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蜕变 作者:萝卜兔子
第10节
郑海洋囧囧有神地想平时可能喂得有些多,最近瞧着是特别胖,好像比他刚两岁那会儿胖多了。
林宴也才八岁,抱了一下就抱不动了,简直就是个小沙球,韩一喜欢人抱喜欢哥哥抱,被放下来立刻就去抱郑海洋,那黑溜溜亮晶晶的眸子简直闪闪惹人爱,小奶爸一心软就抱了。
饭毕,房间里一股烟味,窗户开着透气,桌子上的碟子也被清空了,服务员最后上了瓜果点心,林钧还是屌屌地靠着椅背,抬抬手,漫不经心对服务员道:“上个水晶碟子,空的。”
服务员:“好的,稍等。”
大家都不知道林钧要干什么,服务员把空碟子上了就出去了,众人却见他嘴里叼着烟,漫不经心从身后的大皮包里抽了两大叠人民币出来,朝着包间里的林宴招了招手,道:“儿子,过来摆一下。”
林宴跑回来,把那两叠人民币码好了摆在盘子里,放到了转盘上,林钧便倾身转了一下转菜盘,把那码着钱的水晶碟子转到了对面郑海洋和韩一的位子,抬抬手,又漫不经心道:“算是给两个小侄子的见面礼。”
这个时候男人们都闭嘴坐着,不是他们该开口的事情,家里两个女人齐齐开口笑,扫了那一碟子钱,道:“小林啊,这就不用了,咱们三家都有孩子,互免了吧?”
给孩子钱就是人情往来,有收有给,很正常,大家都有孩子的互相免去也很正常,但林钧这暴发户的做派着实十分的暴发户,而且一点不以此为耻,他道:“给孩子的就是给孩子的,又不给你们大人,洋洋啊,”他喊道:“叔叔给的,你们就拿着。”
韩治军想了想,抬下巴要喊外面服务员也拿个水晶碟子进来,结果被眼尖的林钧压住了胳膊,“别喊了,林宴不用,你一个小童星还能没钱?!给孩子的就拿着,也没多少钱。往后的生意我还得靠你们,大家一起发财,比什么都高兴。”
桌上众人立刻懂了,人根本不在意这点钱,就是想和他们拉近一点关系,但暴发户收拢人心的方法显然有些不太对,但心意他们都明白了。
一堆大人这时候又开始拉关系,那一水晶蝶子的钱就放在桌上郑海洋和韩一面前,林宴看着他们,隔着桌子朝郑海洋挑眉,意思是让他拿钱,郑海洋没动,淡定坐着,倒是韩一又开始见钱眼开,“无知所以无惧”这几个字在他身上提现得淋漓尽致,他靠着桌边看着那一盘子钱,眼里一窜的“¥¥¥¥¥¥¥¥”,眼睛越瞪越亮,嘴巴微微张开,突然从桌子下面伸出了手,朝着那碟子去了。
奈何小手太短,咯吱窝卡在桌子沿边,怎么都够不着那水晶碟子上的钱。
郑海洋:“……”
林钧一抬眼就看到了小崽子伸手拿钱却被卡住的模样,顿时张嘴哈哈大笑,大人们转头看韩一,只见这孩子伸着手,小屁股坐在专用的高脚椅上颠着屁股,一蹦一蹦的。
郑海洋以前没觉得自己当着孩子的面藏钱有什么问题,现在才知道,孩子的教育问题果然半点不能马虎。
林宴也噗嗤一口笑了,这么一笑,大伙儿都笑了,这么一闹,郑海洋就只能伸手去拿钱了,把碟子伸手拿过来放到韩一面前,韩一十分熟练的把钱拿起来,朝自己的背带裤里塞。
饭宴散了,这一顿在高级饭店包间里吃的饭可不便宜,一顿下来竟然花了一千多,在当时可谓是吃个了天价,程宝丽陈灵灵以前从来没吃过这么贵的饭,这还是头一次。
韩治军去结账回来,林钧喝了点酒有些微醉了,便和儿子一起被车送回了住处。
陈灵灵蹲在饭店门口,抱着儿子,手伸进孩子的背带裤里掏钱:“一一,钱呢?别把钱塞衣服里面,会坏的,妈妈帮你拿出来。”
韩一缩着肩膀夹着背带裤两边空荡荡的口子,一个劲儿的朝郑海洋那里缩:“不行,妈妈不行,我的,都是我的!”
陈灵灵简直哭笑不得,这孩子到底什么时候爱上钞票的,他才两岁啊!!“行行,”陈灵灵妥协道:“都是你的,妈妈不拿叔叔给你的钱,行了吧?都是你的。”
晚上回去,郑海洋给韩一拖背带裤,一脱掉就是一大把的票子撒在床上,这要换了以前,他肯定一把扑道床上翻腾,但今天他忍住了,他觉得为了韩一小宝宝将来的教育问题,绝对不能再表现出猴急的样子,要淡定要淡定。
郑海洋好像没见到那一床的票子,继续给韩一拖裤子,韩一蹲在床上捡起一把钱,递到他面前,闪闪眸子:“哥哥,钱,”又蹲下来,捧了一把票子:“给你,都给你。”
郑海洋:“……”
忍不住啊,完全忍不住,就是爱钱完全没办法破!!孩子的教育问题在人民币面前被一把给扔到了脑后,郑海洋兴奋的接过钱,开心地扑到床上翻腾了两下,就好像在钱海里游泳一样。
他想没什么没什么,是个人都爱钱的,没什么的……我就是爱钱又不犯法怎么着!!!??
郑海洋坐起来,决定从明天开始再教育韩一,于是大大方方坐在床上数钱,一叠票子,整整一千五百块,他当着韩一的面数完了,又当着韩一的面吧钱塞进了小熊口袋里,最后搂着弟弟大大的亲了一口:“自从养了你之后,我兜里的钱就越来越多,你说你怎么这么旺呢?”
韩一笑:“哥哥高兴么?”
郑海洋:“高兴!!特别高兴!!”
韩一于是笑,渐渐笑出了一股子“哥哥高兴我就安心”的味道。
@
没多久,韩治军带着两个孩子北上,去拍广告。
林钧这个暴发户的路子还挺宽,认识很多韩治军这辈子都没接触过的人,比如广告电视剧这个行业。
拍广告的地方在一栋二层的独立小楼里,二楼没有房间,就是一个很大的广告棚,墙上拉着白色帷幕,顶上各种灯光,一排排机器摆在那里,地上拖着各种各样的线,一边有个不大不小化妆间和休息间。
林钧带着韩治军和拍广告的人聊天去了,林宴熟门熟路带着两个孩子去化妆,擦粉弄头发换衣服。
林宴已经化好装了,换了一身“一洋基”特有的橙红相间的衣服,坐在一边写作业。郑海洋脸上被擦上了白白的粉,也去换了同样的一身衣服,韩一没擦粉,就梳了个头发,脸够白够肉,一堆阿姨姐姐跑进来捏一捏抱一把揉一揉,喜欢的不得了。
郑海洋一开始不知道,进去换衣服了,出来的时候就见不着他们家韩一了,被一群阿姨抱到一边沙发上亲亲逗着玩儿去了。
郑海洋问沙发上低头写作业的林宴:“我弟呢?”
