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独自游岩泉寺

第二十六回 迷信与道

    第二十六回迷信与道

    男人之间的事情,如果发生了点什么,该为荣誉而战,捍卫自己的尊严。

    两个男人之间的关系太密切,并不是什么好事情。特别是私人关系,中国人没有西方心理学上所说的同性恋。如果两个人因为利益而起什么争斗,多是因为面子问题,即所谓的尊严。只是国家之间,用政治手段解决,或者用战争方式解决;个人之间,用实力比拼,以道义胜人。

    话说了然道长不惹事,亦不争名图利,是出家人起码的修养。再者一静大师相当聪慧,亦能操持日常事务,更省去许多俗务。清明的政治坏境,道家法事亦多亦不多,人家需要,自然应允去做。道家亦是有讲究的,不能诓人。偏是县邑有个“张家帮”,迷信小团体,处处散布了然道长的无能,积极挑衅。更有过急的行为是邀约一帮地痞无赖来道观哄闹,说是要比一个高低。

    出家人本不争,亦不会刻意逃避。君子坦坦荡荡,何惧小人,只是小人难缠。讲道不怕,斗法更是特长。“张家帮”不讲章法,不搞文斗要搞武斗,这是最忌讳的方式。就是在冷兵器时代,也不是撸起袖子就干仗,拼体力是最原始的。讲究决战的策略,是用思想在对抗,没有那么直接。张子房“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以自身的优势,重在谋略。

    武斗:冷兵器时代,称之暴力行为,也是讲究游戏规则的。如西方的决斗,多是拔剑而拼,输赢来了结之间的恩怨。这也许还能够显示公平。这是公开的、平等的决斗,虽然有些残忍。斗鸡是休闲娱乐,以前宫廷里盛行,后传至民间。大清国,斗蟋蟀,要么家破人亡;要么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文斗,似乎好多了。象棋,还能见到些残杀,在刀光剑影里,围绕楚河汉界,遵循一定的套路杀戮。围棋要更高明些,传说尧的儿子丹朱,品德不好,为人倨傲,而且凶狠残酷,兄弟之间互相争吵,纷争不休。尧为之而感到痛心,就制作了围棋,以期用“棋道”来转变他的品行。古代以天圆比棋子,以地方比棋盘,棋盘似一个宇宙。围棋追求的是整体的均衡,体现的是天人合一的观念;人与天地本体、与自然万物的和合。围棋在春秋战国时代称做“弈”,其道在于迂回围困和拼夺地盘,即“进退取与,攻劫放舍”,暗寓用兵之法,故其流行与当时征战频繁的社会环境有极大关联。

    还有一段比较有意思的话语:古人云:“弈之道,兵道,佛道,仙道也。”就是指下围棋的人各自不同的气质、风格。落子稳健,步步为营,以思维缜密有序著称,这是“兵道”;态度平和,不贪、不躁、不嗔,无须杀个天昏地暗,只要略胜一筹即可,此为“佛道”;若即若离,轻巧腾挪,让对方找不到攻击的要点,实为“仙道”。

    杀人不用刀,整人不见血,什么阴损招数都用上了。散见于“文明”人,这是怎样的“壮举”!何尝不是一种莫大的讽刺。躲在窝里斗,内耗最厉害,这是丑陋的中国人最好的注解“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中国本是礼仪之邦,文明古国,但是“斗人术”历史悠久、体系完备,堪称一绝。文人相轻,同行相嫉,小肚鸡肠,不讲团结。倒是想起国粹——麻将,一个胜(胡),其余都是输家。中国人不知道为什么乐此不疲,老少通杀,各行人都可以和谐地坐下,噼里啪啦地开搓,不亦乐乎。似乎一上桌,就都精神抖擞,赌风盛行,斗志不减。

