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军看对方又多了一将,蔡瑁急道:“刘先!快去助阵!”
“诺。”一声刚落,一骑而出。
“当!”四马混战,看得两边士兵都走神了。
“苏飞小儿,你的力气就这么点吗!”魏延大喝道。
“反贼!休得猖狂!吃我一枪!”苏飞气得直啰嗦。
“哈!看我金刀!”魏延也不站下风,用刀一劈。
“当!”哈哈,中计了。魏延心想。
随后一刀反砍,横劈其腰。
苏飞一惊,迅速格挡,但完了。
“啊!”
“苏将军!”其他三人大叫。
“小灵!”
光看我眼神,小灵就知道我要干什么。
“恩,三阳齐现灵气升!”小灵大喝!
“百鸟共鸣乱枪横!”我们两人同时发出第十次枪技!
在晚上,三束阳光直照两将,随后,百鸟飞来,和战曹仁的情景一样,令两军将士打开眼界,特别是蔡瑁,看到这一幕已经蒙了,怎么回事,怎么回事,怎么有阳光?
“啊——”蔡瑁大惊之余,却听到两将惨叫。
这时,阳光消失,蔡瑁向城下望去,却发现邓义和王威已经连人带马轰然倒地。
剩下的刘先一愣,却让郭淮看好了机会,“哈!”
刘先战死。
蔡瑁大惊,他还没有完全清醒过来,这是怎么回事,一眨呀,二将双双丧命。
“快,快放箭,不要放跑了他们。快!”蔡瑁大喊道。
城门上的弓箭手也清醒过来,急忙张弓搭箭。
“兄弟们,撤!”我大喝一声,带着小灵,郭淮还有魏延去追刘备去了。
蔡瑁所不知道的是,王威和邓义并没有死,和曹仁一样,是被封住了血脉,但是随后而来的箭雨却让他们死在了自己人手上。
“哈哈,杀得真痛苦!”魏延笑道。
“哈哈,文长真是豪放之人,待会引你去见主公。”我笑道。
“哎,还没问小兄弟是谁,刚刚多谢相助。”魏延笑道。
“哦,我乃邓羽,字子业。”我笑道。
“哦?白虎邓羽,哈哈,难怪武功这么好。”魏延笑道。
“过奖了,文长,主公就在前面,我们快点吧。”
“好。”
“子龙,子业他们冲出来没有?”刘备焦急的问道。
“刚刚有人看到子业返回去帮助那红脸将了。”赵云道。
“是啊,真让人担心,子业也是,保护百姓要紧,还回去干什么嘛。”刘备道,“但愿没事。”
“放心吧大哥,肯定没事,他小子有俺老张保佑着呢!”张飞笑道。
“主公,来了!”文聘道。
“哦?在哪?”说着,刘备和诸葛亮等人都策马向后望去。
“主公!”我大喝道。
“嘿嘿,我说他小子没事吧。”张飞笑道。
“哈哈哈哈。”
我飞马上前,“主公,我回来了。”
“子业,没受伤吧。”刘备问道。
“没事,主公,我给你带回来了一个大将。”我兴奋的叫道。
“哦?何人。”
“这位,金刀魏延!”我笑道。
“皇叔,在下魏延,字文长,久闻皇叔礼贤下士,仁义无双,特领兵相投。”魏延下马敬道。
“哈哈,好,我刘备在如此为难之时还有大将相助,我刘备荣幸啊,文长,不必多礼,以后你我就是兄弟,不用那个俗气。”刘备笑道。既然我说是大将那就是大将,刘备是不会不信的,向文聘,甘宁,我都没有推荐错吧。
“多谢主公!”魏延敬道,没想到刘备心胸却如此博大,看来投靠他没错啊。但诸葛亮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魏延是我推荐的,他自然不好多说。
“好了,众军起行,三弟,子龙为前队,二弟,仲业为后队,子业,文长领中军,前往江陵!”刘备笑道。
“诺。”
路上,诸葛亮将我拉了过来,小声道:“小羽,你糊涂啊!”
“怎么了?”我疑问道。
“魏延乃后有反骨之人,日后必反!”诸葛亮焦急的道。
“哎呀,小明,你多虑了,魏延者,忠勇双全,不可因为一个反骨而败了一个人才啊,放心,没事,以后也没事,相信我。”
“魏延前日就背主求荣,难道就不怕他明日就反吗!”诸葛亮坚持道。
“孔明,魏延忠心可鉴,智勇双全,我保证他不会反,我说了,反骨不能说明什么问题,魏延对其他人不忠诚,但至少对我们,对主公,对大汉是忠诚的,我用性命担保。”我劝道。
诸葛亮沉思良久,“好吧,此事就依你。”
“孔明,你以后千万不要轻视魏延,此人乃后期栋梁,我希望你不要因此而搞得内部不团结啊。”我提醒道。
“我知道了,既然你都这么说了,我还是知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道理,放心吧。”诸葛亮笑道。
“好,日后魏延的才能显现出来了你就知道了,要千万相信我的话啊。”我再三提醒道。
“恩,我知道,你都说了他有大将之才,那么他的才能定然不一般。”诸葛亮道,“不过小羽,你怎么这么了解这个人?哦不,好像所有人你都了解一样。”
“哈哈,对,我了解所有人,那些人可用,那些人不可用,至于原因嘛,这是机密,我不能说。孔明,我说的话,你要记住,千万不要影响你和魏延的关系啊。”
“我知道了,还说这么多遍,既然你说魏延不会反,那就是我多心了,我误会了,行了吧,这并不会影响我对魏延的相处的。”诸葛亮无奈道。
“那就好,哈哈哈哈。”
中军路过刘表之墓,刘备率众将拜于墓前,哭告之:“辱弟备无德无才,负兄寄托之重,罪在备一身,与百姓无干。望兄英灵,垂救荆襄之民!”言甚悲切,军民无不下泪。
忽哨马报:“曹大军已使人收拾船筏,即日渡江就赶来了。”
众将皆道:“江陵要地,足可拒守。今拥民众数万,日行十余里,似此几时得至江陵?倘曹兵到,如何迎敌?不如暂弃百姓,先行为上。”
刘备怒道:“举大事者必以人为本。今人归我,奈何弃之?”百姓闻刘备此言,莫不伤感。
后人有诗赞:“临难仁心存百姓,登舟挥泪动三军。至今凭吊襄江口,父老犹然忆使君。”
</br>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