林宴抬头起身,把笔扔到一边,特别淡定地走到女人堆里,把孩子拉了出来,塞还给了郑海洋。
韩一被亲的有些不高兴,以前没见过这么多陌生人,这会儿见了哥哥才总算不生气了。
外面有人喊林宴,林宴就带着两个孩子出去,熟门熟路走到白色帷幕和镜头前,林钧韩治军站在几台摄像机器后面,正聊着什么,一个男人走过来,对林宴和郑海洋道:“这样,咱们拍的不复杂,就几个镜头,就是吃,后面布景的桌子等会儿你们坐过去,开始吃炸鸡。”特别对着郑海洋:“这位小朋友,洋洋对吧?你平时怎么照顾你弟弟吃饭的今天就怎么给他吃炸鸡,别吃多了,可能要拍好几次,到时候要吃撑的。”
林宴十分老陈道:“有广告词么?”
男人点头道:“有,最后的广告词做完了广告配进去就行了,你们说的台词就两句。是这样,最小的小朋友对着镜头说‘哥哥我想吃炸鸡’,然后洋洋就对着镜头‘我也想吃’,接着就是你们在桌边吃炸鸡,怎么想怎么吃。最后小宴你要侧对着镜头,问‘好吃么?’镜头会给小小朋友来一个特写,回答‘好吃!!’基本就是这样,我们先过一遍。”
郑海洋还是第一次做广告,心里还有些小激动,要知道自己的人生可从来没有和镜头广告联系在一起过,林宴这个小童星倒是熟门熟路,对着镜头暖身,给两个孩子做示范,他一个人站在布景前灯光下面,给人的感觉一下子就不一样了,他略微侧头倾听,好像身边有两个孩子在说话一样,明明一句话没说,却给人一种好似镜头里还有其他人的感觉。
接着就是坐到旁边摆好的桌子边,侧对着镜头,灯光从斜上方打下,睫毛在眼底落下一层淡淡的阴影,笑容欢快地道:“好吃么?”
林宴在镜头前一点都不僵硬,身体和语言都十分自如,就好像平时说话一样,不,在郑海洋看来,这孩子似乎在镜头前更自在,似乎镜头前屏幕里才是他真正的生活。
广告导演让郑海洋抱着韩一上去,上了布景台之后刺亮的灯光打下,他浑身都不舒服,手里牵着的韩一也不自然的扭扭,东看看西看看,好像实在找出口跑走似的。
郑海洋在台下就交代过韩一了,上去之后又叮嘱了一遍,林宴在旁边道:“别说错了,是‘哥哥我想吃炸鸡’不是‘哥哥我想要人民币’。”
“……”郑海洋忍不住想开口反驳,说我们家一一聪明得很,才不会说错呢,但自己想想也觉得这孩子现在似乎有点太爱钱了,唉……
拍个广告也没人打板,导演比了个ok就开始,这么一开始,把所有人都给急坏了——韩一不看镜头。
这小子东看看西看看,就是不朝前看镜头,几个阿姨模样的人不停在镜头后面拍着手吸引韩一的注意力,但小崽子就是不看,被郑海洋牵着要么抬头看他,要么各种注意力不集中,把人给急死了。
林钧不耐烦地朝导演喊:“你就不能把那些光撤掉一点啊!!撤掉点会死啊?这么强的光孩子怎么朝镜头看啊?”
导演想了想,让人把灯光撤掉了两个,但还是没用,韩一就是不看镜头,韩治军也很无奈,他一开始听说在中央台投广告,想着儿子能在全国人名面前露个脸多自豪,结果现在因为韩一拍不下去,他自己也很急,他忍不住对林钧道:“算了,让我儿子下来吧,小宴和洋洋拍吧。”
林钧皱着眉,没说好没说不好,过了一会儿,道:“你儿子和你们家谁最亲?你还是嫂子?”
韩治军道:“不是我们,是洋洋,他和洋洋最亲。”
林钧啧了一声,显然没想到会是这么个答案。
最后为了拍广告,还是郑海洋主动走下了布景台,站到了镜头后面,让林宴牵着韩一,这一次,韩一的目光果然朝向了镜头,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
一群七大姑八大姨站在郑海洋身后挥着手,被导演呵斥了一句,才散了。
韩一像个嫩嫩的小团子朝那里一站,抬头看着郑海洋的方向,道:“哥哥,我想吃炸鸡。”
这一条总算拍过了。
三个孩子拍变成了现在两个孩子拍,郑海洋就专门负责站在镜头后面吸引韩一的注意力,吃炸鸡的时候,林宴转头看孩子,道:“好吃么?”
郑海洋站在林宴侧后方,镜头之外,朝着韩一眨眨眼睛,韩一甜甜一笑,眼睛都弯了起来,在镜头里特别惹人爱,朝着郑海洋的方向大声道:“好吃!!”
这一条一次就过,林钧站在下面啧啧直叹,对韩治军道:“你们这两个当爹妈的行不行啊?还不如人一个五岁的孩子。”
韩治军无奈道:“没办法,洋洋陪韩一的时间比我们都长。”
当时的广告都没什么特别的技术含量,主要就是想一个好的广告词,像哇哈哈当时有“喝了哇哈哈,吃饭就是香”,人头马有“人头马一开,好运自然来”,本来广告数量也不多,一天在中央台轮番播,几天就能让很多人记住。
拍完了这条特别简单的广告,韩治军就带着两个孩子回省城了。
程宝丽听说儿子没拍觉得有些遗憾,毕竟能上电视是个很自豪很高兴的事情,韩一拍了“一洋”的广告,一下子就成了家里所有人心目中的小童星,韩婷婷还逗他,说:“一一,以后去拍电视剧啊,拍电视剧有钱拿哦?”
韩一眼睛“噌”一下发亮。
韩婷婷又逗他:“哥哥不去的哦,哥哥要上学。”
韩一立刻就垂眼,道:“我也不去。”
韩婷婷:“为什么不去啊?有钱的。”
韩一摇摇头,特别坚定:“不去。”
郑海洋在一边翻白眼儿,心里想你可算了吧,韩一去拍电视剧他铁定得在镜头后面站着,要不然谁也别想拍成。
意识到这一点,郑海洋特别得瑟,就好像自己办成了这世界上别人都不能干的事情一样。
@
现在家里所有人都忙翻了,开分店的事情一点都不轻松,深圳上海到处飞,按照计划,北京再开两家分店,上海两家,深圳三家,西安一家,省城也要再开一家,省城分店的店面看好之后接下来的事情就被扔给郑丘了,之后韩治军郑平就开始到处跑,两个月都不占家。
郑海洋一开始不太明白为什么要一口气在深圳开三家店,现在的深圳虽然涌入了很多打工的人,但人口可能也才两百万左右,一口气三家是想做什么?
