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摄政王的1/2婚姻

分卷阅读224

    新王妃,那又另说,至少她还有嫁出去的可能。

    传言那新王妃秦氏生的孩子是赵允承的种,安氏轻蔑地笑,怎么可能,赵允承是个不举,她坚信不疑。

    莫非如此,那个男人怎么会小十年不踏入后院一步!

    也只有不行的男人才会对女人这般残忍。

    活该他一辈子没有子嗣。

    “左不过是他自己生不出来,于是索性娶了一个带孩子的女郎,报应。”安氏在自家后院与母亲这般说。

    小李氏却不敢,立刻瞪了女儿一眼:“谨言慎行,难道你忘了以前的日子了吗?我以为他就这样放过你了。”

    被母亲教训的安氏嘴上应是,但心里终究埋藏着芥蒂,若不是自己的母亲做了坏事,她何须受那样的折磨?

    同龄的女郎,现在哪个不是郎君如意,儿女双全?

    只她一人孤零零的,连出去交际都要遭人耻笑,往后更是找不到如意郎君。

    这才刚说完,又有新的消息传来。

    却是一个令人惊讶的消息,说那沈三公子即是摄政王本人?

    沈家二爷早已过世了,他的子嗣是过继的,至于为何过继的这个人会是摄政王,说来话长。

    众所周知,摄政王命硬,一出生母亲便过世,紧接着不久,父亲也过世,说他命硬,都是轻的。

    那么多年无嗣,自然也与他的命格有关,所以他才借别人的身份,在外头娶妻生子,这才有了那活泼健康的小郎君。

    所以根本没有通奸和夺妻一说,从始至终,那都是摄政王本人。

    光是谣言岂会有人相信?

    平郡王和平郡王妃适时出来发声:“对,这件事我们宗室都知晓。”

    众人立刻想起那场轰动一时的流水宴,事情到此似乎真相大白。

    其他宗室:“???”

    但为了证明他们不是什么边边角角无关紧要的人,他们也都纷纷发声:“对,这件事我们宗室都知晓。”

    他们知晓个屁。

    但是宗室对于赵允承有没有子嗣,远不如朝臣那般在意,对他们来说,谁当皇帝都一样,反正也轮不到他们头上。

    老九真篡位了也没什么不好的,至少这样朝堂不会把握在那群大臣的手里。

    要知道在那群大臣的眼中,他们就是一群蛆……

    继宗室陆续发声,寿安宫那边亦传来了太皇太后的一段话:“秦三女郎,是哀家为摄政王千挑万选的媳妇,哀家见不得有人诋毁哀家的孙媳和曾孙,还请大家慎言。”

    太皇太后的一段话,斩断了大家的猜测纷纭,确定了一件事,那两岁的小郎君,的确是摄政王的子嗣。

    那为何之前却有人传言摄政王不举?

    若说摄政王性情暴虐,手段残忍倒也算了,那是事实,但泼这种有损男人尊严的脏水,就太过了些罢?

    再仔细想想,摄政王不举无嗣,对谁有好处?

    害怕他篡位的朝臣。

    那么谁泼的脏水,不言而喻。

    有些人猜测,摄政王怕不是顾忌臣子,才偷偷躲起来生子,此举叫他看起来竟然有些可怜……

    泼脏水的朝臣们:“???”

    还未从摄政王有子嗣的震惊中回过神来,就被扣上了泼脏水的罪名,离谱。

    他们即便心中有此想法,也不敢这样做好吗?

    这消息对前王妃安氏的打击,不可谓不大,她是因为赵允承不举才哭着和离的,眼下却听闻表哥三年前就在外头娶妻了,还与那名不经传的商户女,育有一子!

    她整个人浑浑噩噩,分外不想接受这个事实。

    前头那些年一直苦苦守在王府后院,就是为了有朝一日还有母凭子贵的机会,但没想到,赵允承恨她至此,宁愿在外头养女人生子,也不愿意碰她半分。

    那商户女何德何能?凭什么?

    “阿娘,她怎么能当王妃,她凭什么当王妃!”安氏咬牙切齿,绞着手中的帕子不停质问,脸上布满不甘心和嫉恨,她还是喜欢表哥的:“我不能叫她顶替了我去。”

    小李氏心惊胆战,连忙敲打女儿:“你可莫要做傻事,你半分都不能去招惹她。”她赶紧说道:“等那摄政王大婚过后,阿娘便给你相看人家。”

    安氏哭喊:“我嫁给谁,嫁给谁都比不得王妃尊贵,往后见了她我还得给她行礼。”

    可明明对方只是捡了她不要的郎君。

    ☆、第100章 第 100 章

    她却不知, 那摄政王将她遣回安郡公府,并非因为不再怨恨于心,只不过是多事之秋, 根本没空管她罢了。

    自敲定婚期, 摄政王一边忙于政务, 一边跟进大婚进程, 间或还要注意坊间舆论,可谓是忙得像个陀螺。

    但是, 看见坊间再无人敢非议即将与他成婚的小娘子,再苦再累,郎君亦觉得值。

    女人家家最是注重名声, 他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