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宝钗越想越是有些生气。可是素日的教养让她并未表露出来,只是露出恭敬之色。王夫人说了一会儿后,就让宝钗先回去,明日等讨了老太太的示下,再选日子让她回门。
宝钗见自己目的已经达到,也就扶着莺儿回去了。回到院子里,看院子里竟没有一个小丫头,宝钗就有些不高兴了,虽说以前自己总不把这当回事,也只是为了能让笼络一下宝玉房里的丫头,让她们在宝玉面前说自己好,如今哪里还需要这些呢。
莺儿知宝钗的心意,便抢先说了句:“怎么越发连个规矩也没有了,院子里也没个人伺候着。”
袭人在里面听到后,连忙出来了,看到是宝钗,忙上前道:“二奶奶回来了?”宝钗轻轻点了点头。顺口问道:“怎么就你一个人在吗?二爷可曾回来?院里的小丫头跑哪儿了?”
袭人听到宝钗这番问话,并不同于以前,所以也就小心回道:“回二话,二爷在房里休息呢。小丫头是我让她们下去休息的。”宝钗听了这话,心中有些不悦道:“你也太好说话了,就算让小丫头去休息,也总该留上两个,以备二爷使唤。哪里都放出去了。”
袭人听出宝钗的不满,更是不敢说话,只说是自己想少了,以后再不敢了。宝钗见袭人服了软,也就不再说什么,只说等下让她们都到院中来,自己有话要说。袭人赶忙答应了。
宝钗这才带着莺儿进了房里找宝玉。宝玉早在宝钗说袭人时就醒了来,见宝钗进来,也不吃惊,只问宝钗有什么事。宝钗将自己的意思给宝玉说了后,便看宝玉有什么意思。
宝玉听了后,点点头说道:“如果你想要当家的权,那就按你的意思去做吧,只不能伤害凤姐姐才是。平日里她待你们都很好的。”宝钗听了宝玉的话,也放心不少。点头应道:“知道了,我也是这个意思,所以想让太太通过别的方式说出来。只不过太太要问起二爷时,还请二爷帮忙说几句话才是。”
宝玉点点头,便问宝钗还有没有别的事。宝钗想了想说道:“虽说我与你成亲不久,可是这个院子里也算是有女主人了。这院里的丫头平日里总看着你不管她们,所以越发没有个规矩了。”说到这里,宝玉打住宝钗的话,只说随她的意思就好了。
宝钗得了宝玉的话,心里了十分得意。虽说得不到宝玉的心,可是这管家之权是落在自己手里了,来日方长,宝玉总能看到自己的好处来。想到这里,便只说让宝玉好生休息,自己扶着莺儿来了院子中。
只见院子中早已摆上椅子来,袭人和麝月带着秋纹、碧痕还有十来个小丫头,并院子中夜的老嬷嬷们总共二十来个,都已站在院子中,等着宝钗了。
宝钗慢慢地扶着莺儿走到中间,袭人也忙走上前来,扶着宝钗坐下后,这才说道:“回话,丫头和婆子们都已经来了,请奶奶示下。”宝钗不置可否地应了声。
莺儿端了茶过来,宝钗只略将茶盏拿在手上把玩。也不说话。一时之间,这院子竟象是没有人了般的寂静。众人心里都在惦量了一番,而袭人这才觉得真是自己错了。可是到如今,自己没名没份的,也不敢说些什么。
宝钗暗自打量着这些人,心中有了一番计较。这才将茶盏放在嘴边抿了一口,便递给了莺儿,方才款说道:“今儿叫你们大家过来,也没有别的事,只是想着我与二爷虽然成亲不久,可是该说的总要说在前面,省得有人坏了规矩,到不好说了。”
众人一听心中一凛,没想到宝钗竟比凤姐还有一番杀伐决断之心,可是在这情况下哪个又敢象平日一样玩笑,都只安静地听着宝钗的吩咐。宝钗见自己的目的已经达到,便放缓了口气说道:“大家也都放宽心,平日里你们也是了解我的,只要是按着规矩办,其它也都好说的。”说完后看看众人都点头了这才接着往下说了。
“袭人,你也是从小都跟着宝玉的,以后这院里的事就由你来主管,你将这院里的人都分一下,每个人只干自己份内的事,别的事一概不用管了。以后大家都要各司其职,有功则赏,有过就不要怪我翻脸无情了。”众人听了后,都跪了下来,忙说会尽心的。
宝钗听后点点头,就让袭人来安排了。袭人一听让她安排心里也非常高不,自己早就对院里的一些小丫头看不惯了,总以为自己姿色不错,没事总想勾引宝玉。这次趁机会让她们远离宝玉才是。
宝钗正是要用这个机会来让袭人替自己铲出那些狐狸精,这下看着袭人一脸的算机,宝钗只在心中冷笑,等收拾完这些人,再来收拾袭人好了。宝玉还是在里面不动声色地听着,他也为袭人担心,依着宝钗的脾气,又怎能容得下袭人呢?
