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为我们现在办理的案件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破案线索,还也可能引出一起案中之案。
我和任铁石局长汇报并请示过了,他同意我立刻去a省b市,和当地公安机关共同提审在押疑犯,把事情搞清楚。”
秦刚问:“周大队,你怎么去,什么时候走?”
周剑飞说:“一会儿开完会就走,我开警车去。坐火车和开车去时间差不多,乘飞机快一些,但有很多麻烦。特别是,b市在押的犯罪嫌疑人家住e县,离b市挺远,还是自己开车去方便。咱们刑警大队只有刘阳和郭小杰没成家,不用现回家安排,你们俩谁跟我去?”
刘阳和郭小杰几乎同时说:“我去!”
周剑飞说:“那就让刘阳跟我去,郭小杰还是给林大队开车,你们俩也是老搭档了,工作起来顺手。刘阳,你现在就去准备,到内勤那开好介绍信,带足旅差费,省得一会儿手忙脚乱。”
刘阳出去了,周剑飞又对秦刚说:“教导员,我大约三四天就能回来。我不在家期间,大队的工作就拜托你和林大队了。”
秦刚连忙说:“你放心吧,我和林大队保证不负所托,应该做的,我们坚决做好。”
周剑飞又补充说:“下一步的工作重点,上星期六那天,我已经说了。现在我再重新部署一遍:林大队和郭小杰重点是鸽子岛周边没有社区管理的偏僻角落,调查一定要彻底,不能留下死角死面;教导员和范小明重点调查车辆报废站,凡是出卖过报废车辆的,一律追查到人头;
梅傲雪和程小双重点调查鸽子岛的所有小区,一定要把经常晚上12点左右才回小区的黑色车辆,特别是奥迪车,一定要落实的每一个车主和每一个司机。
林大队和梅傲雪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环节千万不能错过,那就是鸽子岛社区和周边偏僻角落的地下停车场、地下储物室等地下能够储藏车辆的地方。我敢肯定地说,涉案的黑色奥迪车就藏匿在这里,就看你们能不能把它挖出来了。
还有一条,我们不管到哪个区域办案,都不要忘了和辖区刑警大队或属地派出所打招呼,最好能让他们派人配合工作。这是一条不变的死规矩,以后不再提醒大家了。
调查修理部的工作,工作量较大,我们实在忙不过来,但工作又不能不做。我已经让阵地组和特勤组各自抽调四个人,一共八个人专门负责调查修理部。你们可以不管他们,有什么线索,他们会主动和教导员联系。”
周剑飞最后说:“系列案件和陈静案件,任铁石局长已经同意并案侦查,这两起案件再也不是孤立的案件,是一压全压,一破全破。我就拜托在座的各位了,我希望回来时能够听到振奋人心的好消息。大家请多多保重!”
大家全都站了起来,几乎是异口同声地说:“大队长保重!”
