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那两只兽打死吗?”
“不必了,我们的目的不是要打死它们,而是猎获他们的崽子!”
徐东知道,他们的崽子,也就是幼兽,只有幼兽体内才有元初石。
皇剑师带徐东看一个洞|岤,这洞|岤是不规则的椭圆形,斜着打在一个高高的土坡上,看上去深不见底。
徐东看了看洞口,见洞口前的枯草又被压平了一些,断定是那对赤眼兽夫妻出洞时压平的。
“这赤眼兽的力量大难以对付,所以,我就想了个办法,先将两只成年兽诱进陷阱,这样我们才有可能捕获幼兽。”
徐东有点不以为然,他刚才看那两只赤眼兽个头不大,大概比普通犬类大不了多少,他不相信它们就有什么神通。
“你不要轻敌哟,赤眼兽有神格的兽,一般猎人不打它们的主意,我是看上这只崽子长得精神,体内一定有一颗上好元初石。”
赤眼兽有神格?徐东记得《莲花洞仙事录》里描述,有神格的不仅是人,还有一些是兽,甚至是某种特别的植物。
皇剑师故伎重施,把胆囊拿出来,撒了一些胆粉在洞|岤门口,然后拉着徐东守在洞口旁。
“等会那崽子出来了,你扯住它两条后腿,我按住它头部,先将绳套系住它脖颈,然后再把它吊到树上。”
不知什么时候,皇剑师手里多了根拇指粗的绳索,事先就挽好了一个圈套。
徐东不蠕眼珠子地盯着洞口,他听到了自己扑通的心跳声。
大约过了半袋烟功夫,从洞里传出动静,有动物爪子刨着泥土的声音,这声音渐渐接近洞口,他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
“你切切记住,待它完全爬出洞口后再动手,千万不可心急,要是它发现有危险缩回洞里,那可就给我们带来麻烦了,再等它出洞还不知要到什么时候。”
徐东点着头,身子不由得往后缩了一点。
“吼!”
一个极像犬类、头上长着独角的家伙钻出洞口。
这家伙有几分尕头尕脑,出洞后看也不看周围环境,鼻子急促地嗅吸散落在草上的蛇胆粉,不时地被呛得打个喷嚏。
徐东心想,这赤眼兽怎么就好蛇胆粉这一口,就像有的人吸鸦片上瘾,生死不顾也要吸。
“徒儿,上!”
徐东一看,皇剑师早已扑上去,死死地按住那家伙的独角,那家伙拼命扭摆着头,企图摆脱皇剑师的控制。
“快,抓住它的腿!”
徐东紧忙上前,把那家伙的两条毛奓奓的后腿攥住,那两条腿死命地踢蹬着,一度挣脱了徐东的手。
“使力!”
徐东毕竟练过断背掌,用第六式离卦掌对付这家伙,才将它两条腿制服住,这家伙挣了一会儿,终于泄下劲去。
这时候,皇剑师已将绳子套住这家伙脖颈,两人一齐使力,把它抬到一棵大树下。
皇剑师把绳头绕到枝桠上,再一拉紧,这头小兽被悬空吊了起来。
听到了外面的动静,掉落陷阱的两头成年兽狂啸起来。
“呜呜!——”
那声音震撼山林,让空气为之颤动,显得格外凄惨悲凉。
“师父,要杀死那两头兽吗?”
“我们要的是元初石,杀戮并不是目的,待我把这头幼兽体内的元初石取出,连它也一起放了。”
第三十七章悲悯武魂
皇剑师说,“这类有神格的兽,非一般妖兽恶兽可比,它们也和人类一样,仇恨世间无端的杀戮。”
徐东不以为然,“兽就是兽,有神格也是兽,它们哪里会通人性?”
“猎国有两条规例,一是不许灭这种有神格的兽类的门,二是不准吃这种兽类的肉,在林子里狩猎的所有猎人,都守着这两条规例。”
徐东不想违拗皇剑师,他心里存疑,这两头成年兽能逃出陷阱吗?
“它们掉进这么深的陷阱,还爬得上来?要是爬不上来,几天之后它们还不得饿死?”