可是自己该如何保护袭人?虽说自己也是知道袭人在背后做的小动作,毕竟袭人是清白地给了自己的。而自己也打算日后将她收房,可是如今还要想个办法才是。可是也不能让宝钗发现什么,否则她可能会提前下手的。
宝玉想了这么多,竟觉得头很疼,没想到自己竟如此不善于计谋。可是不想又不行,总不能让宝钗将自己身边的人都赶走吧。
而袭人在那边安排着小丫头和婆子们,只除了麝月、秋纹、碧痕和她还有莺儿和文杏几人贴身照顾宝玉和宝钗。而五儿、柳儿、蕙儿和云儿还有小月、春燕、小螺、夏荷只在外面伺候,每四人一班只负责抬水浇花还有喂鸟和传话的差使,剩下的婆子们负责上夜和跑腿的事,别的也不用管了。
袭人安排完后,陪着笑转身看向宝钗,宝钗点点头让袭人先站在一旁,然后说道:“想来大家也都听清楚了,就按着袭人的安排各司其职,若是让我看到有偷懒耍滑的,一查出来这脸面就顾不得,一律撵了出去或打或卖,永不再用了。”
说完后,宝钗就吩咐大家都散了,自己也扶着莺儿进了屋子。袭人哪里敢走,也跟着进了来。宝钗知道袭人会进来,就说道:“本来跟我进府的是有四个丫头,可是如今也只莺儿和文杏跟着,以后还是她们伺候我,你和麝月还有秋纹、碧痕继续照顾宝玉。”
袭人一听让她们四人来照顾宝玉,心里有些不太乐意,麝月倒还罢了,跟自己是一心的,可是秋纹和碧痕从来对自己总是阴奉阳违的,只是自己不好打发出去,如今让她们也进来伺候宝玉,自己心里早已是不愿意了。宝钗静静地看着袭人的表情。
而袭人也很快回过神来,陪着笑说道:“奶奶说的是,只是只让莺儿和文杏伺候奶奶这妥当吗?”宝钗摇头说道:“没事的,莺儿也是从小跟我的,文杏虽然小些,可是也一直跟着莺儿,莺儿调教的也不错。这一些你倒不用担心了,只是宝玉那边,袭人你也费些心吧。”
袭人见宝钗已经这么说了,也只好答应了下来。宝钗便让袭人下去了,袭人离开宝钗的房间,便来到宝玉的房里,将刚才的情况给宝玉说了一下,宝玉听后,点头说道:“宝姐姐从来都爱管着别人,要让别人按她的意思去做。日后你也能明白的,凡事小心些吧,别让她拿住你的错,用你开刀。”袭人听宝玉字字都是关心着自己,心里当然是高兴了,忙答应了下来。
第十六章,贾母知义断其心
王夫人等宝钗走后,自己在房里想了好多,听了刚才宝钗的意思,王夫人有些不相信这都是宝玉的意思,因为宝玉从来是不管这些事的。可是自己却也高兴宝钗的做法,凡事都将宝玉放在前面。
而宝钗所说的,也正是自己所想的,凤丫头毕竟是大房那边的,不能总在这边管着家,荣府的一切都应该是宝玉的,虽然兰儿是自己的孙子,可是毕竟贾珠不在了,自己还是要依靠宝玉过活的。
而让宝钗管家的事,总要让老太太答应才是,想来老太太不会不答应,因为宝钗也是她所选的。想到这里,王夫人想想该如何去对贾母说,想了一会儿后,王夫人让玉钏派人去打听贾母现在在做什么。