后来他听韩婷婷他们聊天才明白为什么会这么做,他们竟然拿想把麦dang劳从深圳挤掉?!多大的野心啊竟然想挤掉已经在深圳扎根的麦dang劳?
郑海洋之前为了贡献汉堡的菜谱,专门在家故意做了汉堡给韩一吃,所以一洋在北京分店的时候就已经有汉堡包了,如今的口味也有七八中,中国人比外国人会吃肉,牛肉羊肉肌肉猪肉,甚至还有青椒肉丝口味的汉堡,总之“一洋基”如今的菜单品种非常多,比肯德基和麦dang劳都多多了,但特色还是炸鸡,所以光从菜单上来讲,现在挤掉麦dang劳也不是不可能。
郑海洋在家里小小的为家人捏一把汗,自己年纪太小帮不上什么忙,能出的主义都出了,如今只看大人们自己的努力了,“一洋”能走多远就看这次和林钧的合作能不能成功了。
十一月,深圳三家店的选址、上海、北京都敲定了,西安的店还在周旋,其他店铺都开始装修,装修风格和北京s市的店面一模一样,都是红橙相间的明亮风格,招牌也一模一样。
郑海洋这几个月又长高了不少,人变得瘦瘦长长的,都快赶上八岁的林宴了,把程宝丽和出差回来的郑平吓了一跳,韩一宝宝也长了不少,但因为是横向纵向一起长,所以便从一个小团子变成了一个长大了一点的团子,脸上肉只多不少。
郑海洋这个奶爸相当矛盾,一面死命给孩子喂饭,一面理智上又告诉自己不能再这么吃了,便每天带着韩一在楼下的院子跑跑跳跳,还认识了不少小男孩儿小女孩儿。
小女孩儿们喜欢踢毽子跳皮筋,小男孩儿们拍洋画儿弹玻璃球打沙包,郑海洋就带着快三岁的韩一跟着玩。
郑海洋能明显感觉道,韩一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愿意接触外面的世界,喜欢和其他孩子玩,再不像过去那样成天待在家里了,不过还是很黏自己。
和小朋友们玩得多了,韩一就不太想学东西了,经常应付着学一点就要哥哥带着下楼玩儿,也经常有孩子上来敲门喊他们下去一起玩儿,郑海洋其实也玩心重,他一个五六岁的壳子又没什么生活压力和要操心的事情,很快就心安理得地天天跑出去玩儿。
十二月,天冷了,孩子们都不爱出来了,郑海洋抱着暖壶在家里和韩一看电视,电视里有林宴演的那个角色,韩一还能认出来,不过应该是他五六岁时候拍的,脸比现在圆很多。
那电视剧走苦情风格,林宴演男女主角的儿子,一集电视剧下来哭都要哭三四次,郑海洋觉得这种电视剧看多了对孩子不好,便调了一个动画片给韩一看。
中旬,韩治军从北京回来,带了盒录像带回来,说是“一洋”的广告,打算过年之前在“中央台”播,一直播到明年。
郑海洋带着韩一和家里人一起欢天喜地等着韩治军把盒子插进机子,电视机屏幕上,蓝色的录像画面一跳,立刻就出现了韩一几个月之前胖乎乎的小团子身影,被林宴牵着。
画面应该是后天合成的,其实在郑海洋看来挺粗制滥造的,不过在当时恐怕还算可以。广告里林宴牵着韩一,身后就是挂着“一洋基”牌子的炸鸡店,韩一对着镜头奶声奶气说:“哥哥,我想吃炸鸡。”
接着画面一转,林宴和韩一都在吃炸鸡,吃得很香,还给了桌子上炸鸡一个特写的镜头,最后林宴放下炸鸡,问道:“好吃么?”
韩一圆嘟嘟的小脸出现在镜头最中央,接着一抬眸,双睫灵动忽闪,抬起眼,甜甜笑起来:“好吃!!”那模样就像真的特别好吃特别香甜一样,只有郑海洋知道,韩一那是看到了自己才能笑成那样。
家里人一下子激动起来,都在说:“小一一长得真骏,电视里真好看,我们家一一最好看了!”
韩治军站在电视机旁边道:“等下,还没结束呢。”
很快,电视里又出现了三个孩子,这一次三个孩子并肩平行出现在屏幕里,硕大的“一”“洋”“基”三个字分别出现在了三个孩子的头顶,接着,一句特别朗朗上口的广告词响起——
“一洋基,鸡鸡鸡,炸鸡中的战斗鸡”
郑海洋:“……”千言万语汇聚成了心里的“卧槽”二字。
大人们都在讨论,说这个广告词好,比哇哈哈那个还好怎么怎么样,只有郑海洋坐在椅子上,呆住了——
屏幕里三个孩子是并排站的,就是当初一开始他们站在镜头前的顺序,想必那时候就已经开始拍了,可问题是他们头顶那三个鲜红的“一洋基”是怎么回事??!!
林宴头顶是个“一”,韩一头顶是个“洋”,他娘的他头顶顶着的是个硕大的“基”!!!!!!!!!!!!!!!
二十年之后会被笑死的好么??!!!这个广告播出去二十年之后还要不要做人啊!?谁想的主意站出来咬死他呀!!
第42章 钱是哥哥的,哥哥是我的,这样钱也都是我的~(≧▽≦)/~啦啦啦
郑海洋坚决反对这个广告投放出去,奈何他只是个孩子,大人们不会听他的意见,最关键的是,他也没办法解释那个“基”到底是个什么意思。
经过好几个月的忙碌,一洋在上海的分店最先开张,大家伙儿一拥而去,都跑到了上海。早几年肯德基已经在上海外滩的东风饭店开张了,生意那叫个火爆,而"一洋"的店选在人民公园那里,甫一开张,门口就是长龙一般的队伍。
林钧和林宴也来了,剪彩的时候父子俩站在一起,竟然还有记者来拍照,围观和排队买东西的人里有不少都认出了林宴这个小童星,都以为是小童星来做广告的。
剪彩结束之后,门口的排队伍越发紧凑起来,林钧被韩治军他们喊走了,林宴就和郑海洋他们在一起。
林宴一见这哥儿两个就挑了挑眉头,道:“怎么又胖了?就不能少吃点么?”