“等会我带你去看,你就知道它们不会有事的。”
皇剑师拿出一把锋利的尖刀,这刀只有手指般长,他在幼兽下腹划开一条小口,将手指往小口里探摸进去,不一会,就取出一颗带血的兽类元初石。
“来,给我搭把手!”
徐东过去帮忙,皇剑师将虚弱不堪的幼兽从树上放下,两人将它抬到陷阱边。
皇剑师解开幼兽脖颈上的绳套,又喂了粒丹丸在它口里,然后拿绳子系住它一条腿,绳头打的是活结。
他们把幼兽放到陷阱里后,皇剑师一带绳头,那头的绳结自然散开,他将绳子收了上来。
徐东看见了叫他吃惊的场景:两头成年兽见了它们的崽子,它们眼中的绿光变成赤色火焰,三只眼睛里喷出三股火焰。
悠忽间,这火焰喷到了幼兽身上,把幼兽燃烧得通体透亮,只一会儿,幼兽就如重生一般复苏过来,并且神奇地站立起来。
“我昨夜设置陷阱时就在想,有什么法子不杀死这两头赤眼兽,又能猎获它们的崽子取出元初石呢?结果,我就想出来个万全之法。”
徐东跟着皇剑师绕到陷阱的另一面,就着微明的月光一看,原来这一面是个陡坡。
皇剑师把陷阱和坡底打通,现在洞口就用一块石板挡着,陷阱恰如一个兽笼,兽笼的门就是那块石板。
“我用绳索系住石板,再把绳头拉到坡顶,沿着陷阱内壁垂下去,绳头当然只放到半空,待我们离开后,赤眼兽自会将绳头够着把石板移开,这样,他们就能逃出陷阱了。”
徐东佩服皇剑师的脑子,怎么就凭空想出来这么个东西。
但是,对皇剑师的做法,徐东不是很赞同,他心想,如果不杀死赤眼兽,可能会后患无穷,给自身招致危险。
他跟着皇剑师离开这里时,无奈地朝陷阱里的赤眼兽看了一眼。
差不多走了半个时辰,他们正行进在一片密林里时,徐东感到脑后有一股风,是热风,具体说是一阵火热的气浪,他回头一看顿时傻了眼。
刚才还在陷阱里的两头成年兽,也许是照皇剑师说的办法出了陷阱,现在赶上他们,在他们背后发动突然袭击。
袭击徐东的是独眼母兽,那头公兽已强劲地扑向皇剑师。
徐东心想,这下皇剑师该悔过自己的仁慈了吧?
独眼母兽的一只独眼里闪着赤色光焰,烘烤得徐东头皮发麻,徐东出手迎风掌朝阳招式,居然把母兽逼退了几步远。
见断龙拳对付赤眼兽有效,徐东越过其他两式,直接上了断龙拳最后狠招:立地通天炮!
这一招出手,他估计母兽即使不一命呜呼,也只能一息尚存。
母兽受了这致命一击,果然元气大伤,趴在地上呈半死状,眼里的赤色火焰已经熄灭,只留存一丝暗淡的绿光。
徐东想,你既是来者不善,我就一不做二不休,把你体内的兽元石取出来。
他走上前,狠狠地踢了母兽一脚,被踢翻的母兽四脚朝天,露出有一圈白毛的胯裆。
徐东一笑,这兽种也真他们的,把生殖部位用白毛做了标记,公兽要和它交合,只需挺着矛照着白毛圈里戳去就是。
他运了一下气,以断背掌的青龙探爪伸向母兽腹部。
就在这时,他伸出的手在空中凝住,母兽已弹跳起来,两只前爪抓向他的面部。
这两只爪子锋利如钢钩,趾尖还带着淡蓝色的电光,如果让它抓到脸,这脸不知会被毁到什么程度。
徐东已来不及躲开了,他用迎面三不顾招式,以两个拳头格挡那两只爪子,又在格挡时变通发力,顺势一招霸王硬折缰,“嘎嚓!”,母兽的前肢齐肘骨头断裂。
“吼!”
母兽受了伤后,被激得暴怒异常,一声吼叫,口里吐出赤色火焰。
冷不防有这一着,徐东被火焰舔到毛发,受到灼烤的头脸疼痛欲裂,嘴唇干燥,喉咙里像搁了块赤炭。
徐东在心里说,难怪这赤眼兽又叫吐火魔怪,它真的会吐火!”