一会儿的功夫,玉钏来报贾母正和黛玉姐妹几个说话呢。王夫人一听和黛玉说话,心里就有些不太高兴了。想黛玉小时候来到这里时,自己看着黛玉姣好的面容,还有那通身的才学,自己也不是不喜欢。可是随着黛玉渐渐长大,发现宝玉整个都迷在黛玉身上时,自己越发讨厌起黛玉来。
而黛玉也发现了自己的厌恶之心,所以总离自己远远的,也不来奉承自己,越发让自己厌烦起来。不过如今黛玉已做不成自己的儿媳了,而是要让自己替她选一个夫婿,好让她能帮着宝玉,让荣府立于不败之地。想到这里,王夫人脸上现出得意的笑容。
可是既然要找老太太商量事情,也不能再拖下去了,王夫人扶着玉钏来到了贾母房里。正好听到贾母开心的笑声,王夫人将嘴悄悄一撇。心里直恨到如今还只是媳妇的角色。什么时候才能坐在贾母位上。
可是想归想,王夫人的脸上依旧持着笑容进去了。黛玉和迎春看到是王夫人进来了,忙站了起来。贾母示意王夫人坐下后方才笑问道:“怎么这会子来了?有事?”王夫人笑应道:“可不是有事,想讨老太太的意思。”黛玉和迎春听到王夫人和贾母有事商量,便说回去了。
贾母点点头嘱咐跟着的紫鹃和司棋小心伺候着。等她们出去后,贾母看向王夫人问她有何事?王夫人小心翼翼地说道:“老太太,如今宝玉也醒了,而宝丫头自从成了亲还没有回门。依媳妇所想,不如挑个好日子,让他们回门如何?”
贾母想想也正是如此,便笑道:“还是你想得齐全些,那就让外面的小子选个日子吧,只是宝玉刚醒来,只怕身子还受不住劳累,不如你给宝丫头说说,让她自己回去看看亲家如何?宝丫头也算是明白人,应该能想通的。”
王夫人一听这主意倒是不错,本来自己就担心宝玉的身体,现在正好假借是贾母的意思,只怕宝钗也不敢说什么。想到这里,王夫人笑道:“还是老太太想得周全,这主意正好,等外边选好日子后,我再给宝钗说吧。”贾母点点头就问王夫人还有别的事吗?
王夫人趁机说道:“老太太是这样的。如今宝玉也成了亲。也算是大人了,也该让他理理事了。”
贾母听了这话就知道王夫人的意思了,可是贾母也不揭破,只让王夫人继续说下去。王夫人继续说下去:“老太太也知道凤丫头自从上次流掉个哥儿。到如今总也怀不上,细想着总是操心太过的关系。现在大太太嫌她,就是琏儿也保不准对她也有怨气。”
说到这里,王夫人也停顿了一下,看看贾母,看她有没有话说。贾母想想王夫人说的这些也不是没有道理,只是若让宝钗当家,现在还不是时候,自己还不知道宝钗的家底到是多少,宝钗的心思到底是怎样的。听到王夫人住了嘴。贾母示意王夫人继续说下去。
王夫人见贾母并不表示出来任何意思。只好自顾自的说下去了:“依媳妇的意思,不如这几天就让宝钗来管家,让凤丫头也好休息休息,不知老太太的意思如何?”
贾母见王夫人已经问到自己身上。想了想这才说道:“凤丫头平日里是有些操心太多了。可是这几年她管得也是井井有条的。如今换下她,只怕人心涣动倒不好了。依我看,不如先让凤丫头管着家,等以后有了好时机,再让宝丫头管吧?”
