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犬男帮

第一章 浊浪淘沙尽(1)

    曾经的王大——王局——王书记结束了近两年的异地关押审讯,押解回到某省级看守所,等待死刑复核。

    押送车辆离看守所还有一段距离,这座环境优美的看守所路两侧,就已布下荷枪实弹的武装警察。他们威武地注视一长溜警车呼啸着从他们身旁驶过。其中一辆囚车尤为醒目。

    看守所高墙内侧,值班警官们都在等候这位出了名的罪犯。在警官们身旁,很显眼的是两辆脚踏三轮车,其中一辆的车头上赫然立一“奔驰”轿车标志,另一辆挂的是“宝马”轿车标志,仔细一看是人工手绘,大小尺寸与真奔驰和真宝马标志无二,却形象逼真还颇有讽刺意味,再与警官们混搭尤为惹眼。

    挂着“奔驰”、“宝马”标志的三轮车混迹于众警官中很正常。它们是用来装囚犯随身物品的。作为死囚王大——王局——王书记肯定也有随身物品。它们的使用者是在这座看守所服刑的外劳人员,它们的服务对象是这里的羁押犯人。所以,它们在看守所的存在绝不是可有可无。

    铁门外,各项交接进行的紧张有序。王大——王局——王书记经历了在地方看守所没有经历的程序:脚踩集控装置自动记录体重、身高等数据,一名警官报告:“身高1米82,体重76公斤!”再双手压在显示屏上记录指纹、血压、心率等数据,一名警官再报告:“血压正常、心率正常!”在众警官的“簇拥”下,经过三道铁门,再摄录全身骨骼x光片,又一名警官报告:“体内无异物!”这才算所有程序完毕。

    “把脚铐链子往上提,尽量抬高脚。”一名警官嘱咐曾经的同行王大——王局——王书记:“释放囚犯我们才打开大铁门,你进去只能过这个小门,门槛比较高,对,抬起脚来!”

    王大——王局——王书记迈进了看守所。而推着“奔驰”和“宝马”的外劳却傻了眼,人家王大——王局——王书记一件随身物品都没有。警官们看着这位“仰慕”已久的大人物,痴痴地朝外劳们挥挥手,意思让推着三轮车赶紧离开,别站人家王大——王局——王书记眼前杵着“奔驰”和“宝马”出洋相。

    这里是省公安厅直属的省看守所,不是省会所在地公安局直属的市看守所。之所以把王大——王局——王书记送进这里,而不送进市看守所,是有深远意义的。意味着:你,曾经只是地市级官员,不是部省级官员,现在把你关在省看守所,在心理上要给你一个压力,必须乖乖地遵守看守所的监规制度!

    王大——王局——王书记很懂这一套。意义深远的部署对他来说已没有意义。让他直观看到的,是这里的警官们那讶异、甚或还带有一丝礼貌的目光。能够在34岁就身居要职的人,的确很令人羡慕。就算有伯乐或者其他什么成分和原因,致使这位从外表到内在都很优秀的人坐上常委、政法委书记兼公安局长的宝座,肯定有常人没有的能力和才智。

    从人们的目光中王大——王局——王书记看到了肃穆下的敬畏,他很满足。带着脚镣和手铐,他微笑着,平易地微微颌首算作向全体警官们致意。他的目光还看向了不远处两条被铁链拴住的狼犬,它们的眼瞳里射出凶恶的光。而他却投过去友好和亲切。也许,这一个小小的衔接,旁人不会察觉,而王大——王局——王书记却看到了,不远处两条由看守所豢养的狼犬那凶恶的目光收敛了,甚至把头偏到另外一个方向。

    很快,他被所长和政委请进了一间房里。随着所长和政委一起走进房里的是这座看守所各部门的中层管理者。

    看守所的所长已经48岁,政委已经50岁,面对比他们年轻一大截、也许到死时还不满38岁的王大——王局——王书记,他们也很唏嘘。只要在官场上混上个年,都会懂得一个道理:不是因为犯了事儿,这位统领省会城市公、检、法、司的政法委书记哪里会把所长和政委这个级别的警官放在眼里?

    “把手铐打开!”所长进了房门发出第一个指示。

    “坐下吧。坐这把靠椅。”所长又亲自搬过来一把椅子让王大——王局——王书记坐:“路上走了多长时间?”所长再问。

    “大概有三个小时吧。”王大——王局——王书记回答。

    “倒杯水来。”政委吩咐其他警官。结果却端来了一杯热茶。

    王大——王局——王书记笑道:“很久没有喝茶了,谢谢。”

    所长又道:“我们省看守所在全省看守所中条件是最好的,关押的未决犯人不是太多。监舍条件相对来说也比较好,给你安排的是两人间,你看看还有没其他的特别需求。”

    “没有。”王大——王局——王书记似乎不太关心给他安排什么样的号子,只顾喝茶:“有茉莉花的香味儿,是绿茶吧?嗯,不是云雾就是龙井。”

    “没错。是云雾茶,今年的新茶。一会儿我派人给你送进号子里,每天号子里定时有开水供应,你可以自己泡些茶喝。”政委面善,甚至很和蔼:“我看你一件物品都没有,你的被子呢?起码你的洗漱用品应该带在身边嘛。”

    王大——王局——王书记笑了:“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我不担心我没有被子盖,也不担心没有洗漱用品。再说,已是将死之人,在乎那么多细节干什么?”

    所长招手喊进一名警官:“你去小卖部准备一份必需品直接送进号子。饭菜就端到这里来吧。”

    “给我开小灶?”王大——王局——王书记整理一下脚镣,把一条腿搬到另一条腿上架着,再把冒着热气的茶杯搁在桌上,伸出两根手指:“能不能给支烟?”

    所长和政委同时从口袋里往外掏烟:“对不起忘了给你烟,抽我的,我的烟比政委的烟好。”所长递上一支中华,再按下打火机:“我给你点上。”

    的确,这里是比地方上的小看守所条件好,警官们一个个看起来也挺精神,连所长抽的烟都是中华的!王大——王局——王书记在心里冷笑:“一个所长工资是多少?每月3000元。加上其他奖金等福利,跳起脚来不会超过4000元,除了养家能抽几条中华烟?哼!”不过,此时的王大——王局——王书记想是这么想,但还是对能给烟抽很感激:“谢谢,非常谢谢。”

    “我们这里男犯可以抽烟,小卖部有卖。你这次来,地方上的看守所有没有把你家里送的零花钱一起带来呀?”政委问道。

    “我家里从来都没有送过零花钱。”

    “怎么可能?”政委瞪大了眼:“是不是有其他亲友给你送过零花钱呢?”

    “也没有。不用问了二位,这么说吧,我逮捕后,家里没有一个人过问过,也没有任何人给我送过衣裳和被褥,更别提零花钱了。虽然,地方上的看守所条件不如你们这里好,但是一般的生活用品还是有的。加之我经常转移,几乎是每隔半个月或者二十天,最多不超过一个月就要换一个看守所,来无影去无踪的,谁给我送?怎么送?不过,我不缺烟抽,换洗衣裳嘛,提审时他们也会给我准备一些。呵呵!一个完完全全的伸手派,让你们二位见笑了。”

    推荐阅读:-----------------

    (天津)

    </br>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