说完,周剑飞深情地看了林小琳一眼,就和等在门口的刘阳一块走了。大家也都回自己的办公室去了,只有林小琳没走。她和周剑飞连告别的话都没来得及说,可是,周剑飞临别那深情的目光,已经一切都在不言中了。
林小琳站在周剑飞的办公室窗前,看见周剑飞的警车驶出分局的大门,才转回身来。她先把大队长办公桌整理了一遍,又把开会坐的椅子归拢了一遍,最后把办公室的屋地打扫了一遍后,才给大队长室锁上门,回到自己的办公室。
林小琳在自己的办公室,她把周剑飞的工作部署又前后思索了一遍。她感觉周剑飞工作非常细致,部署工作简直是滴水不漏,她由衷的感到钦佩。
然后,林小琳又去教导员办公室,想问问教导员有没有什么指示或者吩咐,可是,秦刚和范小明已经开车走了。她把自己的办公室门锁上,就招呼郭小杰,出了分局大门,直奔鸽子岛。
第三十三章一箭双雕
周剑飞亲自驾车,一路南行。此时正是五一前夕的春暖花开时节,可是,周剑飞没有闲心欣赏一路风景,在高速公路上驾车飞奔。中午吃点便饭,然后换刘阳驾车,晚上在f省s市找个小旅店随便住了一宿。
第二天上午11点来钟就到了a省b市。周剑飞的老同学肖厚志正在市公安局大门口等着呢。老同学见面,自然少不了一阵寒暄。因为下午要去看守所提审疑犯,所以,中午饭,肖厚志安排周剑飞和刘阳吃的也是便饭。
肖厚志是周剑飞省警校的同学,他俩同住一个寝室。肖厚志是班长,周剑飞是学生会干事。毕业后,因为周剑飞家庭生活困难没能读研,就直接被分配参加了工作。而肖厚志则继续到国家级重点校深造,毕业时和同班女友马淑华一同被分配到马淑华的家乡,一同在市公安局工作。
b市是县级市,刑警组织机构最高的就是刑警大队。肖厚志是刑警大队大队长,马淑华现在是治安大队副大队长。肖厚志英气勃勃,充满朝气;马淑华也是女中豪杰,英姿飒爽。夫妻二人是b市公安机关的唯一一对佳偶。
下午,肖厚志陪同周剑飞在看守所提审了犯罪嫌疑人刘建。据刘建交待,刘建是e县人,三年前与同住e县的叔叔去北京干建筑工程,去年叔叔无故失踪,至今未归。
他叔叔刘金堂原来是e县一个建筑公司的老板,经营多年,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一个偶然的机会,刘金堂凭实力打入东都市的建筑领域。东都市的地方势力比较强大,外来的建筑队伍总是受排挤。去年春天,有一天,兴东房地产开发公司来人找刘金堂有事,刘金堂就跟着去了,从此再也没有回来。
刘勇是给叔叔开车的司机,但是,那天叔叔没让他开车,是坐兴东房地产开发公司的车走的。因此,他怀疑叔叔的失踪与他们有关。一年来,刘建多次驾车去东都市,成天在兴东房地产开发公司门口转悠,想自己找到一些蛛丝马迹。
第一次去,刘建就认出了四大金刚老大张金刚,就是他开车接的刘金堂。虽然没有找到他们害死刘金堂的证据,但刘建仍然不死心,经常来东都转悠。他怕张金刚他们认出他和他开的车,就自己进行了化装,留了大胡子,还偷了一辆黑色奥迪车,并且多次偷换车牌。
每一次来东都时,他都是起早进城,把车停在不被人们注意的地方,晚上半夜开出城区。他不住旅店,怕警察发现,天天在车上睡觉。起早进城和半夜出城,从来没有遇见交警查车。反正他准备好了,真的遇到交警堵截,他就弃车而逃。
陈静案件发生的那天,他就是开出出城找地方睡觉去啦,天没有亮,他又进城了。连续十多天,他根本就没离开东都,天天如此,天天在兴东房地产开发公司附近转悠。
有一天,他正隐蔽在这个公司门口旁边一棵大树后面,突然看见一台黑色奥迪车停在了门口,司机是一个二十五六岁青年。司机下车后,一边打电话,一边往门口走。
不大一会儿,就看见张金刚匆匆忙忙从公司出来,和这个司机偷偷在大门旁边进行商谈。他俩谈话的地方就在刘建隐身的大树旁边,他俩没有发现刘建。他俩的谈话内容,却让刘建听了个清清楚楚。
只听司机说:“大哥,昨天晚上小a出去‘打食’,被警察发现了,幸好我开车及时接应,他才没有被当场抓住。”
张金刚问:“你是开的这台车吗?”
那个司机说:“不是,还有一台和这台车一样的,平时就停在地下室里不出来,我开的是那台车。”
张金刚气愤地说:“要是偶然这一起,还问题不大。这个小a,真是他妈的混蛋,连续干了好几票强jian案子,还不知道收敛,我分析,警察很快就会找上他。你告诉他,你们俩都要躲一躲,等风声过去再回来!”
说完,这个司机就走了。
周剑飞问刘建:“你为什么不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
刘建说:“我不敢!”
