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第一章隐于市
徘徊北京街头,常能发现华丽高楼大厦后要么隐藏幽深古朴的胡同,要么坐落破败老旧的筒子楼,新建的摩天大楼,也许紧邻千百年前的门楼、飞檐吊角的殿阁,有时唯美,有时不伦不类,惹得苏杭西安来的游人唏嘘腹诽。
北京稀松平常。
现代化气息与厚重历史底蕴碰撞产生的裂痕,撕裂人们视觉上的美感,是北京这座千年古都的缺憾,但不影响它的独特之处。
王气森严,恢宏气派。
还有一个市井小民都深以为然的特点,藏龙卧虎。
已是辛酸卑微代名词的北漂蚁族,屡现一遇风云便化龙的异类,没人敢断言街边一个落魄的行为艺术者或蓬头垢面的流浪歌手,下一刻会不会红遍大江南北,这仅算北京藏龙卧虎的冰山一角。
北京,成就了太多人的梦想。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会成为这座城市的宠儿,你若愣把行为疯狂的肮脏乞丐贼眉鼠眼的奸诈小偷,当小说剧本里的世外高人,期待他们华丽爆发,不只说明你想象力丰富,且悲催意味着天真和稚嫩尚未远离你。
不过有个地方,有一群人,大多数老百姓坚信,他们是骄子,是未来的栋梁,是国家的希望。
北大,莘莘学子视它为坐落市井中的圣地。
昔日的京师大学堂,如今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大学,就是它,给中国弊端百出的教育事业拉起算不得光鲜的遮羞布,维持着国内高校在世界上那点体面和尊严,不可否认,进入这这儿的学生,绝对算十几亿人中的骄子。
这里是无数学子心目中的圣殿,又何尝不是天下父母心目中偿愿的“庙堂”。
柳絮飘飞,阳光明媚,又是一个初夏。
波光粼粼绿树环绕的未名湖,曾是清朝大贪官和珅宅邸淑春园的一隅,随岁月流逝,竟如芙蓉姐姐华丽转型一般,衍变成北大的象征,也许它积淀百多年的人文气息,不属于北大的人,驻足湖畔,十有产生穆斯林朝圣的心境。
虔诚而景,刚上大三的他负责迎新生,北大门口,他遇上拎着大包小包来报名的陈雪,就无法自拔的沉沦了,但他从未直白示爱,目睹太多男生狼狈碰壁,灰头土脸。
他不断告诫自己,不急,等待时机,上学期,陈雪莫名其妙和个图书管理员出双入对,他悲叹过,借酒浇愁痛哭流涕过,但仍克制自己的冲动,直至前段时间,国务院公务员考试录取结果出炉,他才信心十足。
国务院四个录取名额,近两万人竞争。
他用实力杀出一条血路,赢得大好前程。
北大硕士研究生,考公务员貌似屈才,可国务院这个平台,任何工作岗位无法比拟,是进入政界的绝佳跳板,谁敢断言,十年后的他不会成为省大员屈尊降贵结交的国务院司局级干部。
“保研了,起码还能在学校呆三年,现在没想那么多,车到山前必有路,到时候再说呗,师兄,我先走了,有事,电话联系。”陈雪的左手贴腮边,俏皮地做个打电话的动作,笑着离去。
高大精干的男生凝望远去的优美身影,暗暗叹气,恨自己胆小,为什么说不出酝酿足足四年的感人情话。
爱拼才会赢,得拼啊!
目送陈雪走远的男生狠狠捶自己的大腿,转身,摸出饭卡,颓然走上台阶。
实际上,陈雪背对男生的瞬间,那抹很纯很俏皮的笑开始逐渐消失,未来她这种做了十几年尖子生的聪明人不会不考虑,清秀容颜隐现一丝忧虑,女人终须有个值得依靠值得去爱去付出的归宿。
叶子是不是她最好的归宿?
陈雪沉思着迈步,不知不觉走到未名湖畔,瞧见那个曾令她一见钟情的背影,笑了,夏花般灿烂,那抹忧思暂且抛在脑后,悄然迈步,走过去,本想突然拍叶子的肩膀,吓吓这家伙,哪想早被察觉,手未落下,叶子已转头,邪笑着瞧她。
“你呀,太不懂配合我,就不能装一装,小小满足下我的恶趣味?”陈雪嘟嘴,顿时为未名湖添了抹另类的醉人风情,颠倒众生。
而此时,叫叶子的青年完全转身,来来往往的男女,看清楚他面庞,神似金城武,多几分落拓,鼻梁上的金丝边眼睛,或多或少给旁人一些不协调的感觉,却不得不承认这家伙戴眼镜,有股文青的味儿。
叶子轻笑道:“你又不是不知道,我这人最不善于装傻冲愣。”
“切吃饭,我给你买了你爱吃的小炒。”起初绷着脸的陈雪说到最后几个字儿,不知不觉浮现温柔笑意,拉扯叶子走向湖畔的石凳,两人并肩坐下,陈雪将塑料袋摆放中间,打开三个餐盒。
叶子不客气,拿起盛米饭的餐盒和一次性筷子,旁若无人地扒饭,旁边,陈雪或许习惯了,或许觉得叶子吃不出刺的俗气,平静的瞧,沉默片刻后,突然问:“叶子,你想过以后要做什么吗?”
“没,如果北大一直要我,做一辈子图书管理员挺好,一个月一千八的工资,有吃有住,还能在游北大的外地人面前冒充北大学生,过过瘾,这优哉游哉的小日子,我很知足。”叶子边低头扒饭边含糊不清说话。
一千八的工资,卑微的工作。
堂堂七尺男儿,陶醉于此,可悲还是可怜?陈雪皱眉,美眸浮现无法掩饰的失落,大概怕叶子察觉,扭头看向侧面树林,以至于没有发现叶子说完话嘴角牵扯的邪魅弧度,饱含沧桑世故,以及绝非凡夫俗子所能有的气质。
一现即逝。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