韩一哼了哼,转头不理他,郑海洋道:“现在瘦了一些了,没以前胖了。”
林宴瞥瞥嘴:“肥得跟个球似的。”
郑海洋哭笑不得,林宴这张嘴真是越发随他老子了,张口就能飞刀子伤人。
“对了,问你个事儿,那广告要播了么?”郑海洋还操心着他头顶的那个“基”,因为拍了两段广告,听说有时间限制可能只播一段,他倒是希望千万别把后面那个“鸡鸡鸡”的广告给播出来。
林宴看看他道:“上海的店开了,元旦的时候深圳一家店和北京的两家店都要开张了,就挑的那天投放的。”
郑海洋:“那广告词谁想的?”太坑爹了,从来没听过那么坑爹的广告词,还炸鸡中的战斗鸡,简直要被那个鸡鸡鸡给洗脑了。
林宴转头看看他,突然龇嘴露一口大白牙,得瑟道:“我想的,怎么样,还不错吧?”
郑海洋特别想胡他一脸臭鸡蛋。
上海的店一开张就很火爆,倒是一点不比北京和s市的店差,因为口味好外加餐点多,倒是一点没被肯德基比下去。
等到了元旦,就是三家分店同时开店的时刻,韩治军坐镇深圳,郑平和林钧负责北京的店,那一日,将将好就是中央台播放炸鸡店广告的日子。
郑海洋没去北京也没去深圳,留在省城过元旦,一大早起来就跑到客厅里打开电视机,蹲在那里等着广告,他上辈子外加这辈子还真是头一次蹲着点等广告看,人生简直是每分每刻都特别精彩。
等啊等,好不容易等到了,只看到短短几秒的广告,电视机屏幕里林宴问韩一:“好吃么?”韩一一抬头回:“好吃!”接着就是那个“鸡鸡鸡”的广告,只见三个孩子并排站着,而郑海洋头顶顶了个硕大的“基”。
郑海洋一把按了电视机,决定在广告停播之前,再也不看中央台了。
92年的元旦就这么在“一洋基,鸡鸡鸡”的广告声中到来了,一大早,就听到楼下就放鞭炮,远远的也能听到炮仗嘭嘭的闷响声,孩子们在楼下欢腾玩耍,大人们脸上扬着对新一年的希望。
这一年如果套用一句歌词来形容的话,就是“滚滚春潮,浩浩风帆”,各方形势一片大好。
“一洋”的生意如预料之中那样真的越做越大,北京三家店上海深圳s市的店的生意都十分火爆,“一洋基”成个大家嘴里时髦的词汇,有钱没钱的,都爱去店里排队买炸鸡买汉堡。
农历新年的时候,中央台上“一洋”的广告换成了三个孩子穿着红衣服手里拿着灯笼给大家鞠躬百年,这一次那个“基”字终于没落到郑海洋头上,却换成了韩一。
郑海洋自己在家看的时候怎么看怎么别扭,韩一却尤不自知,所有人都觉得挺好,郑海洋自己在心里叹气,想着算了,反正这年头什么都很纯洁,二十年之后再说吧。
三月,深圳通讯报发了一篇通讯,名叫《东方风来满眼春——邓小平同志在深圳纪实》,报道甫一发出,就引起了各方关注,这一年的“南巡”注定又是一个重大转折,给“经济”打上了一针兴奋剂。
“一洋”的广告当时投放了三个月,就已经初见成效,“南巡”报道之后,韩治军和郑平一鼓作气把深圳的另外两家分店也开了,开店当日的火爆程度上海北京竟然都没办法比。
林钧在电话里道:“等着,再等三个月,六月份的时候肯定有人找上门。”
林钧在中央台投放广告的选择是正确的,“一洋”火了,现在连街上跳绳的小孩子都知道“一洋基,鸡鸡鸡”这句广告词,而北京一家店的日营业额某一天突然爆上了七万,差点把韩治军他们吓死。
全家人都忙得鸡飞狗跳赚钱,而郑海洋这段时间,依旧勤勤恳恳当着他的奶爸。只是如今三岁的韩一已经明显没有以前那么乖那么听话了,郑海洋带着孩子觉得有点吃力。
以前郑海洋说东韩一就往东走,往西就往西,小尾巴一样跟着他的洋洋哥,现在郑海洋一句话要说三遍以上,韩一才会真的听进去,有时候带去楼下玩儿,让他玩玻璃球的时候不要把脸贴在地上,小崽子就跟完全没听到一样自己玩自己的。
孩子越大接触周围的环境和人越多,就会越独立越想干自己心里想的事情,郑海洋觉得自己操碎了一把心,说话已经不管用了,现在就要靠吼的,吼上一句,韩一倒是听话了。
以前郑海洋把钱藏在小熊口袋里,藏了好几千。天气有点热的时候白天会有人推着车子卖冷饮,小崽子竟然会回来偷偷摸摸从小熊口袋里掏钱去买冰棍,还请一堆小朋友吃。
郑海洋觉得自己这个“家长”如今特别没用,恨恨地转移了藏钱的地点,韩一找不到钱,就过来贴着他喊哥哥:“哥哥,给我两块钱,我下去买冰棍吃。”
郑海洋冷着脸:“找不到钱知道问我拿了,你昨天拿钱的时候怎么就不记得和我说一声。”
韩一贴着郑海洋,立刻狡辩:“那不是我娶媳妇儿的钱么?不就是我自己的钱?我拿我自己的钱可以不和哥哥说啊。”说完还顶着一脸天真的笑容朝着他的洋洋哥。
郑海洋心里气死了,去年的时候这小孩子还把钱塞到他手里说“都是哥哥”的,才过了个年而已,这小崽子竟然就“变心”了,说钱是他自己的!?
臭崽子,过个年长了一岁怎么就没以前那么可爱了呢!?
郑海洋心里气,面上憋着,闷声不开心道:“哦,那到底是你的钱还是我的钱啊?”
韩一本来挨着他哥靠着,这会儿一听这话,抬头看看郑海洋,立刻贴上去打滚:“哥哥的哥哥的,都是哥哥的。”
郑海洋心里小哼了一声,嘴角才勉强扯了扯,被韩一推推挤挤,才总算有点笑容了,他从兜里掏出三块钱,递给小崽子道:“别吃太冷了,小心拉肚子。”
韩一把钱接过去,立刻从善如流顺杆子往上爬:“哥哥,再给我两块钱,凑个五块。”
郑海洋这次直接跳脚了:“你要这么多干嘛呀?!”这年头一次要五块的零花钱已经不少了,这小子才点点大竟然就有了富二代的做派,简直叫人气愤。
韩一道:“小梅她们要买小鸭子,我也想买小鸭子回来。”
“不许买!!”这小子自己花钱买竟然还帮人小女孩儿付账?现在就知道把妹以后还得了?郑海洋这么想着就去掰韩一的手:“钱给我,不许买,冰棍也不许买。”
韩一见势不妙立刻攥着钱开始“哼哼”朝他哥撒娇耍赖,郑海洋完全不吃这套,韩一见拿不到另外两块钱,攥着手里的钱转身就跑了。
其实韩一和郑海洋一直都是在一起玩儿的,只是郑海洋如今重生了,逼着自律,每天都要看点书才下楼,他知道自己不是个智商超群的孩子,便想着重新开始打好基础,将来好好上学,不能白白在学校晃几年。
这天韩一捏着钱跑了,郑海洋一来气就没高兴下楼,在房间床上躺着,过了大半个小时,韩一自己跑了回来,推开房间门偷偷瞧着床上的郑海洋,等了一会儿,才推开门,脑袋伸进去,小声喊了一句:“哥哥。”
郑海洋躺那儿没动。
韩一推门垫脚走了进来,一手背在身后走到床边,伸长了脖子一看,郑海洋眼睛睁得大大的躺在那里,根本没睡觉。
郑海洋眼珠子一转,恶狠狠瞪了孩子一眼,道:“干嘛?”
