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朕的江山亡了(穿越)

朕的江山亡了(穿越)——雾十(25)

    小老板,你可是让我好等啊。好的,李哥自己承认了,他确实是在蹲闻或跃,我已经问好价了,三万。不低于两万八,只要你今天给我现金,我就卖你。

    包括小盒?

    连报纸都一起给你。

    李哥不知道为什么对闻或跃如此执着,颇有点上赶着来送东西的感觉,因为只这一个木盒,闻或跃但凡倒手卖出去,就至少能在这个价后面加一个零。

    千山雪也看出了盒子的不凡,用眼神示意闻或跃,不管对方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至少这盒子是真的。

    闻或跃也觉得火候差不多了,点头答应了交易,拿出支付宝付了账。

    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当场完成。

    李哥看着数字,也是喜笑颜开,忍不住有点激动,终于说了一些属于他自己的题外话我老婆有救了,我老婆有救了,大恩不言谢,我以后一定会报答您的。

    说完,李哥也是没再多说,就着急忙慌的拿钱去救人了,看上去真的很着急。

    千山雪看着李哥一瘸一拐急忙跑走的背影,依着门框问闻或跃你觉得他到底要干什么?

    闻或跃摇摇头,他又不是神仙,这哪里能猜得到呢?天书里也没有这位跛脚李哥的戏份。只不过如果是真的,他老婆有救了,也是件好事;如果是假的,他大概是想放长线钓大鱼,先用真盒子骗取我的信任,后面再玩庞氏骗局那一套。但,我管他以后呢。

    他们拿了盒子,总不会亏就是了。

    王叔看着微信上李哥发来的搞定二字,笑的也很开心,有些东西,可不是那么好拿的。少东家真的太年轻了。被什么以后,他现在就要他死!

    第35章 穿到现代的第三十五天:

    王叔到底打算干什么,就还要从最近网上最热闹的新闻说起。

    举家移民国外多年的河内赵氏,突然准备回国了。

    河内赵氏,听起来很像什么古代的世家。但事实上,世家这个阶层,也只是在大启之前的朝代比较盛行,讲究什么士大夫与天子共治天下,但是从大启中后期开始,世家就已经走向了没落。现代更是不可能存在什么世家,至少官方是不承认的,顶多是家族内部还有这么一个传统叫法。

    好比季在渊所在的季家,就是北疆季氏,上辈子是,这辈子也是,他跨过几个世纪的时间长河,自己给自己当了一回曾曾曾曾曾曾孙。

    只不过,在季家内部,都早已经没有什么北疆季氏的老讲了,有的只有季氏国际,他们早就转型当商人了。

    河内赵氏也一样,早早的弃政从商,转了黄金珠宝类的实业。

    闻或跃对于这个赵氏,了解的信息还是很多的,因为天书里,主角受临泽最终的真命天子,也就是主角攻,正是赵家未来的掌舵人。

    天书里写的非常详细,包括了赵家起起伏伏的近百年现状。

    在近现代时,国家动荡,战乱频繁,赵氏抛弃故国,带着全副身家、包袱款款的移民海外。等国内一切争端平息,又发展了几十年,人人都在再度渴望起了国内的人口红利以及庞大市场后,赵氏这才又一步步的挪了回来。只不过,赵氏当时也只是把分公司设在了国内,并没有彻底回国发展的打算。

    也不知道怎么了,最近几年才有了这个意动和风向。

    国内这边的网络上,也因为赵氏的大动作,而掀起了巨大讨论。事实上,在闻或跃知道这个新闻,不对,在闻或跃穿成闻或跃之前,赵氏准备归国的事情,在网上就以脑过一波了。

    事情主要的焦点在于赵氏凭什么想出去就出去,想回来就回来。

    反对派的意思就因为他们姓赵,就可以这样仰卧起坐,反复横跳?我国不是移民政策十分严苛吗?国家动荡时,你们跑了,现在国家富强了,你们就又舔着脸回来了?真就不能共苦,只能同甘呗?世上哪儿来的这么多好事,还都被你们赶上?

    支持者的意思则是河内赵氏的回归,不只是人回来了,最主要的是带来了大量的资产,他们家产业重心的转移,势必会被国内增加很多就业岗位,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而是,赵氏黄金旗下的珠宝线,在国外一直是很受认可的品牌,他们能给国家带来更多的国际影响力。总之,怎么样也比你们这些只会哔哔的键盘侠强。

    路人的意思是打起来打起来!

    咳,不对,路人的意思是,河内赵氏与我何干?与你们何干?这还值得骂来骂去?吃饱了撑的?

