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绝塞风云录

一 风雪朔漠青衫影 云雾天湖少年行(四)

    要知秋振南下山日久,不知天山现状。昔日在山时,他便是四大弟子之一,后来师满下山,掌门人重新遴选,再选四大弟子,如今已是一十六年。按照门规,四大弟子每五年遴选一次,俗称“天山四子”。天山派地处回疆,信的却是老庄一道,因此派中弟子多为道士。天山派下设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堂,掌门人居天湖宫,位于博格达峰天池西北岸。四大弟子分掌四堂,执掌天山派传功、执法、列阵、藏经四职。掌门人玄袍白绦,四大弟子则青袍黄绦,余下弟子一律蓝袍黑绦,以此区分。秋振南昔年执掌青龙一堂,在四大弟子中武功翘楚,如今时过境迁,再见今日之四大弟子时,想起往事,无限唏嘘。

    只见四人长剑一摆,又将那少年围住。四人年纪不相上下,皆在三十左右,其中一人高鼻深目,不似汉人。秋振南心道:“天山派早有遗训,不得招收外族为徒,为何……”一念未毕,只听那高鼻深目之人一声呼喝:“布阵!”但见四影齐动,各占一方。

    秋振南内心一震:“天元四象阵!”言念未已,那高鼻深目之人已是一剑刺出,其余三剑随后刺来。剑刺形走,只见剑光霍霍,仿佛四面八方都是剑影,又如千百把剑同时刺来。秋荻大惊叫道:“小心!”

    “天元四象阵”乃天山派三大奇阵之一,按四象之位而布,占据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方,有大阵、小阵之分。大阵布法,需弟子二十八人,暗合上天二十八宿之意;小阵布法,只需四人。进攻退守,皆有法度,阵法要义合于四象八卦。有云:“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友上传)”所谓“道生一,一生二”,正是此理。

    四人攻守配合,恰到好处。青龙一出,白虎归守,朱雀钳制,玄武游走。但凭那少年轻功如何了得,始终冲不出四象包围。天元四象小阵,虽只四人,变化之妙,却在大阵之上。上天二十八宿,东南西北,各有七宿,乃东方青龙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西方白虎七宿:奎、娄、胃、昴、毕、觜、参;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北方玄武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大阵所布,每人据守一位,当进时进,当退时退,不进不退,当以静处。而小阵所布,一人而占七位,进攻退守,暗合七星运数,变通之妙,无出其右。

    但见青龙方位,一名紫赯脸道士,脚踏角位,提剑直刺。角宿为东方七宿之首,一左一右,如苍龙之角,左角为天田,右角为天门,中间所在,却名天关,乃斗杀之所冲,于星象来说,是为凶地。化于“天元四象阵”中,主杀一方,为进攻之要冲。

    那少年见利剑刺来,眉头一皱,突然将手中筚篥挥出,如短剑般使将开来。那紫赯脸道士挥剑相迎,只见剑光篥影,迅若流星。

    秋振南看得心惊,心道:“我以为他轻功了得,谁想剑法也是这般厉害?青龙的七星剑法在四象中已算最快,兀。如果单打独斗,不出十招,青龙必败!”

    白虎方位,一名黑脸道士以守为攻,踩娄位,进奎位。娄宿乃西方七宿第二宿,共三星,乃聚合蓄势之地。而奎宿乃白虎之首,共十六星,变幻莫测,可攻可守,乃天之府库所在,蓄势之力,由此而发。

    朱雀方位,便是那高鼻深目的道士,占居井位。云:“南宫朱鸟权衡,东井为水事。”水之流动,无形无迹,静时风平浪静,动时惊涛骇浪。动静之间,起到钳制作用。

    玄武方位,一名红脸道士,占居斗位。斗宿即南斗六星,与北斗七星遥相呼应,一主生,一主死。“天元四象阵”之斗位,可南北互换,若要生时,则为南斗,若要死时,则为北斗,因此常游走两端,以惑视听。

    那少年一剑敌四方,仗着剑法精妙,居然撑到百招开外。秋振南暗暗心惊:“天元四象阵的威力非同一般,等闲高手,不过十招,便已险象环生,而此人居然撑到百招开外,兀自应付有余,丝毫不见败像。”

    那少年与四子展开游战,忽而撮唇长啸,忽而挥篥疾舞。撮唇长啸时意态悠然,挥篥疾舞时挥洒自如。秋振南不禁暗赞:“如此人物,世间罕有!枉我秋振南久走江湖,却不知此人存在,惭愧之极!”