王夫人没想到贾母会不同意。可是没有达到自己的目的,王夫人又怎能甘心?王夫人刚想说话,贾母示意让她先不要说,然后自己继续说道:“宝玉也是刚成亲,又加上刚刚醒来,宝丫头要是再管家,只怕是顾不过来。还是等以后再说吧。”
王夫人见贾母再三不肯松口,心中虽有埋怨,可是也不敢让贾母看出些什么,只得答应了。贾母见王夫人答应后,也不忍让王夫人埋在鼓里,这才略微透了点话道:“宝丫头平日里也算是有心的。只是你那外甥却也不是省事的,进京这几年,糟蹋了不知多少银子。如今他妹妹嫁进咱们府来,也不知道他们有没有别的想法。那薛家太太虽是你妹妹,可是也做了薛家几年的当家人,只怕跟以前也不一样,你也要看好才是。别让咱们府里成了他们的踏脚石才是。”
王夫人听出了贾母的意思,不禁佩服贾母的心机。没想到贾母竟想了这么多,亏得自己没有强逼着贾母答应让宝钗当家。当下便心服道:“还是老太太想的多,媳妇再也没有想到这些的。就依老太太先让凤丫头受累吧。”贾母点点头,就让王夫人出去了。
王夫人回到荣禧堂后,周瑞家的上来回说三日后就是好日子,正好让宝二奶奶回门。王夫人听了点点头,让周瑞家的先下去,然后让玉钏去叫宝钗上来。
等宝钗来后,王夫人先说了让她三日后回门。宝钗听了忙上前谢过王夫人,王夫人叫起她后,让她坐在自己身边,宝钗斜坐在王夫人旁边后,王夫人这才说道:“才刚,我去回过老太太,可是老太太顾念着宝玉才好不久,怕你回门时,他要是应酬身子受不了,所以依老太太的意思就让你自己回去,只是这样也委屈了你,不知你的意思如何?如果不愿意的话,就让宝玉跟你一起去,如何?”
宝钗听了这话,不禁有些气恼,本来嫁到这府里来已经是自己委屈了,如今连回门都要让自己一个人,越发显得这府里有看低自家之意,可是自己要是不答应,只怕不光是老太太,就连王夫人也是不依的,也罢自己回就自己回,这笔帐算是记下了,等以后再说吧。
想到这里,宝钗温柔地笑道:“太太,老太太想的也是有道理的,太太不用顾念宝钗的心情,就依老太太的意思吧,”王夫人听了这话,笑着点点头,然后象是想起什么似的又对宝钗说道:“刚才我也提了让你管家的事,只是老太太想着冒然不让凤丫头管家,只怕是有些不妥。不如现在还让她管着,等以后有了好时机,再换上你,这样一来,也就没人敢说些什么了,你呀,趁现在也别着急,只在旁边看着凤丫头如何管家的,日后纵然轮到你,也是不怕的。”
宝钗更是笑道:“宝钗刚嫁入府里,好多规矩事情都是不懂的,宝钗也想向琏二嫂子学一学。又怎能冒然接了这管家之责。太太多心了。”王夫人听宝钗如此之说,也就不再说些什么,只吩咐宝钗小心照顾宝玉,缺了什么只管来要。宝钗答应后,就行了礼退了下去。
走在路上,宝钗的脸上再也没有刚才温顺的笑意,她明白贾母的意思,无非是想看自己带了多少嫁妆,可是贾母不知道,自己如何不知道自家早已是日薄西山了,就是为了自己的嫁妆,也使家里卖了三个铺子。还好哥哥心疼自己不说什么,这几日只怕嫂子让妈妈受了不少的委屈。可是饶是卖了三个铺子,凑出来的嫁妆也是不多的,这可如何是好呢?
宝钗也有些着急了。凤姐嫁进来时,带进来的嫁妆自己也略有所闻,想那时,母亲搂着自己说日后自己的嫁妆只会比凤姐的多,不会比她的少。可是话音犹在。现实已非。自己又哪能再和凤姐比这些呢。
自己有的只是满腹的才学还有商人独有的算计之心。只是现在不到用的时候,等过些时日,才好谋算。不过,贾母和王夫人已然答应自己三日后回门,等回去后,再找母亲商量才是。
想好这一切后,宝钗这才有了闲情看这一路景色,可是到底还不如大观园的十分之一。想想,那黛玉、迎春几个都还在园里住,偏自己和宝玉都搬了出来,还是要先想个法子搬回去才是。那园子本来就是自己的,岂能让她们住下去?
第十七章闻黛玉东王含怒
这一切事情,瞒得过别人,可瞒不过一个人。当他得到密报黛玉昏迷时,心下大怒。只听暗卫问道:“王爷,用不用将林姑娘带出来?”
