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的时候,我已经死了,在地狱中游荡;死去的时候,我重新活了,看到天国的灿烂。
我用生命最后的日子感悟生命。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亦真。
做人难、做人苦、做人累,做人很无奈。平凡人有平凡人的幸福,富贵人有富贵人的烦恼,都一样。
尽管如此每个人都在执着的、顽强的、不遗余力的、尽量所谓更好的努力的活着。
无论富贵或者贫穷、无论高官显贵或者草蚁贱民、无论身强体健或者百病缠身、无论年少有为或者死之将至,每个人都艰难的活着,苟活这条残命。这是本能,动物生存的本能。
但是,很少有人去想,也不愿去想,或者根本没有智慧想明白,人,为什么活着。
现今这个物欲横流,喧嚣浮躁的世界蒙蔽了人的眼睛,蒙昧了人的心灵,每日里费尽心机,尔虞我诈,不择手段,为的只是权、钱,色。套用古人的大白话:真是猪油蒙了心!
食色性也。人、都是自私的,为了自身的生存、繁衍,强取豪夺、弱肉强食,无可厚非,这是动物的本性,人本就是动物。
孔子说人性本善,荀子说人性本恶,这两个观点已经争论了几千年,其实大可不必,他们谁都没有错,谁也没有对。只不过他们的出发点和角度不同而已。孔子说的是人之人性,荀子说的是人之兽性。他们都是片面的,因为他们不懂得矛盾统一,不懂得辩证法。善恶无需争论,无需褒贬。对己之善,就是对他人之恶。动物间抢夺、偷盗食物,或者一个动物吃掉另一个动物,你就能说强者为恶?狼吃掉羊,狼就是恶?显然不是,都是为了生存,都有生存的权利。佛祖割肉饲鹰的典故,说的就是对这种人性的认同、理解和宽容。
人则不同,人类有规则,有强制的虚伪的规则。
规则是什么?是强者定的法。“盗钩者诛,盗国者侯”这就是规则。
规则是什么?是思想的约束。“仁、义、礼、智、信”。“三纲五常”、“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做”,这是人性的自律、自修,因为人虽是动物,但绝不等同于动物。
这就是人之善。
可又有谁真正遵行?连和尚都不能免俗,要不然,寺庙为什么收香火钱?为什么对大施主恭敬有加,对小施主则不理不睬?
有时候,艰苦的生活,简单的头脑更能使人接近“善”的本真。穷人比富人更有同情心,读书人比大老粗更阴险。善良鄙视空洞的说教和虚伪的造作,善良更喜欢真实、喜欢直来直去、喜欢想吃就吃、想喝就喝、想哭就哭,想笑就笑的真性情。、
小时候,我是与爷爷、奶奶同住的,一直到离开家乡,踏上求学之路。
在我的记忆里,他们不停地劳作,对生活没有过高的要求,只要有吃有穿就好,只要儿孙健康快乐就好。劳作之余,奶奶装上一锅儿旱烟,爷爷卷上一纸“喇叭烟”,打火点上,惬意的慢慢吸,慢慢吐,面色平静,眼睛流露出对生活的满足和热爱。那袅袅扩散开去的轻烟,就是他们平凡生命对生活的淡然处之和对苦难的漠视。
他们常说:“三穷三富活到老,苦点儿累点儿不算啥。”“人都有七灾八难的,遭点儿罪不算啥!”
他们常说:“做人要正直,做事要公平,要对得起天地良心。”
爷爷、奶奶不认识一个字,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可这些话却说出了做为人的生命的真谛,暗合儒、释、道传统三道教的思想精髓。这是进化后的朴素的有别于兽性的人性。
小时候不太懂,现在,我深切感受到他们朴素思想的伟大,自叹不如。
为什么目不识丁的老人会有这样的思想?我想,这种思想本就深藏在人的内心,是几千年来不断进化、沉淀的结果,只在淡泊、宁静无欲无求中自然流露。
人性即为恶,人性又为恶。人是由动物进化来的,所以,人性中有恶也有善。恶人也有善的一面,比如:爱父母、爱妻儿;善人也有恶的一面,比如:在快要饿死的时候,他会和别人去争抢统一碗饭。想消灭人性中的恶是不可能的。
整个宇宙间都充满了矛盾的交织,渺小的人类又岂能例外!