    搞迷信活动,也是要“技术含量”的,蒙人总是要讲策略的。营利为目的,要的是钱财。借着人们的求发财求平安的心理,用一些家私,叮叮当当地敲击,一念一唱之间,拉长了日子。一般至少要三天时间,主人家在旁边跪拜,甚至不允许睡觉。附加条件就多了,买大公鸡,备好牺牲,生的熟的一应俱全。纸火烛台,黄钱画符,还有些不知名的东西。不准人随意走动,不允许高声说话,会惊动神灵。“先生们”一日三餐,鸡鸭鱼肉,好酒招待。称这些人为“先生”,大约是“算命先生”、“风水先生”之流的,不去考证了。能够存在就有合理的因素,不知能否如此说。在相对偏远的地区,信者甚众。多是一些走投无路时,选择走迷信的路,举债来请先生念唱几天,以求会有转机。人们把希望寄托在这些“大神”身上,驱鬼诵念,唱唱跳跳,好不热闹。其实,“屋漏偏逢连夜雨”,花费了,如此虔诚的举动,不会有什么回报。预期的目标达不到,跌入雪上加霜的境地。倒是他们,几天就带走丰厚的报酬,做事是不用负责任的。

    算财门,看财运,这是一种简单的仪式,妄图以此方式,求得财运的运转,从而改变窘迫的境况。其实,诸多因素的影响,最终是愈穷愈见鬼,陷入更加悲惨的境地,不可能改变什么的。简单的念唱,仅是走一个过程,要求这几天不能破财,不能用钱,守住就有了。真不知道人们为什么会信,愚昧无知的国民,从来如此,一直如此。

    安龙奠土,镇宅免灾。房屋新建成,要搬进去住之前,必请念唱一番。诵唱什么,只有“先生”自己知道,不间断地敲击,相当刺耳。这念唱不断,是送走了什么,还是迎来了什么。如此卖力的行为,赢得了东家的好感收下财物笑眯眯地离去。在习俗的影响下,迷信大行其道。

    道家的仪式,那是一种成熟的,符合人们心理习惯的普世规范。可以坚定人们的神灵、祖先、未来的信仰。本是一年之始,做法事祈求清洁平安,不可能说是遇灾避灾,逢凶化吉。讲道为宗旨,营生在其次。道家不轻易出手,做道场是有讲究的,做法事事由程序的,都要遵循既定的规矩。

    我也主张:风水(现代风水的理论实际上就是地球物理学,水文地质学,宇宙星体学,气象学,环境景观学,建筑学,生态学以及人体生命信息学等多种学科综合一体的一门自然科学。)是一种文化,而文化必然包含三种基本元素——科学,哲学,神学,及一种表现形式——艺术。风水的最终目的就是理气为用,就是通过某些手段让地理的能量尽量的达到最有利于事主的状态。多是乡镇,一些大户人家。深宅大院讲究风水,坐落、方位,那是相当重要的。环山聚气,地理风水之道,这本来就有科学性,值得研究。阳宅之风水和人丁兴旺、财源茂盛也有关系,客观的环境对主观的人事有极大影响,人毕竟是有情感的动物。凡是影响人的心态,往往导致影响人的观念,往往导致影响人的思想,最后影响事件的发展。

    道教仪式中,道教的符录是将神力以符号的形式付在所要保护的物品之上。道教注重镜子的作用,以为镜子有神秘功能,有神奇的魔力,常将它悬挂于门头,叫镜鉴或照妖镜,可以驱邪避凶。风水其核心是人如何选取在自然界生存的最佳位置,以获取大自然的保护与恩崇,往往是在道教仪式中得到强化。

    传统习俗的力量是巨大的,有时是我们难于估量的,在她面前,教育往往都是苍白无力的。人们不一定信奉理性,有时会不假思索地接受外来的影响。我能够做的,是带人进入一种悲天悯人的心境,以法事来改变人事,得到一种升华。不会附加任何条件,强调种什么因,得什么果。我以为:如果说迷信是纯乎骗人的,那么,道教仪式至少是能安慰人的。两者之间的区别,看不同人的理解。就科学而言,迷信就是伪科学;就科学而言,道是一种理念,一种学说,值得我们去研究。

    了然,在道义上胜利了,可是无法改变。胜利了却无力改变什么,这就是现状的无奈,我们还得接受。中国人之极端,要么是科学的,极力推崇;要么就是迷信,一棒打死。过去是这样,现在是这样,想改变,难于改变,相信将来会有改变。

    大道正行,大道直行,该怎样就怎样!</br>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