    对于深陷其中的人来说,还真就值得。他们争的面红耳赤、不可开交,直至骂战升级,戾气蔓延,到最后,这事的争端本身,甚至已经与赵氏无关,只剩下了浓重的个人情绪与私人恩怨。赵氏怎么样他们已经管不到了,他们只想自己赢,对方死。

    赵氏是经营黄金珠宝的,要的就是逼格,换言之,最怕的就是牌子砸了。

    见网上的风声实在是过分,怕造成恶劣影响,为此不得不暂缓了回国的计划。

    当然,在暂缓期间,赵氏也没有闲着,他们反思了自己为什么会引起一部分人的抵触情绪。竞争对手的从中作梗是一部分,损害到了国内一些人的利益是一部分,但更重要的还是他们一开始的步调迈的太大,操之过急,引起了一些网友真情实感的反感。

    赵氏一一从中吸取教训,雇了最好的公关团队进行洗白。暗中蛰伏,一直等到大众渐渐淡化了对这件事的印象后,才重新卷土重来。

    和竞争对手、相关利益者的博弈就不说了。

    只说他们在网络舆论战方面的付出做慈善。

    那真的是真金白银的往下砸,举着钱,让人家收。还找了中间人牵线搭桥,与官方合作,设立奖学金,并在全国各大中小学,大面积的建起了电子阅览楼。早些年,富商们流行给学校捐图书馆,现在都纷纷转战电子设备了。

    等这些钱实实在在的都用在孩子们身上之后,赵氏的口碑自然也就有了一个小回升。哪怕大家心知肚明他们在搞什么,网上的抵触情绪还是肉眼可见的小了。

    赵氏在国内的各大珠宝店,也是开启了疯狂的购物优惠,极大的提升了国民的品牌认可度。

    最后,就是最近闹的最风风火火的古董归国。

    之前就有不少富商前辈做过类似的事,把国内之前因为战乱,而不幸流落海外的国家宝藏,设法买下,再无偿捐给国家。

    其中最受瞩目的藏品之一,就是当年流落在外的华夏九鼎。

    华夏久鼎上分别雕刻着龙之九子,写满了晦涩难懂犹如符咒的铭文,据说可以保佑着我国四海升平、风调雨顺,是历朝历代的皇帝,一定会在泰山封禅时,拜谒祭奠的至宝。

    可,就是这样重要的宝藏,在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倾覆时,十不存一,除了在一些有识之士的拼死保护下才留住的两鼎以外,其他七鼎均变成了下落不明的状态。国情稳定后,在国家外交、海外商会的多方努力下,以这样那样的方式,又陆陆续续找回了四鼎,送还到了它们真正的家乡。

    也就是说,只剩下三鼎,华夏九鼎就能重聚了。

    赵氏这回捐给国家的,就是第七鼎,代表了公正严明的狴(bi)犴(an)之鼎,鼎上的狴犴形似一只下山猛虎,怒目而视,威风凛凛。常在古代衙门大堂的两侧,或者监狱牢门上见到的那种虎头装饰,就是狴犴。它庄严肃穆、正气凌然的样子,在鼎上被刻画的栩栩如生,被各大媒体大书特书。

    国内的气氛为之大振。

    而随着河内赵氏这样的大手笔,国内其他有底蕴的老牌家族,特别是之前和赵氏有仇、明里暗里阻碍了他们回国脚步的几家,那必然是危机感爆棚,也跟着纷纷开启了把家里的古董捐给国家的潮流。

    在这一波捐献流里,就包括了不少大启时期的古董藏品。

    闻或跃自己对大启的东西没有很深的概念,毕竟对于他来说,这些就是他的日常用品,但其实大启对于现代人来说,已经是很久远以前的朝代了。又因为大启有过的璀璨文明、万国来朝的盛况,大家对大启的接受度还是很正面的。

    换言之就是,大启的东西,其实是很珍贵的。

    特别是和名人、皇室扯上关系的。

    不然京郊的长陵,也不会成为一个知名的旅游景点,葬在雍畿边上的皇帝不知道繁几,却并不是人人的陵墓都很值钱的。

    而在这些大启的藏品中,又以一个扇坠最为人瞩目。

    那是千山雪的父亲雕刻的翡翠扇坠。

    之前说过的,千山雪的父亲千允之,是大启有名的才子,这个有名,不仅是在大启很有名,到了现代同样如此,甚至被誉为语文背诵天团之一。他开创了一个画派,流传至今。虽然千允之这人当爹不咋样,一点也不重视女儿的教育,但他的作品还是让人心服口服的。

    闻或跃也是在这个时候才想起来,那个红漆的木盒,他到底是在哪里见过,就是在贵妃的寝宫啊。

    当时贵妃特意给他炫耀过,这木盒原本是用来装一个扇坠的,因为扇坠上刻着念雪安好,让她知道是千贵人的家里人特意送给她保平安的,就没要那个扇坠。只拿了盒子,当做姐妹情深的象征。

    我这也算是买椟还珠的另类版本了,对吧?贵妃一边对镜贴着花黄,一边对闻或跃道。

    如今,扇坠已经捐到了雍畿市的博物馆,装扇坠的盒子却在闻或跃自己手上。

    谣言里一直都在说,这扇坠盒子,有可能随着千允之的女儿,一同葬入了皇陵之中。启昭帝的七十二个坟墓,至今也没有全部挖完。

    闻或跃根本解释不清楚他手上这盒子的来路,就是个烫手山芋。

    你说,他敢卖吗?王叔笑的一脸老奸巨猾。不卖,这就是店里的支出负担;卖了,闻或跃一旦和盗墓扯上关系,哪怕这事他很冤枉,也很难再在这行里干下去了。

    闻或跃看了看热搜上的扇坠,又看了看手里的盒子,再次看了看扇坠。

    身边一向软萌的千山雪,却突然嗤笑了一声这些营销号可真能编,说什么千允之爱女情深,百般不愿意把自己最小的爱女嫁入深宫,奈何造化弄人。就好像他们在现场看见了一般,很喜欢女儿,他会告诉她们女子无才便是德?他就是因为读书好,才从一介布衣翻身,成了才子的。他会不知道读书有多重要?

