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神武军的惨淡未来与一丝希望
孙济很是高兴,虽然官职他比韩玄应大了不少,能以兄弟相称是韩玄应占了好处,但是从实际情况来说孙济是占了大便宜了,其实要是放在平时孙济也是不敢这么唐突,毕竟韩玄应的哥哥可是皇帝那一级别的。
如今孙济是知道韩玄应的难处,长安三个月成军,若是没有他孙济这个地头蛇的帮忙,恐怕要费不少劲。虽然说就算有了孙济的帮助也不一定能够按时完成皇帝的旨意,但是韩玄应现在没的选择,时间的紧迫让原本很是高傲韩玄应想都没想就放下了身段,认了这个顺杆爬的便宜大哥。
孙济他们三个人很快到了一旁小院里的小会客厅,里面的桌子上已经摆好了一桌酒菜,虽然不是外面的酒楼,但是孙济这个指挥使本就是个官吏,极是懂得享受,所以这酒菜也很是丰盛。
三个人客套两句也就分别落座,孙济拿起一杯酒水,对韩玄应道:“玄应一路上辛苦,那是为了皇帝陛下的旨意而奔波,老哥在这里先给玄应你接风洗尘了。”说完一仰头就干了。
韩玄应也拿起酒水,道:“玄应多谢哥哥。”说完也尽饮了杯中酒。
秦朗这时也举起酒杯上来敬酒,很快桌上的三人推杯换盏,喝的很是热闹,韩玄应心里很明白,凭他自己的身份地位本不用去奉承这样的货色,虽然他也知道就算奉承了这个孙济不一定能有什么作用,但是要想顺利的重建神武军,那是绝对的绕不开眼前这个有点奸猾的干瘦老头。
几杯酒下了肚,桌上的菜肴也是吃了不少,三个人的肚子里都了底,些许的酒精也让他们微微的有点亢奋,现在的这个状态是谈事情的最佳时机。孙济一拍手招来一个卫兵,吩咐道:“你去把门关好,看好院门,周围不许闲杂人等靠近。”
卫兵低头应是,一抱拳就关门出去了。
秦朗一看也是起身就要走,韩玄应一伸手就按住了秦朗,冲着孙济点了点头。孙济也赶忙一拉秦朗笑道:“秦都尉不必如此,也不是什么机密事,只是老夫一向谨慎而已,哈哈。”秦朗也是一笑道:“既然如此,那末将就给二位大人斟酒就是了,况且末将本身也是卫兵出身,这道道熟悉的很。”说着秦朗熟练的温酒,倒酒,动作时一气呵成,这期间是一点酒水也没有洒出来。
孙济看到秦朗的这一番动作,也不禁叫好道:“都尉好身手,虽然老夫不懂武艺,但也知道秦都尉这一手恐怕不是寻常人能做的。”
秦朗嘿嘿一笑,举起酒杯递给孙济道:“大人,请慢用。”
孙济接过酒杯又夸赞了几句,等秦朗忙活完回去坐下后,微微俯身满脸严肃对韩玄应说道:“玄应,老哥也不多说废话,陛下的圣旨和兵部户部的文书我都看了,这事可有点难度啊。”
韩玄应也是收回了笑脸,一脸严肃道:“不瞒哥哥你说,兄弟我也是夜不能寐,神武军是被先皇给削的一干二净,连番号都是我在京城刚刚备的案,要不是陛下提起,谁还记得西京还曾经有过神武军。”
孙济也是点点头道:“没错,关内道是驻军被撤的最多的,大部分都是跟吐蕃人打干净了,一点底子都没留下。”
韩玄应突然起身,冲着孙济便是一个大揖,道:“还请哥哥教我,兄弟现行谢过了。”
孙济大惊,赶忙起来扶着韩玄应道:“玄应你这是干什么,快坐好咱们慢慢商量,莫要如此吓老哥。”
韩玄应也就顺势坐回了椅子上,孙济盯着已经坐好而且已经夹起一片牛肉的韩玄应,心里不停的盘算着,这个大少爷在皇帝那领的是一张必死的军令状,当然,这必死是说一般人,估计就算神武军不能成军这位皇帝最欣赏的表弟恐怕也不会有太大的麻烦。但是,万一这位大少爷真的七拼八凑的弄成了军队才是最可怕的,这拼凑出来的能叫军队么,那根本就是乌合之众,吓唬吓唬平民还凑活,可是这位少爷是要率军北上,和那些强悍的草原蛮子作战,这要是带这种军队打起来的结果只有一个,身死兵败。
想到这,孙济咳嗽了一下,低声问道:“玄应,这神武军可是为了……”说着孙济的手向北指了指,韩玄应会意的点点头,说道:“陛下就是因为关内道的军力不足,难以从侧翼呼应北方诸军,所以才派兄弟我来西京重建神武军的。”
孙济点点头,看来这位少爷还真得带着未来的那支乌七杂八的军队北上了,恐怕是凶多吉少啊。孙济思索了一会,他觉得应该提醒一下这个新认的弟弟,“玄应,神武军若是三个月就北上,是不是时间有点太紧了,这北方要来的可都是些吃人的蛮子,极难对付。”
韩玄应沉默了一会儿,低沉的说道:“陛下对玄应满怀期望,玄应不敢怠慢,只有尽力以报圣恩。”