这人不是别人正是当朝东平王水涵。水涵自幼师从林如海。只因自己父王战死杀场,没有办法,只得离开林如海,回到京里来袭了东平王的位子。可是他心心念着黛玉,每年逢黛玉过生,他总是让人将礼物送了过去。原先他以为自己对黛玉只是兄妹之情。可是后来他发现当母妃想为自己选侍妾时,自己总是推三阻四的。只有再得到黛玉的消息后,脸上才能见些笑容。
可是他也知黛玉还小。现在提这些还太早了些。慢慢地东平太妃也发现了这些迹象,太妃得到消息后,只装作不知。但也不再给水涵找侍妾了。贾敏是她从小的玩伴。记得她们在闺房之中谈起未来时,贾敏总向往着一生一世一双人的生活,记得当时,自己笑话过她。
可是真等到她们各自嫁人时,太妃体会到了贾敏的心。当自己嫁进东平王府时,王爷已经有了侍妾,老太妃还是不停地暗示自己给王爷纳妾。所幸王爷体会到自己的心意。坚决不受,那时老太妃没少给自己难堪。而自己也发誓。以后决不让儿子步王爷和自己的后尘。
现在好了,她知道儿子的心意了。只要儿子喜欢的不是男人,怎么都好说,更何况儿子喜欢地竟是敏妹的女儿,这可更好了。
水涵也奇怪母妃怎么象变了个人似的。可是只要母妃不塞人给自己。什么都好说。水涵也就不在意了。只定时让人带来黛玉的消息。
后来有一天,林如海带了信来,水涵才得知师母去世的消息。他也知母亲和师母关系非常好,所以不敢隐瞒,告诉给了太妃。太妃听闻这个消息,有些受不了,要他马上安排一下,一起去苏州。这正是水涵所想,所以水涵将事情安排好后,陪着母亲到了苏州。
去了后才知道,师母已经下葬。而且黛玉也去京城了。太妃十分埋怨林如海,不让黛玉到自己家去。林如海说这是岳母的意思,况且他想着岳母晚年丧女,心有不忍,就让黛玉过去或能安慰岳母。
太妃一听这话就不好再说什么了。水涵也打定主意,回去后安排暗卫保护黛玉。林如海又何尝不知道水涵的心思。可是女儿太小,如海不愿过早地为她选夫婿。如海希望黛玉能找到真心相待之人。所以当太妃隐隐提出定亲之事时,如海坦白相告。
太妃笑着答应了。也该让自己那自以为是的儿子,受受苦了。如海想想敏儿的好友,又怎能是愚腐之人。也只得摇摇头。
水涵不知母妃所想,还一直想着该如何给如海说明自己的心意。这一天,如海将水涵请到自己书房里来。水涵进了书房后,如海就在桌前坐着,水涵叫了声:“林大人。”
林如海抬起头来。看到是水涵,便站起身来示意水涵在一旁坐下。水涵坐下后,这才问有什么事?林如海说道:“默予,如今大局已定,但外邦谋算之心,不可不防。虽说你不再驻守边境。但也要做到知已知彼才是。”水涵点点头说道:“水涵不会忘记大人教诲之心。”
林如海笑着点点头。又和水涵讨论了一些事情。等说完后也都到了半夜了。水涵临出书房前,终于憋不住道:“大人。水涵请大人将玉儿许配给我。不知大人意下如何?”林如海看着水涵的眼睛。半晌才笑道:“涵儿可知你父母为何感情一直很好吗?”
水涵有些不解如海为何这样问,但是还是回答了:“只因他们是真心相待,不离不弃。”如海点点头。说道:“我林如海选女婿没有别的要求。一是要胸怀天下,二是要深情不负。是个顶天立地的好男儿。但这一切都要玉儿首肯才行。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水涵点点头说道:“我明白。”如海点点头说道:“我不想随意将玉儿许配给谁。但只要玉儿愿意。我也会欣然接受。若是你想娶她为妻,那就要看玉儿的意思了。”
水涵点头答应了。问道:“那玉儿只身去那荣府,可有可靠的人陪着?”如海点头说道:“早在几年前,我就让雪雁学了功夫,目前以她的功夫足以保护玉儿了。这你可以放心了。”
水涵说道:“那府里将名利看得甚重。如今接玉儿过去,只为了师父的官职。玉儿到也安全。”林如海说道:“我也是想到这一层,这才放心让她过去的。玉儿虽说心软。但到底还算是有主意的。”
二人又说了几句话后,水涵就回房了,过了几日便带着太妃一起回到京里。回到京里后第一件事,就是安排自己的影护安子同去保护黛玉,并定期将黛玉情况报给他。
当水涵得知贾母总有意无意地将宝玉和黛玉拉扯到一起时,水涵内心的酸意不禁而出。忍不住去看了黛玉。当他看到黛玉时,心里所有的不快都烟消云散了,他知道这不怪黛玉,要怪只能怪贾母心机太深。黛玉一个小女孩又怎能想得了这么多呢?