从赤眼兽口里吐出的火焰,变成一条可以无尽延伸的火练,由最先的两尺来长,变成了两丈多远,逼得徐东连连后退。
被火舌舔到的枯焦草木,“哔哔剥剥”地燃烧着。
徐东好不容易见到一棵大树,这棵树足有五六人合抱粗,他赶快闪身躲在大树后面。
他趁这空儿念动灵咒,使出雷电吸魂掌,他伸出的右掌冒了一阵烟,一团团金光在掌中爆响,形成无数的金光弹。
那母兽见势不妙,转身往密林深处逃去。
一个金色的小人脱开徐东掌心,在空中飞行追赶母兽。
待徐东跟过来时,那头母兽倒毙在地上,它的肚膛上破开了一条口子,金色小人已经将兽元石取出,在兽毛上擦净剑身的血。
“哧溜!”
小人儿回到徐东手掌,徐东一握手,手心只剩一颗温热的兽元石。
这时,他看见皇剑师遭到那头公兽袭击,也不得不出手击杀公兽。
“这老匹夫,看你还是不是那么顽固不化,动不动就悲天悯人,这回你该吃一堑该长一智了吧?”
徐东在心里说,猎国的那两条规例,只能约束猎兽的人,却约束不了任何一头林子里的野兽,因为它们不通人性。
符咒法术
东汉时张陵创天师之道,奉太上老君为教主;东晋杨羲、许谧等开上清派别,灵宝派肇立之初,即奉元始天尊为祖师,此点与天师道、上清派不同。太上老君本为张陵天师道信奉的最高大神,但随着灵宝派的兴起与元始天尊、太上道君的神格确定,太上老君渐退居于三清之第三位,并得到整个道门的认同。
三清之下为四御,即“太上昊天至尊金阙玉皇上帝”、“南极星主紫微中宫天皇大帝”、“中天星主紫微中宫北极大帝”、“承天效法厚德光大后土皇地祗”。四御之后为九真,即“南极长生大帝统天元圣天尊”、“东极青华大帝太一救苦天尊”、“贞明大圣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九天雷祖大帝除灾济物天尊”、“紫微碧玉宫太一大天帝保制劫运天尊”、“六天洞渊大帝伏魔上上太一天尊”、“六波天主帝君普施法润天尊”、“九天可韩司丈人朱陵度命天尊”、“九天采访使应元保运妙化天尊”。其下则尚有仙官真人、天师真君以配祭之。
以三清、四御、九真及三界万灵组成的神真体系,即是灵宝派乃至整个道教崇拜的神灵,亦是其教派的历代祖师。这种神、人合一的现象颇为奇特,反映了道教神学中包含着人本主义的理念。在道教看来,虚无玄妙、道的化身——元始天尊、太上道君、太上老君等三界神灵,他们皆时常以具体的形象或世间的圣贤显现,以亲近人们,教化人们,救度人们。而世人只要崇信大道,坚志修持,也有可能由凡人变化成圣人、真人、仙人、神人乃至天神。故众多的三界神仙中,却有许多著名高道,圣贤烈士,历史人物,创教开宗的祖师们,既有如三清、四御、九真一类的天神,也有如葛玄、陆修静、宁全真一类的祖师,正是这种人神合一的神学体系,促进了灵宝派乃至整个道教的发展。
道教法术在施行中,法师常口念咒,手掐诀,脚步罡。掐诀和步罡是行法时法师的一两种基本的形体动作。要了解道法,对这两者就要有初步的了解。
步罡,全称踏罡步斗,又称步天纲。它是从古老的年代中传下来的:罡,原指北斗星杓尾的一颗星,斗即北斗,后来又扩大范围,泛指东南西北中五方星斗。法师假十尺大小的土地,铺设罡单,象徵九重之天,脚穿云鞋,在一片悠扬的道曲中,存思九天,按斗宿之象、九宫八卦之图步之,以为即可神飞九天,送达章奏;禁制鬼神,破地召雷。因此道教(特别是正一派)徒行法、修炼,步罡踏斗都是一种基本功,也是法师基本的形体动作。
