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梦回万历当首辅

附录1:本精品文化工程参考书目一览表

    1、: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高度艺术性的伟大作品,可以代表古典小说艺术的最高状结构特点,以荣国府的日常生活为中心,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及大观园中点滴琐事为主线,以金陵贵族名门贾、王、薛、史四大家族由鼎盛走向衰亡的历史为暗线。展现了穷途末路的封建社会终将走向灭亡的必然趋势。并以其曲折隐晦的表现手法,凄凉深切的情感格调,强烈高远的思想底蕴,容百家之长,汇集百科之粹,在我国古代民俗,封建制度,社会图景,建筑金石等各领域皆有不可替代的研究价值,达到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

    2、:本书是古今艳情小说中灿烂的一朵文化奇葩,是我国第一部以家庭日常生活为素材的长篇小说。此书故事曲折、生动、情节感人,并有六十余幅古代俏男、倩女狂爱之图片,实为读书爱好者茶余饭后的精神食粮、藏书爱好者收藏之精品。

    算得上是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与并列。

    3、:作者马学强。江南席家绵延千余年,明清以来,席家在商界的声名崛起,涌现出不少富商大贾。通过对这个经商大族的变迁史的回顾与研究,我们将得到清晰的答案。

    4、《江南的早期工业化(1550-1850)(修订版)》(李伯重):本书对明清江南早期工业化问题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并且在此基础上,总结江南早期工业化的特点,分析导致这种工业化的主要因素,探讨其可能的发展前景,并且对以往明清经济史研究中流行的西方中心主义史观,从理论上进行检讨和批判。因此对于真正地认识“天~朝~特色”来说,《江南的早期工业化(1550-1850)(修订版)》的研究具有积极的友上传)

    5、《江南的城市工业与地方文化(960-1850年)》(李伯重与周生春共同主编):本书以江南为中心,主要论述宋元明清城市工业的发展,地方文化的演进。这是目前国际中国经济史学界的前沿研究领域,本书所收录的论文反映了这一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6、(李伯重):本书所讨论的问题是近年来学界关注的焦点——在中国历史研究中应当如何对待“西方中心论”。作者从明清江南农业的发展入手,进行细致深入的研究,涉及亩产量,农村副业、集约生产、社会制度,人口与耕地,资源的合理利用,甚至像稻麦复种技术等等,运用大量翔实的历史、数据资料,对明清农业停滞说的“定论”提出了深刻的挑战。本书在1998年先以英文出版发行,被誉为“加州学派”的重要著作之一,此次在国内翻译出版,将对中国经济史的研究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7、:本书主要讲述了晚明的消费状况,读者能从中体会到当时的消费特点以及风俗文化。全书共有五章内容:“消费社会的形成消费与权力象征——以乘轿文化为例“、“流行时尚的形成——以服饰文化为例”、“消费品味与身分区分——以旅游文化为例”“物的商品化与特殊化——以家具文化为例”。

    8、:本书是一块史学艺术的宝石。运用一系列丰富而又鲜为人用的资料-最值得注意的是那些对社会不满的文化的轶事,观察,抱怨-卜正民再现了明代中国充满活力的商业社会,展示出商业在塑造公私生活文化上的力量,在进行他那仿佛生活在明朝的生动活泼的生命之旅的同时,卜正民展示了明代中国仍然是世界经济的中心,正如他所说的:“大西洋的潮汐被中国的月亮牵引着“。巧妙地将木刻、地方志、定量数据和文人对商业的抱怨结合在一起,他创造了一幅王朝成长过程中值得留恋的社会图画。读过此书后,没有人再会无视明代中国对商业利润的热心和巨大的消费,因为本书生动地描绘了忙着从事各自生意以适应日益增长的金钱关系的瓦匠、商人、官员、妓女、织工、书商和土匪。它是将叙述,轶事和严谨分析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描绘早期近代中国社会经济变化的富有情趣,生活活泼的典范。

    9、:本书从服饰、饮食、居住、行旅交通、冠婚丧祭、宗教信仰、节日、休闲娱乐、社交礼仪诸多方面,对明朝人观念与生活的变迁作了详细的考察。并对上自皇宫贵族、士大夫,下至商贾百工、医卜星相各社会阶层的生活面貌作了具体的刻画,进而指出明朝人生活具有商业化、艺术化的趋向。

    10、:本书共七章:第一章总论;第二章明代文化;第三章多层文化特征;第四章教育与考试制度;第五章学术流派与宗教;第六章文学艺术;第七章文化遗产——修书、刻书与藏书。按道理讲述事应当力求全面,记述有关明代文化的事情,门类似不应有缺。但到实际操作时,方知不可能求全无缺,这一则是作者能力所限,二则也是全书的篇幅所限。只是出于操作之便,将明代文化分作两方面内容来叙述,一方面依现象分述而力求突出其文化的主要特征,一方面依门类分述而力求其全。

    11、:是我国第一部研究私人海上贸易史的专著。该书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共三十九万字,对明末清初私人海上贸易发展的历史背景,私人海上贸易商人反海禁斗争,私人海上贸易集团的形成,商港的出现,贸易的国家和地区,贸易的商品,贸易额和利润率,贸易的管理和条令,贸易的特点和性质,贸易的影响和作用,贸易的困难障碍等问题展开了全面系统的论述。因此该书出版后,很快受到了学术界的重视。

    12、:在明代,农业生产的提高促进了城市的发展。由于市场的扩大与长途大宗贸易的增多,交通运输不断发展,白银的使用日益广泛,钱庄会票也随之出现。城市居民因为政治经济地位不同,而分为几个不同的群体,他们之问既互相依存又有矛盾斗争。为建立安定而正常的城市生活秩序,协调各种矛盾,官府设立了专门机构加强管理。明代城市在发展中尽管阻力很多,但在发展经济、繁荣文化等方面,仍起着重大而积极的作用。

    13、:本书在深入翔实的史料发掘基础上,对众多明代江南园林实例做出详细的考察,并以园林观念和造园实践两方面为切人点,在历史文献构筑的语境中展开具体命题的分析,揭示出江南造园在明代这一历史时期的具体变化。将明代划分为四个时期分别进行研究,每个时期的江南园林有着各自鲜明的特色:初期冲击剧烈、陷入低迷,中前期重塑形象、渐复元气,中期风气剧变、转向繁荣,而晚期更是辉煌全盛而又有深刻转折一一园林不仅获得空前的地位,而且通过“画意”营造标准的确立,造园在历史上首次获得了自身独立的形态审美价值。从而,中国园林史上第一次诞生了较为系统、完整的园林创作理论著作,第一次出现“造园艺术家”群星璀璨的局面,也前所未有地成就了一大批营造复杂、景致精美的“名园”,而园林营造技法在叠山、理水、花木、建筑各个方面都发生了深刻变化,极大影响了中国造园史的进程。可供建筑历史与理论、建筑设计及其理论、风景园林、艺术史、文化史的研究者和爱好者阅读参考。</br>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