    什么念雪安好,不过是做给外人看的。她爹一辈子,图的就是一个名。谁敢要了他的名,他就敢要了谁的命。

    事实证明,他成功了,人人都在夸他一代才子。

    但爱女情深就大可不必了。

    很快他们就不会成为你的问题了。闻或跃已经联系了阿罗,找他帮忙了,多少钱都可以,只要求撤掉这些恶心的营销。

    那你怎么?

    闻或跃不解什么我怎么办?

    你的赌约

    我用的是支付宝付钱的啊,你当时不也在吗?也就是说,闻或跃花的是自己的钱,和古董店有什么收支有什么关系?

    闻或跃花钱的时候就已经留了一个心眼。走的自己的帐,算是个人买卖,和店里无关。刚巧,闻或跃从会计事务所那边得到了这个月的遗产现金分账。如果不是考虑到老外那个拍卖会的不确定性,闻或跃这样每个月每个月的固定进账,多攒攒,早晚也够他买下想要的东西了。

    哈,我现在倒是很喜欢那个李哥真的是王叔安排的了。

    王叔很显然是早就得到了风声,谁家会把什么东西捐出去,憋着给闻或跃使坏。却偷鸡不成蚀把米,不仅没搞成闻或跃,还损失了一件十分珍贵的大启藏品。

    王叔看着李哥的支付宝转账

    陷入了沉思。

    到底是他雇了个大傻子,还是他自己是个大傻子。可能都是吧。

    闻或跃给向泽发了一个照片最近收了个小木盒,我觉得它和你有缘。

    向泽!!!艹,老子终于赢了季在鸳一回!

    第36章 穿到现代的第三十六天:

    向泽在微信上看到木盒的照片时,就意识到了这是千山雪当初送给她的那个。陛下以为她们那个时候就已经是姐妹情深了,才会一人拿盒子,一人拿扇坠。

    但实际情况是

    千山雪和向泽当时也不过是刚认识,她只是想通过才子爹给她的东西,对贵妃发出一个大佬,求罩的试探信号。

    也就闻或跃相信千山雪是真的没有什么攻击性,是害羞腼腆的软妹了。但除了那良妃这种背影够硬的人,后宫里的谁也不可能是个傻白甜,这种根本活不过两天。千山雪没有文化,却并不代表没有脑子,事实上,她和她姐姐从小就是被作为当家主母培养起来的,别的不擅长,宅斗一等一。

    要不是千山雪的才子爹喝酒误事,在一次大佬云集的宴会上,信笔写下了一首略显激进、冒犯朝廷的诗词,他为求自保,也不会把小女儿送入皇宫,还只是做了一个小小的贵人。

    当然,和天子做亲家的好处也是实打实的,千允之的诗根本没有被送到圣前,事情就这样被遮掩过去了。

    但千山雪本来岁月静好的人生,却自此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千山雪不想争,只想活下去,这才千挑万选的找上了倚仗着东海王势力的向贵妃。贵妃脾气不好,总是一副生人勿进的骄纵模样,但在千山雪看来,这种类型的人反而更适合当朋友,因为她讲义气,真把你当自己人了,就一定会遵守承诺,维护到底。哪怕只是为了维护她自己的面子,她也不可能把手下弃之不顾。

    为了能顺利抱上贵妃的大腿,千山雪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必然是大手笔,为的就是把自己孤注一掷的决心表现的足够明显。

    向贵妃也快速接到了千山雪的信号,她当时也是刚入宫不久,端着架子,不过是怕被人看出自己其实并没有什么根基、只是借着东海王狐假虎威,思来想去,觉得自己确实需要一些能为自己冲锋陷阵的小弟。

    千山雪的爹千允之也不是什么籍籍无名之辈,但是偏偏千山雪的分位不高,足够拿捏综合考虑之后,向泽这才接下了木盒,并把扇坠还了回去,表达自己同意结盟。

    两人后面相处久了,真感情这才处了出来,从一开始的利益共同体,变成了真正的至交好友。

    但总之,这个在闻或跃看来代表了很重要的姐妹情谊的盒子,不管是在向泽还是千山雪看来,其实都什么都不是。尤其是千山雪,她真的一点也不喜欢她爹,哪怕千允之是举世闻名的大才子。

    和不得父爱、却一直渴望亲情的闻或跃不同,千山雪一点也没有这方面的情节。甚至,千山雪看见这代表了她爹的小盒,还会心烦。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