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农家媳妇

农家媳妇第21部分阅读

    妞去洗个手,拿两副碗筷过来,咱们好吃饭了。”翠莺一进屋就唤起了赵强,一听媳妇说完,赵强就应了声,抱着妞妞出屋去厨房了。

    等赵强和妞妞从厨房回来后,大家就围着桌子吃晚饭了,方氏笑着道:“我不知道你们会来,家里也没准备啥菜,等明儿吧,明儿我去集市割些条子肉回来,再买只鸡,咱们做顿好的。”

    “干娘,咱们又不是客,哪用这么破费,要是这样,咱们哪里还敢住下来。”翠莺一听这得多少钱,虽说方氏手上有些积蓄,衣食到不缺,可也没必要为了他们这么破费,让她怎么好意思,忙出口阻止了。

    方氏随即白了她一眼,佯装嗔怪道:“你这是拒绝干娘的心意喽,我也不是顿顿都这样,况且你不吃,咱妞妞还要吃点补补呢,都别拦了,明儿一早我就去买。”说完就低头看着坐在她怀里的妞妞,笑道:“妞妞还想吃点啥,外婆明儿一道帮你买回来。”

    妞妞这会还小,有好东西就知道张嘴,却还讲不出哪些爱吃,方氏这么一问,她仰起了脸,对着方氏嘻嘻笑着,嘴里只知道嚷着,“好吃的,好吃的,买好吃的。”

    妞妞一脸馋嘴的神情逗得方氏咯咯直乐,伸手捏了捏她的小脸蛋,笑道:“外婆明儿多买些好吃的,保准咱们妞妞喜欢吃。”

    翠莺见方氏那乐呵样,再加上她刚刚说的话,也就没再出言阻拦,只是跟着方氏一道呵呵笑了起来。

    等到大伙吃得差不多了,翠莺才开口道:“干娘,咱们从家里挑了些玉米面、麦面啥的,也没啥好东西,就搁这吃吧。”

    “来我这哪还用带这些个,我老婆子虽比不过大富人家,可让你们吃口饭的钱还是不缺的,这些口粮,等过些日子还是挑回去吧。”方氏年纪大了,也吃不了几口饭,一早吃完帮着喂妞妞吃饭了,听翠莺这么说,就扭头看向搁墙角的两个麻袋,嘴里回道。

    赵强一直都没怎么插嘴她们娘俩的谈话,这会听方氏这么说,忙开口道:“干娘,那咋行,咱们总不能白吃白住,你要是不收这些口粮的话,要不咱们给些银子,那也是成的。”

    “干娘咋会要你们的银子,好了好了,都别提这事了,你们要搁这就搁这吧,不过银子啥的可千万别再塞给我。”方氏知道翠莺、赵强都是明白人,要是不收一点东西,只怕他们心里会很过意不去,到时候真拿些银子过来,反而更加麻烦,索性就将这些口粮留下了,反正到时候要是吃不完,再让他们挑回去就得了。

    赵强、翠莺见方氏收下了,心里也安心了不少,不过他们确实想过再给方氏一些银钱,却被方氏一早堵了口,想想也就罢了,往后日子还长,到时候多拿些东西孝敬她也是一样。

    事儿说定了,翠莺和赵强很快将碗里的饭扒拉完,之后翠莺站起身来收拾碗筷,见方氏站起身准备去厨房烧水,赵强忙道:“干娘,你就歇着吧,这些事有咱们呢,上趟我已经烧过水,这趟还是我去吧。”

    方氏想想这段日子他们都要在这住,一家人也不用客气,因此再不同他们争了,笑着道:“那就你们收拾吧,我再抱妞妞玩一会。”说完抱起妞妞回自个的东间去了。

    赵强先一步去了厨房烧水,翠莺收拾完桌子后,捧了要洗的碗筷也去了厨房,等他们两口子在厨房忙完后,天已经全都黑了下来,赵强提着铜皮水壶,同翠莺回屋去了。

    翠莺一进屋就去了西间,得先将床铺收拾起来,晚上才能睡。翠莺上趟来住过,自然知道东西放哪,径直从樟木箱里取出被褥铺上,又从柜子里拿出松软的盖被和枕头啥的,等所有都弄好后,赵强也已经调好温水,翠莺就去了东间。

    “干娘,天晚了,你也该歇下,屋里水都兑好了,我抱妞妞回去洗洗,也好睡了。”翠莺进到东间,见妞妞趴在床上,方氏俯□子同她玩,一老一少都乐呵着,到是有些不忍心打扰,可瞧瞧天色确实晚了,才上去开口道。

