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思然释然

第八章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p1

    古人说过“闲时莫谈人非”但是古人也说过“谁人背后不说人”。在职场上打拼多年的李思然遭受过很多人的背后诋毁,遇见过也看惯了很多尔虞我诈。但是心中最重要的那个人误会自己时自己还是忍不住崩溃了,这种崩溃有时候就会转化为竭嘶底里的愤怒。</br>

    其实很少有人愿意把事情烂在肚子里,他们恨不得一吐为快。好像以此就能显示出自己的才华。</br>

    好比中国的春节除了吃吃喝喝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走亲访友,在李思然的村子嫁进来的女的基本上都是同一个镇上的或者附的镇的。走亲访友一番嘘寒问暖之后总地坐下来好好聊聊吧!聊着聊着没话题了总得来点八卦吧!这时候李母视乎就成了他们诉说的对象。</br>

    然而流言蜚语最大的厉害之处就在于它会变质,发酵,升华。为什么这么说呢?记得春节结束后我们就回到学校上课,那时候李思然上小学,放学之后李思然去跟小伙伴玩,李思然最喜欢的是和隔壁村的三兄弟玩,他们由于长相奇特被我们称之为啊猫阿狗啊虎,三兄弟。</br>

    这三兄弟估计也是奶奶带大,特别八卦。他们的老大叫阿猫对李思然说“听说你妈妈不养你奶奶,不给她饭吃啊!?”</br>

    这时候阿狗又说道“李思然听说你妈还骂你奶奶啊?”。</br>

    然后阿虎又补了一句“听说你妈妈还打你奶奶啊?。”</br>

    就这样这种以开头是“听说”围绕着李母为主题的造句,层出不穷。晚上回去李思然问妈妈“妈妈他们说你不给奶奶饭吃。”李母只是面无表情的说“没有的事,睡觉”。</br>

    李思然那时候真的很佩服李母的为人,遇到这么多人误解她她也不反驳也没有理论,后来李思然才知道这是维护这个家庭的和睦。然而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让她彻底的崩溃了。</br>

    记得那是一个农忙的季节,忙得不可开交,可是李思然的外公托人让李母回娘家一趟。外公是一个很有才的人,可以说是大才,80多岁了还被村里人推荐做村长。外公为人正直,从小教育小孩做人要本分要孝顺长辈。</br>

    那天正好是周末李思然就跟着母亲去看外公,我们到了外公家,看到外公脸色有些不对。有些不悦,李思然外公是个爽快的人,没有啧啧啧的声音也没有那标准的45度角的表情,直接开门见的问李母“听说你不孝顺公婆是吗?”。</br>

    又是这个听说。李思然看到了他妈妈眼里的泪光在泛滥。李思然知道这时候她真的崩溃了。或者说丢人丢到娘家。就是这个听说听说害死了多少人,直到今天李思然在工作时上和同事做一下简单的言语上的工作交接时,但凡他说到有听说这个词语的交接点李思然都会去重新认证。</br>

    外婆看见李母哭了就直接训斥道“哭什么哭,有什么苦就说出来。别人欺负你你就要反抗,我们家虽然不欺负人但也不受人欺负”。</br>

    其实外婆说的没有错,三人成虎故事在李母身上上演了。李思然的几个舅舅那时年轻气盛也看不下去了,说道“怎么让人欺负到头上了”,若干年之后李思然特别喜欢和舅舅这样的人喝酒,没有传说中的45度表情,为人就是爽快。</br>

    后来李母终于还是忍不住的哭了。可是至始至终她还是没有把她的委屈说出来。就这样李母和李思然回家了,回家时已经很晚,母亲只是对父亲说累了你自己煮吃吧!然后回到自己的房间睡觉了。</br>

    若干年后李思然想:妈妈当年为啥没有把自己的苦衷跟外公外婆说,李思然觉得大概原因有两点第一这毕竟是家丑。所谓家丑不可外扬。</br>

    第二妈妈当年也像今天的李思然一样害怕“听说”二字,如果她把自己的苦述说出来。毕竟隔墙有耳,并且几个舅舅也是那种守口如瓶的主,保不齐这件事传都外面之后还惹来更多的听说听说。到时候各种版本的流言蜚语就更多了。</br>

    其实今天想想这到底是谁的错。李思然确定奶奶她没有说过李母打她不养她的话。但是她给这个谣言提供了滋生的土壤。算是始作俑者吧!李思然二伯母就是推泼助澜的,而那些传播者就像是风把病毒扩散到各个角落。</br>

    直到今天李思然跟村里人的长辈聊天,他们如果这样问李思然“听说你们家的谁谁谁怎样怎样”。李思然就会直接走人头也不回一下的走。李思然深知谣言的厉害。</br>

    然而事情远远没有结束,那天奶奶也是很晚才回来,回来看到饭没做好。他就问李父道:“还没煮好饭啊?”</br>

    李爸说“今天他妈妈出去了很晚才回来所以没煮好。”</br>

    李奶奶听后不高兴的说道“一天到晚就知道吃就知道玩,一点都不顾家。这么晚帮你们工作回来连饭都没有吃。”</br>

    李母这时直接从房间里就冲了出来,直接指着李奶奶说道“不喜欢待在这个家就滚!”。没有什么前因后果,没有什么铺垫,没有什么45度角的表情。直接了当开门见山。</br>

    李思然很理解当时李母的心情,在李思然记忆中李母这是第一次向李思然奶奶宣战。</br>

    李思然知道这战争一开始就不会这么快的结束。直到后来李思然觉得奶奶并不是真正加入战争的轴心国,说到底她只是李思然二伯母的一杆枪。李思然越来越觉得二伯母有点反派诸葛亮的意味了。后面事实也证明了李奶奶和李母的婆媳之争最大受益者是李思然的二伯母。</br>

    长大以后李思然一直不想跟父母住在一起。包括以后他的小孩长大后李思然也不会让他们跟李思然住在一起。不同的两代人肯定会有代沟。这样的代沟如果碰到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对之进行添油加醋,那么这个家庭往往将会是永无宁日。</br>

    到时候身为儿子和丈夫两个角色的自己就更加难处理这样的问题了。而李思然的父亲就是充当这样一个角色,其实李思然的父亲挺难做人的。</br>

    电视中经常看到女主角为男主角一个问题:如果我和你母亲掉进河里你会救谁。别人只是被问问而已,而李思然的父亲确是在现实生活中经常要处理类似于这样的问题。可怜的父亲。可怜的丈夫。</br>

    </br>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思然释然》,微信关注“优读文学”看小说,聊人生,寻知己~海岸线小说网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