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赏花
吃过午饭后,望归还没有回来,娥灵便拉着玉竹、望团团与小狐狸出门,向着忘川边的赏花会走去。路过门边的两头巨大的汉灵兽石雕的时候,娥灵眼中精光一现,骨碌着大眼睛跟望团团交易了半天,望团团才答应用她一盒好香换来这两只汉灵兽在她娥香坊门口守护一阵子,给她招揽一点生意。
才出了逍遥坊,走上不远处的珠兰巷,几人便被眼前熙熙攘攘的人群吓了一大跳。原来不光是贩卖花草的小贩,就连寻常的商家看着今天晴光正好,人们都出来趁着春色游玩踏青,也纷纷出摊,在大街上摆起了一个临时的集市。
娥灵跟着望团团,玉竹拉着十三郎的衣袖,这才勉强没有被密集的人流冲散。走了好几条街巷,几人才满头大汗地挤出集市,向着忘川边走去。玉竹正想掏出巾帕擦汗,却看到自己腰间的香囊上挂了一只翠色的雕龙玉佩,玉佩的挂绳已经断掉了,许是方才人流挤来挤去,不知道谁的玉佩挂在了自己身上,一挤之下就拉断了吧。
玉竹拿着玉佩给娥灵三人看过,望团团接过来在太阳下看了看,爱不释手地捏着不放,“这可是好东西呀,这玉是人界北疆寒青山上独产的沁髓玉,寒气透骨,阴气十足,若不是鬼灵,寻常人只有功力深厚、阳气护体才能带这沁髓玉佩而不被寒气侵体。”说罢,望团团连忙从腰间解下自己的钱袋,将里面的几锭金子掏出来收入怀中,然后将玉佩放了进去,递还给玉竹。
“这样虽然阻挡了大部分的寒气,不过玉竹还是小心为好,等一会回家后就找个架子放起来,让我爹来处理吧。”
玉竹收起玉佩,点头答应。
又走了一盏茶的功夫,几人来到忘川边的赏花会,沿着忘川河岸旁摆着大大小小数十个临时搭就的摊位,每个摊位前都摆放着许多花草。
玉竹一行人沿着赏花会一路走去,有专门卖牡丹、卖芍药的,那大朵大朵的牡丹和芍药看上去艳丽非常,品相端正,每一株放在人界都是帝王将相才能赏玩的珍品。
再往前走去,也有专门卖树苗、花苗的,每一株摆放出来的也都不是些凡品俗物。还有的卖些珍稀的药材、膳食,玉竹指着其中的一株人参果,想起了小时候爷爷给她讲诉的猪八戒偷吃人参果的故事,唇边不禁带起一抹笑意。
而那些人气最旺的摊位则都是些贩卖奇珍异草的,里三层外三层围得水泄不通。玉竹透过形色各异的妖灵鬼灵,只能依稀听到小贩的吆喝声,“三百年的八方红景天和五百年的苏农花,还有一千年一开的菩提垛萨,要什么有什么,客官走过路过千万不要错过嘞!”
几人好不容易穿过层层人流,却满头大汗地发现前方的人烟更盛。沿着忘川河边的垂柳,每隔几丈远就有人在地上铺了餐布,放了果盘食盒,两三好友或家人围坐一起,喝酒聊天,欣赏无边的春色。
热闹的喧哗中不时夹杂着这边这位锦衣华服的小姐抛来的媚眼,或是那边那位手执折扇的公子送来的拜帖,虽是赏花,却不如说是赏人更为恰当。
娥灵手搭凉棚,看到离懿元亭不远处有一小块清净的空地,便拉了玉竹几人一同走了过去。
“呼!可累死我了。”娥灵还不等十三郎掏出备好的餐布,就一屁股坐在了还带着雾气的青草地上,掏出巾帕来擦拭着额头冒出的细密汗水,“还赏花呢,光看见人了,一路上除了鬼影妖影,我真是什么都没看见!”
玉竹看了看娥灵那矮小的身材,不禁掩唇笑道:“娥灵姐姐应该踩着高跷来,才不算白走这一遭。”
春日里的忘川碧绿如玉,带着两岸星星点点的姹紫嫣红,与各家公子小姐的锦衣华服,看上去格外美艳娇丽。
小狐狸看着江岸那边的柳树、梨树上都坐满了赏花的各色妖灵鬼灵,不禁感叹,“果然是春天到了啊……”
谁知说话间天空不作美,迷迷蒙蒙地飘起了细密的雨丝。起先雨势很小,忘川上朦胧的烟雾给这春日里的美景无端胧上了一层水墨画般的清冷。可是还不到半盏茶的功夫,雨便渐渐大了起来,江岸边的小姐们纷纷在丫鬟的搀扶下落荒而去,小贩们一看天色变了脸,也急急忙忙地收摊离去了。
转瞬间方才还热闹非凡、人烟鼎沸的忘川河岸便变得冷清起来,少数还没有离去的人们更加惬意地赏起了雨景,也有人匆忙中跑到懿元亭中躲雨,拍打着衣衫上散落的雨水,纷纷抱怨天空如此不作美,好不容易的一日赏花会就这样被打断了。
娥灵从怀中掏出一支半指长的断香,随手在地上挖了个小坑就插了进去。然后手指在香头的部分轻轻地捻了一下,那断香便缓缓地燃烧了起来。
淡蓝色香雾若隐若现,透着一股乌台墨的香气,如同一幅上好的水墨丹青,在这春雨中缓缓飘散开来,连雾气游走的形状都如同滴入水中的乌墨,雅致而悠远。随着雾气的上升,在玉竹几人头上渐渐凝结,形成一片隔断,为他们遮挡雨水。
“好神奇的香!”玉竹不禁赞叹道。
娥灵骄傲地一抬下颌,“那是,我这天下第一制香师的名号岂是白叫的?”
