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咸丰之治

第二十七章 琉璃坊

    京师前门外的一家新装修的三层店铺,阳光照射在店铺门窗,上面的玻璃折射回来的光线,使得整个店铺的门脸光怪陆离。(百度搜索:,)门前贴了一张大红纸,上面写着,开业酬宾,八折优惠,仅限三天。

    门上方的匾额上蒙着红布,透过玻璃能看到大堂之上的一匹大型的玻璃奔马,晶莹剔透,栩栩如生的矗立在大堂中央。

    门前鼓乐喧天。舞龙队和舞狮队较上了劲,舞龙的动作千变万化,九节以内的侧重于花样技巧,十一节、十三节的龙,侧重于动作表演,金龙追逐宝珠,飞腾跳跃,再配合龙珠及鼓乐衬托,成为一种集武术、鼓乐、戏曲与龙艺于一身的艺术样式。而舞狮队不甘拜下风,更是将腾翻、扑跌、跳跃、登高、朝拜等技巧,并有走梅花桩、窜桌子、踩滚球等高难度动作表演的出神入化。

    看热闹的百姓围成了一个大圈子,叫好声不时的响起。而淘气的小孩子们,在大人的缝隙中象游鱼的钻来钻去,捡着店铺伙计向外洒落的糖果。时不时的凑在一起,炫耀这自己的收获,也是忙得不亦乐乎。

    热闹的场面吸引不少流动小贩,不时的传来:‘花样儿挑——鞋样儿挑’。‘牛筋儿豌豆,豌豆多给’等等的吆喝声,使得这条大街向庙会一样的热闹。

    新上任的掌柜贾金生,四十多岁的年纪。身着崭新暗红色长袍,外罩同色的马褂,脚穿千层底的布鞋。满面笑容的在门口迎宾。拱着双手做着罗圈作揖。一身短打扮的伙计们,浑身上下收拾干净利落,里出外进的招呼着客人。

    咸丰带着真妃站在店铺三楼的窗户后面,透明的玻璃窗,将楼下的热闹看的一清二楚。真妃的眼睛都不够使了,看着店里的美轮美奂的玻璃制品,那一样都让她爱不释手。尤其是那一系列的镜子,有人身高的穿衣镜,半身高的梳妆镜,以及各种样式的手持的小镜子,让真妃爱惜的都挪不动脚步了。

    “皇老公,这真的都是咱家的吗?”

    “是啊,以后你就是这儿的老板娘了。”

    “这儿的镜子我都能用吗?”

    “朕不是赏了你一套了吗?”

    “嗯,我还是觉得这儿的镜子好看。”

    “随便。”

    外面的司仪神气活现的抬起手腕,亮出了手腕上光闪闪的手表。(本章节由网友上传)这个司仪可是四九城里有名号的司仪,一般的商家庆典还都请不到他。当琉璃坊的掌柜亮出这块还没正式上市的手表,这个司仪二话不说,就跟着来了。司仪认真的看着手表,嘴里嘟哝着: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司仪使劲的咽下了一口唾沫,轻咳一下。抬头大喊:“吉-时-到。”

    洪亮的声音还未落下,伙计们已经拿着香头蹦着高的往回跑,身后鞭炮齐鸣。硝烟弥漫,大街上都看不清楚人了。咸丰隐隐约约的看到付猛也在和伙计们一起往回跑,回头一看这个货不知道什么时候跑下去的。这货玩心真大,咸丰无奈的摇摇头。

    待硝烟散去,顾客们蜂拥而入。‘哇’‘哇’的惊奇声不绝于耳,顾客们仿佛走进水晶宫一般。店铺的一层是平板玻璃系列,包括各种造型的镜子系列。二楼是造型各异的各种玻璃器皿,包括茶具系列、水具系列、灯罩等等日常应用之物。三楼则是造办处玻璃厂工匠们制造的,每一件都是独一无二的,有大内造办处和制作工匠标志,每一件都堪称是艺术品。当然也是价值连城的。

    二楼的以下所有商品都是开放式陈列。任由随意观赏把玩。伙计们都非常灵通,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见到有意向的顾客,便立马上前,详细的解说商品。

    两个步军统领衙门的军兵正好路过这里,看到这里这么热闹,什么时候这儿又开个买卖。

    “哎,老张,这新开的买卖家,是谁干的,和咱们打招呼了吗?”

    “不知道呀?没听说过。”

    “在这条街上开买卖,不和咱爷们知会一声,太不把咱爷们放在眼里了。”

    “还是小心点,这么大的架势,怕是有后台。”

    “怕什么,县官还不如现管呢,走,去看看谁这么不长眼。”

    “有说的算的没有,出来一个。”这两个人大摇大摆的走过来了,站在店铺门前的大街上就喊上了。

    “来了,来了。”掌柜贾金生一溜小跑的过来。

    “二位爷辛苦,里面请茶。”

    “爷们公务在身,这买卖是你的?”