一般认为,步罡是从古代的禹步发展来的。但与禹的关系如何又有二说。一种说法,是汉代扬雄《法言重黎》中说,昔者姒氏治水土而巫步多禹。李轨注说:禹治水土,涉山川,足得了毛病,所以走起路来是跛的。而民间的巫师多效法禹步。如此说来,禹步最初是模仿大禹治水得下的跛脚。另一种说法,见於《抱朴子内篇仙药》和《洞神八帝元变经》等古籍,大意是说,大禹治水时,在南海之滨见到一种大鸟会禁咒术,走著一种奇怪的步子,能使大石翻动,於是大禹模拟其步伐,使成为法术,十分灵验,因为是禹制作的,故称为禹步。从这些说法中大致可以看出禹步形成甚早,与古代的禁咒术有关。
禹步的基本步伐是三步九迹,后来扩大为十二迹、迹等不同的禹步。
禹步的三步九迹被认为有北斗之形,所以与踏罡步斗合一:《金锁流珠引步罡引》说:北斗,就是中斗。中斗是星,下变成为九灵,依法走下来,有九个足迹,称做星纲。(北斗者,是中斗也。下变为九灵,步之九迹,谓之星纲。)所谓九迹,是象徵北斗七星和辅弼二星。纲,本作罡,原指斗末一星,后或借指北斗。称为纲,或许和将星图理解成天宇某一区域的纲纪有关。又说,禹治洪水时见鸟能禁咒,学了三年,术成之后踏九斗,将星配於足下。一般后世理解禹步、步罡与九宫八卦相一致,称三步九迹,迹成坎、离卦。由於星纲种类繁多,且根据法事的内容不断地编制出新的罡步,所以步星纲或者踏罡步斗的名目繁多,它往往与掐诀同时使用,为施法时两种最基本的形体动作,据说至於唐宋时代,步罡与掐诀加在一起已经有七百馀种,真是洋洋乎大哉。
比较常见的罡步:前面说过,罡法或者说纲法种类繁多,但比较基本的则不过数种。东汉正一盟威道有《星纲箓》,其中步罡之法有东南西北中五斗。以后又推衍出二十八宿罡、日月五星纲等。这些都是比较基本的常用的纲法。
斗罡中最基本的一种称为北斗玄枢罡。罡图只有北斗七星。正步时以星名为步迹之名,转身返回时以星君名为步迹之名。二十八宿罡象徵天上的二十八宿--古代中国分天宇为二十八个不等的区域,以相应的星宿标识,称二十八宿,它们是整个天宇的代表,步之象徵著旋斗历箕,蹑行周天。这两种罡步的示意图如下:
步罡的基本功能是象徵飞行九天,以及禁制外物与鬼神。罡,又称为天纲地纪,所以步罡的第一个功能就是依图步之,更认为已经升九天、过九州,巡历天下,飞行於仙境。其中比较基本的有河图大豁落斗,简称为豁落斗。实际上它就是原来的北斗罡,北斗七星加上辅弼二星作罡图,但采取河图及所列后天卦位为规范。分冬至后和夏至后用两种。前者从坎卦起,步至离位;后者从离卦起,步至坎位。河图九数代表天上九个区域,或九个星宿,凡天英(坎一)、天任(坤二)、天柱(震三)、天心(巽四)、天禽(中五)、天辅(乾六)、天冲(兑七)、天芮(艮八)、天逢(离九)。步时念咒,依次点明所步方位、象徵意义,以及威力所在。比如冬至后步时用咒云:斗要妙兮十二辰,乘天罡兮威武陈,气仿佛兮如浮云。七星动兮上应天,知变化兮有吉凶。入斗宿兮过天关,步六律(按:指音律。古人认为音律与天地运行节律相通,步六律指步伐踩著音律的节奏。)兮持甲乙(按:指天干,也即时间的变化。)。履天英兮登天任,清冷渊兮可陆沉。倚天柱兮拥天心,从此度兮登天禽。过天辅兮望天冲,入天芮兮出天逢。斗道通兮刚柔济,添福禄兮留后世。入窈冥兮千百岁。一阳之后步相随,豁落神兮除百魅,入在斗口万邪避。急急如律令摄。从这一咒语中我们可以揣见步这罡主要是表示在天上飞行,而且具有消灾避邪的种种超自然功能。它和二十八宿罡、日月五星罡等,都表示天上的某一区域或者仙境天府,所以步时都要存想这些场景。比如有一种星珠熠耀罡,有两种罡法,一式有八步,一式有三步。道士上香时每要步此。步时念咒:玉清敕素,大梵分灵。元罡流演,星珠冠周。急急如律令敕。并要存想三境。三境,指玉清、上清、太清境,系三清尊神所居之境。步罡咒中已经点明道士点香烛时等於是将天上的星光移来凡间,那靠的就是步这罡。