后来等如海病重时,水涵提前到了林府。把如海所求的圣旨给了后,又将自己随身所带的紫玉诀交给了如海,让他把这给了黛玉,以后若有事就让雪雁拿这个去东平王府找他。他一定会帮黛玉的。
如海也知黛玉在那府里和宝玉关系甚好,看到水涵没有因这而徇私,如海更是欣慰了。答应将这给了黛玉。
水涵这才放心下来,接着又帮着如海处理了财产的事。将银票按如海的吩咐制成书后。这才悄然离开。
回到京里。水涵知道如海这一去,只怕那府里对黛玉也会起变化。可是如海不让自己露出认识玉儿的意思,所以水涵也嘱咐太妃不让她想办法接玉儿来府。一切就当做不知道罢了。
可是当水涵得知玉儿昏迷时,再也忍不住了。嘱咐安子同安排好大夫,只等着宝玉的小厮去请。等大夫回来后说黛玉一直不醒。水涵想去看黛玉,可是发现紫鹃和雪雁总是不离开,方才作罢。
过了几天黛玉醒了,东平太妃也发现自己的儿子消瘦了许多。不禁有些心疼,问他用不用直接找皇上赐婚。水涵还是摇摇头,表示不用了,自己要用真心感动黛玉。
他知道宝钗对黛玉早已有了嫉妒之心。这次虽然嫁给了宝玉,可难保她不会因这而动别的心思。况且,皇上已经下令要悄悄地查四大家族的罪证时。水涵下令户部清查账目。这一查发现薛家竟有千万两的亏空。水涵也不着急。只让户部细查出来,不得有任何不实之处。户部见东平王要查,哪个敢不经心。
薛蟠得到消息后,回去赶紧给母亲说了,让母亲想想办法,不拘什么法子将这抹了才是。而薛姨妈想来想去只能让宝钗出出主意了,可是因宝玉病的关系,宝钗至今也没有回门,自己也不好主动过去。
本想着让薛蟠哄着点金桂,将她嫁妆银子拿了出来,或能填着点,可是等薛蟠刚张口,就被夏金桂骂了出来。
自此。这整日里夏金桂是连说带骂。说是薛家把她害苦了。把她骗了进来,还想骗夏家的银子。还嘲讽着说,薛家不是皇商吗?那银钱无数,歌谣都说:丰年好大雪,挥金如土珍如铁吗?连这点银子都拿不出来。气得薛姨妈连话都说不出来。
薛蟠一见吵得那么厉害,索性连家都不回了,整日都在外面吃喝玩乐。不问旁事。而伙计们看东家都不管了,那偷鸡摸狗的事就更不在话下了。水涵看着薛府的闹剧。也不说别的,只说让户部慢慢查,别放了坏人,也别冤了好人。
薛姨妈更是盼着宝钗能早些回门,帮着自己出出主意。别让薛家毁到自己手上。另外薛姨妈让人把薛蟠叫了回来,让他去打听一下,看是谁让查这账的。看能不能出些银子了了这些事。
薛蟠打听了一下,听说是东平王下令查的。不光是薛家,就连夏家还有赵家都查出来了。薛姨妈一听有夏家,忙嘱咐让薛蟠小心点,别让金桂拿家里的银子帮夏家。
可是没等薛蟠答应,就听到外面闹哄哄地,母子俩出去一看,发现金桂将自己的嫁妆都拿了出来说是送到夏家去。薛姨妈急的上前阻拦。可是哪里是金桂的对手呀。那些东西还是回到了夏家。而这一切宝钗都还不知道。
第十八章见黛玉宝钗语含酸
而宝钗这边有些不想马上回去了,想去园子里走走。就带着莺儿和文杏一起进了园子里。看着园子里的一草一木,宝钗不禁想起以前自己住在蘅芜院时,为了讨王夫人的欢心,不惜将自己变成清心寡欲的姑子。不敢用一点奢华的东西。也不敢穿一件华丽的衣裳。逼得自己只在睡衣上打起心思。
就是这样,也不小心被粗使的丫头撞见过,还是自己机灵些,赏了些钱这才堵住口。那几日让自己总是有些坐卧不宁,也不敢到王夫人跟前去。只说自己病了。直到觉得差不多了,才敢出来见人。
那哪是人过的日子呀。现在虽然成了亲,也只能借着吉利之说,将绛芸轩布置得奢华无比。可是这奢华能有多长时间呢?会不会王夫人不喜欢?现在还必须要讨王夫人的欢心才是呀。
宝钗想到这里不禁叹了口气,莺儿在旁边全都看到了,指了个事,让文杏回去。这才对宝钗说道:“奶奶何苦每日里发愁呢?如今已嫁给二爷,难不成二太太还会为难您不成?”
