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冼夫人传奇

第27章 文墨大赛挑良才 张融文采脱颖出

    “好,好!只要能医好族人,什么都听你的。”族长非常相信冼夫人的说道。

    于是冼夫人带着小南、小凤向北直奔浮山,其他人向东鞭马回高凉群治。

    浮山岭潘仙洞,山青水秀,云雾环绕,真是人间仙境。听着叮咚泉水声,似乎是在细说潘仙当年悬壶济世、救治百姓、扑灭瘟疫,一幅幅神奇传说浮现在眼前。

    经过百草园,各种草药争相吐艳,似乎让人看到潘仙当看尝百草,研制丹药突然几声“嗟嗟”研药声,打断了冼夫人的思绪。沿着声音,走前一段,越过一门庭,看到一药童正在用石船研药,他说这石船是潘仙祖师爷留下的。

    这时,迎脸来了一位白发苍苍老者。

    冼夫人把情况向老者说明。

    “这是阴阳失位,寒暑错时,导至疠气流行。按你所述情况,应是瘟疫初生,要及时控制。”老者说道。

    然后派徒弟廖伊志下山,并带些草药丸。

    老者吩咐道:“你学道有成,在扑灭瘟疫后,可跟在冼夫人身边济世去吧。”

    冼夫人听了,觉得老者真是神算,知道自己正需要一个得力军医,特有此意,未待开口,就作如此合意之安排。

    众人拜别,又急忙快马加鞭奔向下海水族。

    “冼夫人,你们平时守猎,那些羚羊犀角有没有留多?”廖伊志问道,“我这里带的不多,有这二味药加入效果会好很多。”

    “那个好办,小南,你直奔高凉,带多点过来急用。”冼夫人吩咐道。

    小南二话不说,调偏马头,直奔高凉郡治。

    他们来到下海水族,已是半夜。廖伊志给他们查看病情,有的先给些药丸服用,有的用清瘟解毒饮配合犀角升麻汤饮用。于是开锅煮药,热火朝天。

    经过几天的解毒,汤饮,疫情得到控制。人们逐渐好转,邻近村寨的也基本得到控制。

    这时,他们终于松了口气,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夫人,你瘦了,回去太守爷要批我们了。”小凤说道。

    “他怎的会批你们呢?表扬还来不及。你看,大家都瘦了一圈。”冼夫人安慰道。

    这时族长带众人来感恩,邻近村寨也来了不少人,祝羲及他女人也放了出来,对冼夫及廖伊志神医等恩人拜倒在地。

    冼夫人赶紧扶他们起来。

    “我本来这次来是想在你们水族挑选一批水性能力好的,训练一批海将水兵,为防海盗作准备。”冼夫人对族长说道。

    “这是好事啊,我们水族定当大力支持。”族长表态道。

    “祝羲,这批水兵由你带领训练,我还会派陈三官、盘庚他们和你配合,陆兵、水兵互助配合训练。”冼夫人说道。

    “冼夫人,我祝羲定当尽力。”祝羲再次拜倒在地。

    “哦,冼夫人、族长及各位村民,这次瘟疫主要是节气不和,暴风疾雨,加上海鲜腐烂,没及时清理,造成瘟疫流行。所以,以后要及时清理腐烂海鲜,洗扫干净,预防瘟疾。”廖伊志说道。

    众人已把他当神医,连说数声是……

    冼夫人一行回到高凉郡主,听管家讲是办学堂出了一些问题,太守爷去处理了还没回来。

    冼夫人召来陈三官和盘庚等人。

    “盘庚,端午节将近,到时你带人去白石一带选批龙舟赛能手,然后配合祝羲的水兵训练。”冼夫人吩咐道,“三官,重点把你航海技术和竹排小船、水手训练相结合。然后你们陆兵水兵阵法配合训练。你们着手准备吧。”

    “是!”二人齐声领命。

    “夫人,端午节龙舟赛可精彩,到时我也去看。”小南想了想又说,“这端午节,听说是为了纪念诗人屈原是吧?”

    “小南,你有所不知。”站在一旁的廖伊志说道,“端午节,起源于你们百越,春秋前已有龙舟竞渡,对于战国的屈原投汩罗江,刚好是在五月初五,所以很多人以为端午节是为纪念屈原而产生,这是有一定误解的。”

    “真的吗?”小南有点不敢相信。

    “这些说法有所争论的,不过对屈原诗人是非常值得我们纪念!”冼夫人若有所思的道。

    说到诗人屈原又触动了一下她的脑神经,早前思考的诗文大赛念头又在她脑子里乱冲。

    “廖医,你休息二天,就准备义诊事务,到时我再派二人协助你,没有随军时,每月到各村寨义诊。并预防瘟疫发生。”冼夫人吩咐道。

    “好,这正合我意。”廖伊志满心同意。

    晚上,冯宝回来,看到夫人,痛心的说道。“夫人,你瘦了。”

    “唉,几天没日没夜的抢救,比打战还害利。这没啥啦,瘦胖顺其自然。”冼夫人接着说,“听管家说,你那学堂出什么事啦?”

    “这边学堂有点出乎我意外。”冯宝叹了一声道,“学堂办起来了,好不容易找来老师,却没有学生,有的不知道是免费,怕交不起学费,有的说孩子要帮手种地做工,有的说读书没有,唉,各种理由诸多。”

    “这事要慢慢来。”冼夫人说道,“夫君,你还记得放寮时以诗对歌吗?刚才和他们说端午节时又谈到诗人屈原。”

    “记得,怎么会忘呢,为何说起这个来呢?”冯宝疑问道。

    “我是在想,山兜擂台赛比武,引人尚武、好斗,如果引入诗文大赛之类,使人崇文尚武,文武全才,你认为怎样呢?”冼夫人提出自己的见解。

    “这想法很好呐,反过来可以促进学堂发展。不过诗文大赛,不如用文墨大赛,加入棋琴书画等比赛。”冯宝提议道。

    “好,还是夫君想得全面,就用文墨大赛。我开始时还总觉得欠缺什么。”冼夫人赞道。

    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备,“文墨大赛”热烈举行。但情况大出众人意外,因为人们看惯了山兜擂台赛比武,那人山人海,围的水泄不通。而这文墨大赛则之寥寥无几,萧条可怜。但比冼夫人意想中还要好!

    文墨大赛各级分别设甲乙丙名次。甲一名,乙两名,丙三名。

    咏诗作对写文章一组,参赛人就那么几个,但有个叫张融的文章了得,冼夫人看了,甚为赞赏,说了一句“此人可用。”这位张融逐渐走入冼夫人视线,其后成为得力的长史,这是后话。

    棋类为一组,这组人很多,高手如云,有一老者夺冠。

    书画一组和诗文组差不多,也就几个人,但来的都有几下子。你看,那幅隶书,朴略微奥、规范严整,又灵变飞动,体势开张,用笔结构富于变化,意趣神韵各不雷同,真是有如推峰剑折,落点星悬。

    (本章完)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