道教咒语的特点:咒术不是道教特有的现象,佛教等其他宗教也使用咒语,特别是密宗更以诵咒(陀罗尼)著称。咒语起源於原始宗教的先民对语言魔力的崇拜,后来成为巫术的核心部件。道教继承了巫术的咒术并加以发展,同时又吸纳进一些佛教咒语,但从总体上来说道教咒语有自己的特点。
道教咒语常常用如律令、急急如律令、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这是因为道教兴於汉代,汉代诏书和檄文中多有如律令一语。如律令意指按法令执行,在语气上有违律必究的意味。这种申述法律、政令权威的官方套语,先是被民间巫师所吸收。东汉巫师举行墓门解除(即在殡葬中对墓厌镇,使人鬼分途,鬼不殃及生人)的解除文,末尾即以如律令结束。解除文的简单句式是:百解去,如律令!此类咒被道教所吸收,同时也产生某些变格,主
要是嵌入神名。最常见的有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急急如太上老君律令;有的还在其后加摄、敕、疾等字,以表示急急按咒执行不得有误。
除此之外,宣扬教义的咒语亦多,如金光咒,玉伞圣咒等,易经语言也常成为咒文。
符咒 —— 是一种通灵、修炼的法术,其主要作用是避邪镇煞、趋吉避凶等的一种方术。
符图上常见的‘三勾‘就是代表三清(太上老君、元始天尊、通天教主)或三界公(城隍,土地,祖师)的记号。三勾在整个符上代表三清,在敕令及神名之下者代表三界公。下笔书此‘三勾‘时应暗念咒语:“一笔天下动;二笔祖师剑;三笔凶神恶煞去千里外。”一笔一句须恰到好处,就是所谓‘踏符头‘。
‘符头‘也有敕令,雷令等等作为符头,其种类繁多,因教派不同有所差异,一般请神,调兵遣将,多书以‘敕令‘为符头。如无‘三勾“三清符号时,必须咒日‘天圆地方,律令九章,吾今下笔,万鬼伏藏。‘即可。
符胆是一张符令的灵魂,是符的主宰,一张符能否充分发挥效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有符胆镇守其中。 书符一般都称为入符胆,入符胆的意思就是请祖师(神明)镇座这一张符令之内,把守此符的门户。 一般常见的符胆是‘罡‘字,也有‘井‘字,也有‘马‘字,‘化‘字等不胜枚举。然何谓符胆呢?符胆是由一些秘字所组合而成。
三、符脚
‘叉符脚‘,用以结束符胆,结束一张符的书写手续,它也有点极重要的地位。
四、一般常用之符胆
1、三清符头,它象征生气,无中生有之意,又有三才之意有 意,暗合人之精气神,天之日月星,地之水火风。
(1)v一笔天下动(中间)
(2)v二笔祖师剑(左边)
(3)v三笔凶神恶煞去千里外罡
2、此符胆名四正公,有两种写法。第一种书法,罡十书,表示‘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第二种写法罡,表示‘子丑寅 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1)四:开天门;(2)一; 杀鬼路;(3)卜:开地府;(4)亠:杀鬼卒。
