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已经把地契要了回来,可洛音非但没感觉到高兴,反而老是觉得惴惴不安,仿佛有什么极其不好的事情即将发生,连带着最近几天吃饭不香,睡觉常被惊醒,梦里老是出现一轮大太阳,仿佛悬挂在她头顶,那种热度让她心惊胆战。
虽然只会梦境,可是这种感觉无比现实,仿佛她曾经经历过一般。
难道要出什么大事情了吗?
为此,这几天洛音一直往大山跑,来来回回种了好几茬稻子玉米小麦,粮食积累起来有好几千斤。
可将近一个星期过去了,并没有发生什么不好的事情,洛音忍不住怀疑自己是不是太多疑了,自从来到民国,她一直都很没有安全感,这次或许只是一种错觉吧。
心安下来的洛音结束了屯粮的疯狂行为,转而继续研究灵泉。
令人惊喜的是,她发现了灵泉另一样功能,储物!
在灵泉上方大约一米处,由翻滚的烟云笼罩,一次意外,洛音发现她可以将物品储藏在烟云之中,虽然已经把近千斤的粮食藏在了烟云之中,可洛音有一种预感,即便是再放置个两三倍,烟云同样放置得下!
有了粮食的底气,洛音稍微安心了点。
几天后,村子中来了一堆不速之客,流民。
闯关东这三个字大家都很熟悉,这是一种社会历史移民现象,有自发的客观因素,有内在的政治影响深度,实质上是贫苦农民在死亡线上自发的不可遏止的,悲壮的谋求生存的运动。
而这群流民,就是来自山东四川以及湖北河北河南等地的流民,从流人到流民,历经千辛万苦。对于安土重迁的古人来说,若不是发生了特大的灾难,是绝对不会离乡背井的。
洛音依稀记得民国时期自然灾害频繁,水灾旱灾蝗灾鼠疫不计其数,几乎席卷全国,在这段时期,闯关东成了难民们唯一可以活下去的办法和信念。
东北三省富饶无比,少有灾害,且可以躲避难民们最恐惧的兵灾!
村长亲自接待了他们,说起来,甘泉村里的人也是闯关东来的,不过比起他们,早了近百年。
这群流民的首领是个皮肤黝黑的汉子,人称老莫,双颊消瘦,约莫四十岁左右,风霜满面,两鬓已经早早地染上了白华,背部也可以清晰见其佝偻,可他依旧挺直了脊背。
洛音跟着村民一同去看了,这群流民形容凄惨,孩子甚至比当初的李诚荷花还要面黄肌肉,一个个瘦得只剩下巴掌大的小脸,伸出的手只余下一层皮,可以清楚地看到骨骼的形状。
老人拄着拐杖,女人男人推着板车,上面用破布盖着他们全家仅有了一点生活物资,不少孩子饿得哇哇直叫,被女人一顿呵斥。洛音眼见地看到,在有的板车上,还放着一两个小小的陶罐,大约是放置骨灰的,至于是谁的骨灰,肯定是在路上不慎死去的亲人,路途艰苦,甚至没有余钱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