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红楼寻梦之涵玉盟

红楼寻梦之涵玉盟第9部分阅读

    贾琏进来了,心中暗暗高兴,可是自己正陪着冯公子,又无法分身。正着急时,冯紫英也看见了贾珍和贾琏。忙起身与他们见礼,相邀坐在一处。贾琏也不客气。就坐在了冯紫英的对面。晓月看着贾琏娇笑道:“琏二爷舍得来看晓月了?”

    贾琏还未说话,冯紫英笑问道:“怎么,晓月还是琏二爷的老相好?如此,岂不是是我夺人之美了?”晓月不依地打了冯紫英一下说道:“冯公子取笑人家。”

    贾琏看着晓月那副妩媚的模样,心里早痒得不行了。贾珍在旁边也看了出来。心中暗暗得意。冯紫英也从贾珍的神态中看到了一些,便只说让晓月去陪着贾琏就好了。

    贾琏见冯紫英肯割爱,自是感激不尽。晓月见冯紫英这样说了,只顺势敬了冯紫英一杯。便走到贾琏旁边坐了下来。贾琏见晓月来到自己身边,哪里还顾得上和他们调笑。

    晓月见贾琏如此猴急。心里暗暗得意。更是精心伺候起贾琏来。而这一伺候。让贾琏从她的身上竟看到二姐的影子来。贾琏愣在那里,贾珍见状给晓月使了使眼色。让晓月注意点。

    晓月见贾琏愣在那里,忙用别的话岔开。冯紫英暗暗注意着贾珍和晓月的动作,也不揭破,只顺着晓月的话说起别的。贾琏以为自己想错了,也没再多想,继续与晓月调笑着。

    冯紫英也不多坐,只说家里还有别的事要办先走了。等冯紫英走后,七拐八绕地来到了水涵的王府,向水涵说了自己所见。水涵一听是贾珍授意,便问冯紫英那晓月是何人?

    冯紫英也说不清,但觉得晓月应该和贾琏有什么关系。水涵听后想了想,便让冯紫英只暗中打听,不要有任何动作。

    冯紫英答应后,水涵便让他先回去了。等冯紫英走后,水涵让暗卫去查一下有关秦可卿的真正死因。秦可卿的身份皇上也曾说起过。可是皇上却想放过她,可是不知道为何,她突然离世,而且从冯紫英看到的这些情况,都说明秦可卿死的不正常。会不会是秦可卿发现了什么事,让人痛下杀手了?

    但这一些都还不知道,只能等查的结果了。水涵有些担心黛玉在那边的情况了。荣府里那么多的秘密。黛玉能不能安全出来呢?要不然请皇上下旨将黛玉先带进宫里?让皇后保护玉儿呢?

    水涵这边想着这些事。而薛姨妈那边也向忠顺王府打探着忠顺王是否愿意帮着宝玉。可是这事让蟠儿去办,只怕是他也说不清。可是让谁去问合适呢?薛姨妈想了半天也没想出合适的人来。没办法,还是去找了宝钗。宝钗听薛姨妈这样一说,暗自冷笑。

    可是面上却依旧是担心的神色。想了想这才问道:“妈妈平日里不是总和官家太太有来往,此事托她们去探听一下如何呢?”薛姨妈叹道:“这些官家太太哪里能见忠顺王呀,只怕到了忠顺王妃那儿就打了回来。可是若是让别人去说,只怕没人愿意为这事出头呀。”

    第三十章

    宝钗听薛姨妈说出这样的话,心里暗暗盘算了下,便说道:“那这样,这两日妈妈寻个由头让我回去一趟,我去见见忠顺王吧。”薛姨妈一听宝钗出了这个主意,便有些犹豫地说道:“你一个女孩子家,况且还是荣府的少奶奶。这样抛头露面,总有些不好。”

    宝钗听了薛姨妈这话,便问道:“那妈妈说说,还有什么办法呢?让妈妈托人去打听,妈妈说没有合适的人。我说让我去,妈妈又担心这些。难不成妈妈将银子筹好了?”

