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旧瓶装新酒

第一章 劫画(一):

    时值六月,此地乃是苏杭风景胜地,毗邻西湖,来来往往行人摩肩接踵,煞是热闹。只是毒日头高高升起,人人汗流浃背,浑身泛潮,细密汗珠滚满全身。

    “掌柜的,此处可能租船?”这日将近中午,西湖附近醉仙楼门口快步走进来一个六七十岁的老头,后面跟着个低着头的少年。老头虽已年老,仍是雄赳赳直走过来。少年约莫十,身着锦衣。这醉仙楼地处繁华区域,游人客商寄住者不少,掌柜为了盈利,便也设法建立其它业务赚钱。只因临近西湖,便备下几条小船,以供游人乘坐。

    “租船一天一两银子,另有艄公伺候着。”掌柜抬头看了两人一眼。

    “若不用艄公的话,能否少些价钱?”老头问。

    “不用艄公?”掌柜没抬头,“艄公不光负责掌舵,船上吃饭、谈天之类艄公通通可以陪着。”

    “行,拿着!”老头回过头狠狠瞪了少年一眼,面色有些不耐烦,从怀中掏出一锭银子便拍在桌上。少年嘴角暗暗溢出一丝笑意,遂又遁去。

    “老胡——”掌柜低着头喊道。

    “掌柜的,这就来了!”一个满脸堆笑浑身着布衣的老头匆匆从旁边的屋子里跑出来。

    “此人是本店的老船夫,操船技术高超,客官便放心跟着他去吧。”掌柜续道。

    “哎,少爷,不是俺夸口,这西湖的好处可多了去了!”

    “哦,老人家,你且说来听听。”那少年在去往湖边的一路上与老胡畅谈甚欢。

    “少爷,先让俺猜猜,您那,是北方人吧!”老胡笑道。

    “咦,”少年奇道,“老人家,此事你怎么知道?”

    “嗐,这还不简单。少爷您这口音那,一听就是北方人!”

    “神了,当真神了!”那少年惊道,“老人家好灵的耳朵!”

    那老胡日常听人口音本也未曾被人看中,只因此事着实不难,周围朋友都是走南闯北见多识广之辈,自不以为奇。这少年少见多怪,倒是对他颇为佩服。老胡不由沾沾自喜,老迈的身子愈发轻快起来。

    “哈哈,老头我的本事还大了去了!对了,这西湖的好处呀,当真不少!少爷,你看这西湖美不美?”

    少年眼望西湖,只觉水天一色,远处塔、山与湖水相映成趣,碧波粼粼中徐徐泛着几条扁舟,不由衷心赞道:“当真好美!”

    老胡面露得意之色,仿若这西湖乃是他家中内湖,续道:“你们北方可有这般美丽湖水?”

    少年思索片刻,摇摇头道:“委实没有。”

    前面走着的老头猛地回过头来,狠狠瞪了少年一眼,“去年端午时候老爷带您到金明池去玩,咱京城的金明池何等壮丽,岂是江南小湖可比的?”

    少年连忙垂目唯唯道:“黎叔说的是,黎叔说的是。”

    待那黎叔转过头去,老胡悄悄问少年:“少爷,此人是——”

    少年悄悄回道:“我们家的老家人,其实平常我乃是看他年老,不与他计较罢了。”

    黎叔仿佛听到,回头又瞪了少年一眼,少年连忙敛色正容。待他转过头去,少年又做了个鬼脸。老胡在旁边看得有趣,不由笑出声来。

    三人且行且说,片刻坐到船上,黎叔游目四顾,转头对老胡道:“船家,此处没你的事了,划船去吧。”

    老胡应了声是,说道:“二位且在这慢慢地观赏景色,小的去后头拿两杯茶来。”

    黎叔顿时也觉口渴,“也罢,你去吧。”

    老胡走出几步,甫到船尾,忽然船底“扑”地翻上来一个浑身黑衣的蒙面人来。蒙面人翻身爬起,便直冲向老胡。老胡张大嘴巴未及出声,便被黑衣人扼住脖子,眼珠渐渐迸出,片刻便断了气。黑衣人轻轻把他放到地上,飞快扒下他的衣服套在自己身上。

    前头黎叔还在站着,那少年偷瞅了他一眼,不敢找椅子坐下。黎叔指了指一丈外的一张桌子和两把椅子,淡淡地道:“少爷,您坐吧。”

    少年嬉笑道:“黎叔您先请。”看黎叔坐下,少年才敢坐在另一张椅子上。

    黎叔道:“少爷,我说,您是要玩多久啊!”