韩一立刻就笑,特别甜,背着的手从身后拿出来,把手里的绿豆冰棍递到他眼前,道:“哥哥,冰棍儿。”
郑海洋躺床上淡淡看了一眼,没接,过了一会儿才哼了一声接过去,道:“还知道上来?”
韩一立刻爬上床,笑眯眯哄着:“哥哥别生气,”从兜里把钱掏出来,“没买小鸭子,钱都是哥哥的。”
郑海洋抬手呼噜了他脑袋一下,这才算有些高兴了,觉得这傻小子没白养。韩一就躺下来,一脚敲在他腿上,靠着哥哥。
俗话讲,孩子大了就留不住,三岁的韩一明显不像过去那么黏人了,但还是离不开郑海洋,至少现在离不开。
四月的时候高听泉从海南打电话过来,说想让两个孩子去海南玩儿,程宝丽问两个孩子去不去,结果郑海洋摇头说不去,韩一立刻也说不去,要跟着哥哥。
郑海洋不去当然是有理由的,他想跟着韩婷婷去上海炒股票。
韩婷婷最近难得放一次大假,但也没闲着,休息了两天,便打算去上海炒股票。这事儿韩治军他们都知道,刚好余秋把儿子送去了北京也打算去上海炒股,两人便结伴同行。
但结伴同行不代表要带着两个孩子……郑海洋带着韩一一屁股坐在她的行李箱上,就是不让她走,除非也带上他们。
韩婷婷简直哭笑不得,蹲下来,好说歹说:“两位小祖宗,我又不是出去玩儿不带你们,我是去干正事的好么?”
郑海洋点点头,道:“我也要去炒股。”
韩婷婷:“有你个小屁头什么事儿啊?”
郑海洋就坐在行李上不动,韩婷婷拉也拉不起来,抱也抱不动,简直要气死了,还没整理的东西往床上一丢,道:“说吧!到底要干嘛!?怕了你们还不行么?”
郑海洋就道:“炒股啊,我也要炒股,你带我去,我就不闹。”
韩婷婷:“炒股你有钱啊?”
郑海洋特别认真地伸出三根手指头:“我有三千。”
韩婷婷噗嗤一口笑了,真是败给这两个混小子了,终于点头,道:“行行行,带你们带你们,跟你妈说去给你们收拾东西带上你们的小裤衩!!”
郑海洋带着韩一欢天喜地的跑了,程宝丽听说儿子要去上海也不当回事的,反正他们在上海也有炸鸡店也有认识的人,就当去自己家一样完全不担心,给两个孩子收拾了东西,拍拍小屁股让他们不要调皮,就送他们走了。
余秋见韩婷婷带着俩孩子也哭笑不得,道:“我们是去炒股又不是去采买尿布,带他们干嘛?”
韩婷婷学着郑海洋伸出三根手指头,无奈又心酸道:“洋洋说他有三千块呢,吵着也要去炒股票。”这么一说,道真是把余秋逗笑了,她就知道这小崽子不一般!
去上海的火车上,郑海洋和韩一挨着坐在一起,郑海洋外套里有个斜背的小包,里面是他这两年多来存的所有的钱,整整三千多。
韩一前几天惹了他洋洋哥不开心,今天闹着也要跟过来,便十分狗腿,靠着郑海洋,小声哄着道:“哥哥,钱都是你的。”
郑海洋哼哼了一声,“嗯”了一下。
韩一笑,脑袋隔在郑海洋肩膀上,晃着小腿,心里偷偷想着——钱是哥哥的,哥哥是我的,这样钱也都是我的~\(≧▽≦)~啦啦啦,我真的太聪明~\(≧▽≦)~啦啦啦。
第43章 股市¥一一啊,哥哥要破产了
92年郑海洋六岁,上辈子他还窝在蓝安县那个江北小县城里,根本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如何,更加不会知道92年的股市是什么情况。
有些人重生自带金手指,有些人重生刚刚好能用上自己知道的东西,以前他在网站看的时候重生的主角个个牛逼外挂爆满,等到郑海洋自己重生了,才发现金手指这玩意儿也挺傲娇的,竟然还挑人!
92年的股市,老股新股总共十五支股票,他娘的他竟然一支都不知道,怀里揣着他这两年好不容易藏的3000块耍赖皮一样跟着韩婷婷他们来到了上海,可到底该买哪一支股票他根本就不清楚,当时沪市大盘多少点他都不知道,他只知道,这一年的股市肯定会大赚。
韩婷婷和余秋带着两个孩子到了上海,一来上海哪儿也没去,找了辆车拉去了证券交易所,除了交易所当时上海还有三家证券公司,“申银”“万国”“海通”,每个公司都有营业部可以买卖股票,而每天营业部门口都是一堆人围着,人挤人,他们两个女人带着孩子根本挤不进去。
余秋一火就说先去她家,她家在上海也有房子,先安顿下来再说,大不了明天早上早点去交易所。
韩婷婷和余秋两个女人站在两边各自牵着孩子,夹在中间的郑海洋还要牵着韩一,从交易所挤出来一身汗臭馊臭味,简直不像是来买股票的,比宰猪场还要臭还要乱!
郑海洋在人群里被推来推去朝前走,眼前全是人耳边都是交谈股票的声音。他听到很多人都在提一支股票,“延中股”,几乎每朝前走一段就会听到各种人在讨论这只股票。
有人说:“延中涨上去之后就一直在跌,我得卖了,等不到明天了,今天就卖。”
有人说:“不卖!坚决不卖!老子一百多买的涨到三百八,就算跌道现在的三百我还是赚!老子就不信了它还能继续跌。”
“跌啊,还在跌,我刚刚去那边看了,延中今天又跌了。”
“……”
讨论最多的基本都是延中,还有小飞乐、大飞乐、申华、凤凰、真空,这些词对上辈子几乎不炒股的郑海洋来说都是陌生的,一路走下来他一边忍受着鼻子下的汗臭味一边心里暗自吐血懊恼,如果当初知道自己会重生,他怎么这也得把92年的股市资料翻找一遍,现在好了,他跟个白痴一样什么都不知道,还不如坐在交易所里的这些人。
余秋带着韩婷婷和两个孩子回家,简单打扫了一下卫生吃了点东西,韩婷婷闲不住换了鞋拿着包就要出门,郑海洋立刻跟上,死气白赖就是要跟着。
余秋已经走不动了,坐在椅子是哪个揉脚底板,看着门口的韩婷婷道:“也不用这么急吧?”