    薛姨妈听到宝钗这么问,也不知道该怎么去回答。看着宝钗不说话。宝钗叹了口气说道:“我也知道妈妈是为了我好。可是咱们家现在就指着皇商的名号了。妈妈也放心,我不会穿着女装去见忠顺王的。妈妈在家为我准备两套男装吧!我带着莺儿去。让哥哥也陪着,只是让哥哥不要说话,一切由我来说就好了。”

    薛姨妈听了这话,想着宝钗穿上男装倒也可以,到时只说是薛家亲戚帮着料理生意的也就是了。想到这里,薛姨妈拉着宝钗的手说道:“如此就委屈钗儿了。妈妈这就回去准备衣服,到时,妈妈会让同贵过来给你婆婆说我不舒服,让你回去看看。”

    宝钗想想也就这个主意不错,但也要防着王夫人去看妈妈呀。宝钗有些沉吟地说道:“就按妈妈这个主意办吧,到时我再想别的办法让太太不能去看你。”薛姨妈点点头。又和宝钗说了会儿话就回去了。

    宝钗送薛姨妈回去后,这才带着莺儿回到了房里。等丫头们都下去后,莺儿才问道:“二奶奶真要去和忠顺王见面吗?”

    宝钗点点头:“不错,到时你和我一起去。”莺儿有些不赞同地说道:“奶奶又不是不知道忠顺王的性子,这次要是去不怕出危险吗?”宝钗叹道:“何尝不怕呢。只是这事无论如何都要办成。我要看看宝玉心中的林妹妹会成什么样子。”

    说完话后,莺儿有些害怕宝钗了,莺儿总觉得自家姑娘虽然一直都很喜欢和林姑娘争,可是从来没有想过自家姑娘会恨林姑娘到如此地步。宝钗拉着莺儿的手说道:“莺儿,我的事从来没有瞒过你。你也知道二爷对我到底是什么态度。可是我不甘心。他为什么会这样对我?在这个园子里谁不说我比她大方。可是为什么他偏偏不在我身上用心思呢?”莺儿也不敢劝,可是心里也确实心疼自己姑娘。

    宝钗定了定神然后又说道:“这事就你一个人知道就好了。别让文杏知道。明白吗?”莺儿点点头说道:“奶奶放心。我只让文杏掌管奶奶四季的衣裳和金饰簪环。”宝钗听了后,也就不作理论了。

    而这时,就听到外面袭人的声音。宝钗示意莺儿出去看看。莺儿点点头便打开门出去看了。袭人正吩咐小丫头去厨房嘱咐柳嫂炒些菜。而小丫头早有些看不惯袭人摆着姨架子。便有些不乐意了。只推说要为二奶奶去拿东西。

    袭人听小丫头这样说分明不将自己放在眼里,况且,二奶奶自从那日让她分派事后,对院子的事也不多管。便越发拿大的起来,见小丫头推脱,就有些不高兴,说小丫头时声音就有些大了。

    莺儿出来在一旁悄悄听了后。回去告诉给了宝钗,说话间也维护着小丫头。宝钗一听也就知道是什么事了。

    宝钗只摇摇头,带着莺儿出来了。出来时看见袭人还在说小丫头直说要将她撵走。莺儿实在看不过眼,便说道:“二奶奶来了。”袭人一惊忙回头看。结果发现宝钗已经站在门口了。

    袭人有些担心,便陪着笑走到宝钗面前叫了声:“二奶奶。”宝钗点点头问道:“怎么回事?”袭人不敢说自己的事,只说让小丫头去太太房里拿个东西,不想小丫头偷懒不肯去,自己便说了她几句。

    宝钗看向那个小丫头,说道:“怎么回事?当初我吩咐的你竟忘了不成。”小丫头吓得跪了下来。磕头说道:“奶奶冤枉呀。是袭人姐姐让我替她去找柳嫂子要些菜。”

    袭人没想到小丫头会说出来,忙阻住小丫头说道:“你胡说些什么。”宝钗止住袭人慢慢地说道:“不管是什么原因,我原说过让袭人管着你们,就算是她让你跑下腿,又有何不可?现在你都能推了袭人的事,想来日后拿大了,连我的话也是不听的。”

    袭人没想到宝钗竟会帮着自己,便放缓了眉头,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容来,莺儿看着袭人那碍眼的笑脸就有些气不打一处来了,可是在宝钗面前莺儿也不敢胡乱说话。

    宝钗吩咐道:“莺儿将她带到凤姐姐那里去,就说她不听吩咐留不得了,让凤姐姐发落。”莺儿答应后,上前扶起小丫头出去了。宝钗又对袭人说道:“日后若是遇到这事,你也不必回我,直接打发了。再者她的缺就让琏二奶奶挑个丫头补上也就是了。”

    袭人答应后,宝钗便转身要回房。袭人忙上前去扶着宝钗,宝钗略略点着头,不说什么,等宝钗进去后,袭人这才回到自己房里,而别的丫头见宝钗也护着袭人,便想着袭人日后肯定是要做姨,自此再也不敢不听袭人的话了,袭人也因为宝钗当众给自己撑腰,以为宝钗也怕她,自此竟有些连宝钗也不放在眼里了。