周剑飞问他:“为什么不敢?”
刘建说:“一个是我没有证据,我报案怕没有人相信;再一个是,我怕东都市的地方势力,我若报了案,还不得让他们杀了灭口啊!”
周剑飞又问:“你看没看清黑色奥迪车的车牌号?”
刘建说:“大白天,老远就看得很清楚,车牌号是wa--”
周剑飞和肖厚志再什么也没说,什么也没问,他俩把刘建送回监室,就离开了看守所。
回到刑警大队以后,周剑飞和肖厚志说:“我应该往家打个电话,让家里人彻底查找wa--1的车主和司机,发现后立即控制起来!”
肖厚志说:“你先别着急,我分析车主和司机已经躲起来了,你现在找不到他们。你最好就当什么有没发生,刘建听见张金刚和司机谈话的事情,没有人知道。我相信,过几天,这两个人一定还会出现。你现在要动他们,无疑是打草惊蛇啊!”
周剑飞打心眼里佩服肖厚志,他说:“还是老班长经验丰富,我是望尘莫及啊!”
肖厚志说:“还有一件事情,我们明天必须办理。刘金堂失踪的案子,几乎可以确定,和你们的系列案件有关,很可能是一件案中之案。因此,刘金堂家我们一定要去一趟,除了要了解一些有关情况,最好要找到几张刘金堂的照片,回去你们可能用得到,省得你们再跑一趟。作为老同学,我倒是希望你能常来,就怕耽误你们破案需要啊!”
周剑飞和肖厚志分别十多年,互相之间联系不多,了解也不多。仅凭上述两件事,就不难看出,肖厚志要比自己沉着冷静多了,他打心眼里佩服啊!
晚上吃饭时,肖厚志还特意让妻子马淑华到场作陪。两个老同学都喝了不少酒,特别是周剑飞,案子即将水落石出,下一步就是回去安排抓捕的问题,多日来笼罩在心头的雾霾一扫而空。
至于刘金堂的案子,目前还处于虚无缥缈之中,暂时还管不到它。周剑飞非常感激肖厚志配合他们工作尽心尽力,非常敬佩他为自己考虑的那么周到。他俩一边喝酒,一边闲聊,马淑华竟然也陪着喝了不少。
周剑飞和肖厚志谈了许多学生时代的往事,也谈到了双方的工作和家庭。当肖厚志问起周剑飞的家庭时,周剑飞告诉肖厚志,和前妻梁素荣已经离婚,现在处的朋友是他们刑警大队的副大队长,叫林小琳,并且讲了他和林小琳的感情经历。
刘阳在旁边听了,感觉很新鲜。他第一次听说周剑飞和林小琳的事情,大家都认为周剑飞和梅傲雪是一对佳偶,难怪周剑飞始终没有什么表示啊!
吃完晚饭已经很晚了,肖厚志把妻子送到家,又回到旅店,和周剑飞联床夜话,刘阳听他俩谈话,自己也挿不上话,就先睡了,他根本不知道周剑飞和肖厚志是什么时候睡着的。
早上起来吃完早点,肖厚志自己驾车,陪同周剑飞去e县。b市到e县还有200多公里,他们在路上走了两个小时。e县公安局刑警大队派一个副大队长陪同,又在辖区派出所的配合下,很快找到了刘金堂家。
刘金堂的妻子十分悲痛地向他们介绍了刘金堂失踪的前前后后,并且拿出了刘金堂三张近年的照片。刘阳作了笔录,他们就离开了刘金堂家。依周剑飞的意见,周剑飞想直接往回返,因为肖厚志也是刑警大队大队长,能够放下繁忙的工作抽出时间亲自陪他,他已经感激不尽了。
可是,肖厚志说啥也不让他走。肖厚志说:“你现在回去,还要在半路上住一宿。如果明天早上早点走,晚上贪不了多大黑,10点前一定到家。”
周剑飞问:“现在干什么去?”
肖厚志说:“e县名胜古迹很多,你好不容易来一趟,说啥也要看一看啊?”