师道尊
盘古氏-又称元始天王,一名,浮黎元始天尊。
三清:
元始天尊
灵宝天尊 又名太上道君
道德天尊 又名太上老君(西游记里也称为太上道祖)
六御
中央玉皇大帝 妻:王母娘娘,又称为 西王母
北方北极中天紫微大帝
南方南极长生大帝,又名玉清真王,为元始天王九子。
东方东极青华大帝太乙救苦天尊
西方太极天皇大帝 (手下:八大元帅,五极战神(天空战神,大地战神,人中战神,
北极战神和南极战神))
大地之母: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祗
五方五老:
南方南极观音
东方崇恩圣帝
三岛十洲仙翁东华大帝君(即东王公,名金蝉氏,号木公)
北方北极玄灵斗姆元君(佛教中二十诸天的摩利支天)
中央黄极黄角大仙
中央天宫仙位表
千里眼 | 顺风耳 | 金童 | 玉女 | 雷公 | 电母(金光圣母) |
风伯 | 雨师 | 游奕灵官 | 翊圣真君 | 大力鬼王 | 七仙女 | 太白金星 |
赤脚大仙 | 广寒仙子(姮娥仙子)嫦娥 | 玉兔 | 玉蟾 | 吴刚 | 天蓬元帅 |
天佑元帅 | 九天玄女 | 十二金钗 | 九曜星 | 日游神 | 夜游神 | 太阴星君 |
太阳星君 | 武德星君 | 佑圣真君
托塔天王李靖 | 金吒 | 木吒(行者惠岸) | 三坛海会大神哪吒 | 巨灵神 |
月老 | 左辅右弼 | 二郎神杨戬 | 太乙雷声应化天尊王善王灵官 | 萨真人 |
真人(张伯端) | 文昌帝君 | 天聋 | 地哑
三官大帝:天官 | 地官 | 水官
四大天王:
增长天王、持国天王、多闻天王与广目天王
四值功曹:
值年神李丙 | 值月神黄承乙 | 值日神周登 | 值时神刘洪
四大天师:
张道陵、许逊(字敬之,号许旌阳)、邱弘济、葛洪
四方神
青龙孟章神君、白虎监兵神君、朱雀陵光神君、玄武执明神君。
四渎龙神
黄河 | 长江 | 淮河 | 济水河神
马赵温关四大元帅:
马元帅 又名马天君,又称华光天王、华光大帝
赵元帅 即武财神赵公明,又名赵玄坛
温元帅 温琼,东岳大帝部将
关元帅 关羽。
五方谒谛:金光揭谛、银头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摩诃揭谛
五炁真君:
东方岁星木德真君 | 南方荧惑火德真君 | 西方太白金德真君 |
北方辰星水德真君 | 中央镇星土德真君
五岳
东岳泰山天齐仁圣大帝 南岳衡山司天昭圣大帝 中岳嵩山中天崇圣大帝
北岳恒山安天玄圣大帝 西岳华山金天愿圣大帝
(五岳帝君:东岳帝君,名金虹氏,东华帝君弟。其它四岳帝君为东华帝君的四个
儿子。) 及 碧霞元君
五斗星君:
东斗星君 | 西斗星君 | 中斗星君 | 南斗星君 | 北斗星君
六丁六甲:
六丁为阴神玉女 | 丁卯神司马卿 | 丁已神崔巨卿 | 丁未神石叔通 |
丁酉神臧文公 丁亥神张文通 | 丁丑神赵子玉 |
六甲为阳神玉男 | 甲子神王文卿 | 甲戌神展子江 | 甲申神扈文长 |
甲午神卫玉卿 | 甲辰神孟非卿 | 甲寅神明文章
南斗六星君
第一天府宫:司命星君
第二天相宫:司禄星君
第三天梁宫:延寿星君
第四天同宫:益算星君
第五天枢宫:度厄星君
第六天机宫:上生星君
