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长战

第四章 练兵

    谕尔兵,仔细听:

    为子当尽孝,为臣当尽忠。

    朝廷出利借国债,不惜重饷来养兵。

    一兵吃穿百十两,六品官俸一般同。

    如再不为国出力,天地鬼神必不容。

    自古将相多行伍,休把当兵自看轻。

    一要用心学操练,学了本事好立功。

    军装是尔护身物,时常擦洗要干净;

    二要打仗真奋勇,命该不死自然生,

    如果退缩干军令,一刀两断落劣名;

    三要好心待百姓,粮饷全靠他们耕,

    只要兵民成一家,百姓相助功自成;

    四莫奸淫人妇女,那个不是女母生,

    尔家也有妻与女,受人欺辱怎能行;

    五莫见财生歹念,强盗终久有报应,

    纵得多少金银宝,拿住杀了一切空;

    六要尊重朝廷官,越分违令罪不轻,

    要紧不要说谎话,老实做事必然成;

    七莫赌博吃大烟,官长查出当重刑,

    安分守己把钱剩,养活家口多光荣。

    你若常记此等话,必然就把头目升。

    如果全然不经意,轻打重杀不容情。

    看得出来,这样的《劝兵歌》通俗易懂,也透露出袁世凯的喜好和性格。

    四是武器装备上:袁世凯的做事还是有气魄的,新建陆军的武器装备,都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装备全部由德国进口,清一色的曼利夏步枪、马枪、手枪和格鲁森速射炮;装备了电台、手表、帐篷、雨衣、雨帽、毯子、军乐器、望远镜、指南针等;各营军官除配刀外,还配六发左轮手枪一支。

    五是在新军饷银上:袁世凯认为充裕的军饷,是提高新建陆军战斗力的重要条件,此所谓重饷之下方有勇夫。新军的饷银标准很高:一个普通士兵的饷银足以养家糊口,而一个统带(营长)每月可领一百两白银。为了保证不欠饷,袁世凯规定饷银必须由粮饷局发放,严禁营官插手舞弊。每到发饷之日,袁世凯都会亲自抽查,保证让每一分饷银发放到普通士兵手中。新军的不欠饷,很鼓舞官兵的士气。

    如果说袁世凯发迹于朝鲜,那么他真正起家,便是小站练兵。在几千年的中国封建社会里,谁握有军权,谁就能够左右政局,主宰天下。历经十多年的摸爬滚打,早已深谙官场之道的袁世凯自然深晓这个道理,所以,袁世凯十分看重这个机会,倾注了自己的全部心血。在培植军队对自己的忠心上,袁世凯比曾国藩和李鸿章更进一步--在新军的建立和训练过程中,袁世凯就向部队暗自输送一套理念,这一支部队的绝对权威,就是他本人。新军各营都供奉袁世凯的长生禄位牌,每日上操、下操集合之时,将领都要大声问道:“咱们吃谁的饭?”士兵会要回答:“吃袁大人的饭!”问:“咱们穿谁的衣?”答:“穿袁大人的衣!”问:“咱们为谁出力?”答:“替袁大人出力!”袁世凯的目的就是把新建陆军变成“袁家军”。此外,新军的军官袁世凯多用自己亲信;至于一部分由陆军大臣荫昌与李鸿章推荐来的军事骨干,袁世凯千万百计通过拜把兄弟、收义子门生等方式,以亲情为纽带将他们网罗。在日常训练中,袁世凯每天都全部武装,足蹬马靴,腰扎皮带,斜挂佩刀,坚持观操巡营。新军的管理、训练和生活是极其严格的,严格得几乎到了残酷的地步。袁世凯制定了《简明军律》,规定了十八条斩罪,比如,临阵进退不候号令及战后不归伍者斩;临阵回顾退缩及交头接耳私语者斩……据说,有一天晚上袁世凯巡营时,发现一名士兵偷吸鸦片,袁世凯当即抽出佩刀将这个士兵砍死。</br>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