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寒门子的养家记(科举)

分卷阅读251

    ,心里叹了叹气。

    看样子这事儿应该是与皇家内乱沾上边了,乔庭渊本可以就此走开,但是看到宦官怀里的孩子,奄奄一息的动了动手指,抿嘴挣扎的样子。

    又想起了自家儿子。

    终究还是心软了一回。

    “这位小郎君的伤势似乎不轻,再等两位的亲眷来接人的话,恐怕也会给小郎君身上留下什么伤口,这都是咱们外人担待不起的。”

    听着乔庭渊的软言软语的威胁,两位宦官为难的对视了一眼,又看了一眼孩苍白的脸庞,犹犹豫豫的点了点头。

    马车停下来之后,乔庭渊又给这几个人再腾出了一辆空车出来,吴衣水身边的那位医女也暂时在树林里寻找几个常见的药材。

    乔庭渊正打算给两人送点吃食过去,忽然听到车内的窃窃私语——

    “听江家的……计划都成了一半,太子……伤了。”

    “江家的…还不来接…”

    “再等下去不妙,等会儿走……”

    ……

    如果不是乔庭渊听力过关,这些隐隐的字,他都听不清楚。

    乔庭渊转身就走,转手把吃食给了安穗,“等会儿把人看好了,不要让人跑了,切记把小郎君照顾好。”

    这几乎就是一场□□裸的阴谋,用一个孩子来赢得阴谋的胜利,而这个孩子应该就是新帝膝下的那个唯一活下来的孩子,本应该被百般呵护。

    乔庭渊叮嘱了两句,上了马车之后,微微叹气。

    新帝登基之后,陆续的肃清了从前的势力派别,像是江家这些贵族势力,以及高庭的势力,都被打压下去了很多。

    但同时又为了保持查松与平将军一派的势力平衡,这些势力虽然说没有得到重用,但是比起康帝在位时候的种种风光无限,那肯定是天上地下的落差。

    乔庭渊现在不用想都知道,这就是一出装腔作势的“雪中送炭”。

    就是不知道江家“救驾”的人是什么时候来了。

    乔庭渊为了避免两个宦官逃跑,自己还带着自家儿子,坐到了一辆马车上,照顾着悠悠转醒的太子。

    但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

    最先来的人,居然是皇宫侍卫与宦官,而非猜想之中的江家人。

    而那群侍卫见到乔庭渊的时候,本来是凶神恶煞的模样,也都齐齐的愣了一秒,片刻诡异的安静之后,才有领头的人出来询问乔庭渊的身份。

    乔庭渊更加的摸不着头脑了。

    皇宫里的太子丢了,你们这群侍卫跑过来,最先问的是我的身份,而不是太子的安危?

    这要不是缺心眼,就是已经确信太子安全,才会如此的胜券在握的样子。

    乔庭渊心里嘀咕了一声,原来这就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只不过,新帝与江家的博弈并没有考虑到乔庭渊这位回到京城的小官,打乱了两家的意图。

    随后在幼年太子又是复杂而略显成熟的眼神之中,乔庭渊把一行人交给了皇宫侍卫,自己带着一家人回到了阔别已久的老房子。

    进京城的第一件事,自然是先去报到,报到过后才能再去探亲访友。

    只是乔庭渊没有想到自己换了身官服去翰林院报到的时候,忽然受到了皇帝的召见。

    乔庭渊瞬间便想到了太子之事,心脏止不住的乱跳。

    而与他一齐面见皇上的,还有许久未见的江己年。

    “好久不见了。”

    他相比从前看上,不像是以往那样的意气风发了。

    从前乔庭渊见他的时候,即便江己年是笑着的,但是却依然有一种居高临下、盛气凌人之感。

    眼下,确实是端方公子的模样,温润如玉。

    乔庭渊不禁感到一丝悲凉,皇权在上。

    等到乔庭渊跪拜在面前,听到新帝的夸奖之词,江己年也居然头一次和乔庭渊有了相同的情绪。

    “乔卿这几年辛苦了,但政绩赫然,土豆与红薯产量极高,保暖衣物等造福百姓。”

    “传旨下去,封乔卿为内阁学士。”

    “又逢回京之路上有救太子之功,属实是能力出色又护驾有功,忠心耿耿。”

    “既然如此,朕便封爱卿为太子太傅,教授学识,让太子也能够体察到民间疾苦,又能心思奇巧,进退得宜。”

    乔庭渊狂跳不止的心,终于在这一刻,诡异的安静了下来。

    “臣谢主隆恩。”

    乔庭渊深深的跪拜了下去,长吸一口气。

    他本以为这回返京有个正四品或者是从三品应该就是顶了天了。

    因为三年就由从六品升值到从三品已经是大步跨越了。

    但是没有想到居然还能向上提拔为从二品的内阁学士,接触到朝廷核心,他这里算的是拥有实权的官职,因为太子少傅是个荣誉头衔。

    不过乔庭渊的思绪转得非常快。

    这可能还是托江己年的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