做人难、做人苦、做人累,做人很无奈,烦恼始终始终伴随人的一生,无论你是谁,连高僧都有烦恼:自己苦苦修炼为什么成不了佛?
有苦才有甜,有悲才有喜,正因为有烦恼,有苦辣酸甜,生活才多姿多彩,色彩缤纷,人生才有活下去的乐趣和动力,否则,人类早就不存在了。神仙没有烦恼、没有忧愁,所以,我们见到的神仙,只有木的、泥的、石的,甚至是金的雕像,听到的只是神仙的传说,你永远见不到活的。
人都热爱自己的生命,无论是善人还是恶人,无论应该活的还是不应该活的,都渴望活下去,这是生命对上天赋予生命的尊重,但要有理由活下去。
兽性的膨胀,一定是自食其果,因为它突破了人性的底线,破坏了平衡。到最后,消灭肉体是唯一终极手段,人性取得胜利。而这手段,恰恰是兽性的体现和回归。
有句老话:“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人的一生走过什么历程,最终得到什么结果,从一生下来就已经注定,任何人都无需抱怨或者后悔,这是你的命。
听到罪犯说:“我要不遇见某某,就不能犯法,都是他害了我。”听到商人说:“我要认真考虑考虑,不做这笔生意,就不会赔的倾家荡产。”其实大可不必,这就是你的命,躲不过的,逃不脱的。
同样当兵,将军不后悔,烈士后悔也晚了,子弹谁也躲不开,你一上战场就死了,人家打了一辈子仗也没死,最后当了将军,这就是命。
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时说过:“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有种!别不服!为什么你俩都死了,当不了皇帝?这都是命。
我认识两个老板,一个姓张,一个姓李,两人都年轻有为。
我们三个在一起时,张老板说:“我成功了是因为我聪明,我能干。”
李老板说:“我之所以有今天,全靠我岳父。”
三年后,张老板被骗破产,李老板事业蒸蒸日上。再见到张老板时,他一脸的不服:“我现在这样,都是命不好,不像那小子有个好岳父。”
他说的很对,命没有人家好,可你有什么不服的?是不服他的人还是,还是不服他的命?人你也比不了,人家比你谦虚。这也是命,你天生就是这种人,刚愎自用,注定成不了大事。
在俗人看来,命运是不公的。他会问:为什么我比他聪明,却享不到他那样的荣华富贵?为什么我比他能力强、学历高,却当不了官,发不了财?为什么我比他长得帅,却娶了个丑八怪?
你怎么就不想一想,为什么你比他聪明?比他能力强?比他帅?凭什么?
这都是老天给的。他有的,你没有,你有的,他同样也没有,这都是命,命运是公平的。
无处不在的不可预知的令人敬畏的命运,掌握着世间的一切:高山、流水、江河、湖海、人、兽、土、石、木
所有的一切,终将化为宇宙间的一个个粒子,是绝对公平的。
这些公平的粒子重新聚合,创造出这看似不公的世界,如此循环往复生生不息。
毁灭、再生、再生、再毁灭这就是宇宙的规律,也就是天理。
我从来认为,绝不是风花雪月的无病呻吟,也不是打情骂俏的无聊描写,更不是低级娱乐的垃圾语言,它应该是反映社会、反映人性、思考人生、感悟世界的。就应该具有这样的深度。
我试图写出一部这样的作品。
我现在用生命努力完成一部这样的作品。
结局很悲壮。
人在痛苦中活着,又在留恋快乐的痛苦中死去,人生就是如此,本身就很悲壮。
</br>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