之位传下,然后去火云洞清修,黄帝闻言大喜,忙将皇位传于其孙高阳,是为颛顼帝。就在黄帝将人皇之位传于颛顼帝之后,伏羲、神农两位圣皇坐着龙辇从天而降,笑着对黄帝说道:“恭喜皇弟功德圆满证得人皇之位。”黄帝行礼道:“劳烦二位皇兄前来,不胜惶恐。”说完便登上龙辇与伏羲、神农同往三十三天之外火云洞飞去,而黄帝属下众臣也拉着黄帝的袍服一同上天。与此同时一道功德降于崆峒山广成子身上,使得广成子脑后也有功德金光,修道感悟越见提高。
三十七
人皇轩辕黄帝飞升火云洞,传位于颛顼,人族进入五帝之时,人族脱出了蒙昧,开始了人族的大发展。而蚩尤的部下在与黄帝战败后便回到了南方的苗疆之地与人族通婚,后来的巫族与人族的血脉便混杂起来。天生有神通者便是身有巫族血脉者,但觉醒者甚少,渐渐绝于人世。
颛顼高阳者,黄帝之孙而昌意之子也。他沉静稳练而有机谋,通达而知事理。他养殖各种庄稼牲畜以充分利用地力,推算四时节令以顺应自然,依顺鬼神以制定礼义,理顺四时五行之气以教化万民,洁净身心以祭祀鬼神。他往北到过幽陵,往南到过交址,往西到过流沙,往东到过蟠木。各种动物植物,大神小神,凡是日月照临的地方,全都平定了,没有不归服的。
后颛顼崩,而玄嚣之孙高辛立,是为帝喾。高辛生来就很有灵气,一出生就叫出了自己的名字。他普遍施予恩泽于众人而不及其自身。他耳聪目明,可以了解远处的情况,可以洞察细微的事理。他顺应上天的意旨,了解下民之所急。仁德而且威严,温和而且守信,修养自身,天下归服。他收取土地上的物产,俭节地使用;他抚爱教化万民,把各种有益的事教给他们;他推算日月的运行以定岁时节气,恭敬地迎送日月的出入;他明识鬼神,慎重地加以事奉。他仪表堂堂,道德高尚。他行动合乎时宜,服用如同士人。帝喾治民,像雨水浇灌农田一样不偏不倚,遍及天下,凡是日月照耀的地方,风雨所到的地方,没有人不顺从归服。
帝喾娶陈锋氏的女儿,生下放勋。放勋娶娵訾氏女,生下挚。帝喾死后,挚接替帝位。帝挚登位后,没有干出什么政绩,于是弟弟放勋登位。这就是帝尧。帝尧,就是放勋。他仁德如天,智慧如神。接近他,就像太阳一样温暖人心;仰望他,就像云彩一般覆润大地。他富有却不骄傲,尊贵却不放纵。他戴的是黄|色的帽子,穿的是黑色衣裳,朱红色的车子驾着白马。他能尊敬有善德的人,使同族九代相亲相爱。同族的人既已和睦,又去考察百官。百官政绩昭着,各方诸侯邦国都能和睦相处。帝尧命令羲氏、和氏,遵循上天的意旨,根据日月的出没、星辰的位次,制定历法,谨慎地教给民众从事生产的节令。另外命令羲仲,住在郁夷,那个地方叫旸谷,恭敬地迎接日出,分别步骤安排春季的耕作。春分日,白昼与黑夜一样长,朱雀七宿中的星宿初昏时出现在正南方,据此来确定仲春之时。这时候,民众分散劳作,鸟兽生育交尾。又命令羲叔,住在南交,分别步骤安排夏季的农活儿,谨慎地干好。夏至日,白昼最长,苍龙七宿中的心宿(又称大火)初昏时出现在正南方,据此来确定仲夏之时。这时候,民众就居高处,鸟兽毛羽稀疏。又命令和仲,居住在西土,那地方叫做昧谷,恭敬地送太阳落下,有步骤地安排秋天的收获。秋分日,黑夜与白昼一样长,玄武七宿中的虚宿初昏时出现在正南方,据此来确定仲秋之时。这时候,民众移居平地,鸟兽再生新毛。又命令和叔,住在北方,那地方叫做幽都,认真安排好冬季的收藏。冬至日,白昼最短,白虎七宿中的昴宿初昏时出现在正南方,据此来确定仲冬之时。这时候,民众进屋取暖,鸟兽长满细毛。一年有三百六十六天,用置闰月的办法来校正春夏秋冬四季。帝尧真诚地告诫百官各守其职,各种事情都办起来了。
