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凌云志

第七章 迷雾重重

    第六章迷雾重重

    随着我在这个时代生活的时间增长,我对这个有着蓝天白云和朴素生活的人们有了更多的热爱。我想我已经完完全全的是个三国人了,但是在刚刚离开了冀州地界,我就发现原来我对这个时代的普通老百姓的生活还是不够了解。

    为了减少不必要的麻烦,我们一路上并没有走很多的官道。而是选择了尽量直线前往颖川,正是这个决定让我明白了三国时代的百姓生活的是如此的艰辛。我离开了冀州一路上我们见到了很多已经没有住民的村庄,荒芜的田地,还有那时而就能遇见的流民队伍。

    一次黄巾之乱不知道让多少百姓失去了生活的希望,战乱让原本富饶的城市快速的没落。唯一值得欣慰的就是在刚刚离开黎阳的时候,在路上听到了好多流民准备前往我屯田驻兵的邺城。看来在这个乱世中漂浮的人们只要有希望,就会去努力的尝试生存下去。我忽然觉得我要统一天下,给百姓生活希望的这个任务好象多了些神圣的色彩。

    在有一次的将所能的帮助给予些流离失所的小孩子们之后,我的小队长徐鸣苦笑的告诉我,我们只剩下仅有的路费了。看着那群饿的面黄肌瘦的百姓,我暗下决心,我一定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最好的生活送给这个时代的百姓。我终于理解了黄易先生笔下的师仙子悲天悯人的情怀是多么的伟大了。我现在想做的就是像寇少帅那样为了自己也为了天下百姓而奋斗。

    当然了,我们路上也是不平静的。一路上横行的盗匪,占山为王的山贼。真是数不胜数,当然我们也是人少的就练练手脚,人多了就三十六计走为上。

    十天后,我们来到了陈留。在这里,我发现就好像是从来没有发生过黄巾之乱一样。即使普通乡村的百姓都是丰衣足食,人人脸上好像就写着我很幸福这四个字一样。

    快到目的地了,我的心情也好了起来。就在一个叫己吾的小镇外,我与遇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人。那时候我决定加快行进的路程,没有进小镇补给。却见路边的旷野之上有一个大汉背插双戟,手拿一柄约莫五尺的长刀。独自面对着一边足足有百人之多手拿各式武器的人马。

    我只以为这个和我们一路上遇到的盗匪是一样,只不过我有点不明白为什么这个大汉身着褴褛,好像不太可能有什么那些盗匪感兴趣的东西。不过我还是带领我的二十多骑兵来了一次正式的冲锋。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的这些近卫在我的教导下,也算是有了武功的根基,要对付这些个流匪可以说是绰绰有余。但是我有他们不知道的两千多年的知识,当然懂得把搏虎用全力,搏兔也要尽全力的道理交给他们。虽然我的士兵对我这些个命令开始的时候不太满意,但是经过几次战斗之后。他们对我的这些个命令再也没有疑义了。

    在一次赤神军最精锐的小队的冲锋之后,那帮流匪被杀的四散而去。大汉走到我这个很明显的首领面前,我仔细打量,这个汉字方脸虬髯,浓眉大眼,身材魁梧。当然这些都是他的样貌。最让我感兴趣的是他身上有中霸气,那种高手的气势。我忽然明白了,我是多管了次‘闲事’。

    耳边传来一个雄浑的声音,“这位兄台,多谢援手之德。典韦有礼了。”

    我心头一震,他是典韦!曹操口中的古之恶来!忙道:“典兄不必多礼,在下真定赵金。以大哥你武艺,我想我们就是不出手,他们也奈何不得大哥你啊。”

    典韦粗豪的脸上泛起了一抹真诚的笑容,道:“赵兄弟客气了,我可不是什么高手。我的这些也就是些蛮力。倒是赵兄弟你们刚才那几下突击可真是厉害。”

    我心道:“典韦可是三国中有名的高手,而且看起来他果然是个汉子。嗯,我应该尽力把他留在我的队伍中,演义里他是很早就死在了宛城下。既然我遇上了,就不能让他英年早逝。”于是我道:“不知道典大哥为何和这帮盗匪在此对持?”

