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重生经济师

第三十八章:诗会 9

    程轩写的极快,笔端游走不停,一个个沉稳飘逸的小楷从笔锋下不断流出。

    而一旁站着的王鸿,眼睛越来越亮,嘴唇不停地蠕动,似乎念念有声,脸上的表情,也是极为精彩。

    在刚看到程轩写出题目时,王鸿的心中还有较多的忐忑和不安。而随着程轩不停的写下来,取而代之的,则是无比的震撼。

    终于,程轩把笔搁回去,看着写满字迹的宣纸,长长吁了一口气。

    王鸿难掩脸上的,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阴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条,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案芷町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与谁归?”

    读完之后,张府学也是闭目沉思,放佛在回味一杯极品美酒一般。

    名骅先生誊写完,丢下笔,有些颓丧的摇了摇头。叹了一口气道:“前朝韩愈先贤,一改靡靡之音,力推刚健朴茂的古文之风,以图复先秦时期,诸子百家争鸣的盛况,可惜,古文艰涩,世人又无毅力,终难成行。不想今日,却见如此佳作,也算是圆了先贤大儒的梦想了。更难得是,文章中爱国爱民之意拳拳,实在是让人动容。”

    “小友之才,老夫自愧不如,成就必定也远胜于老夫,不可限量!”

    在场的学子都是震惊的看着程轩,没想到名骅先生竟然在最后会说出这么一句话来。

    名骅先生什么身份,曾经的吏部尚书,掌天下官吏于手中的人物。才学自不消说,那也是一等一的,不然,也不会差点就创造了连中三元的科场神话。

    而现在,居然在公开场合坦然承认不如别人,这是何等的不可思议。

    萧逸在读了程轩的太白楼记之后,也是长叹一声,一脸黯然的离去了。

    今年的诗会,到这里也就算是结束了。虽然名骅先生到最后也没有宣布谁是最后的获胜者,但是,大家都看的清清楚楚,心里也都明白。

    今年的江南诗会,注定了只有一个焦点,就算是名骅先生,都不能掩盖他的光芒。程轩,就像是一颗流星一样,横空出世,闪亮了整个诗会。

    尤其是在危难之间,败军之际,从北方学子的手中,绝地反击,挽大厦于将倾,维护了江南文坛的荣耀,这戏剧性的转变,更是显得弥足的耀眼。

    可想而知,过了今天,程轩必定会成为整个江南,甚至是大晋朝,最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人物。

    诗会得到了圆满的结尾,江南的学子们都放下了心中的忧虑,端着酒杯,以文会友。这样的机会,可不是什么时候都有的。太白楼里,一片喧闹,到处都是学子,聚在一起,开怀畅饮。

    天色渐渐的晚了,扬州城里到处都挂起了灯笼。皎洁的月光洒下,太白楼旁边的运河里波光粼粼。而楼里面,从窗纸还能看见学子们疏放的身影,分外清晰。

    三月初六,时间距离江南诗会结束已经过去三天了。但是,人们对江南诗会的热情却没有丝毫的消减,反而有愈演愈烈的架势。

    不管是传说中的名骅先生的意外登场,还是让名骅先生大力赞赏并赐名扬州春的程氏美酒,还是北方学子的挑衅,等等,都为茶余饭后提供了无数的谈资。

    尤其是之前,可以说是名不见经传的太白楼少东家程轩,写出绝世文章,一举扭转江南学子颓势,勇夺桂冠,折服名骅先生的传奇桥段,更是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如同汹涌的洪水一样,席卷了整个扬州乃至江南。

    街头巷尾,茶寮酒肆,甚至是青楼妓院,到处都在谈论程轩和那一篇,而且越传越离谱。有的人说,程轩是喝了太白楼的绝世佳酿扬州春,突然之间得到了灵感,挡都挡不住。(这个估计是程轩放出去的广告员说的。)还有的说,那时候,天边划过一道金色的闪电,程轩是被神灵附了体,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更有传说,程轩其实是名骅先生的私生子,所以才文采飞扬,满腹经纶。

    诗会之后,江南的学子同窗之间,说不了几句话,一定会说到家国大义,再满脸悲凉地吟诵上一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好像自己每天都在心怀社稷,忧心国事一般。

    不过,程轩却没有闲情去了解这些,因为他现在很烦,真的很烦。

    </br>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