当时洪荒突发大水,人民苦不堪言,帝尧询问一众大臣道:“汤汤洪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其忧,有能使治者?”众臣皆曰非鲧不可治,帝尧说道:“那鲧违背天命,毁败同族,不可用。”众臣说道:“除却鲧却是无人精通治水之术,何不先用之,若其无法治理好洪水则再换人。”帝尧点头应允,让鲧去治理洪水。鲧知道帝尧命自己治理水患之后对人言道:“若欲治好水患却是举手之劳,尧实是大材小用。”众人皆笑之。
鲧自到任后便领着众人开始治理水患,那鲧却是只知堵不知疏,还到天庭盗取了女娲娘娘送给天庭的秘宝息壤。鲧有了息壤后便东边有水便堵东边,水从东流到西便又去西边堵,如此这般东堵西决,此堵彼溢,鲧忙碌了九年也不曾将水患治理好。而帝尧到了晚年,身体渐渐衰老,已经不能管理人族之事了,想禅位给有德行的人,于是手下的人都对尧说:“有一个叫虞舜的人流寓在民间,他的德行很好。”于是尧便要求试试他,经过一系列的测试,尧禅位给舜,让舜代行天子政务,向上天推荐。舜上位后把鲧斩杀,以惩罚他没有治理好水患,惩办了这几个罪人,天下人都悦服了。这就是舜帝。
舜自继位成为人皇之后便努力的治理天下,每天睡觉的时间都没有。而自从鲧被舜斩杀于羽山之后并没有找到能接替鲧去治理水患的人,洪荒中的水患越来越厉害,这时有人推荐鲧的儿子禹,说禹能治水,舜在无人可派的情况下就同意了,让禹接替鲧去治理水患。禹,名叫文命。禹的父亲是鲧,鲧的父亲是颛顼帝,颛顼的父亲是昌意,昌意的父亲是黄帝。禹,是黄帝的玄孙,颛顼帝的孙子。禹的的曾祖父昌意和父亲鲧都没有登临帝位,而是给天子做大臣。禹幼时曾淂神人传授,习得一身本事,他为了治好水患洗刷父亲的耻辱立即与益和后稷一起,召集天下百姓前来协助。他视察河道,并检讨鲧失败的原因,决定改革治水方法,变堵截为疏导,亲自翻山越岭,淌河过川,拿着工具,从西向东,一路测度地形的高低,树立标杆,规划水道。他带领治水的民工,走遍各地,根据标杆,逢山开山,遇洼筑堤,以疏通水道,引洪水入海。禹为了治水,费尽脑筋,不怕劳苦,从来不敢休息。他与涂山氏女名女娇新婚不久,就离开妻子,重又踏上治水的道路。甚至三过家门而不入,这让大禹的贤明传诵千古。
经过十三年的努力,他们开辟了无数的山,疏浚了无数的河,修筑了无数的堤坝,使天下的河川都流向大海,终于治水成功,根治了水患。刚退去洪水的土地过于潮湿,禹让益发给民众种籽,教他们种水稻。禹在治水时常遇到大山的阻拦,禹就组织万民开山,但是人力有限效果不是很好,禹很是烦恼。此时大神云华夫人就住在巫山,禹闻听云华夫人有大神通便去向云华夫人求助,云华夫人见禹一心为民便让侍女赐给禹召唤鬼神的法术,又让她的手下神将狂章、虞余、黄魔、大翳、庚辰、童律等,帮助禹斫石疏波,决塞导厄,以循其流。并赐给禹两件宝物——开山斧和避水剑,开山斧用来开山引流,避水剑用来斩杀水中作乱的妖物。禹开通了九条山脉的道路,疏导了九条大河,所有的山川河流都治理好后,从此九州统一,四境之内都可以居住了,九条山脉开出了道路,九条大河疏通了水源,九个大湖筑起了堤防,四海之内的诸侯都可以来京城会盟和朝觐了。