周剑飞说:“好吧,我是客随主便!案子的事情我现在也不着急了,就索性玩个痛快。我知道e县有一个易水河,我真的好想去看看啊!”
肖厚志说:“我想让你玩的主要是易水河,现在离吃中午饭还有一段时间,咱们就近先去看看道光皇帝的慕陵吧。”
说完,他就驾车在前面带路,直奔慕陵。反正明天晚上就能到家,周剑飞心里踏实了,也不着急了,看过的景点都看得非常仔细,还不时的拿笔记上一会儿。
游完慕陵,周剑飞一看时间有点不够用,就提议不吃中午饭了,谁要是饿了,就随便吃点东西垫补垫补。肖厚志和刘阳没有意见,他们就去了荆轲塔。荆轲是历史上的一个传奇人物,易水河就因为荆轲刺秦王的故事而闻名于世。荆轲一直是周剑飞十分景仰的历史名人,他自然是看得非常专注。
狼牙山地势非常险要,他们沿着崎岖陡峭的登山之路,往上爬行。大约用了一个半小时的时间才登上山顶。到了山顶上,就没有什么好看的了。为了赶时间,他们坐缆车下的山。上山时步步艰难,下山却不费多大力气,很快就到了山下。
下午五点来钟,他们来到了易水湖。其实,易水湖才是周剑飞最最想看的啊!他早就有到易水寻幽览胜的心愿,只是不得其时,今天终于来了,说不得要尽兴一番了啊!
他们乘坐一个游艇,游艇上还有四个女孩子,她们是一个旅游团队的,正好和周剑飞他们凑乘一个游艇。他们在湖上玩的很开心,直到太阳落山,才回到岸边。
晚上吃饭和住宿都是在易水湖旁边的农家院,遗憾的是刚刚端起饭碗,肖厚志就被刑警大队叫回去了,说是有突发案件。
临走时,肖厚志对周剑飞说:“不好意思啊,老同学,我不能陪你了。你和小刘就在农家院好好休息一个晚上,明天早上,我也不能送你们了。以后有事,咱们电话联系。”
周剑飞说:“剑飞此行,见到了老同学,获益良多,达到了破案目的,可以说是一箭双雕;并能寻幽览胜,尝我所愿,一举多得,不虚此行啊!咱们俩是老同学,我就不说感激的话了,后会有期!”二人互道珍重,握手告别。
住在这家农家院的还有一个集团公司的旅游团队,就是和周剑飞他们乘坐一个游艇的那四个女孩的团队。晚饭后,这个旅游团队在院子里点起了篝火,举办了一场篝火晚会,周剑飞和刘阳有幸观看了这个晚会。晚上,周剑飞躺在床上,久久不能入睡,他有了想写点什么的冲动。
周剑飞从小就喜欢舞文弄墨,经常写一些诗歌、散文和报告文学之类的文学作品。他现在已经积累了许多素材,准备退休后,写小说,写自传,写探案故事。
刘阳早就睡着了,周剑飞还在构思。他想写一篇游记,可是感觉游的地方好几处,内容也不太连贯。他突然灵机一动,就叫“易水湖散记”吧!反正周剑飞不想给别人看,他只想作写作材料积累起来,他只想给小琳一个人看!他首先在办案材料用纸上写下了五个大字:
易水游散记
他接着写道:“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燕国太子丹送别荆轲刺秦王时,荆轲在远古易水河畔慷慨悲歌的传奇故事,我早已耳熟能详。但远古易水河位于何处?我不得而知之也!能在有生之年到此寻幽览胜,真的是萦绕我心头多年的一大夙愿啊!
