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皇后起居注

39.第三十九章 天命所归

    前朝的巨震很快便传到了后宫,周太后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究竟听到了什么。明明就在前两天,她还听说父子俩一起用了午膳,眼见着愈发亲近了。她正觉得老怀欣慰呢,冷不防一盆冰水就泼将过来,顿时寒冷彻骨

    儿子竟然闷不吭声地就要废掉太子毫无预兆毫无理由

    在她看来,这件事简直就是荒诞简直就是一场阴谋诡计组成的闹剧偏偏儿子竟然毫无怀疑地跳了进去,由得万氏那个贱婢花言巧语地蒙骗他

    “二哥儿究竟犯了什么错你这做父亲的竟然能如此狠心他是不好好读书了还是性情不够温良了他是不敬我这个祖母了还是不敬你这个父亲了他是对弟妹不够照顾了还是不够洁身自好了好端端的你倒是给我一个废黜太子的理由啊”

    面对情绪激动的母亲,朱见深依然平静如常。他将自己的理由陈述了一遍,末了补充道“母后,儿臣顾虑的并不是?樘的品性,而是他的身子骨。再者,初一那天的星变,亦是预示着国祚不能由他来延续。否则,为何会出现两颗流星后来的那颗星显然是为了取代前头那颗星而来的,这便是天意。”

    周太后自是不信,冷笑道“你若真觉得二哥儿身体虚弱,便该让他好好歇息,仔细养一养才是追根究底,这根本不是他的过错,是胎里带来的病弱该怪的究竟是谁,你心里能不清楚么”

    “再者,提到初一的星变,钦天监何曾说过甚么取而代之之类的话莫不是你身边养的那些三教九流的混账胡乱说的他们说什么,你便信什么改日若是他们说我这老妇妨碍了你,你是不是连我也会幽禁起来”

    朱见深的神色微微一变,立即跪在了地上。即便他是皇帝,也承受不住来自于亲生母亲的“不孝”指控。

    “母后息怒,儿臣怎么可能行那等不孝之举呢好教母后知晓,李仙师和继晓大师都是高人,他们所言确实有道理。贵妃也做了预知梦,还梦见了观世音菩萨,说明这也是菩萨的意思说来,其实年前儿臣便在考虑此事了,他们的所言所梦,不过是促使儿臣下定了决心而已。”

    周太后怒极而泣“一派胡言好端端的,你怎会想到要废太子是不是那个贱婢在你跟前嚼舌头你还替她开脱呵呵,当年你废吴氏,还能寻出借口说,是她性情暴烈鞭打了那贱婢,你要给那贱婢出气如今你要废二哥儿,二哥儿与她又有甚么妨碍你替她出甚么头”

    “我的二哥儿,我的心肝肉他可是你膝下头一个活下来的孩子啊自他出生到长大,小小年纪经历了多少苦难你满心只想着那贱婢,可曾心疼过他可曾真正替他着想过他若是被废了,日后可还能活下去”

    朱见深忙道“母后只管放心,儿臣会好好安置他,也会教导??z好好待兄长。等到?樘成婚,儿臣自会给他最富庶的封地,让他安心做富贵闲王。日后儿臣驾崩,也会留下一封圣旨给他,护他安然无恙。”

    “你便只管拿这种话来哄我罢”周太后哭道,“你我一旦蹬腿去了,便是有圣旨护身又有何用我的二哥儿啊那个贱婢真是好狠的心,害死了纪氏尚且不够,还一直想着害死二哥儿但凡有我在一日,就绝不能让她称心如意”

    提起纪淑妃,朱见深颇有些不自在,一时竟不知该如何接话是好。他自知不可能在短短一天之内便说服周太后,只得草草宽慰几句就离开了西宫。

    御驾行了一段路程便忽然停了下来,外头响起女子温软的声音以及孩童参差不齐的问安声。朱见深示意太监掀起挡风的帘子,就见邵宸妃带着皇三子??z、皇四子???、皇七子???下了暖轿,立在了风雪里。

    便是生养了三个儿子,邵宸妃亦依旧纤细婀娜,与丰腴高挑的万贵妃全然不同。朱见深的目光在她身上略停了停,这才望向皇三子朱??z,温声道“回暖轿里去罢,可别受寒着了凉。日后记得每天都带着??z他们前来给太后请安,费些心思,好好陪伴太后。”他的想法很简单都是孙子,哪还有厚此薄彼的道理。便是如今感情不深,多相处些时日,自然便亲近起来了。到时候,谁当上太子不都一样么

    “臣妾省得。”邵宸妃袅袅婷婷地行礼道。她看起来与往常并无不同,似乎完全不知前朝已经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大事,而她的儿子极有可能成为太子。

    朱??z眨了眨眼,笑道“父皇放心,儿臣只恨不得每天都陪伴着祖母才好呢。”

    朱见深呵呵一笑,俨然便是一位慈父“可别只顾着顽耍,回头朕会给你请先生,让先生们好好考校你的功课。”

    这一夜,皇帝陛下歇在了邵宸妃处。万贵妃听说后,大为恚恨,不知在安喜宫内砸了多少贵重之物。天色将亮的时候,又有两个被鞭打得血肉模糊的宫女被一床薄被裹着,悄悄地送出了安喜宫,随意地丢进了安乐堂里。

    同样也是这一夜,锦衣卫自称奉了朱见深之命,围住了清宁宫,不许任何人进出。朱?樘派人问是否可去西宫向周太后请安,被万贵妃的三个弟弟牢牢把控的锦衣卫自是坚决不允许。锦衣卫指挥同知万通还笑道“这都是为了保护太子殿下的安危,还望殿下恕罪。”