由于禹治水成功,舜帝把禹推荐给上天,封禹为伯,以夏为其封国,让他作为帝位的继承人。禹继承了天子之位,南面接受天下诸侯的朝拜,国号为夏,姓姒氏。人们将其尊称为夏禹王。
三十八
大禹建立了夏朝,被称为夏禹王,自从黄帝战败蚩尤起,人族经历了近千年的大发展,而原本蚩尤的属下也与人族通婚,两族血脉渐渐融合,而且人族乃是女娲所造出,而女娲是圣人同时也是妖族大圣。所以人族自身也有妖族的血脉,到了现在人族自身便有人巫妖三种血脉混杂在一起,只要是天资卓越之人,自然而然的便可激发出自身血脉所蕴含的力量,差别便是觉醒的早晚与血脉的稀薄而已。
只是绝大多数人都不能将血脉中的巫妖力量使用出来。若一旦血脉中隐含的力量被激发出来,是巫族血脉的,以现在巫族的人数数量来说,一定会被巫族中人承认为自己的族人。而若是激发了妖族血脉则是成为半妖,一般皆会被人族丢弃,视为怪胎,就算长大了也不会被融于族群。
而大禹因为天赋过人,加之为治水一直苦心孤诣,心志被磨砺得极为坚毅,与巫族一些炼体方法暗暗相合。血脉中的巫族力量竟渐渐觉醒,不自觉地就有了一些神通变化。那大禹有了神通,虽然由于血脉不纯,神通不是很高,只会基本的变化而已,但是也比普通人强的多了。而自从大禹继位以来,便生活在深宫之中,锻炼的也少了,所以渐渐的年老,神通也慢慢的消退,而自古以来,尝到了权位的滋味以后,少有能够放下的,更何况大禹这种雄主。
于是手下的一个谋士给大禹出主意,大禹颁布召集令,召集地仙界中人族中所有含有巫族血脉的人,这一下,人族中所有的巫师巫人都聚集在夏朝的王庭之中。于是大禹以聚拢人族气运之名,将天下分为九州(即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进行管理,还大肆采用奴隶开采首山赤铜,用首山赤铜炼制了九个大鼎代表九州,当日祭天之时,大禹下令将在场的所有召集来的巫族血脉之人全部屠杀一空,而收集来的所有巫族血脉之人的全身精血炼制了纯正的巫族精血,大禹将巫族精血炼化入九个大鼎之中,这九个大鼎名为九州鼎,享受人族的香火供奉,而以后的不管是祭天还是登位,必须向九州鼎焚香摹礼才行,于是九州鼎就成了人族的圣器,而地仙界中原本巫族数量便不多,经此一役,数量更是急剧的减少。
而大禹也将在治水之时抓捕的妖族大妖的妖魂印入其中,使得这九鼎不仅是人族圣器,同时也变成了一件不仅可收妖炼妖,还可布阵炼丹的后天灵宝。大禹将剩余的巫族精血炼入自身,成为真正的巫族大巫之体,而就在他功成那一刻,天降天罚来惩处与他。
想人族五帝也是属于人皇的,在死后也是可上天庭做个功德之仙。而人皇却万万不能与巫族又不清不楚的瓜葛。更不能有巫族血脉,各大圣人如何能够容忍这种事情发生?巫妖称霸亿万年这已经让圣人不满,轩辕与蚩尤争位,天地间各大势力都来相助轩辕,却是没有去相助蚩尤。现在大禹这般做,简直就是干天之忌。