韩婷婷道:“能不急么?我先去办个股票账户,我两个嫂子还有郑爷爷郑奶奶的身份证都被我带出来,还要去买认购证,你累了就先歇着,我先带洋洋过去,你看着小一一。”
“哎呦我的妈!”余秋胖乎乎的身体站起来,无可奈何地去拿了包和衣服,一边揉着腿一边道:“走吧走吧,一起去,谁还和钱过不去啊,我也去把股票账户办了。”
韩一有些累了,站在郑海洋旁边一手拉着他的衣服一手捂着嘴巴打了个哈欠,郑海洋便对他道:“你在家里睡觉,别去了。”
韩一点点头,理所当然觉得他的洋洋哥肯定会留下来陪他,结果回屋子脱了鞋裤子衣服爬上床,郑海洋拍了拍他的屁股,转头就走了。
韩一( >﹏<。)又累又困,在床上喊:“哥哥!”一对眸子闪闪可怜:“你不睡么?”
郑海洋半点都不困,刚刚去了交易所被刺激到了,这会儿整个人脸上眼睛都在发光,于是转头道:“你好好睡觉,睡醒了外面桌上有水果牛奶和饼干,自己看电视,不许乱跑,我下午就回来了知道么?”
韩一皱着小鼻子一脸不开心,但实在困地眼睛睁不开了,一边说着“不行不行哥哥不许走”一边躺下去很快睡着了,郑海洋便轻手轻脚跑出去带上了门,跟着韩婷婷她们坐车出去了。
他们没去附近申银的营业部,直接去了交易所,办了股票账户,韩婷婷和余秋一人办了一个股票账户,郑海洋知道韩婷婷拿了她妈的身份证出来,便吵着要她拿身份证也给他半一个自己的股票账户。
韩婷婷以前从来不觉得郑海洋烦人,今天却发现郑海洋的话格外多,要跟着来炒股还要跟着买股票账户,就好像铁了心要在股市里搀和一腿似的。
可问题是——这孩子才六岁!!六岁!!
韩婷婷简直要给他跪了,余秋在一边看着,倒是特别欣赏郑海洋这孩子,见郑海洋一个劲儿求韩婷婷,便道:“你让他试试,六岁的孩子也分人的,我家那臭小子就知道一天到晚打摆子,开个账户又没什么,反正那三千块也是他自己的钱。”
韩婷婷叹一口气,跑过去给郑海洋办了股票账户把他的三千块都放进去了,郑海洋站在一边抬头看着靠在窗口前的女人,继续不死心道:“姑姑,你再借我三千吧?凑个六千?”那口气简直和当初韩一求着再要两块凑个五块买小鸭子一模一样。
又是坐车又是跑路忙了大半天,韩婷婷本来已经很累了,这会儿交易所里都是人十分闷热,她本来就身心疲惫,结果一听郑海洋的话真是想给这小祖宗磕头,她弯下腰低头抓着郑海洋的胳膊,哭丧着脸道:“洋洋啊,你精力是不是太旺盛了一点,不困么?要不你也回去睡觉吧?”
郑海洋眼睛发着绿光:“要不再借我两千凑个五千?”
韩婷婷站起来,假装自己什么都没听到,余秋哈哈哈在后面笑疯了,往窗口又递了两千块,摸摸孩子的脑袋,道:“行了,阿姨借你。”
韩婷婷转头:“亏了这钱我可不负责还啊。”
余秋:“我才不怕,咱们洋洋还有他两个妈呢!”
办完了股票账户就去买认购证,四月份早就没有对外销售的认购证了,都是地下买卖,交易所旁边就有个小屋子,什么牌子都没挂,但只要买股票的人都知道里面是卖认购证的。
买认购证的时候要排队,但人也没那么多,排队的时候前面是个三十多岁的男人,转过头来和他们聊天,也是个外地人,他道:“你们刚来上海吧,之前没买过股票吧?我90年就开始买股票了,每天晚上都收电台听股票的,以前没认购证,出了认购证,买股票的人就没以前那么多了。”
韩婷婷有些不明白,“为什么?”
男人道:“认购证一月份出来的时候一份30快,现在这里排队买要五十块一本,还要摇号中签才能买,有概率的,你想这年头50快一本认购证多贵啊,还要摇号,门槛一高,本来想买的一些人都不买了,有些入股的没怎么赚到钱的人也不想买了。”
郑海洋心想一份认购证要五十块?还要摇号?那摇不到号的认购证不就白花那块了?郑海洋的心都在滴血。
排到男人的时候他一口气买了二十份,和韩婷婷她们打个招呼就走了,韩婷婷想也不想就掏出身份证买了二十份,郑海洋在旁边可怜巴巴的拉拉她的衣服,韩婷婷便给他也买了十份,余秋跟着买了二十份。
排队出来的时候郑海洋捏着手里的十本认购证心哗啦啦地在滴血,十份五百块啊!!五百块啊!那认购证反面竟然还写“股市有风险、涉市须谨慎”,涉市你个大头鬼啊!!买了认购证又不代表就能买股票,你应该写“认购有概率,购买须谨慎”才对吧?
从排队的地方出来又跑去交易所,还要在窗口查询他们买的认购证有没有摇到号,刚刚好又碰到了前面的男人,那男人捏着几份认购证出来,笑呵呵的,对她们道:“买了二十份中了五本,还行,比上次好,上次买了二十本才中了两本,我先过去了。”
韩婷婷满头是汗,余秋脱了外套侧背着黑色的皮包,拍着屁股和大腿,显然也是累坏了,去窗口一问,她们两个人加起来的四十本认购证中了六本,其他全部都没用,韩婷婷趴在窗口嘟囔了一句“白花钱了”,那窗口的营业员给他们开票,道:“现在还好了,本来认购证的中签率是百分之十,因为现在买的人少,所以中签率才上去了,四十本中六本已经很好了,下个月你们想买恐怕都买不到了。”
郑海洋精神一直很好,此刻站在窗口下面听了这话突然脑子里灵光一闪,他想“下个月”?什么下个月,上海的认购证一月份二月份对外开放,卖了两百万本不就不对外开放了么?现在买的说句不好听的全部都是“黄牛党”倒卖的认购证,她一个交易所的营业员肯定知道这些,为什么还会说这种话?
下个月要买不到,为什么下个月会买不到?郑海洋想想这话就觉得不对,心里琢摩着,觉得这些交易所的营业员肯定知道什么内部消息,所以才会顺口说漏了嘴。
果然韩婷婷问了一句:“下个月怎么了?”
