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回沙悟净坠地成河神金蝉子叛道入轮回
看到惠岸行者,沙悟净又想起五百年前,自己被赶下天庭的经过。(本章节由网网友上传)
因为打破了琉璃盏,玉帝发了很大的火,到现在沙悟净还是想不明白玉帝为什么会发那么大的火。
当时沙金怀中抱着玉兔,呆呆地看了半天,听到石玉小声喊他,他才反应过来。抬头看见对面的石玉用眼神示意他将玉兔还给宫女,他便走到宫女近前,将玉兔还给宫女看管。沙金还了玉兔,扭头回自己的位置,却没有看到身后过来一位拿着托盘的宫女,结果一胳膊将托盘中的琉璃盏碰掉,摔碎了。
沙金一愣,知道自己闯了祸。只听对面的石玉大喝一声:“大胆沙金,怎敢打碎陛下的琉璃盏!”
玉帝一听火冒三丈,也不分青红皂白,喝令左右:“将沙金打下凡间,等级清零,重新轮回!”
“遵命!”两旁的武士得令后押着沙金就往下走。
“且慢!”从花盆后面传来一个声音。
玉帝回头看时,只见是赤脚大仙。“这老头,嫦娥每次给我跳舞他都偷看,老色鬼。”玉帝心里骂着。
赤脚大仙走上前来,在玉帝耳边嘀咕了很长时间。玉帝时而用惊讶的眼神看一下沙金,时而双眉紧锁,时而又豁然开朗地点着头。沙金也不知道赤脚大仙到底说了些什么,但赤脚大仙嘀咕完了以后,玉帝就重新下令:“将沙金贬入流沙河中,装备没收,保留原有等级!”玉帝将个“打”字换成了“贬”字。后来沙悟净就非常纳闷猪八戒被投了猪胎之后是怎么保留住等级的。
流沙河边,数万计的百姓正静静地坐着,聆听一位活佛的说教。这位活佛因观点与其老师相悖,愤然离开师门,决定要用自己的学说改变这个世界。
活佛坐在流沙河涌起的一股巨浪的浪尖上,此浪也不下坠,也不打湿活佛的衣裳,一直拖着活佛。活佛声似钟鸣,方圆数里之内,都能听到他的声音。
“人的欲望是上天赐予的,不可以压制,只可以引导,压制的太厉害,人的精神就会崩溃”
活佛正在聚精会神地演说,只见远处的人都朝天上看,而且有的人站了起来,一边看一边往后跑。活佛一抬头,只见一个一人多大的陨石朝自己落下来,活佛本能地一侧身,脑袋躲开了,但身体连同身下的巨浪被这颗急速落下的陨石砸了个粉碎。
听教的人们见此情景四散奔逃,场面极其混乱,踩死踩伤者不计其数。
沙金从河中飞身跳到岸上,看到眼前的情景,不禁失声痛哭。泪眼朦胧中,看见远处飘来一白一黄两个人。待那两人走近才认清,穿白衣的是观世音菩萨,身后跟着惠岸行者。
“沙金,从此以后你名字改为沙悟净,你必须在此等候一位高僧,他要在此经历九道轮回。等到他需要你帮助的时候,你就随他而去。”观音大士说道,“到时我会派惠岸行者点化此人,成就你们师徒的缘分,也可让你修成正果。”
说罢,二人飘然而去。
沙悟净正要返回河中,但见岸边立有一座巨石,上刻“流沙河”三字,旁边还有一行小字——“这里鹅毛飘不起,芦花定沉底,是您自杀轻生、毁尸灭迹的理想去处”。沙悟净甚是感叹,想到自己将要在此寒冷的河中生活不知多少个年头,也不知何时到头。但转念又一想:“自己现在就是这流沙河的主人,自己已经是老板了,再也不用给别人打工了,哈哈!”