只见天上乌云翻滚,雷电交加,顷刻间大雨倾盆,狂风呼啸,天地间宛如黑夜,不辨东西,狂风夹杂着雨点砸在大禹的脸上,大禹觉得都有些隐隐作痛。云中的紫光明灭闪烁,聚成细细的一线,如针扎一般,一道紫宵神雷降下,漫天乌云立时散去无踪。依旧朗朗乾坤,天高气爽。而大禹则浑身干瘪,原本壮硕的身体犹如百岁的老人一般,喘息间便要死去的样子。却是被紫宵神雷将身上的巫族血脉全部化去,连原本的生命力也被席卷一空,众位大臣大惊失色,连忙将大禹抬入王帐之中,而大禹则奄奄一息,之来得及将王位传于伯益,便恨恨的陨落了。大禹在位期间,人族的生活水平上升,还算得上的是个贤明的君主,而且在位时仪狄造了酒,大禹喝了以后感到味道很醇美,就给仪狄下命令,要他停止造酒,仪狄很是不解,就问道:“大王既然说酒的味道很好,那为什么不让所有的人都尝到这种美味,反而要将它禁止呢?”大禹说道:“就因为酒的味道抬醇美了,使人不觉得沉醉其中,让人除了酒不会去想其它的事,后代一定会有因为酒而亡国的。”
伯益当了人皇夏启不服气,他是大禹的亲生儿子,而且他的母亲是九尾狐一族的女娇,当年大禹治水时女娇嫁给大禹,但是气愤于大禹只顾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于是抛下家人回到了青丘山。所以夏启天生便有大禹的巫族血脉,并且含有他母亲的九尾狐妖族血脉。夏启十分的聪明,他勾结大臣夺取了伯益的皇位,并将伯益流放。
伯益本是东夷人,东夷人善射,也有部分的巫族血脉,相传是祖巫后土的分支。伯益召集东夷部族率军向启杀来。而启早有防备,经过一场大战,打败了伯益的军队。尽管启打败了伯益,但许多部族对他改变禅让传统的做法表示强烈的反对。有一个部族首领叫做有扈氏,站出来反对夏启的做法,要求他按照部落会议的决定,还位于伯益。于是,夏启就和有扈氏在甘泽地方发生了战斗。两军对垒,大战开始前,夏启激励将士们说:&ot;我要告诉大家,这个有扈氏对天帝不敬,王命不遵,是上天借我的手来消灭他!因此你们要服从我的命令,奋力出击,不可懈怠!&ot;夏启训话完毕,六军兵士就挥舞刀枪,呐喊着冲向有扈氏的队伍。经过一场激烈的厮杀,有扈氏被打败了,有扈部落的成员被罚做奴隶。从此,夏启的王位终于坐稳了,五帝时代结束,并且禅位制从此变成了家天下制度。
而原本巫族中人见大禹残杀了数量极多的巫人,对夏朝极其仇视,但见了夏启继位,也没有天降天罚,渐渐的胆子变得大了些,也有些巫人变化模样入世为官,向慢慢的恢复巫族的力量,于是夏朝算是有巫族血脉的王朝,而夏朝的君主都有巫族的血脉,巫族之人暴躁,不修元神,没有清心宁神之法,再加上性喜征战,嗜杀嗜血性格暴躁,注定了夏朝的不稳定与王朝的短命。
果然,夏启病死后,将帝位传于其子太康,再传仲康、相、少康、予、槐、芒、泄、不降、扁、胤甲、孔甲、皋、发,再传至桀。自启至桀凡十三代,十六传,历四百七十二年,夏桀即位后不思改革,骄奢滛逸,筑倾宫、饰瑶台,挥霍无度。他日夜与妹喜饮酒作乐,置百姓的困苦于不顾,百姓指着太阳咒骂夏桀。大臣关龙逢忠谏,他囚而杀之。四方诸侯也纷纷背叛,夏桀陷入内外交困的孤立境地。