    “你瞧我都玩得忘了时辰,你们今儿一路过来,也累了,是该早些歇息了。”方氏笑着直起腰背,话说着就抱起妞妞,道:“妞妞,外婆明儿再陪你玩,这会同你娘一道去洗洗歇下吧。”

    妞妞到也听话,对着方氏点了点头,就伸手让翠莺抱过去,翠莺抱着妞妞过去西间后,就将她交给了赵强,自己拎着铜壶返回方氏的东间,帮着她兑温水洗漱,并坚持伺候她睡下,吹熄油灯后,才回去西间。

    等回去西间时,赵强已经帮妞妞都洗漱好,脱了衣裤安置她睡下了,之后两口子才各自洗漱了,吹灯歇下。

    也许是一路累了,又或许是来了方氏这让翠莺心里轻松,他们躺下后,赵强抱着她两人才说了一会话,翠莺就已经迷瞪起来,连眼皮都睁不开了。

    赵强见她好半天都不回话,低头见她已经睡着,这才歇了话,搂着媳妇入了睡。

    72、农家媳妇

    翌日一早方氏真如昨晚说得那样,一早就起身出了门,去采买一些菜以及给妞妞的零嘴,等买回来后,才匆匆赶去陈府。

    小两口起来后,赵强也没有在家待着,背起板凳和工具出门去兜生意了,这可是吃饭的行当,决不能丢下。

    大家都出了门,只留翠莺和妞妞在家,翠莺让妞妞自个到院子里,去找其他小孩子玩,她则收拾起屋子来。

    等屋里屋外全都收拾妥当,又将方氏一早买回来的菜都洗好,才洗了手摘了围裙,回屋取出那几个油纸包,挑了其中一个打开来,里面包的是芝麻酥,拿了碟子将芝麻酥一块块码在碟子上,也不取多,就取了十多块,之后把纸包重新包好放入柜中。

    “妞妞,来,跟娘去洗把手。”翠莺端了木盆到院中,唤了妞妞过来,拉着她去厨房舀水洗手,等她洗干净手,就牵着她回屋,将装芝麻酥的碟子递给了她。

    “呐,这是外婆买给你吃的,你慢慢吃,可别噎着。”翠莺看妞妞拿在手里大口吃着,就笑着吩咐她道。

    妞妞这边吃着,还不忘外边的玩乐,捧着碟子走到门前,眼睛直往外瞅,翠莺瞧了瞧,就走到她身边蹲下,笑着道:“妞妞,你要不要分点给他们吃啊?”

    妞妞扭过脸看翠莺,对着她点了点头,笑得露出了几颗的大门牙,翠莺见她点头,就起身拿木盆又去舀了清水回来,然后朝院子里玩乐的几个小孩招了招手,笑道:“你们要不要过来吃芝麻酥,要的话就来洗干净手。”

    院里的几个小孩一下子全涌了过来,几个人你挤我我挤你,全凑到木盆面前来洗手了。等他们都洗完,翠莺帮他们擦干净手,才每人递上一块芝麻酥给他们吃。

    妞妞见有这么多孩子跟她一道吃东西,乐得咯咯直笑,手里头的芝麻酥糊了一嘴角,黑呼呼黏哒哒的,其他孩子也大多手上糊了一手。

    翠莺笑着帮她擦拭嘴角,等他们全都吃完后,又去取了水让他们清洗了一遍,才将黑呼呼的手洗尽,之后全都跑回院子里玩了。

    妞妞去玩了,方氏和赵强又一时半会回不来,翠莺闲着无聊,就到厨房切起菜来,等到所有菜都切好,瞧了瞧天色,都还没到晌午,平日里在家忙碌,时间也过得快,如今空闲下来,到感觉没事做一般,时间难打发。

    翠莺想想在这还得待上一段日子,老这么空闲也不是个事,总得做些什么,否则真是浪费时间。

    想到这些,翠莺就在厨房冲了手,去院子里唤了妞妞,带她回屋收拾了一下,重新梳了梳头,就抱着她出门去了。

    出了院子就直奔宝坪路,前两个月寒天腊月的,手上都长了冻疮,再加上过年忙,她就没去接绣件,如今已经开春,天渐渐暖和起来,手上的冻疮也蔫了,是时候去陈记看看,接些新绣活来做了。