孙济默然,这位少爷果然是个愣头青,虽然之前的表现让孙济这个韩大少爷是个成熟的世家子弟,言语谈吐均为上上等,但是这人遇事不知变通不懂明哲保身,显然还是在这官场上时日尚短,还需要再磨练。这磨练的机会很快就会从北方而来,只怕这位京城贵公子是熬不过这次劫难了。孙济心里也是有点唏嘘,毕竟人上了岁数,最喜欢的就是教育年轻人,虽然韩玄应身份地位都比他要高,但是他依然忍不住要提醒几句,“玄应,重建神武军事物繁重,日后也不必事事躬亲,一些小事只派个将领去就好了。”孙济若有所指的说了一句。
韩玄应何等精明之人,瞬间就明白了,虽然心里很是鄙夷这样的老油条遇事就躲,但是表面依然是一副恍然大悟的模样,感况简单说了一下,韩玄应看了一眼秦朗说道:“老秦,你带的兵还真都是一个样,惹祸的能耐当真是一脉相传。”胡子听了居然裂开嘴乐了起来,看起来感觉是挺骄傲的。
秦朗撇了一眼他的韩大少爷,说道:“少爷,你也是我带出来的兵。”
韩玄应一怔,翻翻白眼不吭声了。
在西京守备衙门一个小偏院里,邱奉真、赫连杰、王茂、奈则四个傻小子正聚精会神的听着几个骑兵滔滔不绝的讲着征战沙场的故事,这四个小子已经忘了他们之间发生的恩怨,靠在一起认真的听着,一起惊呼一起感叹,仿佛是在一起很久的老朋友一样。
正当一个骑兵讲到精彩处,他们都准备惊呼时,院门被推开了。
“起立!”秦朗习惯性的喝道。
这几个正说的眉飞色舞的骑兵一听到熟悉的声音,赶紧爬起身来,迅速排成一排,挺胸抬头,站的笔直。这四个小子也忙不迭的站起来,低着头都不敢大声喘气。
“恩?给小崽子们讲故事呢?”韩玄应面露微笑道。
几个骑兵不敢吭声,只是冲胡子眨眼求救,胡子一看就赶忙指着邱奉真说道:“少爷,这两个就是秦队长的新兵,您看要不先让队长带走吧。”
“都尉,以后叫秦都尉,他不是你们的队长了,别喊错了。”韩玄应有些不满的说道。胡子赶紧唯唯诺诺的应是,韩玄应治军极严,尤其重视上下之间的称呼,最不喜欢士兵因为个人喜好随意称呼上司。
韩玄应扭头对秦朗说道:“老秦,去领你的兵去。”
秦朗站着没动,对韩玄应低声说道:“少爷,那个叫邱奉真的小子就是我这次的最大收获,天资潜质均是上上等。”
韩玄应眼睛一亮,他是很清楚自己的师傅秦朗的眼光,能让秦朗如此评价,他也很好奇。韩玄应几步走到邱奉真面前,仔细的看着这个小子,这个叫邱奉真的小子还真是资质不错,年纪轻轻就已经身高六尺多,而且体型很是协调,从胸腹的厚度也能看出肌肉很是发达。韩玄应伸出拳头在邱奉真身上打了几拳,还捏了捏,感觉这小子的身板很是结实。于是转头对秦朗说道:“老秦,果然是个好苗子。”
秦朗咧嘴一笑,高兴道:“那当然,咱老秦挑的兵没个怂的。”
韩玄应想了想,说道:“老秦,要不把这小子留我这吧,跟这些杀才一起连,以后也能有机会上战场。”
秦朗摇摇头,拒绝道:“少爷,这些崽子天资都不错,但是底子不扎实,现在根本不能算个兵,等老秦练练他们再说。”
韩玄应点点头,练兵这方面秦朗绝对是大师级别的,他韩大少爷自己就有亲身体会,再秦朗手里打打基础是很有必要的。
这时奈则有些按耐不住了,他站出来对韩玄应深施一大礼道:“将军大人,我是白希部族族长阿不力孜的长子奈则,将军午安。”
韩玄应看了眼这个长的很魁梧的奈则,问道:“白希部?你们是什么人?”
奈则赶紧答道:“将军大人,我们是信仰真主的东迁回鹘人,率领我们东迁的族长的佩刀是我族的圣物,大人,您能不能饶恕卑贱的奈则犯下的愚蠢错误,将白希部的圣物还给它虔诚的族人?”
韩玄应一惊,回鹘人曾经是西域非常强大的民族,但是由于阿拉伯人入侵西域,也将伊斯兰宗教传播到了回鹘人当中。经过上百年的风雨变迁,回鹘人也是由盛变衰,继而由于宗教原因分裂成两部分,一部信仰伊斯兰的回鹘人向西迁徙,一部信仰自己部族萨满宗教的回鹘人留下看守着世代生存的土地直到灭亡。当时还有一小部分回鹘人来不及向西迁徙,又无法留下,只好选择东迁,大乾王朝虽然对宗教控制不严格,但是并不允许回鹘人四处传教,只允许他们在自己部族内部传播伊斯兰教,所以这些回鹘遗族最是注重传统。
韩玄应这时突然灵光一闪,感觉这个奈则就像一个番薯秧,只要揪住他一定能有所收获!于是韩玄应点点头说道:“我会将你们的圣物交给你们的族长,但是你恐怕暂时不能回到你的部族了。”
</br>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