    朱?樘听了李广与何鼎的回禀,继续平静地挽着袖子磨墨“孤知道了,你们退下罢。”

    “殿下,锦衣卫明明拿不出圣旨,却托辞是万岁爷的口谕,未必是事实啊”何鼎皱紧眉,禁不住道,“且不说他们极有可能假传圣旨,便是奴婢们将殿下被软禁的消息传出去,文武大臣们也必定会替殿下讨个说法,不会让殿下蒙受如此屈辱。”

    “问题在于,他们在外头守着,你们如今便是插着翅膀也飞不出去。”朱?樘道,看了他与只知道惶惶然的李广一眼,“安心罢。老伴和萧伴伴必定不会坐视不理,或许祖母也会怜惜我”他并非不信任周太后,只是觉得祖母再如何疼爱他,终究也越不过父皇罢了。她瞧起来强势,但父皇打定主意做成的事,她却从未成功阻止过。

    正月初五,大臣们不知自何处听说太子被圈禁,越发群情激奋。众人针对皇帝陛下给出的废太子的理由,引经据典,一条一条辩驳,又讽刺锦衣卫仗势欺辱龙子凤孙太子还没有废黜,还是东宫储君,竟然被一群锦衣卫欺负,简直就是国朝的耻辱无论是谁都应该为此感到羞耻

    朱见深哪里是这群才子的对手不过几个回合便彻底落败,无言以对。暗暗恼怒几个小舅子肆意妄为的皇帝立即退朝,将怒火都迁移给了群臣和太子,拂袖而去。待他回到乾清宫,等待着他的,便是周太后亲自将朱?樘接到西宫的消息。

    皇帝忙不迭地赶到西宫,劝周太后安心地将朱?樘送回清宁宫,他绝不会再留半个锦衣卫在附近。周太后冷笑道“皇帝的话若是可信,便不会闹出昨夜这桩事了。自家的儿子被臣子欺辱,你倒是不觉得丢脸,我还觉得丢脸呢”

    朱见深只得又连连拍胸脯保证,绝不会让朱?樘受委屈,周太后这才勉强地将孙子放了回去,末了还道“二哥儿,若是有人对你无礼,你只管来告诉祖母,祖母替你出头”

    朱?樘看了看朱见深,低声道“祖母放心。”

    正月初六,朱见深早早地派出司礼监太监,暗示内阁出面安抚群臣,又或者直接表明支持废太子的决心。然而,朝会之上,内阁首辅万安却迫于众怒装聋作哑,次辅刘吉亦只是说了几句不疼不痒的话,六部尚书则毫无动静。皇帝陛下又一次大怒,宣布退朝。

    正月初七,朱见深继续与群臣对峙。忽而有人在朝堂上诵读了已经辞职在家的前任首辅商辂的奏折,引得群臣不禁涕泪交加。以左副都御史马文升为首的众臣跪地叩首,哭求皇帝采纳商公谏言,收回成命。朱见深置之不理,依旧坚持己见。

    正月初八

    正月初九

    朱见深与朝臣就这样陷入了胶着。这种时候,已经没有人记得上元节将至,也没有人惦念灯火与烟花,更没有人想起休沐,甚至没有人念及平日里彼此的龃龉与隔阂。除却万贵妃、梁芳以及依附李孜省的官员外,所有人都齐心协力,为了保住太子而战。

    这场群臣与皇帝之间的“战争”,一直延续到二月初。朱见深实在是有些不耐烦了,一意孤行要颁发圣旨,众臣已然怎么拦也拦不住了。这时候,宫中也早已传开太子即将被废,下一位太子便是皇三子的消息。于是,邵宸妃处门庭若市,而清宁宫却是无比孤寂冷清。

    朱?樘对着微弱的烛光,静静地思索着目前的困境。不多时,他的思绪便已经飞了出去,任自己沉浸在了幼年的记忆里。那时候,他还在安乐堂,天真懵懂地穿梭在那些病弱的宫女太监之间,感受着他们的喜怒哀乐。那时候,母亲脸上还略有些血色,也时常带着笑容。

    后来的一切,都始于终于得以光明正大回到父皇身边的时刻。他还记得第一回见到父皇时自己心里的紧张,只顾着重复娘叮嘱过的话,唤着父皇。谁又能料到,这样的幸福才不过持续了数日,母亲就倒下了呢

    母亲去世了,他未能来得及给她报仇,如今或许也即将赴死了。说来说去,依旧是万贵妃笑到了最后。她终究是父皇最重要的人,无数条人命都抵不过她的喜怒哀乐,便是后宫妃嫔与皇子皇女们都加起来,也不及她重要。

    难不成,这一回,当真是万贵妃“赢”了

    就在少年太子对烛静思的时候,远在数百里之外的泰山忽然一阵地动山摇。地震的消息立即被八百里加急送到京城,又引来了朝堂群臣的挣扎因东宫不稳,故而东岳有变,这便是天意啊

    朱见深将信将疑,毕竟他身边有李孜省和继晓,这两位可是能将异象说得天花乱坠的人物。然而,就在两位大师信誓旦旦地说此事与废太子无关的时候,二月到三月之间泰山竟然隔三差五连震,据说震声如雷鸣般不绝于耳。

    朱见深惊惧不已,又一次辗转反侧、彻夜难眠。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