    到了宝坪路的陈记绣庄,翠莺就径直进店,店里的伙计到有几个认识她的,见她来了,就去唤了大陈管事出来。

    “大陈管事,过年的时候还没跟你拜个年呢,真是过意不去。”翠莺见到大陈管事走出来,忙笑着打招呼,说了番客套话。

    “小娘子你太客气了,今儿来是准备接绣活吗?”大陈管事还是一贯笑咪咪的,说话很客气。

    “嗳,这不年节过去了,手上也空了,就想着来问问大陈管事,这会店里可有绣活?”翠莺将妞妞放下地,用手牵着她。

    大陈管事招了招手,一名伙计很快跑了过来,“你去将这月登记的册子取来我瞧瞧。”那么伙计得了吩咐,就跑进柜台去,不一会就取了一本册子过来。

    大陈管事接过册子翻了翻,抬头道:“小娘子,这月小件的不多,前儿都已经分给其他绣娘做了,要不你过几天来看看,估摸着过不了几天,喜服、喜被这些活一定会多起来的。”

    翠莺一听,忙点头称是,并道谢了一番,这才重新抱起妞妞,告辞了出来。

    绣活没接到,翠莺又不想太早回去,瞧着天气还不错,就抱着妞妞去了集市,在集市上逛了一圈,就买了几个水梨,准备回去放些冰糖蒸了给方氏,昨儿夜里,她听到方氏有几声咳嗽,吃这个最好。

    等逛累了,翠莺就抱着妞妞回了院子,小妮子好似也有些累,等回到屋里后,翠莺就安置了妞妞睡午觉,自个就坐在床边,哼小曲哄她入睡。

    此时屋子里很安静,翠莺轻轻哼着小曲,声音轻柔,妞妞靠着她很快就睡着了,而她歪靠着床沿,耳中不时传来院中小孩的嬉笑声,衬得屋内更显静谧,不知不觉她也有些迷瞪起来。

    也不知迷糊了多久,屋外传来了唤声,“翠莺。”

    翠莺一下子醒了过来,忙站起身来,跑去开了门,方氏就走了进来,翠莺往外眺了眺,瞧着天色还不算晚,就道:“干娘,你咋今儿回来得这么早。”

    “今儿早上,三少奶奶启程去了她娘家,得过几天才回来,三少奶奶这么一走,府里就没啥忙的了,我干脆就吩咐了底下人,自个先回来了。”方氏说着话就坐了下来,翠莺过去拿起桌上的茶壶,倒了杯水递给方氏。

    “那干娘饿不饿,要不要早些做饭?”翠莺问道。

    “哪用这么早,强子不还没回来,早早做了,等他回来饭都凉了。”方氏喝口水解了渴,就放下了茶杯,忙出声阻止了翠莺。

    翠莺点了点头,在方氏身边坐了下来,轻声道:“刚我抱了妞妞去了绣庄,本想去接点绣活,不过大陈管事说,小件绣活这会没有,让我过几日再去看看。”

    “你也不用急着捣腾,平日里在家里还干不够,到我这有空闲的话,歇几天也没事的。”方氏还是挺心疼翠莺的,觉得她不用如此操劳。

    “这么空闲我也不太习惯,本来想接点绣活既能赚几个钱,也能打发些时间,到也不怎么累。”翠莺笑着说道。

    方氏想想到也是,就不再说啥,扭头在屋里四顾看了看,没瞧见妞妞,就问道:“妞妞呢?”

    “在屋里睡着呢,刚从绣庄出来,我带她去了集市逛,这会累了,就睡着了。”翠莺往屋里指了指。

    方氏一听,就压低了一些声音,娘俩坐着聊了会闲话,瞧着天色渐渐暗了,翠莺就准备起身去唤妞妞起床。

    刚站起身时,外面有敲门声传来,“方妈妈在吗?”

    方氏一听站起身去开门,往外一瞧,只见一位三十多岁,身着一袭锦缎长衫,头上扎着布巾,脸方方正正的男人站在门外。

    “呀,是刘掌柜啊,快请进来坐,你可真是个稀客。”方氏笑着将人让了进来,而翠莺这边忙避进了东间去,总归是外客,又是个男的,她不是很方便见,进到东间后,就走去床边唤醒妞妞。

    被唤为刘掌柜的男人笑着走进屋来,方氏请他坐了下来,正要去泡茶,刘掌柜却唤住她,笑着道:“方妈妈不忙,我就待一会,就不用如此大费周章了。”

    “过门是客,要是连杯茶都没有,那咋成。”说着就站起身来,准备去取茶叶,冲热水泡茶。

    “方妈妈真不用了,我到不是和你客气,我这趟来本想找三少奶奶,去了府里才知道,三少奶奶今早出了府,我想着就不跑来跑去了,等三少爷回府,直接禀了少爷,这不在府里等着也是闲坐,就想着来见见方妈妈,要不了一会我还得去府里呢。”刘掌柜将来意道了出来。

    方氏听他如此说,也就不再执拗,重新坐回了座位上,顺着话问了起来,“刘掌柜,你们布庄不是由大少爷管着嘛,还有啥事要禀三少爷的?”

