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魔佛传说

第十五章 再次考验

    第一次的考验大部分的年轻弟子没有通过,完好无损的黑色瓦片只有37片,236人来参加第一次的考验,通过的只有37人。

    “我们之所以要考验各位弟子,不单单是要选出10个名额,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弟子们修佛的正确方法。”

    “第一考验是考验弟子们修佛不要执着于身相。”

    “我们修佛的人要学会不着身相,也要学会不着心相。”

    在学佛中很多人都曾有过这样的疑惑:“我都已经学佛这么久了,为什么在念佛的时候还是杂念纷飞呢?”

    其实,这样的疑惑也是完全不必的。

    佛法的修行,是渐修——顿悟的过程,好比修行念佛法门,念着念着,突然间大彻大悟。在没有达到大彻大悟之前,任何人都会有杂念,就算是修行很久的人,也绝不例外。在这一点上,佛早就给我们做了很好的示范。当年我们的佛祖释迦牟尼佛在因地修行的过程中,也一直磨难重重,特别是在成佛的前几天,磨难更多,成佛的那一天晚上,夜睹明星,突然间大彻大悟。在那一瞬间之后,就再也没有了妄想执著。

    可见,修行中有杂念是非常正常的,你们根本就不必执著,你们应该把心系在佛号上,至于杂念。就让他自生自灭好了。

    所以,大德开示我们说:“一任你杂念纷飞,我自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弟子受教了。”

    “好了,言尽于此吧。接下来通过第一考验的37个弟子跟我走,其他的弟子可以散去了。”

    李云和慧心等通过第一次考验的37个人,跟着方丈和各位长老来到了一间佛堂中,这间佛堂比较宽敞,也没摆放什么特殊的东西,就是地上放着两排蒲团,屋内显得很空旷,在右手侧有一个小门,门虚掩着。

    “我带大家来这里,就是要接着我们的考验,这次的考验就在这间密室里面,大家一起进来吧。”

    众人来到这间密室后,发觉这间密室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的狭窄,里面的空间也很大,在这间密室的中间,有着两个蒲团,上面坐着两个人。

    所有参加考验的年轻弟子,吃惊的发现这两个人的相貌竟然一模一样,都穿着一身潢色的僧袍,都是光头

    “对你们的第二次考验就是他们。”玄空方丈指着蒲团上坐着的那两个人说道。

    “他们?要他们考验我们?考验我们什么啊?”

    “好了,大家不要再讨论了,听我说吧。”

    “这两位大家都看到了,其实这两位中只有一位是真正的和尚,另外一位则不是和尚,现在大家要做的就是要判断出哪个是真哪个是假?但是你们所有的人只能用眼睛去看。”

    “选哪个是真的,你们就站在他的一侧,好了现在开始吧,你们只有一炷香的时间。”

    李云仔细的看着这两个人,但是看了好久,也没看出有什么不同来。

    “木头,到底哪个是啊?现在我们该怎么办?”

    “等下,我想想吧,先不要着急。”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参加考验的弟子也各自选了一方,站了过去,李云依旧站在原地,闭着眼睛。

    李云不急,可不代表慧心也不急,慧心急的直用手挠他的光头。

    那一炷香马上就要着完了,现在还没选择的就只剩下李云,慧心和慕容星三个人了,慕容星也是一直皱着眉头,就在慕容星坚持不住,想要随便选择一个的时候,忽然,他感觉到自己的右腿一痛,好像是被什么东西碰了一下,慕容星刚要回头,忽然间好像明白了什么,心头一喜,头也不回的走到了右边的一侧站好了。

    这时,就只剩下李云和慧心了,慧心是站也不是,走也不是,刚要也去选择一边,这时李云睁开了眼睛,笑着对慧心说道:“现在左边是18人,右边是17人,你就去站在右边吧。”

    慧心听到李云这话,差点气的晕过去,等了半天,没想到李云让他随便选择一边站过去。

    慧心愤愤的走向右边,这时两边的人数是左边18人,右边也是18人,就只剩下李云一个人了,李云慢慢地向左边走去;但是就在李云快走到队伍时,却又返身走向了右边的队伍站好。

    方丈看到所有人都站好后,才开口说道:

    “现在,大家都站好了,大家不再换了吧,确定了我就要宣布结果了。”

    “阿弥陀佛,请方丈明示。”

    “那好,这次的考验站在右边的胜出。”