    少年环顾四周:“黎叔,您看这西湖周围的风光不愧是江南水乡,景色秀丽,处处都与咱北方不同。我平生第一次下江南,总得——”便伸出了两根指头。

    黎叔松了口气:“好,两天就两天!”

    “两个月。”少年摇摇指头

    “少爷,两个月!那正事早都误了!”黎叔一惊。

    少年不以为然:“嗐,黎叔,有什么正事啊?你看看,”从怀中掏出一张一尺见方的绢画来,“黎叔你看,这【注:1】上的亭台楼阁,咱们可都没看见呢!”

    “啊呀,”黎叔把粗糙的双手按到脑袋上,一脸凄苦之色,“我的小祖宗哎,这宝贝咋让您给顺手带过来了!”说罢便飞速伸出手将画急夺了过来。

    那少年尚未回过神来,“黎叔,怎么——”

    黎叔不及答话,赶忙轻轻用手缓缓把画铺平,“哎呦,看看可别弄脏弄皱了。”之后仔仔细细凑近扫了一遍,“还好还好,就是有股子汗味。”

    少年问道:“黎叔,此画到底有什么重要的?”

    “哎呦,这画是少爷您要送过去的聘礼啊。”

    “聘礼?”少年脑筋一转,“我的聘礼,难道我是来成婚的?这——”

    “哎,少爷,既然老儿嘴贱,把这事给说漏了,那索性也就不瞒您了,这次,是老爷差我们几个送少爷来成婚的。”

    “成婚?”少年腾地站了起来,一拍桌子,急道,“此事我都不知道,爹怎么就给定下了!”

    “哎呀,那俗话说什么来着,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您不知道此事算什么。”黎叔满不在乎。

    “黎叔,不是你常跟我说起江湖上的好汉都是自己找心仪之人成婚的吗?爹他怎么——”

    “少爷您就不要身在福中不知福了!那对方是谁您可知道?正是这江南赫赫有名的何世安何大侠家中的女子,人家是大家闺秀,配少爷您,还是您赚大发了!”

    注:1、,北宋张择端绘,绢本设色。

    (知道写得烂,如果侥幸找到知音就收藏了吧。更得慢,就当养孩子吧,这年头谁不看几本书。不过绝对尽量保质。)

    时值六月,此地乃是苏杭风景胜地,毗邻西湖,来来往往行人摩肩接踵,煞是热闹。只是毒日头高高升起,人人汗流浃背,浑身泛潮,细密汗珠滚满全身。

    “掌柜的,此处可能租船?”这日将近中午,西湖附近醉仙楼门口快步走进来一个六七十岁的老头,后面跟着个低着头的少年。老头虽已年老,仍是雄赳赳直走过来。少年约莫十,身着锦衣。这醉仙楼地处繁华区域,游人客商寄住者不少,掌柜为了盈利,便也设法建立其它业务赚钱。只因临近西湖,便备下几条小船,以供游人乘坐。

    “租船一天一两银子,另有艄公伺候着。”掌柜抬头看了两人一眼。

    “若不用艄公的话,能否少些价钱?”老头问。

    “不用艄公?”掌柜没抬头,“艄公不光负责掌舵,船上吃饭、谈天之类艄公通通可以陪着。”

    “行,拿着!”老头回过头狠狠瞪了少年一眼,面色有些不耐烦,从怀中掏出一锭银子便拍在桌上。少年嘴角暗暗溢出一丝笑意,遂又遁去。

    “老胡——”掌柜低着头喊道。

    “掌柜的,这就来了!”一个满脸堆笑浑身着布衣的老头匆匆从旁边的屋子里跑出来。

    “此人是本店的老船夫,操船技术高超,客官便放心跟着他去吧。”掌柜续道。

    “哎,少爷,不是俺夸口,这西湖的好处可多了去了!”

    “哦,老人家,你且说来听听。”那少年在去往湖边的一路上与老胡畅谈甚欢。

    “少爷,先让俺猜猜,您那,是北方人吧!”老胡笑道。

    “咦,”少年奇道,“老人家,此事你怎么知道?”

    “嗐,这还不简单。少爷您这口音那,一听就是北方人!”

    “神了,当真神了!”那少年惊道,“老人家好灵的耳朵!”

    那老胡日常听人口音本也未曾被人看中,只因此事着实不难,周围朋友都是走南闯北见多识广之辈,自不以为奇。这少年少见多怪,倒是对他颇为佩服。老胡不由沾沾自喜,老迈的身子愈发轻快起来。

    “哈哈,老头我的本事还大了去了!对了,这西湖的好处呀,当真不少!少爷,你看这西湖美不美?”