    “也没啥大事,就是前些日库房不知怎么的漏了水,这不得将库房里的布给搬出来,我就想着顺便点算一下库房的货,再将浸湿报废的布料也清算一下,本来这种事也不用禀三少爷,可前几日走了名伙计,这会店里又忙,实在抽不出空来,你也知道,这边镇上识字的人少,一时也雇不到人做这点算的活,只能来三少爷这边,看看能不能拨个人过去帮忙几日。”刘掌柜原原本本将事告知方氏,看得出来,对方氏还是挺信任的,店里的事也告诉她。

    “原来是这样,你来得真不巧,今儿三少奶奶去了娘家,这一去总得十来日吧,三少奶奶带走了府里好几个人,这样的话,不知道三少爷还有没有人手拨给你。”方氏将自个知道的事告诉了刘掌柜。

    “看来我还真是不巧,要是真拨不出人手,那只能到外边去碰碰运气,看能不能请到个会写字的,只要能写出清单来就成。”刘掌柜微微皱了皱眉,想想就几天的活,这种短工,到外边去只怕也很难请到人,这事到真有些棘手。

    外边两人说着话,东间里的翠莺将妞妞唤醒穿好衣物后,就坐在床边帮妞妞梳头发,到是把他们的话都听了进去,心里不觉想着,自个认识字,一般的字也都会写,刚好这些天也没有绣活,到是可以去帮个忙,上趟刘掌柜帮着制服林海,她还没有好好谢过人家,这趟就当做道谢好了。

    想到这些,翠莺就抱起妞妞走了出去。

    73、农家媳妇

    翠莺抱着妞妞走出了东间,刘掌柜抬头看了过来,方氏忙笑着介绍道:“这是我干闺女,上趟让你帮忙办的就是她的事。”

    刘掌柜站起身来,颔首行了礼,翠莺忙放下妞妞回了礼,问道:“我刚在里间听到刘掌柜说要请会写字的人,刚巧我原先在府里跟四姑娘学过一些,常用的字我都会写,不知道我能不能帮上刘掌柜?”

    刘掌柜一听,自然是乐意得很,忙笑道:“那自然好,方妈妈同我就像一家人,她的干闺女,我就更加放心了。”

    翠莺见他满面笑容,看来是真心乐意她去帮忙,并不是碍于方氏的面子,心里也就放心了,忙道:“只要能帮上刘掌柜的忙,我心里就高兴了,上趟你帮了这么大的忙,我都还没来得及多谢你,真是失礼。”

    “哪里,哪里,方妈妈的事就是我的事,不用如此客气的。”刘掌柜嘴里说着不用客气,他自己到是满嘴客气话,方妈妈和翠莺都笑了起来,三人坐着又说了一会话,刘掌柜就告辞了,临走前告诉了她布庄的地址。

    娘俩送走了刘掌柜,不多时赵强也回来了,翠莺忙将这事告诉了他,赵强也是极赞成,说刘掌柜帮了那么大的忙,是该多谢人家的。

    两人聊了几句,翠莺就去了厨房烧晚饭,将方氏今早买来的肉和鸡全下锅炒了,再加上青菜和一道酱爆茄子,晚饭的菜就全齐了。

    赵强进来厨房,帮着将菜捧出去,之后又帮着摆饭,等翠莺全烧好,解了围裙洗了手,回到屋里就可以坐下吃饭了。

    翠莺刚坐下捧起饭碗,就开口问道:“我刚刚忘了问刘掌柜,我过去能不能带上妞妞,不然的话,妞妞放家里没人带也不成。”

    “没事的,你直接带去就好了,反正你也只去几天,管好妞妞别让她乱跑就成。”方氏随口就说了,想来这点事刘掌柜应该不会在意。

    翠莺听方氏这么说,也就放心了,一家人吃完晚饭,收拾好碗筷,就早早歇了。

    翌日一早翠莺抱着妞妞,同赵强一道出了门,赵强一直将她送到东坝路上的陈记布庄前,看着翠莺走进布庄,这才夹着板凳,挑着箩筐兜生意去了。

    “这位小哥,请问刘掌柜在吗?”翠莺跨进布庄,见到店里的伙计擦柜的擦柜,扫地的扫地,个个都在忙碌,想来是刚开店门,大家都在收拾,一时没注意有人进来。

    翠莺这么一声唤,柜台里正在擦拭的一名伙计抬起头来,见有人进来,忙笑着招呼道:“这位客官,咱们店里各种布料齐全,你尽管挑。”

    “小哥,我是来找刘掌柜的。”翠莺忙笑着说道。

    伙计一听,忙问道:“请问,可是方妈妈的干闺女?”