上午十点多钟,我们首先来到了清道光皇帝的陵寝之地——慕陵。
清代皇陵有东西两大墓群,即东陵和西陵。西陵位于河北e县城西15公里处的永宁山下,离京城120多公里,占地面积约100多公里。这里有华北地区最大的古松林,数以万计的古松古柏把这一带装点的清秀葱郁,古朴大方。
清西陵东有2300年前的燕都古城址,西望雄伟的紫荆关,北依峰峦叠翠的永宁山,南傍蜿蜒流淌的易水河,古木参天,极为壮观。清西陵始建于雍正八年(1730年),是清代自雍正时起四位皇帝的陵寝之地,共有14座陵墓,包括雍正的泰陵、嘉庆的昌陵、道光的慕陵和光绪的崇陵。
此外还有三座后陵,以及若干座公主、妃子园陵。陵区内千余间宫殿建筑和百余座古建筑、古雕刻,气势异常磅礴。
西陵中的慕陵是道光皇帝的陵寝,位于昌陵西15公里处的龙泉峪,据说风水极佳。相传道光皇帝是清代帝王中最为节俭的一位皇帝,就连导游在讲解中也颇为推崇。却不知道光帝在生前两次大肆兴建陵寝,耗资之大,也是清西陵其他帝王无法比拟的。
道光帝的陵寝最初选在东陵,后因发现地宫浸水,便改在西陵重建。道光帝认为帝宫浸水,可能是群龙钻岤,龙口吐水所致,如果把龙都移到天花板上去,就不会在地宫吐水了。于是便在西陵中用金丝楠木雕出许许多多的龙,布满天花藻井,形成了“万龙聚会,龙口喷香”的气势。
因此,慕陵的隆恩殿别具一格,不仅在天花板上每一小格内都有龙,而且染枋、雀替全是金丝楠木雕成的游龙和蟠龙,表面都不饰油彩,保持原木本色。这些龙都张口鼓腮,喷云吐雾。殿门一开,楠木的香气就会扑鼻而来。
慕陵以小巧的建筑模式,清丽淡雅的建筑风格,工艺卓绝的楠木雕龙成为清帝陵中最具特色的一例。楠木烫蜡后赫然的色泽,灰黄交融的墙垣,配以蓝天白云,绿树金顶,典雅肃穆,青碧绝尘,自有一番幽远神秘,古朴超然的气度。
不管别人如何推崇,我对道光皇帝还是有自己的看法:由于道光帝建造慕陵的时候使用了大量的金丝楠木,致使世界上最珍贵的树种在我国绝迹,仅此一项已经罪孽深重,更不要说在1840年战争中战败,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和割地赔银的卖国行径了。
第三十四章易水游记
周剑飞写完上面一段,已经是午夜12点了。他想停下笔来休息,明天到家以后在续写后面部分,可是,他思潮汹涌,根本收不住笔,也没有丝毫睡意。被逼无奈,他只好挥笔疾书,一气呵成。
周剑飞接着写道:游完慕陵,我们驱车前往荆轲塔。荆轲塔又称圣塔院塔,位于e县城西南公里处的荆轲山村村南的荆轲山山顶上。
据考,荆轲生年不祥,战国末期齐国庆氏的后裔,后迁居卫国,始改姓荆,卫人称他为庆卿,而到燕国以后,燕国人称他为荆卿。卫国原来为春秋时代的大国,后来逐渐衰落,多数土地被赵国和魏国夺去了,魏国只剩下一座濮阳城了,仅这一座城还沦为魏国的附属国。
据专家考证,荆轲的出生地在河南,大概位置在河南安阳太平山风景区内。秦国是战国七雄中的强国,它不断蚕食其他弱国,燕国太子丹曾是秦国的俘虏,后逃回燕国。此后,他立誓刺秦王,保燕国。
为达到刺杀秦王的目的,他到处物色剑客。后来,他看中了荆轲。太子丹为了让荆轲替他卖命,“日造门下,车骑美女讄乳|鹚???运称湟狻!?br/>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荆轲只不过是燕丹靠金钱美女收买的刺客而已。荆轲为报答太子丹的知遇之恩,也可以说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答应太子丹去刺杀秦王。
