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工部败家子

第四十六章 交卷吃饭

    qun众才不会管这些,不会管有人刻意阻挠执法,只知道他们的利益受到了侵犯,他们的安全得不到保证,每天在县衙闹的很凶。

    白嘉轩已经好几天没看见老白了,早上是没他起的早,晚上是他回来的晚,回来了也一直在办公。

    白老太太还是一副笑眯眯地样子,仿佛对此完全不放在心上,也确实不需要她一个老人家操心这个,她对老白还是非常相信的。

    再说了,这也动不了白家的根基,反正白孝文已经比他爹和爷爷都要牛逼了,已经可以了。

    但是白嘉轩这个曾孙,还是要她操操心的。

    每天晚饭,老太太都要过问一下白嘉轩的学习,要是听到不好的消息又要唉声叹气一会,然后耳提面命,各种大道理一堆。

    要是听到的都是好消息,就会高兴一下,然后说不要自满,学无止境,离你老爹还差得远呢,不求超过你爹的高度,但也不能落下太多,以后起码也要中个进士……

    白嘉轩非常不喜欢这个气氛,但是没有办法,只能每天晚上听着老太太的说教。

    这个时代,不孝可是大罪,自己就专心吃饭,左耳进右耳出好了……

    白嘉轩拿过考试用具,对意涵她们挥了挥手,“你们回去吧,我要晚上才能出来。”

    将准考证拿出来给检查的士卒看过,进去搜了身,找到自己的考棚,将东西整理好,等着发试卷。

    白嘉轩进来的并不迟,后面还有一大趟人。

    坐着无聊,白嘉轩四处看了看,看得见的地方,一半位置上已经坐了人,有故作老成的稚童,有头发花白的半百老者。

    几个脸特别嫩的童生,有些坐不住,有好奇的张望的,还有zui里不停念着什么的。

    年纪大些的,就显得很稳重,不急不忙地检查自己带的东西,那些门口的士卒把东西弄乱了,可不会专门给你摆好,有时候还可能有遗落。

    那些年纪大的,就更安静了,一个个安静地坐着,闭着眼睛,不知道是在默背经义,还是在养神。

    其实,都到这个年纪了,秀才试要背的内容估计都已经烂熟了,诗词文章可能都治了多少年了,水平肯定是有的。

    但是数学这个东西,是真的不讲道理,天赋不行的话,又没有名师教导,也不刷题海战术,不会终究就是不会。

    白嘉轩心里为他们默哀,打算办学校的时候,专门开一门数学,必须是主课。

    一切问题都是数学问题,时代要发展,数学就一定要发展。

    其实古人的某些人的数学并不差,甚至某些方面的研究领先西方几百年,但毕竟吃不了饭,得不到重视,得不到传播,没有几个人能深研下去。

    就像以后农民不种田,去城里打工;有武功的不开武馆,去拍戏,去打比赛……

    没办法,生活所迫。

    白嘉轩看了一会,一个熟面孔也没有,没有见到七夕那天晚上遇到的那些童生,但是考场大得很,千百个人铺到平面上,看不见很正常。

    下个月的乡试,场面更大,那可是整个京畿地区几乎所有的秀才参考,没有三四千人的场地是下不来的。

    大概上午八点半的时候,考官终于来了,正中的官员ting有气势的。但也仅仅是气势罢了,区区府试,主考的也不会是什么朝堂大佬。

    说了一大堆考场纪律,然后勉励了考生几句,就让工作人员发卷了。

    白嘉轩墨都已经磨好了,等着试卷发现来,满脸无奈。

    又不是传说中的文气世界,有什么振聋发聩、声传千里之类的能力,也不知道能有几个人能听到他的话,还要废话连篇浪费大家时间……

    名句默写、经典段落释义、文章默写……

    虽然题型简单,但是量很足,也不知道哪个考官出的,还是惯例。

    整整一百句名句默写,四十段翻译原文,二十篇经典文章或者段落默写……

    要中秀才并不需要都写完,写对一半其实就已经稳了,但是那些不满足及格的,就会尽可能的多写。

    都是一查就知道的东西,白嘉轩只看了一边题目,都没有思索,直接就开始答题,很快就写完了。

    不是所有人都将这么多内容烂熟于心的,白嘉轩写完了之后,看到不少人正抓耳挠腮,冥思苦想。

    自己前几天刚刚背的,怎么就想不起来了?继续想,就快想到了!

    日头还没有到正中,大概也就是十点多,十一点的样子,白嘉轩揉了揉手腕,可以吃饭了。

    今天的两场都是一个半时辰,正午的时候收卷,也可以提前交卷,但不能出考场。

    因为下午两点就是下一场了,考官还要提前半个小时露个脸,讲个话,做个考前心理辅导。中午考完出去的话,下午进来还要一个个搜身检查,时间赶不上。

    白嘉轩示意自己要交卷,马上就有协考的人员过来。

    协考人员有些诧异,因为一个时辰都还没到,许多人连一半的内容都没有写出来,竟然有人要交卷了……

    先是确认了白嘉轩要交卷,然后他叫过来另一个人,两人一起将试卷和答卷收走。

    十几张几乎比4k还要大的纸被收走,桌上顿时清爽了。

    白嘉轩拿出了准备好的午餐,有两张米饭饼,白色软趴趴的那种。

    白嘉轩实在受不了现在的面食的口感,但这要化学方面的材料,许多东西手边根本没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所以就直接磨碎大米,然后锅里抹点油,蒸烙一下,这个简单的很。

    还有两大块煎的金黄的猪扒,就当是汉堡了。

    因为米饭饼不容易保存,白嘉轩把它们放在两层的食盒里,还奢侈的在下面放了冰块,拿出来的时候,还是凉的。

    闻了闻,没坏。

    白嘉轩满意的点点头,将上面的一层端出来,先自然加热一下再说。

    等了片刻,看着面前还散发着凉意的另类汉堡,白嘉轩拍了拍脑门,之前没有想到发热剂,不然配一个出来就方便了。

    不过,现在虽然已经入了秋,但温度还是ting高的,马上还要来个秋老虎,谁会没事想到发热剂……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