    宝钗也全然不在意,而宝玉虽然知道袭人的有些作为,也劝过袭人,可是袭人也不再当回事,宝玉见袭人不听,也就任由她了。

    而潇湘馆这边,也听说了绛芸轩的这些事,紫鹃有些担忧地问黛玉:“姑娘,没想到那边竟乱成这样了。宝二奶奶原也有些手段的,可这次却也不管呢?”黛玉还没有说什么,雪雁便抢先说道:“那宝二奶奶有什么手段呀?无非是会笼络人心罢了。”

    黛玉听了这话笑笑说道:“无非是妻妾相争罢了。怕只怕袭人为自己招祸了。”雪雁听着有些明白了便问道:“难不成宝二奶奶想撵走袭人?”黛玉点点头,说道:“卧榻之上岂容他人酣睡?”

    这下两人全明白了。可是想想不管黛玉以后要嫁给谁自己都是要陪嫁过去的。有福气的便能做姨娘,要不然就是嫁给小厮。可是姑娘这么一说,那以后自己出路又如何呢?

    黛玉看出二人心中所想,便将二人叫到自己身旁说道:“你们一直是跟着我的,有什么事,我也不瞒你们。你们仔细想想在这个家看到姨娘们的生活如何?看看三姑娘又是如何对赵姨娘的?难道你们还想着做姨娘吗?到时痛苦的也只有你们了。”

    紫鹃和雪雁震惊地看着黛玉。黛玉又接着说道:“在这个家,也只有你们和王嬷嬷是真心对我好的。而我也一直把你们当做我的好姐妹,我不想让你们做姨娘,不想让你们以后都象赵姨娘那样生活,我只想让你们能找着真心爱你们的男子,到那时,我会亲手为你们置办嫁妆,风风光光地出嫁。”

    第三十一章掏心肺主仆感真情

    黛玉的话说完,紫鹃和雪雁更是不能自已,紫鹃更是哭着跪在黛玉面前,黛玉将紫鹃扶了起来。

    这才说道:“当初我也明白你的心思,可是那时并不是说这些话的时候,所以我并不说出来,而是想让你自己好好想想,是只想要这荣华还是想找真心相待之人。所幸我并未看错。”

    紫鹃哭道:“姑娘,我也知道姑娘对我和雪雁一直都很好,有些话紫鹃一直憋在心里不敢说出来,当初姑娘还未进府时,老太太将我叫了过去,嘱咐我小心伺候姑娘,等姑娘和二爷成亲后,自然会将我收入房中。紫鹃从此记下了。知道姑娘是要嫁给二爷的。”

    紫鹃说到这里,黛玉暗暗点点头,她自是明白紫鹃所说,也许这话早些说,自己还会不信,可是如今自己已非当初的黛玉了。哪能不明白老太太当日的举动呢。

    紫鹃接着说道:“自从得了老太太的吩咐后,紫鹃虽细心服侍姑娘,可是因为老太太的话,让紫鹃也存了别的心思,竟为姑娘惹来不少的话语,这都是紫鹃的错。”

    黛玉听到这里,挡住紫鹃继续往下说,“紫鹃,你说的我也都知道,我并不怪你。”紫鹃更是觉得羞愧。而雪雁在一旁听了紫鹃所说,心里直怕,这老太太心思也太多了些。竟然为了这贾府如此算计别人。连累的姑娘身子都不好。

    雪雁气呼呼地说道:“姑娘,既然这里这么欺负人,咱们还留在这里做什么呢?”黛玉轻摇螺首说道:“雪雁,这么大了还是如此。就算是想离开府里,总要有个由头才是,没头没脑地说走,你想外祖母能答应吗?况且什么都没安排好就走。咱们能到哪里去?”

    雪雁气道:“那也不能让他们这么欺负姑娘呀。姑娘在家时,老爷夫人哪个不把姑娘捧在手里。到了这里,且不说别人,就是二太太哪次不借着说别人的由头说姑娘。几位姑娘哪个又是真心待姑娘的。我替姑娘不值。”

    黛玉叹道:“雪雁,这话在这里说说就好了。别传了出去。”紫鹃也轻点了雪雁的额头说道:“你这话传出去,岂不是给姑娘招来惹事吗?”雪雁气道:“我又不小了,怎么不知道,你们总说我,可是雪雁心急呀。”

    黛玉望着雪雁说道:“急?现在急有用吗?紫鹃的奴契还在贾府里,咱们就算要走,也总要把这事先办好才是。”雪雁一听这话才想起紫鹃虽让姑娘使唤,可也是贾府的人,不像自己可以一直跟着姑娘。

    紫鹃没想到黛玉竟想着这事。可是自己也真是离不开姑娘呀。但要办这事又真不能太急让人起疑。紫鹃说道:“没想到竟是我拖累了姑娘。”黛玉说道:“紫鹃,话说到这里,我也想问问你的意思?”