荆轲临行时,太子丹带领许多人穿着白衣,带着白帽前来送行,一直送到易水河边。当时荆轲的朋友,战国时期著名的音乐家高渐离也来送别。高渐离拍打着乐器,荆轲和着音乐发出的悲凉的曲调高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送别的人无不痛哭流涕。后来,荆轲刺秦王失败,被秦王斩杀。燕丹知道其有去无还,便收其衣冠造一假冢埋入土中,故为荆轲衣冠冢。
衣冠冢高34米,占地面积2400平方米,荆轲塔下面的大土堆就是荆轲的衣冠冢。大辽乾统三年,即公元1103年,燕人为感荆轲之义举,在衣冠冢上修建圣塔并寺院。如今寺院已无踪迹,而圣塔尚在。塔高26米,形如利剑,直指苍天。塔身须弥座八角十三层,砖木结构白色。每层八隅各悬风铃,清风摆动,清脆悦耳,音传四野。
自古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而悲歌之士始于荆轲。除了荆轲以外,立于易水河畔的还有樊於期血山镇陵塔,太子丹的燕子塔,左伯思的黑塔,和羊角哀的白塔,这些并称为“五塔镇燕山”的建筑,从不同角度诠释了一个“义”字。五塔之中,荆轲塔居然在正中间。
千古悲歌从古唱到今,一千多年以后,还有燕人为他们修建圣塔,说明燕国后人无不感怀荆轲的义举。
唐代大诗人李白在《结袜子》一诗中写道“感君恩重许君命,泰山一掷轻鸿毛。”
明代易州名士王zhen在《易水秋风》一诗中有:“函关东渡足无忧,何用荆卿去雪仇。”
奈何燕丹胸襟被家仇国恨塞满,自己又无能为力,不得已收买杀手而为之。对荆轲此举我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枉加评论,但有一条我敢说:“历史的潮流是谁也阻挡不住的。”
诚然,我曾经崇尚荆轲的义举,对荆轲慷慨悲歌的传奇故事心驰神往,对荆轲的悲惨结局无限同情!如果换位思考的话,则是另一番情景!
试想,如果荆轲刺杀秦王成功的话,那么统一六国、修建长城、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的千秋大业由谁来完成?!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军事家、诗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毛zhuxi在和郭沫若的诗句中,不也曾留下:“劝君少骂秦始皇,焚坑是非待商量”的诗句吗?
然而,历史毕竟是历史,没有人可以抹杀,也没有人可以改变。
英雄山——狼牙山,也是肖厚志安排的必游景点。狼牙山坐落在e县西部的太行山麓,距县城45公里。因其奇峰林立,峥嵘险峻,状若狼牙而得名。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狼牙山就是一座雄险奇伟、景色秀丽的名山,“狼牙竞秀”就是当时燕国著名的十景之一。在我国现代史上,狼牙山更是以八路军五壮士浴血抗击日寇,舍身跳崖的壮举而闻名于世。
狼牙山五壮士的英雄事迹国人尽知,无需我在此多费笔墨。游完荆轲塔,我们都有点饿了,因为急于赶路,我们什么也没顾得吃。到了狼牙山下,我们各自选择自己喜欢吃的食品,分别带在身上。预备在又累又饿的时候充饥补充体力。一切都准备好了以后,我们三个人开始了登山之举。
狼牙山本来就以险峻著称,虽然海拔高度仅有1100米,但弯弯绕绕,绕绕弯弯,登山距离足有4000米以上。特别是上山的道路,基本上都是石头砌的台阶,高且陡。刚刚开始登山时,还不觉得怎样艰难,越往上走,越感到吃力,真的不亚于李白笔下的“蜀道难”。