宝钗摇摇头说道:“莺儿,你不了解我那姨妈。她从来不喜欢看到这些东西。如今还能靠着与宝玉成亲来享受这些,以后若想让她不为难咱们,只怕咱们还是要过蘅芜院的日子呀。”
莺儿更有些不解地问道:“为何二太太不喜欢这些呀?”宝钗解释道:“我也不是很清楚,只是妈妈曾说过,原先姨妈不是这样的人,只是中间遇到了什么事,才变成这样的,进京之前,妈妈再三嘱咐我一定不要穿新衣裳,也不要将房里布置得太精致。”
莺儿又想到一点方才说道:“奶奶现在和二爷成了亲,难不成太太还会让二爷受委屈吗?当初的布置地也很精致呀。”宝钗想想也是便点头说道:“你说的很是,不过咱们还是谨慎点好。省得让太太不喜,咱们也无趣。”
莺儿这才了然地点点头说道:“那岂不是委屈了奶奶。原先在咱们家里,房里那是何等的精致,就连林姑娘的潇湘馆也是比不上的。”听莺儿提起林姑娘,宝钗也想去看看黛玉。
便说道:“咱们去看看林妹妹吧。自我成亲后,也只见了她一次,那次人正多,也没有好好跟她说会子话。”说后,就带着莺儿转到潇湘馆来。到了门口,宝钗听里面静悄悄的,以为黛玉还在睡午觉。便让莺儿轻些上前敲门。
莺儿敲了半会儿,也不见里面有人开。便走到宝钗跟前说道:“奶奶,里面连一个人也没有。”宝钗有些疑惑,纵然是黛玉不在,那小丫头也应该在呀?怎会没人?宝铳示意莺儿大些声敲门。
莺儿又敲了一会儿,这才听到里面懒洋洋地声音:“谁呀?大中午的,你不睡也不让别人睡了不成?”
莺儿听了也有些生气了说道:“我们奶奶来看林姑娘了。”里面一听这话以为是凤姐,忙住了声,快步跑来开门。开门后看是莺儿,再看后面站的是宝钗。心下有些奇怪。可转念一想可不是奶奶吗?便忙陪着笑说道:“原来是宝二奶奶来了,快请进。”
宝钗问道:“林姑娘在吗?”开门的忙回道:“我们姑娘没在。”宝钗更是奇怪了问道:“她去哪里了?”刚问完还没等开门的回答,就听到后面有人说道:“是宝二嫂子过来了吗?”
宝钗回头一看原来是黛玉回来了。便笑道:“这大中午的,你不歇着反跑出去,小心中了暑身子又不好了。”说话间,黛玉也走到宝钗跟前了。
听了宝钗这话,黛玉说道:“才从老太太那儿下来,又和二姐姐说会子话,这才回来的,没想到二嫂子来找我,不知有什么事吗?”
