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独孤重阳

第二七章:替天行道

    杨涛刚刚掷下笔,史进便凑过来问道:“杨兄弟,你的字写得倒是蛮好看的。不过写的那些都是啥意思,我就看不懂了。”杨涛淡淡地说道:“也没什么别的意思,就是说你若在关西能遇见我的种师叔,麻烦你告诉他一声,就说杨涛想他了。”

    说罢,便让店家拿来两杯清酒,与史进各执一杯,杨涛开口说道:“大郎,一路珍重。”史进哈哈一笑,扬手将杯中酒灌入口中,大声回道:“青山不改,绿水长流。杨兄弟,后会有期。”杨涛也是哈哈一笑,饮罢杯中酒。两位好兄弟携手走出芙蓉楼,史进扳鞍认蹬,火炭赤马嘶嘶长鸣,史进在马背上略一拱手,一声“告辞”之后,那马儿便好似离弦之箭,霎时间不见了踪影。杨涛在原地站立良久,眼看一人一马渐渐变成一个黑点,方才怅然离去。

    之后的日子,又是平淡而枯燥的。杨涛每每想起木兰,或者史进,都会在心里暗暗寻思着,他们两个人又会在江湖上遇见些什么样的不平之事呢?照着两个人的性子,木兰姊姊或许还会先是寻求一些委婉的解决方案,史进怕是直接就会动刀子开砍了。不管怎样,杨涛一想到这些快意恩仇的场景,便会觉得浑身瑟瑟发抖。

    究竟因为何种缘由,才会出现周身瑟瑟发抖的情况?其一,因为冷。其二,因为害怕。其三,便是杨涛上面出现的这种,因为?

    只见朱武身后那个小厮突然悄声说道:“寨主,周家的人不会去报官吧?三千贯可不是个小数目。”朱武狠狠地瞪了他一眼,然后说道:“周老拳师是我的师叔,生性最是光明磊落,哪里会做出这等事情。还有,都说过多少遍了,下得山来就不要再叫我寨主了,要叫老爷。”

    “是。寨主。”那小厮茫然回答道,“小的明白。”

    听罢那小厮的回答,朱武无奈地摇了摇头,心中寻思道:“此番没事便好,要是出得什么差池,回去第一个就先把你给宰了。”正想着,朱武看到周家大院的大门“吱拧”一声开了半扇,里面走出来一个十七八岁的后生,正是自己的师弟杨涛。朱武连忙迎了上去,对着杨涛拱手行礼,张口招呼道:“杨师弟,别来无恙?”

    却说杨涛听完师傅的嘱咐,打开门来一看,只见门外站着一个陌生的中年书生,心中正暗自奇怪,却见那人已然迎上前来行礼问话,杨涛笑了一笑,回答说:“朱师兄,做的好打扮啊。”朱武听罢脸色微红,自嘲道:“艺高者,人胆大。愚兄本领微薄,倒惹得师弟笑话了。”

    杨涛听罢连忙歉声说道:“是杨涛失言了,还望朱师兄海涵。师兄之名,在华州一地已然能止住小孩夜啼,岂是一句‘本领微薄’所能自谦得了的?”朱武知道杨涛这是用三国时张文远的典故来奉迎自己,便微微一笑,跳转话题问道:“师弟,周师叔肯不肯见我?”

    “师兄见谅,师傅只是让我给师兄带句话,并无招师兄相见的意思。”杨涛歉然说道。听罢杨涛所言,朱武的神色一下子就黯然了起来。杨涛见此便又向着朱武劝慰地说道:“朱师兄,你的心意师傅是领了的,而且师傅也没有过分责备与你,只是他老人家一时转不过这个弯来。师傅方才还对我说起了,说他对不起游师伯,没能照顾好你。”

    朱武听到杨涛的言语间提到了自己的师傅,顿时便一脸肃然了起来,这时候再静静回想起往事来,自己当时的确是有些冲动和冒失了,就算要落草,在哪里落草不好,偏偏就选在了少华山上,这少华山可是在周家大院的眼皮子底下的,也难怪周师叔始终不肯相见了。要是换作自己是周师叔,定是要杀上少华山,将这个不成器的师侄狠狠地教训一番的。

    朱武也是一个豁达之人,此情此景,也由不得自己在此多作耽搁,一想到还没问清楚周师叔究竟让杨涛给自己带了什么话,便强自定下心神,向着杨涛问道:“不知道周师叔对朱武有何吩咐?”杨涛肃然回答道:“吩咐谈不上,只是有一个小小的希望。师傅带给朱师兄的其实只有四个字,那就是‘替天行道’!希望朱师兄能够做到。”

    朱武听罢,神情一时间又变得分外,融化得飞灰湮灭,消失殆尽。

    只见朱武拉着杨涛的手,欣然说道:“师弟,就为今日的这一番话,也当浮一大白。走,咱们找一处幽静之所,痛饮一番如何?”杨涛回道:“固所愿也,不敢请耳。”

    杨涛和朱武相携,又来到了前番为史进送别的那家“芙蓉楼”。朱武虽说现在已是掌管近千人的山寨大头领,却也一时改不了书生的脾性,一看到“芙蓉楼”的匾额,便有心考校杨涛一番。于是朱武一指“芙蓉楼”三字,向着杨涛问道:“师弟,你可知这酒家的名号有何典故麽?”杨涛心想:“若真论起才学,我哪里比得上这些熟读四书五经的秀才公。只是受到种师叔的影响,恰好读过几本王昌龄、高适、岑参等边塞诗派的文集罢了。”

    杨涛努了努嘴,信手指了一指对面的那扇雪白的墙壁,朱武看到那墙壁之上笔走龙蛇地写着两句诗“关西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心中顿时一惊,便开口问道:“这两句诗改‘洛阳’为‘关西’,正好道出了此间酒家名号的典故,吾观其笔迹,龙蛇腾跃,只是不知是何人有此笔力?”杨涛也不搭话,只是“呛啷啷”拔出腰间【秋莲宝剑】,运起【金雁功】跃至那墙壁跟前,施展起【青莲剑法】,用剑尖在那墙壁上纵横撇捺地划着。

    朱武一看杨涛突然拔出了宝剑,正要出声加以询问,只见杨涛已然一跃而起,朱武抬眼细看,只见杨涛一边旁若无人地舞剑,一边用剑尖在对面墙壁上写出一个个的字来,细观其笔迹,与方才看到的那二句如出一辙。稍时,杨涛已然写罢二十八个字,只是一跃又回到朱武身边,朱武不顾心中惊讶,一句一句将杨涛所写念了出来,原来是一首七绝,其诗曰: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这是李青莲为好友王昌龄所作的一首诗,用的体裁也是王昌龄最为擅长的七绝。朱武看罢之后,对杨涛的武艺深感佩服,便对着杨涛说道:“师弟,真真是好剑法啊。而且师弟还能将剑法融入到书法当中,这份才情,天下少有。”

    杨涛嘿嘿一笑,自谦道:“那也比不上师兄你自创的朱氏【双刀流】啊。”说罢,杨涛突然激灵灵打了个冷颤,心中顿时闪现出一个念头来:

    “我既然能将剑法融入到书法之中,为何不能将书法反融入到剑法之中呢?”</br>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