登山的游人很多,其中有很多年龄较大的男女老人,可能是他们经常做登山运动的关系,身强力壮,简直是健步如飞。我们也仿佛受到了感染,一步不停地往上攀登。
大约在四五百米高处的办山腰,有一个岩洞,叫红玛瑙岩洞。岩洞旁边碑文上介绍说,这个红玛瑙岩洞,是我国首次发现的红玛瑙质构成的自然景区,形成距今已有16亿年的历史。
红玛瑙岩洞通高90米,宽50米,共设6个景点,有仙女下凡、八仙贺寿、塔林夜月等40多个景观。进得洞来,拾级攀缘而上,既能观赏惊险奇绝的景色,又可当作登狼牙山的通道。
有的通道里怪石嶙峋,犬牙交错,一不小心,就会刮伤皮肤。肖厚志在前面领路,不时地回头提醒我一下,或者是伸手拉我一把。他拉我时,我也回头拉住刘阳的手。我们三人手拉手,一步一步往上攀登。
到了蚕姑坨半山腰,看见一座灵峰院。这个灵峰院俗称尼姑圣母院,原有佛殿20余间。现历经千余年,蚕姑圣母殿仍保存完好。
据碑文记载,灵峰院历史悠久,为五代时所建,此后,历代都对它进行过修缮,是一座千年古刹。三教堂因供奉“儒、道、佛”三教之祖孔子、老子、如来佛于一堂,形成全国独一无二的“三教文化”。为其增加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如今,灵峰院以辟为狼牙山六大旅游景点之一,每天游人如织,殿内烟火缭绕。
整个登山过程大约用时90分钟,我们终于登上了狼牙山主峰。在狼牙山山顶上,我们看到了八路军五壮士舍身跳崖的地方。缅怀先烈,自有一番感慨!在狼牙山五壮士舍身跳崖的碑文旁边,俯身下看,烟雾弥漫,看不清崖底。我想像中的壮举,仿佛历历如在面前。
为了早点赶到易水河,我们下山是坐缆车下来的,自然是比上山要快许多许多。
下午五点来钟,我们到了易水湖边。我们先在河边找一个农家院,把随身携带的物品放下,准备游湖回来在农家院休息
易水湖距离我们下榻的农家院不足200米远,不一会,我们三人和一个旅游团队的四个女孩登上了一个游艇。
为我们乘坐的游艇掌舵的是一位三十多岁的中年妇女,高硕的身材和健朗的体魄很像一位壮男。我没有请教她的高姓大名,但我觉得还是称她为船嫂比较合适。这位船嫂很健谈,不时为我们解说她所知道的历史人物、事件和各种传说。
她还告诉我们,现在的易水湖是1958年人工修建的,上游与远古易水河相连,顺势望去,水天相接。不巧的是当时阴天,附近刚有淅淅沥沥的小雨下过,湖面灰蒙蒙一片,望不到很远。但在靠近湖水的山崖下,清晰可见崖上的花草树木。
她一会儿告诉我们说,前面的那座山叫李密山,是隋唐时期瓦岗军领袖李密的仙居之地;一会又用嘴巴点向正前方的悬崖上,说:“你们看,那像不像一个大猩猩?”
没错,半山腰上还真是印着一个大猩猩的头像,一只高跷的大鼻子,一对深陷的眼窝,像极了!就是这个头像要比真的大猩猩还要大很多很多。
离大猩猩不远处,还有一个类似人的脚印痕迹,船嫂告诉我们说:“那是八仙中铁拐李的脚印。”
我问:“铁拐李的脚印怎么那么大,它是怎么印上去的?”
船嫂摇摇头说:“不知道,大家都那么说。”
不知不觉中,已经风平浪静,西边太阳即将落山的天空出现一片彩虹,从倒映在水中的画面望去,更加绚丽异常。
和我们乘坐一个游艇的四个青春靓丽的女孩,叽叽喳喳个不停。看着她们充满蓬勃朝气的笑脸,我也仿佛年轻了许多!
我时而远眺周围的山水风光,时而引发一些怀古之幽思:荆轲慷慨悲歌的地方在哪里?这就是远古的易水河吗?这就是电影《赤壁》的拍摄现场吗?远古的易水河真的就是这个样子吗?
那么,我想象的易水河究竟是什么样子呢---沉思中,老同学肖厚志用手推了我一把,说:“来,我给你照一张像吧!”