正想着,忽然看见湍流的河面上有一颗光溜溜的人头漂浮着。沙悟净捡起了这颗头,奇怪它为何能漂浮在这“鹅毛飘不起,芦花定沉底”的河面上,更奇怪它为何不随河水飘走。
沙悟净找了一根干木棍,扔进了河中,想验证一下石碑上的小字内容是否真实,结果木棍立刻沉入水底。沙悟净又找来一根羽毛扔进河中,羽毛也立刻沉入水底。他看着这颗秃头,感觉这是个很有价值的宝贝,于是收起了这颗头颅,钻入流沙河水中,找到一个洞穴定居下来,这头颅就被他收藏在了洞穴之中。
沙悟净找到的这个洞穴非常神奇,石门之外河水滚滚,石门之内一滴水都见不到,而且温暖如春。真是一个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
第四回祭河神众村民不懂寻酒肉大和尚发飙
收服了沙悟净,唐僧师徒四人加一匹白龙马继续向西而行。(省略情节请参看)
渡唐僧过流沙河后,沙悟净收起了他的项链,这九颗骷髅瞬间变成了九九八十一颗黑色菩提子,而戴上这项链之后,沙悟净浑身的毛发都变成了黑色。
唐僧还给沙悟净取了个新名字——沙和尚。
“什么破名字。”沙悟净心想,“给和尚起名叫和尚,那跟没起名有什么区别?看来这唐僧也是徒有虚名,算不得什么高僧。”
这一路上,沙悟净一直默不作声,离开这五百年的家园,心中有些不舍。他一直在回忆这五百年等待的过程,回忆着那九颗骷髅的主人。第一颗骷髅的主人他没什么印象,那是被他砸死的。他只记得那张脸,那张死人的脸,鼻梁很高,但有点歪,厚厚的嘴唇翻翻着,倔强得让人一眼就能看得出来。总之不像中土人氏。
在那活佛被沙悟净砸死的第二天,就陆续有村民到流沙河石碑前祭河。村民们是真的敬畏这位新来的河神。
那个被河神砸死的活佛神通广大,在这流沙河一带游历了很久。曾经一些村民亲眼看见有位身体胖大,胸很大,屁股也很大的风骚女道士,嘴巴抹得红红的,像是喝了血似的。她背后藏着一把芙蓉宝剑,冲着活佛挤眉弄眼,屁股一扭一扭地慢慢往活佛身旁靠。还没等她靠近就被那活佛用手一指,变成了又黑又小又瘦的摸样,嘴巴还咧得大大的,都咧到耳朵根了。那女道士急了,迈开两条小腿儿,蹿到活佛跟前,举起手中“剑”狂刺一通,结果刺了半天没反应,仔细一看,手中拿的哪是剑,是一根鸡毛。女道士当时就傻眼了,跑都忘了。结果被那活佛眼中射出的两道金光射中,现了原形,原来是只癞蛤蟆。
还有一次,一位仙风道骨的道士来找这个活佛斗法,两人斗了七天七夜,直斗得天昏地暗,鬼哭神嚎,附近八十个村子的人都睡不了觉。老人们跪在地上求他们不要斗了,再斗就要出人命了。于是两人收了手,都敬佩对方的本领,互相行了礼,好像还成了好朋友。后来有人打听到,那位仙风道骨的道士就是五庄观之主镇元子大仙。
能跟镇元子打个平手,可见那活佛绝非一般神灵。可就是这样一位非一般的神灵,被这位河神一下子就砸得粉身碎骨。这河神的本领简直让人无法想象,就算鸿钧老祖来了恐怕也未必是他对手。
人们怀着这样的想法,每年一到活佛的忌日,都到流沙河来祭祀,他们不是祭奠活佛,而是祭祀流沙河神。
三十年后,流沙河东北乡来了一个壮硕高大的和尚,手里拎着一根棒子。这棒子四尺多长,一头粗一头细,样子就像今天的棒球棒。
和尚来到一个酒馆门前,但见门上有一副对联写得好,上联是:振兴民族产业,下联是:构建和谐社会,横批四个斗大的金字——兰州料理。
和尚一进酒馆就喊道:“小二,来一斤烧酒,二斤牛肉。”可是等了半天,没人招呼他。
和尚火了,一把揪住路过桌旁的小二道:“我要一斤烧酒,二斤牛肉,你莫非怕我没钱给你,还是看我是和尚,故意不给我酒肉?”
“长老息怒,长老息怒!”小二委屈地解释道,“不是小店不给你酒肉,喝酒吃肉泡开房间的和尚我都见得多了,实在是小店现在只有面条和豆芽,没有酒肉给你!”。
和尚定了定神,压了压火,心想:“难道我out了?”然后放开小二说:“那就去买肉买酒做给我吃,我等着。”
小二陪着笑脸解释说:“实在不好意思,这整个流沙河东北乡现在都没有给人吃的酒肉,这酒肉有倒是有,而且是好酒好肉,但那是明天孝敬河神的,乡里有规定,不能给人吃。”
大和尚一听此话,顿时气得火冒三丈,一巴掌抽在小二脸上,把个小二打得像个陀螺一样在地板上转个不停。
大和尚指着正在旋转的小二骂道:“你这油嘴滑舌的骗人精,欺负和尚我是外地人,有酒有肉不给我吃,还说不能给人吃,你以为我听不懂这是骂我?看我不打烂你这狗头。”
酒馆里的客人看到机会来了,迅速划拉完碗里的面,全部扔下筷子跑了。酒馆里顿时就只剩下和尚、小二和柜台后面的掌柜三个人了,可酒馆外面却一下围了好多人看热闹。
这时,酒馆的掌柜连忙从柜台后面转了出来,一把抱住和尚的胳膊,劝道:“大师莫生气,气大伤身体,身体可是自己滴,不要学周瑜,扔下小乔撒手去,真是太可惜,太可惜呀太可惜!大师息怒,请先坐下,听在下慢慢给您道来。”
大和尚看到掌柜的如此恳切,又看到这么多人围观,也就停了手,找个台阶就先下了。环顾四周,才发现所有桌子上都只有面条和豆芽,看不到丁点肉丝儿,闻不到一点酒味儿,这才寻思:“是不是真冤枉了这小二?”于是就坐下来听掌柜的解释。
掌柜陪着笑脸问道:“您要么先来两碗面条?小店不收您的钱,全当给你赔罪了。”
大和尚没有吭声,坐在那里运气,心里却想:“嘿嘿,这招又灵了。”
掌柜冲后厨喊道:“两碗拉面,一盘豆芽。”
后厨应了声,“好嘞!”先端出一盘豆芽,“您的两碗面条马上就好。”
掌柜的恭恭敬敬地用双手递过一双筷子,大和尚接了,开始吃豆芽。于是掌柜的就把这河神的来历一五一十地讲予和尚</br>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