宝钗轻笑地答道:“也没什么事,也是刚从太太那儿下来,想着自我成亲也才见了妹妹一次面,那次人多也没和妹妹说上几句话。今日刚好得了闲,来看看妹妹。”
黛玉将宝钗让到屋里,吩咐紫鹃倒茶。宝钗看到黛玉的书桌上依旧摆着几本书,宝钗劝道:“妹妹病才好些,又百~万\小!说,小心身子受不了。”黛玉说道:“也是闲来无事翻翻看看的,原也是以前看过的。”
听了这话宝钗正色道:“不是我要劝你,只是咱们身为女子,还是少看些书为妙,平日里还是以针黹为主才是。莫因为百~万\小!说移了性情,那就不好了。”黛玉极为不喜宝钗整天说教。
但毕竟来者是客,黛玉就是再不喜,也不会想以前那样马上出言讽刺了。只是淡笑道:“这也只是一时兴趣罢了。百~万\小!说时,也无非想到以前咱们姐妹几人谈诗做画,以诗会友的情景。”
宝钗听了这话,脸上不禁一红,心中有些恼黛玉了,自己才说百~万\小!说移性情,她就说以前一起做诗。岂不是将自己陷于尴尬境地。可是反观黛玉脸上并无异色。宝钗稍整了下自己的心情,这才又说道:“那原是小孩子家的玩意,如今咱们都长大了,哪里还能在这上面用功。”
黛玉轻摇螺首说道:“读书只可教世人明理,若为这移了性情只怕那书也看歪了。不过嫂子这话,我记下也就是了。”宝钗这才面露喜色。点头说道:“妹妹原就比我聪慧,我这也只是班门弄斧罢了。倒让妹妹见笑了。”
黛玉只笑不语。宝钗又和黛玉说起宝玉来,只说宝玉如今竟象变了个人似的。也爱百~万\小!说了,也愿意走这经济之路了。黛玉一听这话就知道是宝钗自吹自擂罢了。宝玉哪里是变了,从开始宝玉对宝钗就是敬而远之。现在更是退避三舍了。只是自己虽恢复前世的记忆,可是这些事却不是自己能管的。
黛玉笑道:“如此一来,嫂子就放心了不是吗?”宝钗笑着说道:“妹妹这话说得倒也是,原来一直以为老太太是要撮合你和宝玉的,当初咱们还不避嫌的开了那么多的玩笑,谁想到竟是咱们想错了。不过话又说回来,咱们女儿家不就是希望能找个能知冷疼热的夫婿吗?”
黛玉听了这话,心里却也有些气恼,没想到宝钗成了亲后,竟然毫无顾忌地说出这些话来,这不是明摆着在自己面前显摆吗?亏得她平常总爱说教,现在竟忘了吗?想到这里,黛玉的口气也有些不善起来:“嫂子说得这事什么话。黛玉毕竟还是未嫁女子,怎能在闺房之中说这些事呢?”
从来都是宝钗说别人的,却不提防今日让黛玉说出这番话来。脸蹭得一下就红了。但想想也是自己说错话了,让黛玉挑出刺来。宝钗伸出手来轻握着黛玉的手,说道:“真真是我说错了,竟当着妹妹说出这些话来,请妹妹不要见怪才是。”
黛玉见宝钗认了错,也不愿在这事上多做纠缠。只好说道:“嫂子莫要见怪才是。原是我心直口快了些。若说的不得体,还请嫂子见谅才是。”宝钗听黛玉这样说,心里以为黛玉肯定是暗中得意了,这更是恼恨了。可是脸上却不表露出来。
但是话语中却是带出来些。宝钗环顾四周,看到黛玉的屋子里依旧是那么精致典雅。宝钗说道:“妹妹这屋里还是布置的如此精致呀。只是却有些不合适。”
黛玉奇道:“嫂子这话却有些莫名其妙了。这屋子里从未有多少变化。为何如今不合适了?”
宝钗正色说道:“妹妹也是知道的。老太太从来待妹妹都是和宝玉一样的。有好的东西总是想着妹妹。有时竟连宝玉也得不上的。如今家里也比不得往日了。妹妹若是还摆着这些东西,岂不让院里丫头、婆子也会争相效仿吗?况且当时老太太给的好些东西,总是妹妹和宝玉相同的。如今宝玉成亲,若是再摆一样的。让那些下人们嚼舌头没的坏了妹妹的名声。”
黛玉听后冷笑道:“嫂子说得听起来虽句句在理,但嫂子读过些书,知道些圣人之训。长者赐不应辞。这屋里的摆设都是外祖母所赐。如若还回去,只怕会让外祖母伤心。嫂子说可是这个理?”
宝钗不好接话,可是心里也有不甘。便说道:“妹妹说得虽然是这样,但是我也不是说让你就将摆设还给老太太,只是想给妹妹提个醒罢了。这些东西虽是老太太所赐。但老太太并未说不让妹妹将这些转赠别人不是吗?”
说完这些,宝钗也算是解了气,打算找个时候给王夫人提一下,从这里拿些摆设给宝玉房里摆上不正好吗?宝钗也知在黛玉这里嘴上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