    翠莺见他晓得自己,忙点了点头,伙计这才从柜台里绕了出来,笑着道:“咱们掌柜昨儿就吩咐过了,他今早有些事,会来得晚一些,让我见着你,就带你去库房。”说着话,伙计就将她往后边让。

    翠莺就跟着伙计往店后头走去,伙计一边走嘴里还没歇下来,继续道:“我姓张,店里人都叫我柱子,你也可以这么叫我,掌柜吩咐,你要有啥不懂的,尽可以问我。”

    “嗳,柱子,那就麻烦你了。”翠莺客气地说了几句。

    两人说话间,就进了店后头的院子,柱子领着她到了院子北边的一间屋子,从腰里拽下钥匙,开了门上的铜锁,打开门往里走。

    翠莺左右瞧了瞧这院子,地方到也算宽敞,就放下妞妞,让她自个在院子里玩,然后才跟着柱子走进去。

    一走进去就感觉里面有股淡淡的霉味,屋里有些暗,整间屋子都摆放着一道道的木架子,架子上一匹匹的布料整齐码放着,粗略估计,这屋里最起码有好几百匹布料。

    “咱们这库房前几日不知怎么渗了水,架子上边几层的布料都还好,没打湿一点,只是最下边这一层,就有些布被渗湿了,这些布就只能报废,也因着渗水,屋里有了霉味,要是布放久了,这霉味就会染到了布上,咱们掌柜就想着把布都搬到东边那间空屋去,这间库房就不用了。”柱子将大致情况说了一遍,翠莺跟在后边仔细听着。

    说到这里,柱子扭头看向翠莺,笑着问道:“这位小娘子该如何称呼?”

    翠莺回道:“我夫家姓赵。”除了家人,女子的姓名是不能让人家知道的,所以翠莺只说了丈夫的姓。

    柱子也不以为意,继续道:“赵家娘子,待会就有人进来搬布,你只要将搬出去的布料都登记了,哪种布料各多少匹,还有挑出[]被水浸湿的布料,要特别注明出来,也就这么几件事。”

    翠莺将柱子的吩咐听得仔仔细细,之后才开口道:“我从来没学过布料,如何分辨得出布料的料质?”

    “这也不难,每匹布料都有吊牌,牌上写着布料名字,你只管照着抄,仔细着点,别弄错就成。”柱子说着话,随手指了一旁架子上的一匹布,翠莺顺着方向看过去,到真看到一卷卷的布匹上都吊着木牌,上面写有毛笔字,看来是布料的名字,这样到是挺方便,翠莺这才放心下来。

    柱子扭头又走到墙边,用钥匙打开墙边的一只矮柜,从矮柜里取出一本册子并笔墨,将册子交给了她,将笔墨搁在了矮柜上头,道:“就登记在这本册子上,你翻前边看看,就按着前面登记的样子,往后写就成了。”

    翠莺拿起册子翻了几页,册子上到真一笔笔登记得很清楚,有了照样的例子,翠莺就更加容易上手,于是笑着道:“那我清楚了,多谢柱子你了。”

    “没事,那我去前边忙了。”柱子说着话就出了库房,刚走了没多少步,就见到几名雇佣来的粗工走了过来,忙招手道:“都过来这边。”

    几名膀大腰圆的粗工快步跑了过来,柱子又领着他们到了库房,道:“就是搬这些布匹,你们可得仔细着点,这都是上好的布料,可千万不能勾破,要勾破了你们可赔不起。”

    几名粗工连忙点头,柱子这才摆手让他们搬起来,而翠莺就拿起笔点了墨,每搬出去一匹布,就照着牌子登记一笔,等几名粗工肩上扛的布匹全都登记好了,才让他们鱼贯出去,跟着柱子后头,去往东边那间屋子摆放。

    柱子将人领过去之后,教会他们如何摆放,又一再叮嘱了让他们小心,这才出了院子,去前头忙了。

    几名粗工到挺憨厚的,翠莺因多年未曾提笔,写字已经很是生疏,再加上她并不认识布料,登记木牌时就份外小心,一再核对之后才写下来,难免动作缓慢,他们几个到也配合,并没有因她耽搁时间而不悦,都等着她一一登记好,才扛着布料出屋。