    紫鹃说道:“姑娘,一直待我很好,我也想跟着姑娘。可是我不比雪雁,只一人在此,紫鹃一家子人都在这府里做事。紫鹃愿意跟着姑娘走。可是又怕以后会带累姑娘。”黛玉心中一沉,看着紫鹃。紫鹃不做辩解,也只看着黛玉。

    黛玉看了一会儿,这才说道:“紫鹃,你也好久没有回家去看看你父亲了。明日回去看看吧。”紫鹃明白黛玉的意思。点点头答应了。

    到了第二日,紫鹃就回到了自己家中。紫鹃的父母见紫鹃这会儿回来,都有些吃惊。以为是被赶了回来的。紫鹃将门关好,将黛玉的意思说了出来。紫鹃的父亲听了后,想想这才说道:“如此也好,林姑娘一直对你对咱们家都很好。跟了她让我们也放心了。只一点,以后你要一门心思想着林姑娘,不要顾忌我们。”

    紫鹃的娘见自己丈夫发了话,也拉着紫鹃的手说道:“鹃儿,你爹说的是。你尽管跟着林姑娘。不要想着我们。我和你爹都老了。也不能再拖累你了。”紫鹃哭着答应了。

    但到底也想着黛玉,只在家坐了会儿,也就说要回去了。临走前紫鹃跪下郑重其事的给自己父母磕了头。这才依依不舍的走了。

    等回去后,紫鹃来到黛玉跟前,跪了下来说道:“姑娘。”黛玉点点头让她起来问道:“都说好了?”紫鹃应道:“和他们说了,他们让我放心地跟着姑娘。”黛玉听后也放了心。说道:“如此便好了。等以后再有机会,我再想办法将们也赎出来。让你们一家团聚。”

    紫鹃听黛玉说出这话来,紫鹃忙摇头说道:“姑娘,我也知姑娘对紫鹃的心。可是这事只怕也成不得的。爹娘也告诫于我,说贾府断然不会允许紫鹃的爹娘出府。所以他们不想让姑娘为难。只嘱咐紫鹃日后要小心服侍姑娘,护卫姑娘周全。”

    黛玉没想到紫鹃的父母能说出如此话来,这并不像一般下人所说的话。黛玉若有所思地问道:“紫鹃,你爹娘是荣府的家生子呢?还是当初卖身这里的呢?”紫鹃想了想方才说道:“回姑娘,紫鹃的爹娘不曾对紫鹃说过他们的情况,所以紫鹃并不知道。”

    黛玉听紫鹃这样说,也就不为难她了。只让紫鹃先去休息,自己在屋里看百~万\小!说。紫鹃也知黛玉是一日也离不了书的。所以并不感到意外,只将香焚好后就出来了。

    黛玉虽说是百~万\小!说,可是总觉得不比往日,总也静不下心来。黛玉也就随身起来,不再继续看下去了。想想父亲给自己留下的那部经书,黛玉思前想后,决定还是让紫鹃和雪雁知道的为好,而且紫鹃的父亲说不定还能帮着自己在外面找一处合适的房子。

    这边,安子同也回去给水涵说了黛玉如今的打算。水涵听了这话,沉吟片刻这才说道:“只怕玉儿有了出府之意后,咱们也要做些打算才是。”安子同说道:“属下听了林姑娘和那个叫紫鹃的丫头的对话,属下觉得那个紫鹃的父亲并不简单。所以属下想让人去查下他们的底细,看他们会不会对林姑娘不利。”

    水涵听后点点头说道:“这事就由你来安排好了,一切要以保护玉儿为主。如果发现他们会对玉儿不利的情况,要立即回报。”安子同答应后,便退了出去继续去保护黛玉。

    而薛姨妈也让薛蟠准备好宝钗和莺儿的衣服。这天晚上,薛姨妈悄悄地扶着同喜一起来到了绛芸轩,见到了宝钗,宝钗问道:“那见忠顺王是在哪里呢?”薛姨妈说道:“上次,你哥哥见忠顺王爷是在王府上,这次也去那里也就可以了。”