    不知不觉,那少年与四子又斗了三十余招。四子内力不济,运阵之时,已无先前灵动。秋振南心道:“难道此人内力当真无穷无尽,苦斗多时,尚不见丝毫乱像?”言念未已,只见青影疾闪,一阵眼花缭乱过后,青龙一声惊呼,中篥倒地。与此同时,白虎长剑刺到,嗤嗤声中,削去那少年两片衣角。

    秋荻“啊”的一声,险些晕倒过去。秋振南向她望来,见她正一脸关切地望着那少年,内心不禁一动。

    朱雀由静转动,长剑如大河滔滔,滚滚而上,只见四面八方皆是剑影,将那少年罩在其中。玄武由南而北,斗宿星移,突然一招杀手剑刺出。

    秋荻全身一震,只道那少年此命休矣,突然从地上抓起一团雪泥,扔向玄武。玄武听得背后风响,只道有人来袭,回剑一刺,雪泥爆开,溅得满脸皆是。与此同时,只听得一声怒喝,朱雀长剑脱手,在空中一个打转,刺入雪地之中。

    秋振南眼见“天元四象阵”被破,不知是喜是忧。

    那少年打落朱雀长剑,身形疾闪,趁机冲出包围。白虎挥剑来刺,又被他筚篥挡住。

    玄武擦去脸上雪水,突然一声怒吼,扑向秋荻。原来秋荻不会武功,适才因为救人心切,随手抓起一团雪来,抛将出去。假如玄武不加在意,任凭雪团打在身上,不过如挠痒一般,不会有事。然而,他却以为有人偷袭,回剑自救,却错过大好机会,放脱那少年。如此一来,阴差阳错,秋荻反而助了那少年一臂之力。玄武老羞成怒,迁怒于她,突然一剑刺来。

    秋振南见状,大吃一惊,叫声:“荻儿小心!”长剑一挥,使出一招“飞龙乘云”,截击玄武。玄武剑锋斜转,咦了一声,使出一招“裁云剪水”。秋振南心下了然,还击一招“白云孤飞”。玄武面现疑色,又是一招“穿云裂石”。秋振南还了一招“烘云托月”。

    玄武更不迟疑,骤然收招,问道:“你是何人,为何会我天山派飞云剑法?”秋振南也即收招,拱手说道:“在下秋振南,见过几位师兄!”四子闻言一震。

    要知秋振南下山日久,不知天山现状。昔日在山时,他便是四大弟子之一,后来师满下山,掌门人重新遴选,再选四大弟子,如今已是一十六年。按照门规,四大弟子每五年遴选一次,俗称“天山四子”。天山派地处回疆,信的却是老庄一道,因此派中弟子多为道士。天山派下设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堂,掌门人居天湖宫,位于博格达峰天池西北岸。四大弟子分掌四堂,执掌天山派传功、执法、列阵、藏经四职。掌门人玄袍白绦,四大弟子则青袍黄绦,余下弟子一律蓝袍黑绦,以此区分。秋振南昔年执掌青龙一堂,在四大弟子中武功翘楚,如今时过境迁,再见今日之四大弟子时,想起往事,无限唏嘘。

    只见四人长剑一摆,又将那少年围住。四人年纪不相上下,皆在三十左右,其中一人高鼻深目,不似汉人。秋振南心道:“天山派早有遗训,不得招收外族为徒,为何……”一念未毕,只听那高鼻深目之人一声呼喝:“布阵!”但见四影齐动,各占一方。

    秋振南内心一震:“天元四象阵!”言念未已,那高鼻深目之人已是一剑刺出,其余三剑随后刺来。剑刺形走,只见剑光霍霍,仿佛四面八方都是剑影,又如千百把剑同时刺来。秋荻大惊叫道:“小心!”

    “天元四象阵”乃天山派三大奇阵之一,按四象之位而布,占据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方,有大阵、小阵之分。大阵布法,需弟子二十八人,暗合上天二十八宿之意;小阵布法,只需四人。进攻退守,皆有法度,阵法要义合于四象八卦。有云:“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友上传)”所谓“道生一,一生二”,正是此理。

    四人攻守配合,恰到好处。青龙一出,白虎归守,朱雀钳制,玄武游走。但凭那少年轻功如何了得,始终冲不出四象包围。天元四象小阵,虽只四人,变化之妙,却在大阵之上。上天二十八宿,东南西北,各有七宿,乃东方青龙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西方白虎七宿:奎、娄、胃、昴、毕、觜、参;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北方玄武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大阵所布,每人据守一位,当进时进,当退时退,不进不退,当以静处。而小阵所布,一人而占七位,进攻退守,暗合七星运数,变通之妙,无出其右。