    库房的布料多,再加上翠莺的手脚慢,而且粗工们怕布料有闪失,一次也不敢多扛,一天下来,却只搬了没多少,还远不到一半,不过期间刘掌柜也来瞧过,到没催促他们加快,如此的话,翠莺和粗工们就不那么着急了,继续慢工出细活。

    待到傍晚,柱子来唤粗工们收工,并分别给他们每人五十文钱,几名粗工得了钱都很开心,平日里比这活累得多的,也得不了这些钱,一个个脸上都乐呵起来,听到柱子说明儿还要搬,全都抢着说要来。

    翠莺瞧着他们的高兴劲,也跟着笑了起来,一天相处下来,大家到有几分熟悉了,这些全都是憨实的人,赚几个钱都不容易,心里也替他们高兴。

    等粗工们都走了之后,翠莺将册子交给柱子,他仔细翻了翻,道:“赵家娘子到是仔细,写得也工整,不错,不错。”嘴里说着话,柱子就将册子合上,伸手从腰间摸出钱袋,想要数钱给翠莺。

    翠莺忙推拒道:“这可使不得,我只是来帮忙的,不用算工钱。”

    “可掌柜的有吩咐,要我算钱给你,这样我很为难。”柱子抬头看她,颇有些为难。

    翠莺笑道:“你也不用为难,到时候我自个同刘掌柜说,你就放心吧。”说着话,就唤来了还在跑来跑去玩的妞妞,抱着她出了布庄。

    回到方氏院子时,见到赵强的东西已经放回原处,就知道他已经回来,屋里瞧瞧没有,翠莺就往厨房去了。

    进厨房一瞧,赵强果真在烧晚饭,翠莺忙道:“还是我来吧,你跑了一天也累了,洗洗歇会吧。”

    “没事,你不也累了一天,我都已经快烧好,你就不用再接手了。”赵强笑着推拒,翠莺也就算了,蹲在一旁帮忙烧火,并将今儿在店里的事告诉了他,两人窝在厨房里聊了起来,等到饭烧好后,方氏也回来了,翠莺又同方氏细细说了一遍。

    方氏其他都没说啥,只道:“你帮着干活,收些工钱也没事,你不收的话,只怕刘掌柜反而为难。”

    “我一心想着要帮忙,还上次的人情,再说活也不重,这样还收工钱的话,也不好意思不是。”翠莺一边喂妞妞吃饭,一边回道。

    “对啊,干娘,咱们这么欠着人情,心里也不舒服,这回能还上不正好。”赵强也同翠莺一个意思。

    方氏见他们两口子都想还人情,也就没再说啥,笑着道:“那随你们,反正咱们也不缺这几个钱,你们想怎么办就怎么办吧。”

    翠莺、赵强全笑着点了点头,一家人又聊起布店的事,直到吃完晚饭,方氏抱着妞妞玩,翠莺和赵强收拾碗筷和厨房,等收拾好了,赵强帮妞妞洗漱,安置她睡下,翠莺依旧伺候方氏歇下后,才回屋歇下。

    翠莺第二日照旧抱着妞妞同赵强一道出门,今天同昨天一样,仍是那几名粗工过来搬,不过昨儿一天下来,翠莺到稍微熟悉了一些,动作比昨儿稍稍快了起来,等到傍晚收工时,整个库房就只剩下最下面一层没有搬了。

    到了第三天,翠莺动作又慢了下来,因最下面一层要分辨哪些浸了水,哪些没浸水,不过毕竟只有一层,布料不算多,忙到晌午过后,到是全都登记完了。

    正巧刘掌柜进院来,翠莺就将册子交给了他,刚她已经点算过,共有五匹布料浸了水,她已经登记了报废,这会正好让刘掌柜检查核对一下。

    刘掌柜仔细核对过之后,也同柱子一样,夸赞翠莺仔细,当然又是摸出钱袋,硬是要将三天的工钱算给她。

    翠莺实在推拒不了,于是想了想,对刘掌柜说道:“刘掌柜要真想我收下工钱,到不如卖一匹报废的布料给我,将工钱折算在里面好了。”她今儿在登记报废布料时,仔细看了看,这些布料颜色料质都是上好的,要是能折价买下来的话,到是大有用途。

    作者有话要说:铛铛铛,18开新文了,菇凉们多多捧场,收藏评论多多砸给18吧!