    宝钗点头想了想这才说道:“既这样,就不如后日过去吧。妈妈还得备些礼才是,这礼也不能太轻了。王府里也不缺什么,不如就将咱们首饰铺里的上好首饰拿上两件,然后看看王爷喜欢些什么。让哥哥明日准备一下。后日就请妈妈让同贵去太太那儿一下吧。”

    第三十二章探薛母姑嫂起口舌

    薛姨妈答应后,说道:“这事就让你哥哥去办好了,只是你也想好办法该怎样去安排一下,别让你婆婆跟你一起过去。”宝钗点点头答应了,让薛姨妈回去也好好给哥哥多多嘱咐一声。让哥哥明日别说露嘴了。只说自己是薛家二房之子,进京来帮着自家生意就好。

    薛姨妈当然满口答应。回到家后,将薛蟠叫了过去,细细地叮嘱一番,薛蟠从小就对妹妹很好,听妈妈这样说,当然是答应了。薛姨妈这才放心下来,又嘱咐几句就让薛蟠回去休息了。

    薛蟠回到房里后,金桂便问是不是宝钗同意将嫁妆拿回来?得知不是这事后,金桂的话也不好听了。在那里冷嘲热讽的。让薛蟠有气也没处撒。恰巧香菱端着茶进来了,薛蟠也不管别的,冲着香菱就过去了。

    香菱见状不妙。忙跑了出去。可是哪里又能跑的薛蟠呢。被薛蟠追上后。薛蟠不管三七二十一。冲着香菱就打了下去。香菱无法躲过,只得受着直哭。下人见状不妙。忙去给薛姨妈报信。

    薛姨妈一听这情况,带着下人赶到薛蟠那边。看薛蟠还在那里起劲的打,金桂在旁边说着风凉话。薛姨妈气不打一处来,忙喝道:“住手,难不成你要出人命吗?”说完,叫下人将薛蟠拉住。

    这时,薛姨妈看到香菱躺在地方早已是昏了过去。便让人将香菱扶到自己屋子里去。然后让人去请大夫。都安排完了后,这才对着薛蟠说道:“你这个畜生。早知你这么对香菱,当初就不该同意让你买了她来。如今你也娶了媳妇,既不待见她,索性我就不让她过这边。让她来伺候我。省得在你眼前碍你的眼。”

    说完,薛姨妈头也不回的扶着同喜就走了。薛蟠这气也撒完了。回到屋里床上一躺竟自睡去了。而金桂见薛蟠依旧是这般没有出息,恨恨地也不理他。

    这一觉醒来也就到了第二天。薛蟠知道今天要去见忠顺王,不敢再睡懒觉,早早地就起来了。来到薛姨妈房里请安。薛姨妈见薛蟠来了也不理他,只坐在那里。薛蟠也知自己昨日理亏。不敢催着母亲。

    薛姨妈想想日后还要靠着这个不争气的儿子,便叹口气说道:“香菱也算是好孩子了,你还这么作践她。要不是我去的早,只怕她连命也都没了。”薛蟠不敢再说,只听母亲说话。

    薛姨妈说了会儿,也就不说了。叫来同贵去荣府二太太处说一声。就说自己不舒服想见见宝钗。同贵出去后,薛姨妈又说道:“到了王府,你也看着点你妹妹,别让王爷看出点什么来,到时传了出去,你妹妹也不好做人了。”薛蟠见妈妈不说香菱的话题话自然也多了。

    同贵也来到王夫人处,给王夫人说了薛姨妈不舒服想见宝钗的事。王夫人听后沉吟半晌,让玉钏去叫宝钗过来。等宝钗扶着莺儿过来请了安后,王夫人给她说了薛姨妈身子不舒服想见她的事。

    宝钗一听假做慌了神。王夫人安慰道:“你且不急,依我想也不会有太大的毛病,不如我和你一起去看看你母亲,或许她心还能宽点。”宝钗听后有些为难地说道:“太太原是好意。只是太太也知我哥哥娶的那房媳妇是个着三不着两的人。太太去了,只怕她会说些话来惹太太不高兴,到时岂不是媳妇的罪过了?”

    王夫人听宝钗说了这话。也觉得有理,可是薛姨妈身子不舒服,自己不去看看,这样有些于礼不合呀。到时传出话来。

    宝钗趁机又说道:“太太,如今也听说凤姐姐身子不好,想来也是管家操劳的原因,太太不如去看看老太太的意思,现在三妹妹和林妹妹也大了,总要为她们选个好婆家,也得学点管家之事。太太的意思如何呢?”