    “哈哈,木头,没想到我们又通过了啊,你怎么让我站在右边的队伍,你却向左边队伍走去,后来又来右边了。”

    “呵呵,我看到那左边的和尚,眼睛动了一下。”

    “动了一下,这样也行。”

    “听下方丈怎么说吧。”

    “大家一定很好奇吧,这次我还是给大家讲个故事。”

    经有一次,释迦牟尼佛为了考验弟子们,发生了下面一个故事。

    那天,佛陀对弟子说:“我现在要到天上去说法,你们有缘也跟着来吧!”说完,立刻走了。

    佛去到天上,以他心通向三十三天忉利天的天主表示,祂要考学生,请天主配合;天主意会了,立即变成另一尊释迦牟尼佛,和真正的那尊,排排坐,坐在一块。当佛的弟子们做完佛陀交待的事情后,也来到天上,上去一看,全傻了眼,居然有两位世尊并肩而坐,如果对两位都同样顶礼,足见无法确认真假,没有智慧,若是不顶礼,又极为失礼,不知该如何是好。

    话说佛陀的弟子见到两尊释迦牟尼佛,真假难分,不知该如何是好,只有请师兄弟中神通数第一的目犍连尊者以天眼来辨认,目犍连尊者连续的看了三次,惭愧的表示,实在看不出来孰真,孰假。

    大家讨论了半天,仍然想不出对策,幸好这时有人想到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尊者因为有事留在地上;目犍连尊者立即以神足通回去找寻舍利弗尊者商量。舍利弗尊者在得知事情的经过后,不加思索的说:“世尊已成佛,祂的戒、定、慧是无上的,没有任何菩萨、众生能够超越,三十三天天主虽然地位崇高,但是定力方面一定不如世尊。看见佛弟子们的窘态,祂必然会为之动心,心动,眼睛也会跟着动,你回去只看眼睛就能辨真假。”果然,就照如此这般的让佛弟子们过了关。

    我们学习佛法神通力固然神奇,但是智慧却是涵盖一切的,从我们的考验和刚才我讲的这个故事,都在告诉我们智慧是超越神通力的。

    玄空方丈讲完后,众弟子都是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道了一声佛号。

    “木头,没想到你还真有当和尚的潜质啊”

    “两个臭小子的运气每次都这么好,哼”

    第一次的考验大部分的年轻弟子没有通过,完好无损的黑色瓦片只有37片,236人来参加第一次的考验,通过的只有37人。

    “我们之所以要考验各位弟子,不单单是要选出10个名额,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弟子们修佛的正确方法。”

    “第一考验是考验弟子们修佛不要执着于身相。”

    “我们修佛的人要学会不着身相,也要学会不着心相。”

    在学佛中很多人都曾有过这样的疑惑:“我都已经学佛这么久了,为什么在念佛的时候还是杂念纷飞呢?”

    其实,这样的疑惑也是完全不必的。

    佛法的修行,是渐修——顿悟的过程,好比修行念佛法门,念着念着,突然间大彻大悟。在没有达到大彻大悟之前,任何人都会有杂念,就算是修行很久的人,也绝不例外。在这一点上,佛早就给我们做了很好的示范。当年我们的佛祖释迦牟尼佛在因地修行的过程中,也一直磨难重重,特别是在成佛的前几天,磨难更多,成佛的那一天晚上,夜睹明星,突然间大彻大悟。在那一瞬间之后,就再也没有了妄想执著。

    可见,修行中有杂念是非常正常的,你们根本就不必执著,你们应该把心系在佛号上,至于杂念。就让他自生自灭好了。

    所以,大德开示我们说:“一任你杂念纷飞,我自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弟子受教了。”

    “好了,言尽于此吧。接下来通过第一考验的37个弟子跟我走,其他的弟子可以散去了。”

    李云和慧心等通过第一次考验的37个人,跟着方丈和各位长老来到了一间佛堂中,这间佛堂比较宽敞,也没摆放什么特殊的东西,就是地上放着两排蒲团,屋内显得很空旷,在右手侧有一个小门,门虚掩着。

    “我带大家来这里,就是要接着我们的考验,这次的考验就在这间密室里面,大家一起进来吧。”

    众人来到这间密室后,发觉这间密室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的狭窄,里面的空间也很大,在这间密室的中间,有着两个蒲团,上面坐着两个人。

    所有参加考验的年轻弟子,吃惊的发现这两个人的相貌竟然一模一样,都穿着一身潢色的僧袍,都是光头

    “对你们的第二次考验就是他们。”玄空方丈指着蒲团上坐着的那两个人说道。

    “他们?要他们考验我们?考验我们什么啊?”