我这才从沉思中醒来,这才看见周围游艇上的游人们不知何时相互欢呼起来,游艇在欢声笑语中你追我赶,竞相追逐,似千舟竟放,颇为壮观。
我不知道肖厚志为我拍了几张照片,我知道他没有带照相机,他是用手机拍照的。我不是特意来游玩的,也不可能带相机,就用手机拍下了自己喜欢的画面。
太阳已经落山了,只有西边的天际仍然红霞满天。人们意犹未尽,我自己也在刹那间留下了依依惜别的深情---
晚饭后,旅游团队的年轻人在农家院饭店的院子里点起了两堆篝火,和我们同乘一个游艇的女孩,非得拉着我们参加她们的篝火晚会。她们的盛情,我们却之不恭,只好逢场作戏了。
已经很晚了,不知疲倦的年轻人手拉手围着篝火载歌载舞,久久不愿散去。
此情此景,使我想起了电影《草原上的人们》,眼前的农家院不就是草原上的蒙古包吗!“夜阑犹自不成眠,浩浩思绪涌笔端。”我也是兴奋的难以入寐。
我回到房间,在物品柜里拿出一瓶啤酒打开。然后,斜倚在床头,一边喝着啤酒,一边开始了我的构思最后,我提笔写下了《易水游散记》一文,并将自己在游易水湖时构思而成的《游易水湖有感》,作为本文的结尾,献给我的恋人和有一天能够读到拙作的朋友们:
雨雾蒙蒙易水寒,烟波湖上竞千帆;
山光水色如仙境,流连忘返乐陶然。
遥想战国群雄立,逐鹿中原在目前;
成王败寇均粪土,炎黄子孙亿万年!
写完文稿,周剑飞才想睡觉。不知何时,他睡着了,睡的真香、真甜!
早上,刘阳早早的起床了。他看周剑飞睡的正香,不忍心招呼他,就自己出门遛弯去了。幸好,周剑飞并没有起来太晚,只是出发时,比原计划晚了一个小时。
刘阳知道周剑飞几乎一宿没有合眼,就抢着驾车。多亏肖厚志把他们回家的路线早已指点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他们俩不用现打听行车道路,一路疾驰。
刘阳想让周剑飞在车上睡一会儿,可是,周剑飞根本没有睡的意思。他哪里知道,周剑飞开始想家了。
周剑飞不是想自己的妈妈,不是想自己的儿子。他自从当上刑警大队大队长以后,有时一个多月都不回家一趟,想妈妈和小飞的时候,只不过打个电话问候问候。
周剑飞现在想的是战友,是秦刚,是林小琳。一想到小琳,周剑飞就感到如沐春风般的温暖。不知道小琳她们怎么样了啊!当然,他对秦刚是百分之百信任,对林小琳是百分之百放心。
周剑飞想她们,惦记她们,是因为自己从没有这么长时间离开过她们啊!周剑飞没有给她们打过电话,秦刚和林小琳却给他打过,但都是问候的电话。特别是林小琳,几乎是每天都要打电话问候几句。
周剑飞没有告诉她们案子的情况,只是说自己此行非常顺利,并且收获不小,不用她们惦记。
对秦刚和林小琳的工作情况,周剑飞也没有多问。他知道,遇到重大问题,秦刚和林小琳会主动请示和汇报的。
刘阳看见周剑飞毫无睡觉的意思,就没话找话地和周剑飞说:“周大队,没想到你和林大队还有这样的故事啊!大家都以为你和梅傲雪是板上钉钉的事呢,我若不是亲自听你说的,我根本不会相信这是真的啊!”
周剑飞说:“我和林小琳的事情,我本来准备侦破系列案件之后公开告诉大家。那时,我要请大家喝庆功酒,喝我和林小琳的喜酒。现在还不到公开的时候,我老同学问到我了,我不好意思不告诉他。你现在已经知道了,暂时还不要声张。”
刘阳回答说:“我知道,我不会传扬出去的。就是不知道教导员和林大队他们现在怎么样了。”
周剑飞说:“他们的工作量很大,不是很快就能出结果的。只要他们工作做到位,自然是水到渠成的,我相信他们。”
周剑飞哪里知道,就在今天,就在他和刘阳回家的路上,林小琳的调查,也有了突破性的进展。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