    但见青龙方位,一名紫赯脸道士,脚踏角位,提剑直刺。角宿为东方七宿之首,一左一右,如苍龙之角,左角为天田,右角为天门,中间所在,却名天关,乃斗杀之所冲,于星象来说,是为凶地。化于“天元四象阵”中,主杀一方,为进攻之要冲。

    那少年见利剑刺来,眉头一皱,突然将手中筚篥挥出,如短剑般使将开来。那紫赯脸道士挥剑相迎,只见剑光篥影,迅若流星。

    秋振南看得心惊,心道:“我以为他轻功了得,谁想剑法也是这般厉害?青龙的七星剑法在四象中已算最快,兀。如果单打独斗,不出十招,青龙必败!”

    白虎方位,一名黑脸道士以守为攻,踩娄位,进奎位。娄宿乃西方七宿第二宿,共三星,乃聚合蓄势之地。而奎宿乃白虎之首,共十六星,变幻莫测,可攻可守,乃天之府库所在,蓄势之力,由此而发。

    朱雀方位,便是那高鼻深目的道士,占居井位。云:“南宫朱鸟权衡,东井为水事。”水之流动,无形无迹,静时风平浪静,动时惊涛骇浪。动静之间,起到钳制作用。

    玄武方位,一名红脸道士,占居斗位。斗宿即南斗六星,与北斗七星遥相呼应,一主生,一主死。“天元四象阵”之斗位,可南北互换,若要生时,则为南斗,若要死时,则为北斗,因此常游走两端,以惑视听。

    那少年一剑敌四方,仗着剑法精妙,居然撑到百招开外。秋振南暗暗心惊:“天元四象阵的威力非同一般,等闲高手,不过十招,便已险象环生,而此人居然撑到百招开外,兀自应付有余,丝毫不见败像。”

    那少年与四子展开游战,忽而撮唇长啸,忽而挥篥疾舞。撮唇长啸时意态悠然,挥篥疾舞时挥洒自如。秋振南不禁暗赞:“如此人物,世间罕有!枉我秋振南久走江湖,却不知此人存在,惭愧之极!”

    不知不觉,那少年与四子又斗了三十余招。四子内力不济,运阵之时,已无先前灵动。秋振南心道:“难道此人内力当真无穷无尽,苦斗多时,尚不见丝毫乱像?”言念未已,只见青影疾闪,一阵眼花缭乱过后,青龙一声惊呼,中篥倒地。与此同时,白虎长剑刺到,嗤嗤声中,削去那少年两片衣角。

    秋荻“啊”的一声,险些晕倒过去。秋振南向她望来,见她正一脸关切地望着那少年,内心不禁一动。

    朱雀由静转动,长剑如大河滔滔,滚滚而上,只见四面八方皆是剑影,将那少年罩在其中。玄武由南而北,斗宿星移,突然一招杀手剑刺出。

    秋荻全身一震,只道那少年此命休矣,突然从地上抓起一团雪泥,扔向玄武。玄武听得背后风响,只道有人来袭,回剑一刺,雪泥爆开,溅得满脸皆是。与此同时,只听得一声怒喝,朱雀长剑脱手,在空中一个打转,刺入雪地之中。

    秋振南眼见“天元四象阵”被破,不知是喜是忧。

    那少年打落朱雀长剑,身形疾闪,趁机冲出包围。白虎挥剑来刺,又被他筚篥挡住。

    玄武擦去脸上雪水,突然一声怒吼,扑向秋荻。原来秋荻不会武功,适才因为救人心切,随手抓起一团雪来,抛将出去。假如玄武不加在意,任凭雪团打在身上,不过如挠痒一般,不会有事。然而,他却以为有人偷袭,回剑自救,却错过大好机会,放脱那少年。如此一来,阴差阳错,秋荻反而助了那少年一臂之力。玄武老羞成怒,迁怒于她,突然一剑刺来。

    秋振南见状,大吃一惊,叫声:“荻儿小心!”长剑一挥,使出一招“飞龙乘云”,截击玄武。玄武剑锋斜转,咦了一声,使出一招“裁云剪水”。秋振南心下了然,还击一招“白云孤飞”。玄武面现疑色,又是一招“穿云裂石”。秋振南还了一招“烘云托月”。

    玄武更不迟疑,骤然收招,问道:“你是何人,为何会我天山派飞云剑法?”秋振南也即收招,拱手说道:“在下秋振南,见过几位师兄!”四子闻言一震。

    </br>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