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家有儿初长成(一)
本章背景:随着时间的推移,晴天也逐渐长大。由最初的牙牙学语,跟着大人学走路,一路跌跌撞撞,很是可爱。。。然后去上幼儿园,跟着老师识字,再到上小学。老师就会系统的教给他做人的道理,确立属于自己正确的思想、人生观。父亲与母亲,经过爷爷的关系进入国企工作,等。。。
时间:90年代中后期
人物:父亲、母亲、爷爷、奶奶、晴天
地点:县城
爷爷、奶奶一家平时居住在县城,那是一家棉油厂的家属房。家属房伴随晴天度过了多半的童年时代,现在想起来还是难以忘怀。家属房就盖在棉油厂的旁边,一排排排列的很整齐。当时在县城楼房很少,家属房都是平房。每户房子的构建都很简单,就两个屋子。一个大屋子,卧室客厅两用的。其实那个年代,人们也不讲究将屋子单独分个卧室、客厅出来。一个小屋子,当做厨房用。童年的记忆中,那间屋子是相当的小。因为里面有灶台,仅容母亲一个人在里面做饭。每户人家没有独立厕所,在家属房外面盖了一个公共厕所。说起公共厕所,如果你尿急拉肚子就惨了。这点晴天深有体会,小时候,吃东西都不注意卫生冷暖。只要好吃就行,因此晴天容易拉肚子。着急上厕所,就要以百米赛跑的速度跑过去。毕竟公共厕所距离家,有段距离呢。有时实在憋不住了,索性父亲带着他到房后那片空地上解决。。。
父亲通过爷爷的关系进入了棉油厂工作,每月的收入在当时还算可以的。因为爷爷在这个厂子属于老员工了,也会多少得到人们的尊敬与爱戴。父亲进入厂子上班,自然也会受到一些同事的照顾。母亲则是通过大姨的介绍,去一家制药厂面试被录用的。那家制药厂晴天跟着母亲去过几次,无论是硬件设施还是食堂伙食都是不错的。就这样三口之家的生活步入了正轨,父亲、母亲每天按时上下班。晴天则被送往棉油厂的家属幼儿园,由老师带着。幼儿园老师会教小朋友识字,給小朋友讲故事。。。。这样稳稳的幸福,令周围邻居都很羡慕。
一天幼儿园放学,晴天的好朋友妈妈来接孩子回家。对晴天说:“小子,你很幸福啊。爸爸、妈妈都在单位上班,就你一个孩子挺省心的。”看着小伙伴陆续都被妈妈领走了,只有晴天了。老师微笑的问道:“晴天,你妈妈还不来接你回家啊。再不来,老师可要下班回家啦。”其实晴天的家就在不远处,很近的。但他还是希望可以像别的小朋友那样,被妈妈拉着手带走。可能父母以为努力赚钱,就会给孩子营造更好的未来。但却不知道,在晴天的内心幸福很简单。就是每天可以多陪陪他,聊天讲故事是他最大心愿。
又是一天像往常一样,再普通不过的清晨。父亲、母亲早早穿衣起床,洗漱做饭。等早饭好了之后,母亲便将晴天叫醒让他自己吃饭。这次晴天突然不乖了,他不要吃饭。理由是每天早晨喝粥,早吃腻了。母亲先是温柔好气的劝说:“米粥很有营养的,多喝点长高个。”。。。无论母亲怎么说,这次对于晴天都失去了作用。殊不知晴天只想妈妈可以多陪陪他,晴天故意说道:“我要喝奶粉。。。。”母亲生气的说:“都多大了,还喝奶粉。丢人不,知道丢人吗。”晴天反驳:“不给我喝奶粉,我就不吃饭了。”母亲按耐不住,正要动手打他了。晴天跑了出去,藏在某个角落偷偷的望着母亲。母亲冲了一碗奶粉,就匆匆上班去了。她知道晴天一会自己就会回来,等晴天回来看见桌子上热气腾腾的雪白色的奶粉。心里丝毫的开心,尽有些心疼妈妈了。不应该惹母亲生气的,毕竟母亲为了自己辛苦在外面赚钱。
虽然当时晴天还小,但是通过这次奶粉事件。晴天貌似懂事了许多,之后的日子他会主动帮妈妈做家务。不要以为孩子什么都不懂,其实小孩子很聪明的。为人父母,在孩子面前一定要以身作则。給孩子树立一个,正能量的形象。
那年的中秋节,对于晴天也是记忆犹新的片段。八月十五那天父亲、母亲放假一天。晴天无比的开心,爸爸、妈妈陪着自己过节日。父亲厂子就在家的旁边下班了就早早回家了,于是父子两等待着妈妈回家。每当听到门外传来清脆的高跟鞋的声音,晴天就会很开心。因为妈妈来了,还会时常给他买点好吃的回家。給小孩子买好吃的,有可能小孩也会记住你的好啊。晴天就是这样,长大后有好吃的第一个想到的孝敬母亲。母亲从外面买来了好多月饼,有枣泥的、五仁的。晴天最喜欢吃的枣泥月饼,姥姥、妈妈喜欢吃五仁月饼。晴天抓起来就要吃,母亲瞪了他一眼:“臭小子别动,明天八月十五再吃。。。。”晴天有点丧气的回应:“哦,知道了。”晚上母亲給炒了个西红柿鸡蛋、土豆丝,晴天开心的笑了。晚上大家早早的睡了,第二天就是八月十五。父母不用上班在家陪着晴天看电视节目,一家人其乐融融。
有说有笑,父亲不时的逗一下晴天,好有爱的父子俩。到了晚上许多地方在放礼花,家里不能放有人管理怕失火。于是,父亲带着晴天上了自家房顶。望着远处星空的礼花绽放,那夜的礼花虽然小。但在晴天心底,确实一朵朵的幸福的花。屋顶看着整个县城,点点灯光闪烁的点缀着夜色。那是再平常不过的夜晚,但就是那么美丽动人。因为,爸爸妈妈在身边陪着自己看礼花。
在以后的日子里,这样团聚的其乐融融,越来越少了。所以那次的中秋节,成为了晴天难以忘怀的岁月。我想,在每个孩子成长到成年都有一个属于自己内心铭刻的美好回忆吧。</br>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