    “小的那有这能耐,就是帮忙照看铺子的。”

    “你是掌柜的,东家来了吗?”

    “东家没来,您老有什么事,吩咐小的一声就行。”掌柜心道:你还敢找东家,找到了还不吓死你。

    “该办的手续都办了吗?”

    “回军爷,一样不落,都办齐了。”

    “是吗?爷们进去看看。”

    “军爷,一点小意思。拿去喝茶。”掌柜见他们这是要找毛病,便赶忙塞过去一把宝钞。

    “不行,把人统统叫出来,爷们怀疑里面有长毛贼人。爷们要检查。”这位看到钱反而更不给面子了。

    掌柜用无辜的眼神看着他们,心道:这可是你们自己找的。掌柜本意是这开业大吉的时候,别把事闹大了,犯了忌讳就不好了。哪知这二位嫌少,不依不饶的非要检查。

    咸丰在楼上听到看到了吵闹的声音,站在窗户边一看就明白了。这种蝇营狗苟的事情,真是哪朝哪代都杜绝不了。咸丰以为掌柜能把他们打发走,哪知越闹越厉害。咸丰顾虑身份,不想起风波。免得到时御史们有话说。毕竟自己做的事情,与这个时代的主流是相背的。咸丰喊过付猛,吩咐他派个人下去看看。咸丰知道付猛的脾性,便嘱咐他不许自己下去。不许动用武器。

    咸丰便继续陪着真妃观赏玻璃制品,看到真妃眼睛放光的样子。咸丰纳闷了,这女人怎么都对亮晶晶的东西这么感兴趣,咸丰虽然真爱朱秀儿。但是在玻璃制品刚刚生产出来的时候,的每一位嫔妃都赏赐了一套,咸丰看的出来,她们是真的爱若至宝。

    下面的吵闹声越来越大了,甚至还有报警的锣声。咸丰皱起了眉头。先前下去的警卫蹬蹬蹬跑上楼,汇报说都打跑了。

    警卫下去以后习惯了皇上近卫的身份,但忘记了今天是便服出来的。警卫也没在意,下来就对那两个步军衙门的人没好气的说:“滚。”

    “哎呦,是谁的裤裆破了,把你给露出来了。”

    警卫凭着的是皇上近卫和军人的傲气,再加上咸丰招兵,都是有意识的招收普通人家的子弟。斗嘴他哪里是京油子的对手。一言不合,警卫就动手了,毕竟是战场上厮杀出来的。三两下就把他们打跑了。幸亏他还没有昏了头脑,还记得皇上不许动用武器的禁令,否则这两人早就是死人了。

    咸丰意兴索然的准备回宫,清代吏治的糜烂,在后世的他早已耳熟能详。现在还不是动手的时机,待朕大兴经济,兵强马壮的时候,再一并算总帐。

    就在咸丰准备回宫的时候,突然楼下人喊马嘶,有人大声喊道。

    “包围起来,休走了长毛余孽。”

    咸丰到窗户前一看,大量的步军衙门的人手执刀枪,包围了玻璃铺。咸丰怒了,真是给脸不要脸。

    “付猛。”

    “到。”

    “把头领拿来见我。”

    “是。”

    付猛带着人冲到楼下,见人就打,看到一个骑在马上的官员,付猛二话不说,扯住脚脖子就给拽下马,拖进楼上。

    “皇上,就是这厮惊扰圣驾。”

    巡捕营管带赫奕看到内弟被打,担心受小妾埋怨,只是听内弟说一个长毛余孽的理由,就点齐人马,冲到琉璃坊。哪知刚刚赶到,就被拉下马,稀里糊涂的就被安上了惊驾的罪名,吓得头都不敢抬,直接跪在地板上,把头磕蹦蹦直响。

    “摘去顶戴花翎,送交定郡王载铨处置。”(定郡王载铨时任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也就是后世所说的九门提督。

    以咸丰的身份如果和一个巡捕营管带计较,难免令人贻笑大方。朝中也难免有非议。交与定郡王载铨处置,定郡王载铨断然以得罪皇上的代价,去偏袒一个小小的管带。所以定郡王载铨一定会给咸丰一个交代的。更何况把他手下的人交由他自己处置,也算是给定郡王载铨一个面子。

    一个小插曲迅速的平息,但在咸丰的心里留下了一个阴影。

    琉璃坊的开业导致了,京师了迅速的刮起一阵玻璃风潮,等待安装玻璃窗的人家都排上了号,。据说都排到明年了。大户人家如果没有一套玻璃茶具待客,便会使主人羞愧不已。大姑娘小媳妇们要是没有一面镜子,都不好意思和闺蜜们见面。

    咸丰智珠在握,这只是一个开始,耗子拽木锨——大头在后面了。

    </br>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