那营业员立刻摇摇手,不说话了。
郑海洋手里还捏着十本认购证,死活也不拿出来,放在自己随身带的那个小包里,韩婷婷:“你今天不对号,明天也要对号的,你股票不买了?”
郑海洋一本正经道:“我不行我不行,我运气太差了,明天让韩一过来,他比较旺。”
韩婷婷一听这话转头对余秋道:“哎,早知道咱们也明天对号了,我家小一一特别旺,八字估计好,以前还中过亚运会的体育券呢!”
余秋当然知道亚运会的那个体育券,那时候在北京几乎家家户户都买,他们家也买过,给儿子买了一大堆,就中过几个五毛钱一块钱,她问道:“中了多少?”
郑海洋特别自豪道:“五百块!”
余秋“噗嗤”一口喷了,一边和韩婷婷朝外面走一边直后悔,“哎呀哎呀,早说啊,我才中了三本,不行,我明天得再去买点认购证。”
这天韩婷婷他们都没有买股票就回来了,主要是太累了,打算第二天一大早过去排队买股票再折腾。
回去的时候韩一已经睡醒了,坐在沙发上翘着腿看电视吃香蕉,见郑海洋他们进门一脸不开心,小嘴一嘟,不理人,郑海洋进了客厅还没开口,韩一立刻爬下沙发朝房间跑,还把房间的门给甩上了。
余秋一边喘气一边啧啧:“孩子生气了,估计一起床见不到人这会儿斗气呢。”
韩婷婷整个人往沙发上一趴,闷声抬手道:“没事儿,有洋洋呢,咱们不用管,有洋洋就行,洋洋去哄哄保管有用,咱们去哄都没用。”
郑海洋这会儿是真累了,跟个死狗一样荡回房间,推开门,看见韩一气呼呼地趴在床上,衣服裤子穿得歪歪扭扭的,袜子也穿反了,鞋子踢得床上一只门口一只。
郑海洋进屋子,把随身背着的小包扔在床上,也爬了上去,趴在韩一旁边,一手搭在他背上,有气无力道:“生气啦?爬起来把袜子穿好,都穿反了。”
韩一两手拍了拍床,不吭声,后脑勺对着他。
余秋这会儿进来了,拿了哇哈哈白开水和吃的东西进来,她可不是韩婷婷,有儿子的人在照顾孩子方面有自己的心得,她看两个孩子都趴在床上,洋洋估计是累的,韩一就是在置气。
她把东西放一边,给韩一重新穿了袜子,要把孩子抱起来整理一下衣服裤子,结果韩一扭了扭还挺倔,就是不肯起来,郑海洋抬起脖子,对余秋道:“阿姨你别管,他现在脾气倔呢!哄都哄不来。”
余秋被郑海洋小大人一般的口气逗笑了,摸了一下孩子的脑袋嘱咐了几句就出去了。
门刚被关上,韩一就立刻弹起来趴到郑海洋身上,两手巴拉着他的肩膀,一脸气呼呼道:“哥哥出门不带我!?”
郑海洋:“不是不带你,是你困了要睡觉。”
“哥哥不陪我!”
“哥哥要去买股票,股票可以赚钱。”
“钱呢?!”说着去拿床上的那个小包,拉链拉开,一分钱没看到,只有他完全不认识的股票认购证和股票账户本。
韩一有些急了,他从小就知道那些钱是他娶媳妇儿的钱,现在钱没了,不能娶媳妇儿了!!孩子坐在一边,突然就眼泪汪汪了起来,郑海洋一抬眼就见他那副伤心的样子,一个机灵醒了,知道不好赶忙扑过去哄,把股票账户的本子拿过去,打开,道:“你看你看,小宝你看,钱在这里呢,都在这个本子里。”
韩一抿着嘴:“骗人。”
“哥哥没骗你,哥哥什么时候骗过你?啊?真的都在里面,还有这些认购证,可以抽奖的,明天带你去抽奖,哥哥今天自己都没舍得抽,就等你明天去了,明天都拿给你抽奖。”
韩一知道抽奖,抽奖能拿好多钱,这是孩子单纯世界里简单的认知,他也根本不知道认购证是什么,他转头看看他的洋洋哥,道:“真的么?”
“当然啦,明天带你一起过去,你哥什么时候扔下过你了。”郑海洋拍着胸脯保证,韩一这才不生气了。
“那你明天不许不带我。”
“带你带你,肯定带你!”
韩一哼了哼,这才不生气了,可见不到那一包的票子,还是有些不开心,就好像心里没着落一样,郑海洋就告诉他钱都在那本红本子里,韩一就正面反面翻着那本本子,也不明白那么多的票子是怎么塞进这一本薄薄的本子的,不停向哥哥确认钱是不是真的都在里面。
“钱在里面么?”
“在。”
“怎么放进去的?为什么我看不到?”正过来反过来,也翻不到一个像小熊口袋一个的口子,更加看不到绿色的票子,还巴拉着封皮上凸出来的字样,像是要抠出一个口子掏票子一样。
郑海洋被孩子天真稚嫩的样子逗乐了,忍不住抱住孩子亲了一大口问道:“喜欢钱还是喜欢哥哥?”
韩一又哼了哼,但还是十分利索的转头道:“哥哥!”
哎呦哎呦,郑海洋小长手小长脚抱着夹着孩子在床上打滚,“等着,看哥哥给你赚更多钱娶媳妇儿。”
@
晚上吃饭的时候,韩婷婷果然看两个孩子又好上了,韩一像个没事人一样继续开开心心跟着郑海洋,她拿个纸出来写了几支股票的名字,余秋凑过去一看,问道:“你打算明天买这几支?”余秋都想好了,明天韩婷婷买什么她就买什么,人可是国外上过大学的,和她这个初中毕业的可不一样。
韩婷婷道:“随便写的,明天过去看吧,反正也没几支股票。”
余秋愣了愣:“你不是大学生么?”
韩婷婷简直要抱着脑袋尖叫了,她回来这大半年尤其是在雅芳升职之后,最讨厌听到的就是这句话,“你不是大学生么?”“你不是留过洋么?”“你不是耶鲁的么?”“你不是学经济的么?”
天煞的她是留过洋名校毕业是大学生啊那又怎么样?她又不是全能的什么都会!!再说上过大学和其他东西到底有什么联系?