    王夫人听后,笑道:“宝钗说的也有理,凤丫头这些年也劳累了不少,连累的她连个哥儿也没怀上。你也知她婆婆这些年没少给她绊子使,让她清闲些说不定还能为琏二留个后。”

    宝钗也附和着,王夫人便说道:“既这样,这事我还得找老太太商量一下才好,那你就自己过去看看你母亲,替我问个好吧。去了也不必急着回来,吃了晚饭在回来吧,多陪陪你母亲。”

    宝钗一一答应后,这才行了礼退了下去。回到绛芸轩后,宝钗叫来袭人,说了自己要回去看母亲的事,袭人殷勤地问道:“二奶奶,那要不要给亲家太太备礼带去呢?”

    宝钗笑道:“准备点也好,那你去安排吧。莺儿也帮着点,”莺儿答应后,跟着袭人一起过去了。没有多长的功夫,袭人和莺儿一同回来后说东西已经准备好了。宝钗听后也起了身,又嘱咐袭人在家好好伺候宝玉。别让他太累了。袭人答应后,宝钗带着莺儿一起走了。

    宝钗回到家里后,宝蟾就看到了,忙回去给金桂报信。金桂一听是宝钗回来了,便有心去找事了。对宝钗,金桂是有万分的不服气。在家做姑娘时,就已经听薛蟠说起过他的妹妹了。可是真看到时,金桂却发现自己的气度真不如宝钗。

    金桂更是嫉恨。大家都是皇商的身份,凭什么她就比自己强。还能有个入宫参选的资格。而自己却嫁给了薛蟠那个草包。

    进了薛姨妈的屋子。金桂便笑道:“原来是姑奶奶回来了。怎么姑奶奶是回来送嫁妆的吗?”

    宝钗不动声色地说道:“嫂子这是什么话。所谓嫁妆,都是父母对孩子的一片心,如果将这嫁妆送回娘家,岂不辜负父母的一片心意吗?岂不是不孝之举。嫂子切莫再说这些话来。惹人笑话。”

    金桂听宝钗这么一袭话,早已是无话可说,可是总也有些不甘心,刚要开口说话,薛姨妈喝道:“不许再说了。你先回屋去,没的在这儿丢人。亏得没有外人在,传了出去还不说咱们家一点家教都没有了。”

    金桂不服,可是看薛姨妈已然生气的样子,也不敢再说了,可是就这么走也太过丢人了。宝蟾见状忙说已经选好了花样子,请金桂定夺。金桂便借口出去了。

    等金桂出去后,薛姨妈拉着宝钗的手说道:“钗儿,别多想了,你嫂子的脾气你也知道,为她生气却也不值。”宝钗笑笑说道:“妈妈放心吧,她毕竟是我的嫂子,我岂会生气。”

    第三十三章见宝钗忠王起色意

    薛姨妈又接着问道:“钗儿,今儿见忠顺王可有把握?”宝钗点点头说道:“妈妈放心。宝钗自有办法。一来要让忠顺王替咱们家说些好话,免了这补亏空之事,二来也要让忠顺王替宝玉谋个好差事,这样好让林妹妹也能嫁个好人家才是。”

    薛姨妈听宝钗这么一说也就放了心。又嘱咐了几句,便让宝钗和莺儿换好衣服。等她们再出来时,薛姨妈看后也觉得没有什么破绽后,又细细叮嘱了莺儿,让她小心服侍着。莺儿也答应后,薛蟠带着宝钗和莺儿一起去了忠顺王府。

    而忠顺王这边听说后,因为想知道贾府是否允婚,便让人将他们带到大厅。忠顺王妃在一旁听后,只冷冷地笑道:“王爷又看上哪个美人了吧?要不要妾身去提亲呀?”