    少年眼望西湖,只觉水天一色,远处塔、山与湖水相映成趣,碧波粼粼中徐徐泛着几条扁舟,不由衷心赞道:“当真好美!”

    老胡面露得意之色,仿若这西湖乃是他家中内湖,续道:“你们北方可有这般美丽湖水?”

    少年思索片刻,摇摇头道:“委实没有。”

    前面走着的老头猛地回过头来,狠狠瞪了少年一眼,“去年端午时候老爷带您到金明池去玩,咱京城的金明池何等壮丽,岂是江南小湖可比的?”

    少年连忙垂目唯唯道:“黎叔说的是,黎叔说的是。”

    待那黎叔转过头去,老胡悄悄问少年:“少爷,此人是——”

    少年悄悄回道:“我们家的老家人,其实平常我乃是看他年老,不与他计较罢了。”

    黎叔仿佛听到,回头又瞪了少年一眼,少年连忙敛色正容。待他转过头去,少年又做了个鬼脸。老胡在旁边看得有趣,不由笑出声来。

    三人且行且说,片刻坐到船上,黎叔游目四顾,转头对老胡道:“船家,此处没你的事了,划船去吧。”

    老胡应了声是,说道:“二位且在这慢慢地观赏景色,小的去后头拿两杯茶来。”

    黎叔顿时也觉口渴,“也罢,你去吧。”

    老胡走出几步,甫到船尾,忽然船底“扑”地翻上来一个浑身黑衣的蒙面人来。蒙面人翻身爬起,便直冲向老胡。老胡张大嘴巴未及出声,便被黑衣人扼住脖子,眼珠渐渐迸出,片刻便断了气。黑衣人轻轻把他放到地上,飞快扒下他的衣服套在自己身上。

    前头黎叔还在站着,那少年偷瞅了他一眼,不敢找椅子坐下。黎叔指了指一丈外的一张桌子和两把椅子,淡淡地道:“少爷,您坐吧。”

    少年嬉笑道:“黎叔您先请。”看黎叔坐下,少年才敢坐在另一张椅子上。

    黎叔道:“少爷,我说,您是要玩多久啊!”

    少年环顾四周:“黎叔,您看这西湖周围的风光不愧是江南水乡,景色秀丽,处处都与咱北方不同。我平生第一次下江南,总得——”便伸出了两根指头。

    黎叔松了口气:“好,两天就两天!”

    “两个月。”少年摇摇指头

    “少爷,两个月!那正事早都误了!”黎叔一惊。

    少年不以为然:“嗐,黎叔,有什么正事啊?你看看,”从怀中掏出一张一尺见方的绢画来,“黎叔你看,这【注:1】上的亭台楼阁,咱们可都没看见呢!”

    “啊呀,”黎叔把粗糙的双手按到脑袋上,一脸凄苦之色,“我的小祖宗哎,这宝贝咋让您给顺手带过来了!”说罢便飞速伸出手将画急夺了过来。

    那少年尚未回过神来,“黎叔,怎么——”

    黎叔不及答话,赶忙轻轻用手缓缓把画铺平,“哎呦,看看可别弄脏弄皱了。”之后仔仔细细凑近扫了一遍,“还好还好,就是有股子汗味。”

    少年问道:“黎叔,此画到底有什么重要的?”

    “哎呦,这画是少爷您要送过去的聘礼啊。”

    “聘礼?”少年脑筋一转,“我的聘礼,难道我是来成婚的?这——”

    “哎,少爷,既然老儿嘴贱,把这事给说漏了,那索性也就不瞒您了,这次,是老爷差我们几个送少爷来成婚的。”

    “成婚?”少年腾地站了起来,一拍桌子,急道,“此事我都不知道,爹怎么就给定下了!”

    “哎呀,那俗话说什么来着,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您不知道此事算什么。”黎叔满不在乎。

    “黎叔,不是你常跟我说起江湖上的好汉都是自己找心仪之人成婚的吗?爹他怎么——”

    “少爷您就不要身在福中不知福了!那对方是谁您可知道?正是这江南赫赫有名的何世安何大侠家中的女子,人家是大家闺秀,配少爷您,还是您赚大发了!”

    注:1、,北宋张择端绘,绢本设色。

    (知道写得烂,如果侥幸找到知音就收藏了吧。更得慢,就当养孩子吧,这年头谁不看几本书。不过绝对尽量保质。)

    </br>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