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二坐在上位,程咬金跪坐一旁,主客相谈正欢。
“呵,竟谈了这么久。”李二看着外面西斜的太阳。
“好了,朕还有奏章未批,知节先回去吧。”
“臣……”
“怎么,还有何事?”李二见程咬金欲言又止,便问。
程咬金单膝跪地,说道:“臣想为四子求位老师!”
跪皇帝,在唐朝可不多见。除了大典,少有跪礼。好吧,他们平常都是跪坐。
李二走上前,一把将他扶起来,“知节缘何如此,此人本就是朕交予你的,何故为了他如此轻贱自己!”说着竟有些生气,“当初我让你将他送入宫中侍读,你为何不答应?”
程咬金低头不语。
“也罢,这些日子你那四郎,可是闹出不少动静来呢,朕也好久没有见他了,今日正好去看看。”
他心里却在想:今日,就做个了断吧。你当初也帮朕灭了突厥大部,若是你真的与常人无异,朕这大唐还是容得下你的…
然后叫上了一队飞骑,又令人召来长孙几人,一行人往程家庄而去。
与此同时,四五回到了程家庄后,还没歇歇脚,就被程鲁请走了…
“到底啥事?不能在家里说么,非要来这个没人的地方!”四五斜楞了他一眼,一屁股坐在地上。
“呦,四郎诶,出事了!”程鲁慌张的说道。
“嗯?出什么事了?我老子回来了?”
“哎,已经一月没有下雨了……什么,郎君回来了,为甚么没人告诉我?”程鲁瞪大了眼睛,吃了一大惊!
“你这几天忙什么呢?”四五也突然想起,这两天没有见过他,本以为他去了长安铺子里…如今看来并不是。
“我这几天都泡水边!哎,今年像是要大旱了!”程鲁唉声叹气道。
四五还是疑惑,他怎么知道今年大旱呢?
“为什么说今年大旱呢,不过是一个月没有下雨而已!说不定明天就下了呢?”
“老朽活了这么久,自然能看得出来。”
好吧你厉害!
“天灾地变,我等凡人,亦无能为力!在这纠结个啥?”四五还是不能理解。毕竟即使是大旱,不是还有水利工程呢么……唐朝好像没有!四五突然想起来,唐朝是修建水利最多的朝代:隋朝建了个大运河,唐朝建了无数的沟渠!
现在只是初唐,只有大运河,哪来的水利工程!
“你在河里干什么,捞水么?”四五好奇的问。
“我呀,忙着往田里灌水呀!”
“那你很棒棒哦!不是有水车吗?你干嘛还要亲自上阵,交给下面的人看着不就好了?”
“可是水车需要人踩啊!我这次来就是想跟四郎说一说,买些牲畜,让我们省些力气!”程鲁献媚的笑着。
“你们这个水车,要拉着才动啊?”
“四郎有所不知,流过程家庄内的水,大都是水流平缓,带不动筒车。即使带动速度也极慢!翻车呢也太小,高处的田地又用不到。”
程鲁拉着脸诉苦,一副无计可施的样子。
“哦!我想想办法!”说着从怀里掏出一包肉干,塞到了嘴里。
“好!好!好!”我就说四郎有办法,那群大头兵,难怪退下来一官半职也捞不到,贼笨!!
[老贾老贾!出来冒泡!]
[呵呵!用到我的时候想起我来啦!用不到我理都不理!呵!男人!]
[抠鼻!闭嘴,你给我来一张唐代水车的图!顺便介绍一下!]
[哦,先生!你这恶心的动作!]
[……]
[好的先生,刚刚中病毒了!让我来给你介绍一下唐朝的翻车和水车。这张是翻车图,你看这辆车由于马失前蹄翻在了地上,所以翻车!]
[………看见我脖子上这把刀了没有,别逼我捅死我自己!]
[这张是翻车图,又叫龙骨水车,叫人用脚踩或者蓄力,来提水。不过由于技术的原因,最多只能抬高1到2米,很难用于程家现在的情况!而这张是唐初的筒车,就是能且只能把水提到高处,缺点那就是需要水流快的地方。这张是高转筒车,大约在唐朝中期时出现,比之筒车高级,它可以用于水流平缓的地方,但是需要人力来拉动上面的,带动水里的轮子,像自行车的传动一样!]
[很好,你修你的闲去吧!]
[呵男人!]
“走,带我去看看要人踩的水车!”
在程鲁看来,四郎闭上眼睛沉思片刻,便想到了办法!
聪明还是老朽聪明!
心里哔哔着却不耽误手(z)上说着:“四郎,请跟我来!”
…………
果然是斜的筒车嘛!这么大的筒车,这么缓的水,难怪要人来推动。
四五看了几眼,立在水中四五米的大水车!这个水车宽有两尺,就是半米多一点。高度不算水面以下的有两丈,整个大约三丈左右吧!(唐朝一丈案三米)
上面的筒,斜了大概30度角安装在外轮上。
轮辐是由36个木条组成,台水车顺着水流放置,而水流不强,转动的太缓慢。
简单的很,先把它改成高转筒车。而高转筒车的样子,就是大水车加上龙骨水车合体。
回到木匠坊,画出图纸,交给翘首以盼的程树。
程树欢天喜地的拿在手里,和他看了几眼之后就傻眼了。
“这………不就是放大版的翻车吗?”
程树说道:“翻车之所以没有大的,因为它会漏水,太高太大水都漏没了。可是四郎,如果这水车纵于水流,又该怎么转呢?难不成,还是要让我们来推吗?”
“你好好看看啊,本公子画的东西不一样啊!”
“……回四郎的话,老木匠真看不出来!而且,这个轮辐画的也太宽了!”
程树端详了半天,也没瞧出个所以然。
身为一名自学成才的专家,改造一辆水车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四五拿过图纸,他画的已经很好,奈何他们没有见过这东西,便也就可以理解了。
“先去取段圆木来!”
快就有人送来一块圆木。
四五在上面画了一个斜斜的长方形。
并吩咐到:“你按着这个形状,挖出一个凹槽来!”
“简单的很!”
几下功夫,一个四方的凹槽便做好了。
“木叔不愧是程家木艺最高的人!”四五毫不吝啬对能人都夸赞。
“继续,整个圆木上,整齐的挖满。你们过来几个人,按照这个形状的大小,削几块木片,要半丈长!”四五后面的话,是说给一旁的其他木匠的。
几人上前应是,看了看木槽,便在一旁削起了木头。
(本章完)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