三十九
夏朝进入孤立的境地后,就在此时,夏朝的诸侯国商却慢慢的强大起来了,当时商的首领叫汤,汤眼见夏桀暴虐,失去民心,汤决心灭夏。桀担心汤势力壮大而威胁自己,便将汤召入夏都,囚禁在夏台。商族又送桀以重金,并贿赂桀的亲信,使汤获释归商。汤的妻子有个陪嫁奴隶,名叫伊尹,汤差使他在厨房干活。伊尹很有才能,为了让汤发现自己,故意有时把菜做得很可口,有时却或咸或淡。有一次,汤就此事责问他,他就乘机向汤谈论了自己对治理国政的见解。汤大为惊奇,知道他是一个贤才,就免除他奴隶的身份,任为右相。
自此,在伊尹的谋划下,汤积极准备灭夏。汤以仁厚收揽人心,争取人民的支持,有一次,他外出游玩,看见一人在树上挂起一张网,然后喃喃自语说:“不论天上来的,还是地面来的,凡是从四面八方来的鸟,都飞进网里来。”汤对他说:“你太过分了吧,怎么可以这样网尽杀绝呢!你撤掉三面,留下一面的网就可以了。”农民依言照办。汤祝告道:“鸟儿啊,你们愿意往左的就往左,往右的就往右,只有不听我话的鸟儿,才飞进网里来。”汤网开三面,恩及禽兽的事传开后,人民都称赞他对待百姓宽厚仁慈,纷纷拥护,汤的势力进一步壮大。
而更重要的是,夏朝算是巫族血脉者建立的,不是被各大圣人认可的,对各大圣人的道统传承不利,于是密谋将夏的政权颠覆,正在这时商汤出现了人皇之气,各大圣人大喜,于是纷纷派弟子下山相助商汤,特别是截教的通天教主,商汤麾下的领兵之人大半是截教的低辈弟子。商汤有了道门的相助,于是商汤起兵。
汤历数夏桀的暴虐无道,号召夏的附属小国背弃桀,归附商。对不听他劝告者,就先后出兵攻灭。如葛、韦、顾等夏朝属国,以剪除桀的羽翼。商汤越战越强,十一征而无敌于天下。夏桀陷于孤立的境地。汤还迁都于毫,以此为前进的据点,准备最后攻灭夏朝。汤还采纳伊尹的建议,停止朝贡夏朝以试夏桀的实力。桀命令九夷族发兵征讨商,这说明桀还能调动九夷族的兵力,汤和伊尹见天下人还没有完全对桀失望就马上请罪,恢复向夏桀的进贡,而桀竟然也原谅了商汤。一年后,九夷族忍受不了桀的残暴统治,纷纷叛离,使桀的力量大为减弱,汤和伊尹见时机成熟,就由汤召集部众,出兵伐夏,在鸣条一举攻灭了夏桀,将桀流放于南巢。至此夏启建立的大夏王朝在夏桀的时候灭亡了,历四百七十二年。
后诸侯大会,汤退而就诸侯之位。诸侯皆推汤为天子。于是汤始即位,都于亳。元年乙未,汤在位,除桀虐政,顺民所喜,远近归之。因桀无道,大旱七年,成汤祈祷桑林,天降大雨。又以庄山之金铸币,救民之命。作乐“大濩”,濩者护也,言汤宽仁大德,能救护生民也。在位十三年而崩,寿百岁。而道门因为相助商汤,所以在商汤的默许下,道门的实力获得极大地发展,特别是截教,原本截教的弟子大部分是异类的妖族之身得道拜入门下,甚至还有人巫结合而生的大巫,比如余元。