    戳一下就能看到新文→《旺家小农女》

    74、农家媳妇

    刘掌柜回答得到挺爽快,“你想要这些布啊,那行,就给一两银子吧。”陈记向来注重名誉,那些稍有瑕疵的货品都不会拿出来卖的,这几匹浸湿的布料,报废登记后,都是得销毁的,要是其他人要的话,刘掌柜肯定是不卖的,怕布料流到市面上,坏了陈记的招牌,可翠莺是方氏信得过的人,再加上原先也待过陈府,自然懂得规矩,所以低价卖给她,他到是放心的。

    翠莺听了很是诧异,一两银子实在是太便宜了,往常这些好料,光一匹都值二三两银子了,虽然浸过水,可其实晾干后,也没啥大毛病,外行人根本看不出来区别,这样的布料,却能便宜这么多买到,真算是占了好大便宜。

    “刘掌柜,那真是多谢你了,我这会没带那么多银子,这就回去取,待会就给你送来。”翠莺说完高兴地出了店,抱着妞妞往方氏院里去了。

    回去后,方氏和赵强都没回来,翠莺只得等着,直到他们全都回来,就同方氏说了想买布庄报废的布料,方氏一听这么便宜,也觉得相当划算,当即取了银子给她。

    “干娘,我那边都是十两的银子,等明儿我去兑成碎银,就把银子还给你。”翠莺接过银子,就同方氏说道。

    方氏到也没推托,翠莺往外走时,赵强忙跟了上去,道:“我同你一道去,不然这些布你肯定搬不动。”

    翠莺才想到这茬,忙点了点头,两人一道出了方氏的院子,去往陈记布庄,到了布庄,刘掌柜到还在铺子里,翠莺忙将银子取出递给他。

    “柱子,将里面那几匹浸水的报废料子取出来,给赵家娘子。”刘掌柜还是坚持将工钱扣了出来,之后才唤了柱子去将布料取出。

    赵强一听就跟着柱子去了,嘴里道:“还是我来扛吧,劳烦小哥不好。”

    柱子见赵强这般客气,到也欢喜,就领着赵强去了院子东边那间屋子,取出那几匹报废的浸水布料,赵强多谢了一番后,扛着就出了院。

    翠莺也是客气了好一番,才同赵强出了布庄,扛着布料回方氏院子去了。回到院子时,天已经黑了下来,进去的时候,所幸院子其他两户都闭着门,到没人见着,否则翠莺还怕有人会说闲话。

    将布料扛回屋里后,翠莺就将门关了起来,他们出去的这会功夫,方氏已经将饭菜都做好了,见他们回来,忙唤道:“回来了,快坐下吃饭,再耽搁等会饭都凉了。”赵强瞧了瞧没地方搁布料,就干脆进屋,先搁在了床上,妞妞见了只觉新鲜,扭着身子从方氏膝上爬了下去,跟着赵强后边跑进去了。

    翠莺怕布料被妞妞给弄坏,忙也追了进去,又将她抱了出来,这才同赵强一道坐下吃饭。

    等饭吃好,赵强想着女人家喜欢布料,肯定要仔细瞅瞅,就把收拾的活全揽了下来,让翠莺陪着方氏进屋去看布料。

    看着赵强捧着碗筷出去,翠莺就抱着妞妞,同方氏一道进东间,两人坐到床边,取张凳子放在一边,将油灯搁在凳子上,也能就着油灯看仔细点。

    翠莺将床上的布料都放平整来,方氏捏着布料仔细看,这几匹布颜色到是都不同,有草绿的,有鹅黄的,有杏色的,还有两匹分别是水红和湖蓝的,到全都是出挑的颜色,面料纹理紧密均匀,这些布料要搁在莱州,可能算不上顶好的,可在这淮义镇上来说,算得上是最好的布料了。

    “是挺不错,这种价格能买到这样的布料,可真是捡了大便宜,往后的衣裙都有着落了。”方氏仔细瞧过后,脸上笑眯眯的,这么多布料,可以做好多身四季衣裙了,这大人小孩的衣裳都不愁了。

    翠莺却是笑着道:“干娘,我这些买来,并不为做衣裙的,我想着自个的针线手艺还算可以,将这些布料晾干,之后裁了做些荷包、香囊、钱袋、帕子、绢花什么的,天再热些还能做扇面,把这些拿出去卖,也能换些钱不是。”她都想过了,陈记绣庄卖的都是好一些的绣件,这些零零碎碎的都是不卖的,她做这些也不冲突。

    方氏到没想到翠莺有这打算,听了之后,不由道:“这布料便宜又好,做这些价钱上到能卖得好一些,可这么多东西要裁要缝又要绣,会不会太累了。”方氏想想都觉得辛苦,到是有些心疼翠莺。