北斗七星君:(《狮驼国》中的北天七皇)
北斗第一阳明贪狼星君
北斗第二巨门星君
北斗第三真人禄存星君
北斗第四玄冥文曲星君
北斗第五丹元廉贞星君
北斗第六北极武曲星君
北斗第七天关破军星君
(《狮驼国》中的北斗七星君为北斗星君的另一个称号:天枢、天璇、天玑
、天权、玉衡、开阳、摇光。
天枢、天璇、天玑、天权合起来又称为斗魁或璇,后三星组成斗柄,称杓
八仙:
铁拐李、汉钟离、吕洞宾、何仙姑、蓝采和、韩湘子、曹国舅、张果老
增长天王手下八将:庞刘荀毕、邓辛张陶,其全名为
刘俊、荀雷吉、庞煜、毕宗远;
邓伯温、辛汉臣、张元伯、陶元信(四目)
九曜星
金星 | 木星 | 水星 | 火星 | 土星 |
罗睺(蚀星) | 计都星 | 紫炁星 | 月孛星
十二元辰
子丑寅卯等
二十八星宿
亢金龙、女土蝠、房日兔、心月狐、尾火虎、箕水豹、斗木獬、
牛金牛、氐土貉、虚日鼠、危月燕、室火猪、壁水獝、奎木狼、
娄金狗、胃土彘、昴日鸡、毕月乌、觜火猴、参水猿、井木犴、
鬼金羊、柳土獐、星日马、张月鹿、翼火蛇、轸水蚓。
三十六天将
蒋光 | 钟英 | 金游 | 殷郊 | 庞煜 | 刘吉 | 关羽 |
马胜 | 温琼 | 王善 | 康应 | 朱彦 | 吕魁
方角 | 耿通 | 邓伯温 | 辛汉臣 | 张元伯 | 陶元信 |
荀雷吉 | 毕宗远 | 赵公明 | 吴明远 | 李青天 | 梅天顺 |
熊光显 | 石远信 | 孔雷结 | 陈元远 | 林大华 | 周青远 |
纪雷刚 | 崔志旭 | 江飞捷 | 贺天祥 | 高克
(三十六天将的版本是最多,以上仅供参考)
地上天仙表
姜子牙(亦为东华帝君,估计是木公的接班人)
蓬莱三仙:
福禄寿三星,福神天官大帝,另一说是西汉杨成,又一说中是唐阳城
财神赵公明、(一说比干范蠡为文财神);
寿星南极仙翁,女寿星:麻姑
真武大帝,又名九天降魔祖师、玄武元帅。
龟蛇二将(又名太玄水精黑灵尊神、太玄火精赤灵尊神)
小张太子与五大神龙
黎山老母、镇元子
龙王:东海龙王敖广 | 南海龙王敖钦 | 西海龙王敖闰 | 北海龙王敖顺 | 井海王
神霄派诸神
紫微北极大帝
玉清真王(南极长生大帝)--元始天王第九子
神霄八帝(多为道教虚构),玉清真王与神霄八帝合起来又称为神霄九宸大帝
东极青华大帝、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黄帝)、九天雷祖大帝等。
(太乙天帝、六天洞渊大帝、六波天主帝君、可韩真君、采访真君)
九司三省与北极四圣
九司:玉府判府真君、玉府左右待中、玉府左右仆谢、天雷上相、玉枢使相、
斗枢上相、上清司命玉府右卿、五雷院使君、雷霆都司元命真君
三省:雷霆泰省、雷霆玄省、雷霆都省
北极四圣:
天蓬元帅(猪八戒) 手下天罡大圣、九天杀童大将(北斗第八星,又称天杀大神)、
雷使者等。
天佑(猷)元帅
翊圣元帅
玄武元帅 真武大帝
另有:五方雷王、五方雷霆大帝
阴曹地府
北阴酆都大帝
五方鬼帝:
东方鬼帝蔡郁垒、神荼,治桃止山 鬼门关
西方鬼帝赵文和,王真人,治嶓冢山
北方鬼帝张衡、杨云,治罗酆山;
南方鬼帝杜子仁,治罗浮山;
中央鬼帝周乞、稽康,治抱犊山
罗酆六天以下为宫名,六天为守宫神)
纣绝阴天宫、泰煞谅事宗天宫、明晨耐犯武城天宫、
恬昭罪气天宫、宗灵七非天宫、敢司连宛屡天宫
地藏菩萨
十殿阎王:秦广王、楚江王、宋帝王、仵官王、阎罗王、
