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游途中,在汤池收了一名弟子,就是后来的一静大师。()
了然有一柄玄铁长剑,该是祖上遗留下来的,看似笨重,细观却也精致。
总是心浮气躁,难成气候。需专注,学会冷静处之,不宜动怒。提高自己的能力层级,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就这样默默地走,停停走走,走走停停。向往心地的自由,有个深广的空间让他遨游!
曾有仗剑走天涯的远大志向,可是家庭背景造就了一个异类;没有成为一名侠客,更成不了壮士。心里向往的是三国的张辽,那份儒雅潇洒,文武双全;向往的是汉代的名将张良,也是一员儒将,能做到“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何等气魄;也钟情于“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周瑜,雄姿英发,少年得志。可是,自己默然走开了,走到了西南边陲的小镇,雄心亦在,志向未灭。室内悬挂的那柄剑,时时在提醒自己,能做到的,自己做到了吗?
一柄长剑成就名士风范,一柄纸扇摇出飘逸人生。
李白的侠气,仗剑游历祖国的名山大川,留下多少动人的诗篇。
杜甫的才气,仗剑在巴蜀山水间辗转,写下太多忧国忧民的篇章。
仗剑是一种身份,是一种气度,是一种追求。在那个时代,多少文人墨客怀揣梦想,辗转流落,成就不了一番事业,悲壮地结束。()壮志未酬而华发早生,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走这条路,了然有了自己的选择。
道教的教义以道德为主,以报恩为重,修养理念是有情者,有识者,有缘者,道皆应亲之和之。而我们的了然道士,一生在实践,践行了道教的教义。
说来奇怪,了然到汤池,遇到一家猎户。他们十五岁的儿子,模样周正,身体羸弱,经常生病。此次是已经卧床多日,今天,气候转暖,出来沐浴阳光。
见到了然这般仙风道骨之人,顿觉亲切,突然来了精神,似乎能站立,仿佛要说什么。猎户请道士进家里,先招待一番,再恳请施药救治小儿。打猎人家日子还过得去,就这么一个儿子,曾在私塾就读。此孩子喜静,能过目不忘,堪称神童。儒家的精深,需听名师讲析;道家的高深,却需要自悟。做事的心态,认真就能玉成。
爱护小动物,有一颗仁心,每每动物死去,自己躲起来偷偷地哭泣。给同龄的小伙伴吃食,甚至自己处于半饱状态。没有人教他,也不是父母刻意地要求,是书本里学来的,是悲天悯人的本性使然。这样一个向善,心底无私的孩子。
治病救人药还是那些药,仿佛这孩子得的是心病,见到想见的人就自然好了。人世间讲究奇遇,如果不是遇到,又怎么会相信。如果不是发生在自己身上,总是会质疑事情的真伪,不敢相信也不会相信。了然之伟大,真的默默而为。以无畏施于人,救人厄难,此是“无畏施”是也。
跟随道士,亦步亦趋,家中劝解无效。因为是病初愈,家长也不敢强求,一直跟随至岩泉寺。本想是小孩一时兴起,待几天就好了,会回来的。哪知,进入道观,似乎就不在认父母,以至于不多看一眼。聪慧过人,超前成熟,进去了就不会出来。父母无奈,以泪洗面,小孩跪下磕了三个头,默然离开了。
机缘为入室弟子,此人必有慧根。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这是讲究机缘巧合的,就这样遇到贵人,成就了一静大师。
佛道两家都讲究化缘,是一种通用术语,普通的意思是指:向他人募化财物、善意的讨要;“缘”在道家看来其意深刻,出家修道者向百姓化缘,其实是上门去结“善缘”,人与人,人与道的“缘”从这里就形成了,种下福田、结下善缘,福报无穷。冥冥之中注定了什么,我一直不相信。作为无神论者,本不该迷信什么,但实际呈现一种尴尬。佛渡有缘人,神仙本没有,却有如神助。施舍实际与撒豆种田一个道理,有人吝啬不原舍出就错失了结“缘”的机会。
怎样完成修炼,练太极剑,追求术与道的统一。太极剑像太极拳一样,表现出轻灵柔和,绵绵不断,重意不重力,同时还要表现出优美潇洒的剑术风格。太极剑讲究动作柔和、舒缓,美观大方,体静神舒,内外合一。特别武当太极剑以柔克刚,以静制动,后发先制,四两拔千斤的武术特点,并有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还虚合道的道教气功功法,又有强身健体,防身自卫,发人体能延年益寿的特点。特点是:剑法清澈,动作柔缓;节奏平和,柔漫舒展;身神剑合,气势饱满。就今天而言,太极剑依然是易学易练,运动量适中的运动方式,健体强身,亦可以养生。
另一类修炼是完成中医的传承,一切道术,必有本源。跟了然学习中医,成为更为优秀的医者。
学中医要要讲师承,更需要把别人的东西变成自己的。“医者书不熟则理不明,理不明则识不清,临征游移,漫无定见,药证不合,难以奏效。”中医真正的关键是它的理论体系,是它的辨证论治法则,是中医特有的逻辑思维方式。想学好中医就应该博学,学什么都会有帮助,会让你的大脑动起来,好的中医要有博大的心胸,才可能有博大的造诣,辨证要大气一些,方药也应大气一些。中医有很多东西是不可言传的,很多经验,方药验方是在民间,需要你博采群方,拜民间名老中医为师,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名中医。
还有很多一言难尽需用要你慢慢去悟,好在一静大师聪慧过人,终成气候。
有一丝冷冷的感觉,此时此刻,心中涌起一种归去的情怀。古之人向往山林,愉悦性情,那是一种清高的境界。那种纯洁不沾丝毫的烟火味。做早晚课,习武修身,云游四方,不刻意求道,而道始成。据说108岁而善终,当然这是后话。
</br>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