    “干娘,平日里在家做活不也累,和那些下地的人比的话,这算是轻省活了,况且这段日子挺清闲的,这些东西都不难做,做着也能打发时间,绣得多绣艺也能精进,到时候接起绣庄的活,不也能多一些。”翠莺笑着分析给方氏听,方氏到也不是反对,只是怕翠莺受累而已,这会听她自个劲头到挺足,也就随了她。

    “你自个想做的话,那就做好了,不过一点,可不能太累着自个,晓得不?”方氏还是不忘叮嘱翠莺一番。

    翠莺忙笑着应承了,这当口赵强也走进屋来,方氏就起了身回她自个的东间去了。>

    赵强走过来将布料全都搬到柜子上放着,两口子收拾一下,洗漱好就歇下了,等到妞妞睡着了,翠莺才将自个的打算细细告诉了赵强。

    赵强对这些也不是很懂,不过他和方氏到是一个想法,怕媳妇太累,“媳妇,这样会不会太累着你。”

    “没事,我同干娘也是一个话,平日里在家干活也累,下地不就更累,这些都是极容易做的东西,不会累。”翠莺轻声说道。

    赵强心里到还有些迟疑,不由说道:“你说的这个,平日不都货郎卖的,咱们以前这些都没卖过,能比得过那些常年走街串巷的货郎?”

    “货郎那都不是自个做的,全是去批来的,本钱就比咱们贵了,而且咱们这些布料好,价钱能比一般的稍贵一些,况且,我照着莱州那边姑娘们喜欢的样子做出来,这边镇上可从来没有过,肯定会有人图新鲜来买,我想着应该能好卖。”翠莺将脑子里的念头都跟赵强仔细说了。

    翠莺想的这般细致,赵强自然是没话好说,只是一点,他还是不放心,低头看看怀里的翠莺,道:“其他到没啥,可这些东西挑出去,担子可不轻,你自然是挑不动的,我反正要去兜生意,我可以挑着去卖,可是再过些日子,地里的活该忙起来了,我得时常回去,到时候要咋办?”

    这个翠莺到真没想到,不过她也不愁,就道:“咱们也不定要和货郎一样,咱们可以做轻巧一些的,那样就算你回去,我也能挑得动。”翠莺想想又道:“咱们这些先卖着,要是卖得好,还能再添些姑娘、媳妇们喜欢的胭脂水粉,往年我在府里的时候,也帮姑娘们做过好些胭脂水粉,这些我自个全都会做,这不是又比其他人省本钱,而且我做出来的不比店铺里卖得差,我想也定能卖得好。”

    赵强听媳妇说得兴起,再想想,这边淮义镇算得上是大镇了,不比乡下的清贫,镇上大部分人到还算比较富足的,就从他自个卖的菜刀、剪子就能看出来,镇上的人并不像乡下人那么紧紧巴着钱袋,一个子都不舍得多花,到是对自个喜欢的东西挺舍得的,这么想来,到觉得可以试试,毕竟这些布料便宜,真要卖不出,剩下的也能拿来做衣裙,并不会浪费。

    “媳妇你真想做的话,那就做,裁裁绣绣的事我帮不上忙,其他活我都能做,你只管捣腾这些料子,其他的事由我来。”既然决定做了,赵强就极力支持媳妇,未免累着媳妇,杂七杂八的活他都愿意包下来。r>得了赵强的支持,翠莺心里就更加踏实了,两口子又细细商量了一会,到大半夜才歇了话睡觉。

    翌日起来,赵强拿了两张长板凳放在窗边,将几匹布都排开来,让暖暖的日子能晒到,窗边的风吹进来,也能让布料干得快一些。

    趁着布料还未干透,翠莺还不能动手裁剪,赵强就回了一趟林家村,到山里砍了树拖回家,准备动手做放货的担子,别的他不敢说,这东西不难,他自个动手也能做出来。

    叶氏见赵强回家,忙拉了他说话,赵强就把翠莺的打算说给她听,对于赚钱叶氏自然是开心乐意的,不过她心里还是有那么一些烦难,就问道:“这么说来,你同翠莺得留在镇上好些时日,你们那院子咋办?你那几只鸡我每日都喂着,你们一直不回来,那存起来的鸡蛋咋办?最要紧的,地里的活咋办?”

    “娘,这事还没准呢,咱们只是试试,要卖不好那就肯定会歇下来的,至于鸡蛋,娘就看着办吧,等地里活忙起来时,我会天天往家里来的,到时候院子我也会收拾,娘你就放心吧。”赵强笑着同叶氏解释道。

    叶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