    典韦道:“其实他们不是盗匪,是一个叫做李永的人的门客。这件事说来是。。。。。。”

    原来典韦是为了报答同乡的刘思的之恩。帮刘思报杀父夺妻之仇,于是化装成车夫,只带匕首,独自潜进李家,搏杀李永。然后驾车出城,但是终于被李家的门客在这里追上。当然后面的事我都看见了。

    听完了典韦的讲述,我问道:“那典兄以后就是无家可归了,不知道典大哥有什么打算呢?”

    典韦傲然道:“我典韦只想凭自己的双手打出一片天下,就用手中长刀,背上双戟会会天下英雄。”

    我道:“难道典大哥不想为天下百姓做点事,有道是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大哥难道不想名留青史吗?”

    典韦黯然道:“我学的这身武艺就是想有一天能够出人头地,搏得封妻萌子。可是当今天下那里能有个可以让我看到的英雄人物啊,倒不如在武林中闯荡一番,也不负我这身武艺。”说完有长叹一声。

    我想这就是所谓的英雄气短吧,我道:“典大哥,实不相瞒我是冀州魏,清河两郡都尉。如果大哥觉得我还是个可以相交的朋友的话,不知道可不可以在我事了以后和我一起回冀州。当然,大哥是自由的,我这个只是作为朋友的邀请哦。”嘿嘿,只要你答应了,人心都是肉长的,我就不怕你会不加入我的赤神军。

    典韦的想法当然没有我想得那么麻烦,他道:“只要赵兄弟不怕我这个粗人麻烦就好,我反正也没什么去处,就和你一道走吧。”

    我压下心里的欢喜,一路上和典韦大聊特聊。发现了典韦的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他这个人是嗜武成痴,和我一说起武功那可是眉飞色舞。

    通过和他的交流我的武学的修养又增进了一步。当然少不了和他来切磋一番,结果我可是屡战屡败,屡败屡战。

    看来我和高手还是有大段的差距。我对典韦的金龙绕柱功可是大感羡慕,这种武功可以说是由外入内的典型,练到顶级的时候,那号称有九龙环绕。有金刚不灭的身躯。加上典韦从小就修习的混元劲,可以说得上内外兼修,以典韦二十八岁的年纪,我实在想不出还有什么比这个老是说自己是个粗人还有习武天分的人。也许这个就是执念的力量。

    在听到修习金龙功需要童子身体一直到九龙环绕的境界才算是大成。我立即打消了和典韦学习这门武艺的念头。反而是典韦在我阐述了我五行功的真意的时候,立即向我讨教了五行功融合的道理。然后就每天都陷入到苦练和冥思当中了。

    当我来到了许昌的时候,向路人打听了陈群的居所。陈群还真是颇有名望,一个异常机灵的小孩子把我们带到了陈府。在通报了姓名和来意以后,陈府的下人很客气的把我们请到了客厅,当然我的近卫则只有徐鸣跟了进来。

    不多时,一个身着青色文士衫满脸书卷气的年轻人从内堂转了出来。还没等我反应过来,他却已经长揖到地道:“文长恭候赵将军多时了,数文长不敬,文长有三事困扰胸中以久。不知将军可否为文长解惑?”

    我忙道:“陈先生请直言,无双但有所知,必定给先生一个答案。”

    陈群笑道:“好,如此将军请听我直言。第一,放今天下局势若何?将军如何看待。第二,将军是尊儒还是尊法。第三,将军以为群是何等人物。”

    我终于明白了,陈群这是在考我。考我在这个重重迷雾笼罩下的乱世能不能清楚的看清楚局势,考我如何治世也是说是不是和他志同道合,也在考我的胸襟。

    我笑了。

    ;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