而这些年中,人族之身的弟子因为天生智慧,身体更是天道之下最适合修道的形体,所以教中的人族弟子修为上升极快,众多的弟子获得了通天教主的赏识,其中就有一个著名的人痴仙马遂,这个马遂原本出生之时便有些呆呆傻傻,但是却是大智若愚,长大后岁一个截教弟子学道,学的一些旁门左道之术,平时也以截教弟子自居。原本终生不会有闻到的机会,正巧通天教主讲道,或许是天生的福缘深厚,通天教主讲道之时,被马遂悟出了一套修行之法,专修禁制等法,得到了通天教主的赏识,将他收为入室弟子。呆在身边时时教导,这样马岁的修为增长极快,而且马遂平时为人不拘小节,和大部分的截教弟子关系都非常好,这也与截教弟子非常讲义气有关,与他搞些繁文缛节他倒不喜。
还有一个叫做吕岳的,天生异象,额上三眼。与罗宣一样。原本是轩辕时拜入截教的弟子,原本只是一个记名弟子,也是在通天讲道之时,得到了通天的赏识,被收为弟子。只是吕岳这人面相不好,极为凶恶,而且他专攻瘟癀行瘟之术,身上不时发出一阵恶臭,不仅熏人欲死,而且中者得不到吕岳的解药,便是不死,修为也要大大下降,旁人大多不喜。但是我们的主角罗宣不在乎,一者罗宣的修为高,不怕。二是罗宣相信三人行必有我师,各人都有各人的绝技,于是在罗宣的刻意结好下,两人的私交自不用说,而且罗宣的丹药法宝层出不穷,也让吕岳有些眼花缭乱。
双方将自己的绝学都送给对方一些,而吕岳的瘟癀术也让罗宣觉得大开眼界,大有相逢恨晚之意,原来不起眼的瘟癀之术也有这般威力,在罗宣看来,吕岳可以算得上是最早的生化武器研究专家,也是最早将生化武器用在战场上的人,以后的什么日耳曼小和民族算个屁?瘟癀之术不仅包括行瘟列斗,还有养蛊放蛊,还有将毒虫的精华炼入自身,将自己炼成毒人,吕岳便将自己的身躯炼成这般,这简直让罗宣的眼睛都瞪直了。普通人如果练了,身体里积累了大量的毒素,死后尸体不腐不蠹,扔在水里毒死鱼、埋在土里不长草、遇火便化成腐魂蚀骨的毒烟,罗宣不知道修士练了会有什么样的威力,但是据吕岳所说,就是大罗金仙中了吕岳的暗算,也会让他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罗宣不由得暗暗乍舌。
但是同时吕岳也将弊性说了,独独怕火,一旦被火一烧,都会化为乌有,吕岳已将罗宣视为兄弟,不然不会将自己的缺点都说出来了。罗宣哈哈大笑,在一个火仙面前说怕火,这不是好笑吗?罗宣想到以后的吕岳就是被阐教的青峰山紫阳洞清虚道德真君的五火七禽扇化为飞灰,于是罗宣就将替身娃娃送了几个给吕岳,又拿出一个令牌送给吕岳,这个令牌制作的极其精美,上面镶了一颗辟火珠。整个令牌呈燃烧的火焰之形。罗宣道:“这是我自己炼制的圣火令(汗个先),里面有三味真火、两仪净火、太阳真火,只要级别不超过它们,你就不必害怕有火会烧到你。”想了想又取出一个小葫芦,送给吕岳,道:“这里面是三阴真水,其中还有一些九天弱水,不仅灭火有奇效,更可将万物收入其中,令之魂散骨消,增长弱水中的煞气。”葫芦中有须弥芥子阵,就这一个小葫芦,比之整个太湖的水还多,一滴的三阴真水就重若千斤,不过葫芦入手却轻若无物。当然高级别的火是灭不了的,但是就算如此也把把吕岳感动的眼泪哗哗的,对于罗宣更是推心置腹。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