    忠顺王也只冷冷地看着王妃说道:“不用你费心了。你只当过王妃就好了。这个女人不是你现在能动的。”王妃听后气得站起身来,理也不理忠顺王便出去了。

    忠顺王见状更是不管,只让人看好王妃别让她出来惹事。吩咐完后,忠顺王便来到大厅。宝钗和薛蟠在大厅等候多时了。宝钗环顾四周看着王府里的摆设,不禁暗暗羡慕。若是哥哥没有惹事,只怕自己也成了皇妃了。都怪哥哥。想到这里,宝钗冷冷地看了哥哥一眼,就转过去不想理他了。

    薛蟠本是直肠子,哪里能看出来宝钗心里所想。只是坐在那里有些担心。户部的官员碍于情面没有催,可是见到自己时话语之间都带出来了。这次无论如何都得要忠顺王帮忙,免了这事才好呀。要不然家里的生意就全没了。

    忠顺王就在这兄妹俩各想心事之时进到大厅。宝钗和薛蟠赶紧起身,等忠顺王坐了下来后,这才行了礼。忠顺王让他们起来后,问道:“这个人是谁?”薛蟠赶紧回话道:“回王爷,他是草民的堂弟,是草民二叔的儿子。”

    忠顺王颇为玩味地问道:“薛蟠,你当我忠顺王府是什么地方?想什么人来就什么人来?”薛蟠听此话不对,吓得什么话也不敢说。而宝钗想了想这才说道:“回禀王爷,草民前来乃是大伯母之意。伯母想着堂兄忠厚老实,有些话不一定能说到点子上,所以才让草民陪同前来。”

    忠顺王听了这话,仔细看了看宝钗的面容。这一看,忠顺王却发现宝钗却是女儿身。而且容貌姣好。忠顺王一见女色哪还会有气呀,便笑道:“也罢。既然是这样,本王不再追究了。你们俩坐下吧。”

    薛蟠一听王爷这话,心在放回肚子里。安心坐下了。宝钗见忠顺王不追究这件事,也松了口气。忠顺王又问道:“你们今日来找本王有何事?可是贾府同意让林姑娘跟着本王了?”

    宝钗听了这话,便说道:“王爷之意,堂兄已转告贾府史老太君了。只是史老太君说起林姑娘的婚事时,总是说林姑娘是她的外孙女。自小与政老爷的二公子一样疼爱。如今二公子也已成亲,眼看外孙女也要找着好人家,所以只希望林姑娘的夫家能同意林姑娘帮衬着娘家,也好让林姑娘在夫家有些面子。”

    忠顺王听了这话,心中却有不悦。但并不流露出来。只盯着宝钗看。让宝钗心中却有忐忑。可是还是强撑着看着忠顺王。

    忠顺王想想也知道了面前这位姑娘是谁了。既知道也就明白她想要的是什么。可是忠顺王又怎能让她欲所欲求?想到这里忠顺王冷笑道:“这话到有些意思,一直没人敢跟本王提要求。荣国府的人到有这个胆量。你且说来,让本王听听。”

    宝钗一听这话竟有八分准的意思了。心里便放下一半了。便说道:“王爷既听过林姑娘的名字,想来也知道林姑娘的文采也是一流的。况且贾府姑娘的容貌在各府也早有传闻想来王爷并非不晓得。”

    忠顺王点点头示意宝钗继续说下去。宝钗继续说道:“既然王爷早已知道,便也知林姑娘与政老爷二公子从小在一起长大,这其中的情谊与别人自是不一样。林姑娘从荣府出嫁,势必存着报答荣府养育之情。如果王爷愿意为林姑娘为二公子谋个前程,林姑娘肯定会感激王爷,那么对王爷也会真心相待。这岂不两全其美呢?”

    忠顺王听后哈哈大笑说道:“你说的不错,只要林姑娘愿意伺候本王。那前程之事又有何难?本王自会顺了她的意。就连你们薛家的事本王也可一并答应了。”

    宝钗听了大喜。忙示意薛蟠跪下磕头答谢。忠顺王见宝钗跪下之时,竟有一番滋味,忠顺王竟有心尝一尝。便上前一步亲手扶起宝钗,宝钗没做他想,只道了谢,可是忠顺王竟不松手,径自抚摸起宝钗的手来,宝钗大惊。有心想要抽手,可是又怕惹恼忠顺王,只得忍着。莺儿在旁边看了也为宝钗捏了一把汗。

    所幸,忠顺王没有下一步举动,就放了手,让薛蟠起来。宝钗放下心来,可是心里却觉得空落落的。忠顺王看在眼里,心中暗笑。只让管家送客。

    宝钗出了忠顺王府,这才长长的出了口气。她何尝不知忠顺王对她的意思。可是自己已是嫁了人的,又如何能做那不守妇道之事。

    薛蟠又在旁边说道:“妹妹,你看王爷会不会帮着咱们?”宝钗面露不豫道:“我又如何知道,现在先回去和妈妈商量一下吧。”