韩婷婷呵呵干笑两声,诚恳道:“姐,这没什么关系,我也第一次炒股票,经济学和这个没什么关系。”再说咱们中国这还是第一次开始搞资本游戏,很多东西和她以前在国外学的不一样,尤其是现在股市的那新旧十几支股票,简直叫她相当无语。
她之前了解了下90年刚成立上海证券交易所时的情况,才真是叫她哭笑不得,竟然是赶鸭子上架弄了几个中小企业去上市,都没有大企业大公司,完全就是一穷二白地在搞股市。
如今两年一过,也不过才十五支股票,同样没有什么大企业,更加别谈那些国家扶植的国有企业。在她的认识里,股票是融资的一种形式,资本市场发展的必备要素之一,但显然现在的上海股市带着严重的“游戏”意识。
所有人蜂拥过来的人没人明白股市是什么,也没人看得懂那弯弯曲曲朝上朝下的线是什么意思,只知道股票要涨要涨,涨上去了就能赚钱。
韩婷婷心里叹气,因为有一定的知识层面所有觉得这样并不好,但她也能理解如今想要发展的迫切心情,郁闷了一下子也就不乱想了,反正国家要搞什么怎么搞她插不上手闲着操心也是白瞎工夫,管好自己的事情就行了!
第二天,韩婷婷余秋带着两个孩子一大早就去了交易所,那时候门口已经有人在排队了,早上开门之后,一大波人拥进去,余秋排队去买股票,韩婷婷带着两个孩子去昨天的窗口给郑海洋买的那十本认购证对号码。
那十本认购证被韩一捏在手里,韩婷婷抱着他,让他自己亲手把认购证递到窗口,郑海洋在下面捏一把汗,祈祷着十本中五本就是百分之五十的概率,那就真的是撞大运了。
结果一对号码,竟然中了六本!六本能买股票四本认购证没用,简直把郑海洋和韩婷婷乐疯了,郑海洋抱着孩子连亲了好几口,道:“就晓得你特别旺!!中了六本。”
韩一自己也很开心,以为是中了钱,不懂认购证的作用。
余秋还在排队,韩婷婷在旁边乐呵呵地和她说中了六本的时候,她悔得肠子都青了,嘴里一直念叨着:“早知道昨天不对号了,今天也让一一来对了,亏死了。咱们四十本才中了六本,他十本就中了六本,唉唉唉,悔死我了。”
余秋和韩婷婷买了小飞乐、凤凰,和最近一直在朝下跌的延中,郑海洋啥也不懂,脑海里一直飘着那句“买跌不买涨”,于是脑子一抽把所有钱都投进了“延中”,五千块明显不够,又问韩婷婷借了点钱买了可怜巴巴的一手100股总共两万八的股票。
反正韩婷婷也买了,就当是自己投的钱,亏了算她的,赚了就给两个小的,她出国这么几年花她哥的钱就不知道花了多少,如今也不在意这一万两万。
能在如今交易所里买卖股票几乎都可以算是这个年代的有钱人,买卖都是上千上万,还有些手里捏着几十万几百万人民币,根本是外面那些一个月赚着几百块的普通小老百姓没有办法比拟的。
钱恐怕是这个世界上唯一嫌少不嫌多的好东西。
这个天交易所的人不少,还有很多人在证券公司的营业点里买卖交割股票,申银、万通几个有资历的证券公司甚至在营业点旁边的一些饭店酒店开了“大户室”,让那些特别有钱的大老板能够享受到特别的待遇,在“大户室”喝喝茶,有专门的电话和专门的营业员服务,买卖都有优先权,至于散户就随意挤在大厅里买卖交割。
余秋带了二十万出来,韩婷婷带了多少钱没人知道,但郑海洋猜测韩治军可能给了她一笔钱让她帮着炒股票,可能还不止二十万。
交易所之前是没有大户室的,四月底也开了大户室,要交一笔钱才能进,很多散户舍不得那几千块,但余秋韩婷婷舍得,尤其他们还带着两个孩子,挤在大厅里实在不方便,便交钱进了大户室。
大户室里一排排桌椅用隔板分割成一个个小区域,余秋和韩婷婷挨着坐,两个小的就坐在旁边,桌上有电视还有电话,还提供免费的茶水,空调都装的好好的,等天热了还能吹空调。
那几天大人孩子就呆在大户室里面看着电视屏幕,周围来来去去也进了不少有钱人,她们这一拨带着两个孩子的女人尤为显眼。
男人多女人少,共通点就是全部都有钱。
郑海洋在大户室里第一次切身处在90年代有钱人的世界里,每天一大早就有一拨人过来,男人会在窗口抽烟,打电话给专线交割,也会用桌上的电话和朋友亲人脚力股市的情况。
郑海洋和韩一两个小孩子在大户室里跑来跑去也没人管,尤其两孩子还长得好看,身上的衣服鞋子也全是商场货,一看就是有钱人家的孩子。
偶尔还有人给他们拿糖果吃,郑海洋就偷偷看看他盯的那支股票,看看那人桌上放着的交割单,几乎都是三四万朝上,二十万三十万也很正常,倒是没见过谁会一口气买上百万的。
余秋每天早上过来都要开电视打电话,闹得她十分心烦,她和韩婷婷道:“来的时候还以为买了就能赚钱,现在一会儿跌一会儿涨简直把我烦死了。”
韩婷婷倒是十分淡定,他买的“延中”一路涨一路跌,最后跌到快230了,其他股票有涨有跌、外面散户每天都有人哭天抢地,尤其是延中这支股票,买的早一百多入的人如今两百三也还算赚,只是赚的不多,一个个都在后悔当初没卖掉,后面两百多买的人天天在外面骂娘,眼看着越亏越多,卖掉就是亏一笔钱,不卖掉就是眼看着一股的价格越来越低。
余秋一开始是跟着韩婷婷买的,结果韩婷婷只买不卖,可把她给急死了,最后她卖掉了那支一直在跌的延中,小松了一口气。
余秋对韩婷婷道:“你自己不卖,把洋洋的‘延中’卖了吧,要不然可得亏光了。”
韩婷婷特别淡定的喝着茶,淡淡道:“不卖。”
郑海洋这时候也急啊,他还和韩一承诺多存点娶媳妇的钱呢,现在好了,眼看着一路跌,简直要把内裤当掉了,韩一什么也不懂,就跟着郑海洋,捏着那张股票账户本,他只知道娶媳妇儿的钱全部都在那个小本本里,绝对不能丢。
五月,延中跌破200,外面散户是什么情况他们不知道,但大户室里一片嚎叫,有个北方的大老爷们摔了电话和玻璃杯,赔了两万多;一堆人在大户室里打电话要求专线员交割他们手里的延中股,韩婷婷继续稳稳坐着八风不动。
郑海洋心里已经哭成大海了,面上发白,对捏着小本子的韩一道:“一一啊,哥哥要破产了。”
周围的人听了这话都要笑死了,他们都知道这俩孩子还有三千块在股市里,韩一皱着眉头,不懂“破产”两个字是什么意思,郑海洋就解释道:“就是给你娶媳妇儿的钱要没了。”
韩一小脸瞬间就落了下来,哭丧道:“哥哥,那怎么办?”
郑海洋痛心疾首,“我们把姑姑卖了吧。”
第10节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