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要分早子和夜子?这个问题是有争议的。子时是深夜十一时至凌晨一时的时间段。
有观点是认为晚上十一点后即为第二天,其理由是任何一时辰皆是一整体,不可人为分割将一日之
“子时”一刀两断。所以子时即是新一天之开始(从当晚十一点后至第二天凌晨一点前),这种观点不分早子和夜子。
我的看法,是要分早子和夜子的。零时零分,也就是子时的中间,
“归零”就是标志着上一天的结束,同时也是新一天的开始。分早晚子时的观点自古就有,早在唐代的李淳风就指出:“古历分日,起于子半”(见),即是说古代的历法,都是以子时的中点(即晚12点钟)作为一日的开始。
更早更权威的证据见于汉初伏生所传,该书中讲到:“周以十一月为正,色尚赤,以夜半为朔。”东汉奉诏总结经学的名著,亦征引和重申了伏生的说法。
正者,为改朝换代后重新确定的一岁之首月,朔为初始。上面引用伏生的话是说:西周以农历十一月为正月,崇尚赤色,并以夜半为正月初一日的开始。
伏生所说的夜半也就是李淳风所说的子半。明代的命理大师万育吾所编纂的一本名著里,也早已提出了夜子时之说。
后来清朝的沈义方等人,均赞成此说。所以早子夜子之分,自古有之。
用天干、地支符号记录时间的时候,以午夜零点前的子时属于前一天的夜子时,而午夜零点后的子时就属于第二天的早子时。
</br>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