    “好了,大家不要再讨论了,听我说吧。”

    “这两位大家都看到了,其实这两位中只有一位是真正的和尚,另外一位则不是和尚,现在大家要做的就是要判断出哪个是真哪个是假?但是你们所有的人只能用眼睛去看。”

    “选哪个是真的,你们就站在他的一侧,好了现在开始吧,你们只有一炷香的时间。”

    李云仔细的看着这两个人,但是看了好久,也没看出有什么不同来。

    “木头,到底哪个是啊?现在我们该怎么办?”

    “等下,我想想吧,先不要着急。”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参加考验的弟子也各自选了一方,站了过去,李云依旧站在原地,闭着眼睛。

    李云不急,可不代表慧心也不急,慧心急的直用手挠他的光头。

    那一炷香马上就要着完了,现在还没选择的就只剩下李云,慧心和慕容星三个人了,慕容星也是一直皱着眉头,就在慕容星坚持不住,想要随便选择一个的时候,忽然,他感觉到自己的右腿一痛,好像是被什么东西碰了一下,慕容星刚要回头,忽然间好像明白了什么,心头一喜,头也不回的走到了右边的一侧站好了。

    这时,就只剩下李云和慧心了,慧心是站也不是,走也不是,刚要也去选择一边,这时李云睁开了眼睛,笑着对慧心说道:“现在左边是18人,右边是17人,你就去站在右边吧。”

    慧心听到李云这话,差点气的晕过去,等了半天,没想到李云让他随便选择一边站过去。

    慧心愤愤的走向右边,这时两边的人数是左边18人,右边也是18人,就只剩下李云一个人了,李云慢慢地向左边走去;但是就在李云快走到队伍时,却又返身走向了右边的队伍站好。

    方丈看到所有人都站好后,才开口说道:

    “现在,大家都站好了,大家不再换了吧,确定了我就要宣布结果了。”

    “阿弥陀佛,请方丈明示。”

    “那好,这次的考验站在右边的胜出。”

    “哈哈,木头,没想到我们又通过了啊,你怎么让我站在右边的队伍,你却向左边队伍走去,后来又来右边了。”

    “呵呵,我看到那左边的和尚,眼睛动了一下。”

    “动了一下,这样也行。”

    “听下方丈怎么说吧。”

    “大家一定很好奇吧,这次我还是给大家讲个故事。”

    经有一次,释迦牟尼佛为了考验弟子们,发生了下面一个故事。

    那天,佛陀对弟子说:“我现在要到天上去说法,你们有缘也跟着来吧!”说完,立刻走了。

    佛去到天上,以他心通向三十三天忉利天的天主表示,祂要考学生,请天主配合;天主意会了,立即变成另一尊释迦牟尼佛,和真正的那尊,排排坐,坐在一块。当佛的弟子们做完佛陀交待的事情后,也来到天上,上去一看,全傻了眼,居然有两位世尊并肩而坐,如果对两位都同样顶礼,足见无法确认真假,没有智慧,若是不顶礼,又极为失礼,不知该如何是好。

    话说佛陀的弟子见到两尊释迦牟尼佛,真假难分,不知该如何是好,只有请师兄弟中神通数第一的目犍连尊者以天眼来辨认,目犍连尊者连续的看了三次,惭愧的表示,实在看不出来孰真,孰假。

    大家讨论了半天,仍然想不出对策,幸好这时有人想到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尊者因为有事留在地上;目犍连尊者立即以神足通回去找寻舍利弗尊者商量。舍利弗尊者在得知事情的经过后,不加思索的说:“世尊已成佛,祂的戒、定、慧是无上的,没有任何菩萨、众生能够超越,三十三天天主虽然地位崇高,但是定力方面一定不如世尊。看见佛弟子们的窘态,祂必然会为之动心,心动,眼睛也会跟着动,你回去只看眼睛就能辨真假。”果然,就照如此这般的让佛弟子们过了关。

    我们学习佛法神通力固然神奇,但是智慧却是涵盖一切的,从我们的考验和刚才我讲的这个故事,都在告诉我们智慧是超越神通力的。

    玄空方丈讲完后,众弟子都是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道了一声佛号。

    “木头,没想到你还真有当和尚的潜质啊”

    “两个臭小子的运气每次都这么好,哼”

    </br>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