    薛蟠听了这话,便说自己还要和别人谈生意,就不送妹妹回去了,然后嘱咐莺儿小心伺候。就走了。宝钗无奈地看着薛蟠的身影。只得上车回去了。回到家后,薛姨妈见只宝钗和莺儿回来,有些吃惊。

    宝钗对薛姨妈说薛蟠去谈生意了,所以没有跟回来。薛姨妈气的直骂薛蟠不懂事。宝钗赶紧劝着薛姨妈。接着又将忠顺王的话说了出来。薛姨妈一听忠顺王愿意替宝玉谋前程,心便放了下来。

    接着又问下来该怎么办。宝钗说道:“既然忠顺王已经答应,那么妈妈可以过上两天去给太太说此事。让太太去探老太太的意思。”

    薛姨妈有些奇怪问道:“为何不能明日去说呢?”宝钗解释道:“妈妈,今日我才来看妈妈,明日妈妈就去说这事,岂不让太太怀疑。这事反而不成了。”薛姨妈这才明白过来。

    宝钗又和薛姨妈说了别的话,陪着薛姨妈吃了晚饭,这才带着莺儿回去了。回去后,宝钗先去了王夫人处。给王夫人说了情况,只说是嫂子说了些话,将薛姨妈气得了,如今也看了大夫,到不要紧了,请王夫人放心。王夫人听后也就不理论,只让宝钗回去歇着。

    第三十四章探贾母邢夫人晓婚事(上)

    而宝钗想知道今日王夫人找贾母商谈的结果。不愿意马上就回去。可是找什么理由留下来呢?不过依王夫人的脾性只怕直问的还好些。

    宝钗笑问道:“太太,今儿去问老太太的事,结果如何呢?老太太可愿意让三妹妹和林妹妹管家呢?”

    王夫人听宝钗这么问,便说道:“你问的正好,今儿我找老太太说了这事。老太太听了也很高兴,只是老太太说她们俩都是姑娘家,虽说你三妹妹管过几点,可是也有你和珠儿媳妇坐镇。如今直接叫她们俩学着管家,只怕镇不住底下人。”

    宝钗想了想说道:“如今也可以让大嫂子也帮着她们些。这样老太太总不会不让吧?”王夫人叹道:“你大嫂子的脾性你又不是不知道,当初虽说有她坐镇,可这里面何尝不是你管着的原因。”

    宝钗听这话的意思,便知老太太还没同意让自己管家。看样子得自己出点血了。可是这出血的多少却难把握。少了只怕老太太看不上。多了到时万一补不上,岂不是自己吃亏。

    但是以什么由头拿出来呢?宝钗虽想着,可脸上依旧露着端庄的笑容。而王夫人说了这些后,不禁想起今天早上见贾母的情景。

    当贾母听了王夫人的意思后,先问是谁想出来的。王夫人知道贾母对宝钗的印象并不是很好的。这次选她也无非是看上了薛家的财力。所以王夫人也就将宝钗说了出来。想讨好贾母。

    贾母一听是宝钗所想的主意。便也知道宝钗打的是什么主意,也不禁为宝钗的心机而称赞。可怜那王夫人竟没有看出来自己外甥女的主意,可是让她当家是不是好事呢?贾母到现在也有点不确定。她虽是皇商出身,可也毕竟是商人之后,对官宦之家是不是能适应呢?

    王夫人见贾母不说话,自己也不好继续问。只得等着贾母示下。贾母斟酌着说道:“这个主意虽好,可是只让她们姐俩管家,只怕家里那些人不服。可是凤丫头如果帮着点,就怕她们也学不出什么来。这个缓缓再说吧。”王夫人看贾母一直不放手,心里当然是不服了。

    可是贾母余威犹在。王夫人也不敢造次。只说道:“再缓缓的话,媳妇就怕她们姐俩学的有限,到时嫁人了让人笑话。”

    贾母摇头说道:“有谁能笑话得了?三丫头和林丫头也都不象迎丫头那般。自然学得快些。你也不必急。这些我自有打算。”

    王夫人只得答应了。又伺候着贾母用了午饭,这才回到自己屋里。暗自生气,虽说贾母曾说过为何不让宝钗当家。但是宝钗是自己的人。让她当家总比让凤丫头当家要好得多呀。

    这一些也不能全给宝钗说出来。只让宝钗自己去想好了。总不能她面前失了自己面子才是。

    宝钗也知这些事不是王夫人能作主的。这次说这些也只为了让王夫人去看不成薛姨妈而已,如果能办成当然更好。办不好以后自然有别的机会。所以宝钗也只劝了王夫人几句。王夫人到底还是心疼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