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道。展念心如刀割,胤禟却对她一笑,已从容上路。
夕照落满荒芜的边境小城,极目皆是昏黄尘土,独有她的夫君霜衣素履,清影修长,虽是枷锁披身,却如同挽了霞光满怀,皓皓艳艳,余韵孤绝。
作者有话要说: (1)四年正月,九门捕役得毛太、佟保等寄允禟私书,以闻,上见书迹类西洋字,遣持问允禟子弘旸,弘旸言允禟所造字也。谕曰:“从来造作隐语,防人察觉,惟敌国为然。允禟在西宁,未尝禁其书札往来,何至别造字体,暗藏密递,不可令人以共见耶?允禟与弘旸书用朱笔,弘旸复书称其父言为‘旨’,皆僣妄非礼。允禟寄允礻我书言‘事机已失’,其言尤骇人。”命严鞫毛太、佟保等。诸王大臣请治允禟罪,命革去黄带子,削宗籍,逮还京,令楚宗及侍胡什礼监以行。
(弘旸就是弘鼎,这娃改过名,不重要嗯)
(2)谕宗人府。允禟、著交与都统楚宗、侍卫胡什里、驰驿从西安一路来京。沿途酌量派兵看守。伊之妻子家口著总督岳钟琪、巡抚图理琛、石文焯等。派地方官兵。严行看守。
(3)四年丙午春正月丁酉,宣诏罪状皇九弟胤禟。戊戌,集廷臣宣诏罪状皇八弟胤禩。
(4)谕诸王满汉文武大臣等。允禟平日、居心诡诈。行事乖张。从前罪犯多端。不可悉数。朕不忍执法治罪。令其居住西宁。望其醒悟改悔。乃怙恶不悛。诡诈如故。其门下亲信之毛太、佟保、将编造字样之书信、缝于骡夫衣袜之内、寄往西宁。被九门捕役拏获。该提督奏闻。朕见体制怪异。有类西洋字迹。因遣人询问西洋人。据西洋人称、此种字体。亦不能识认。朕因遣人询问允禟之子弘旸。据弘旸称、去年十一月佟保来京。我父亲寄来格子一张。令我学习。照样缮写书信寄去。我向佟保学会了。因此照样写信寄往等语。从来惟敌国之人。差遣奸细往来。偷传信息。造作隐语防人知觉。允禟在彼、朕何曾禁其寄书。亦未禁其往来之人。若果安分守法。则所寄书无不可以令人共见。何至于别造字体。巧编格式。暗藏衣袜之内。居然为敌国奸细之行耶。前朕见允禟诸子中、惟弘旸尚觉老实。故留京料理伊之家务。不料其诡谲亦如此。
(5)寄与伊子、及所属官员人等字。俱用朱批。伊子称塞思黑之言为上谕。僭逆已极。众所共知者一也。别造字样。巧编格式。令伊子学习。打听内中信息。缝于骡夫衣袜之内。传递往来。阴谋诡计。俨同敌国。众所共知者一也。□□高皇帝钦定国书。臣民所共遵守。塞思黑径敢添造七字头。私行刊刻。变乱祖制。众所共知者一也。(但凡以“众所共知者一也”结尾的,都属于最后的28条大罪)
(6)又如伊在西宁时。朕将伊所用太监、撤回京师。伊每人赏与金条、及西洋金表等物件。皆贵重难得之物。是伊获罪之后。尚私买人心。目无国法。肆行无忌。诸王大臣等、屡次奏请即行正法。以彰国宪。朕心尚在迟回。不忍即定。因其不便再留西宁。故令伊回京治罪。伊一路毫无改悔戒谨之心。谈笑如常。因复令暂禁保定。以观其行止。(获罪之后,尚私买人心???老四你醒一醒!还有,能别再用“谈笑如常”这么美丽的词了吗!)
准备准备,下章和小九说再见了,嗯。
第65章 曲终人不见
作者有话要说: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为啥把这个提前了呢,因为——你们看完要是还有心情看史料就见鬼了。
……
算了作者已经没心情列史料了。
总之,时间线是按史料走的,改名的事情也不是杜撰的,老四就是对小九很有感情,比对老八有感情。
李绂的“便宜行事”是真的。
楚宗和胡什礼本来是把小九锁住了,但很快就暗戳戳解开了,是真的。
“楚宗、胡什礼奉旨带领塞思黑回京。并不请旨。擅将塞思黑锁拏。又复故意宽松。任其脱卸。明系怀挟奸邪。暗庇逆党。应照律将楚宗拟斩监候。胡什礼拟绞监候。得旨、楚宗、从宽免死。发往阿尔泰种地处效力。胡什礼、从宽免死。在粘竿处效力”(这两个人是真心为小九好,为他断了仕途)
老八的“狂言”是真的,几乎一字不差从史料上搬下来的。
还有一堆老四和楚宗、胡什礼、李绂的扯皮言论,太长太多,懒得列了,大意就是——
老四:我让你们锁小九了吗我没有啊,楚宗是不是我骂你以后你心虚了?大臣们都说小九该锁;你们既然锁了为什么又要偷偷松掉,搞事情吗?楚宗你把小九的四个随从(小说里改为三个)单独关押想干什么,搞事情吗?
胡什礼:皇上,李绂说“塞思黑至,便宜行事”,他要搞事情。
李绂:我没有。
老四:李绂说他没有,胡什礼你瞎说什么,搞事情吗。——胡什礼被治罪以后——李绂你胡说八道什么,朝野都说是我弄死小九的,你拍着你良心说是不是你的锅,明明就是你自己莫名其妙,大家还天天怪我,拖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