说话间,从不远处走来一位书生模样的青衣少年,手撑一把竹骨木伞走在江边的小径上。少年青衣白伞,趁着这绿柳如荫,与浓郁而幽婉的江上烟雾一同构成了一副清雅而寂寥的图画。
少年走至娥灵、玉竹一行人面前,俯身一拘,彬彬有礼道:“小生鸦琮,特奉我家公子之命前来为这位姑娘送上名帖。”说罢,名叫鸦琮的少年低首递出一张十分讲究雅致的拜帖到玉竹面前。
前一刻还挂着笑容的玉竹顿感十分尴尬,她难以置信地指了指自己:“我?”
鸦琮点头,“没错,请恕在下冒昧,敢问姑娘芳名?”
玉竹接过做工讲究的红凤纸笺,羞涩地道:“小女子姓孟,名玉竹。”
一旁的三人均是一副看好戏的表情,带着意味深长的笑容,缓缓地退到了三步之外,交头接耳起来。玉竹回头看了一眼他们,觉得既愤慨又有些羞涩。
玉竹打开名帖,只见四角被极薄的红木包边的信笺上只用同色的墨笔写下了“岐阳府三卿神君拜上”几个小字。
“三卿神君?”玉竹盯着拜帖,喃喃道。
一旁的娥灵与望团团闻言却相视一笑,眼神中带了一丝惊讶与嬉笑。
鸦琮恭敬地俯身又是一礼,“不知玉竹小姐可愿赏脸,跟随小生过到那边,与我家公子一同欣赏美景?”
玉竹不知所措地回身望了望不远处的娥灵、望团团与十三郎,她从小到大从未遇到过这种事情,完全不知道该如何作答。只见娥灵笑嘻嘻地迈步走了过来,一把挽住了玉竹,笑道:“你只管前面带路,既然收到了名帖,哪有不去打个招呼的道理,是不是,玉竹?”
玉竹恍然地点了点头,任凭娥灵拉着她便跟着鸦琮的脚步向着他来时的方向走去。
鸦琮将竹骨木伞递给了娥灵与玉竹,自己走在前方,细密的小雨渐渐打湿了他的发丝与衣衫,他也毫不在意,目不转睛地盯着前方的来路,除了时不时回首看一看身后的玉竹与娥灵,他也未再开口说话。
玉竹与娥灵跟着鸦琮拐上了一条幽静的小路,身旁高大的垂柳在细雨的轻抚下缓缓摆动,带起了“沙沙”的声音。
半盏茶的功夫,鸦琮带着玉竹二人拐过一道半人高的翠障,眼前是一片幽静的河岸,不远处的凉亭中正支着一张方桌,方桌旁站了一个身量消瘦的身影。
鸦琮将二人带至凉亭前,向着身着一身白衣的清秀男子略一点头,道:“玉竹小姐到,公子。”
白衣男子一挑剑眉,上前拱手一拘,彬彬有礼道:“在下三卿,冒昧地请了姑娘一同过来欣赏雨景,还望姑娘不要见怪。”
玉竹撑着竹伞,隔着伞檐只能看到那白衣男子的半边身子,于是便抖了抖伞上的雨水,将伞收了起来。这时一直半掩在玉竹身后的娥灵笑眯眯地走了出来,矮小的身影跳上凉亭前的台阶,学着方才三卿神君的神情,一拱手粗声粗气道:“在下娥灵,在此见过三卿神君,不知神君近些年来可安好?哈哈哈哈……”
玉竹将竹伞斜倚在凉亭边,抬首看向眼前的三卿神君,只见他一身月白色的轻薄长衫,腰间揽一青玉色嵌金丝编制丝绦,脚下踩了一双黑缎锦的朝靴,整个人看上去英气非常,
狷介狂放。
三卿神君定了定神,看到嘲笑他的娥灵,眼中笑意尽失,面上青白不定,他一甩疏袖,道:“你、你怎么在这里?”
娥灵一屁股坐在方桌前的小凳上,甩着脚笑道:“我同玉竹一同来踏青游玩,你说我怎么不能在这里?”
三卿神君这时才想起方才被他邀请而来的玉竹还站在一旁,连忙将她请进凉亭,面上却带了尴尬的神色,“敢问这位姑娘芳名?”</br>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