平等王、泰山王、都市王、卞城王、转轮王
其这将、臣:
首席判官崔府君、钟魁、黑白无常、牛头马面、孟婆神、
上古神话诸神
混沌天神--较正式的说法,盘古为开天辟地之始神,但仍有部分传说中,混沌早于盘古
而生。
创世神
天吴、毕方、据比、竖亥、烛阴、女娲
上古四方天帝与辅神:
太阳神炎帝与火神祝融共同治理天南一万二千里的地方
少昊与水神共工建立天西一万二千里的地方
颛顼与海神禺强(又名冬神玄冥)治理天北一万二千里的地方
青帝伏羲与九河神女华胥氏及属神句芒治理天东一万二千里的地方
黄帝时代的诸神
陆吾、英招、离珠、金甲神(此神应是其它神的一种化身说,根据他我虚拟了
狮驼国中的金甲雷神)
蚩尤、风伯雨师、赤松子、力牧、神皇、风后、应龙、魃、夸父、大力神夸娥氏、
大庭氏、五龙氏
炎帝,又称为神农氏
炎帝的女儿
女娃(后化身精卫鸟)
瑶姬,在《狮驼国》中又名婉华仙子。
还有一个小女儿,其名不可考,(拙著《狮驼国》中为炎天圣母)
少昊母为皇娥、长子春神句芒、次子秋神蓐收
颛顼的后代
四子:虐鬼、魍魉、送穷鬼、梼杌
后代:老童、太子长琴、黎、重、彭祖(孙)
帝俊
天上妻子:羲和、常羲
人间妻子(省略)
女丑、羿
鲧 妻:女喜。
尧 又名:放勋, 妻女皇;
舜 姓姚,名重华,妻娥皇,女英;
禹,父鲧,妻女娇,又名涂山氏,系九尾白狐精
三皇:
指天地人三皇,分别是伏羲、神农与女娲。
五帝:
通常指 黄帝 | 颛顼 | 帝俊 | 尧 | 舜
其它--后天著名仙真表
房中之祖--彭祖 | 纵横始祖--鬼谷子 | 文始真人--尹喜 | 南华真人--庄子
求仙使者--徐福 | 茅山仙祖--三茅真君 | 万古丹王--魏伯阳 | 太极真人--刘安
诙谐岁星--东方朔 | 太平教主--于吉 | 役使鬼神--费长房 | 竹林狂士--嵇康
水府仙伯--郭璞 | 净明教主--许逊 | 蓬莱(都)水监--陶弘景 | 天师--寇谦之
情仙--裴航 | 扶摇子--陈抟 | 显化真人--张三丰
王重阳与全真七子(长春子丘处机、玉阳子王处一、广宁子郝大通、
清净散人孙不二、长生子刘处玄、长真子谭处端、丹阳子马钰)
其它--民间神灵不完全列表
天妃娘娘 | 城隍 | 土地神 | 门神 秦叔宝、尉迟敬德
床神(又分床公床母,前者又称九天监生明素真君,后者又称九天卫房圣母天君)
喜神 | 厕神紫姑 | 石敢当 | 小儿神项橐 | 朱天大帝崇帧 | 茶神陆羽 |
花神 | 染织二圣梅、葛 | 酒神杜康 | 土工祖师神鲁班 | 纺织神黄道婆 |
蚕神马头娘(山海经载为西陵氏,嫘祖) | 狱神皋陶 | 梨园神唐明皇
马神 | 青蛙神白玉蟾 | 驱蝗神刘猛(取猛将军之意) | 蛇王施相公(施全) |
痘神张帅 | 农神后稷
瘟神:又称五鬼或五方力士,人间又有称五瘟,其中春瘟张元伯、夏瘟刘元达、
秋瘟赵公明、冬瘟钟士贵、总管中瘟史文业。
窑神太上老君 | 贼神时迁 | 穷神 | 神管仲 | 武穆王岳飞 | 周公、桃花女 |
欢喜神和合二仙寒山、拾得
纯本书虚构主要仙魔表
太古猿君 | 魔佛老人 | 千面天妖 | 地心古龙 | 圣手仙王 | 圣手文王 |
天罗王(道教中为三清的一种化身)
乾坤大仙 | 颠倒老祖 | 穹天老祖 | 先天老祖 | 无极老祖 | 无为老祖 |
霹雳老祖 | 藤祖 | 幻仙子 | 清弥天诸神 | 阴阳法王
毒龙山千毒沼沼底---蟒神(有双翼)| 南海深处一千里以下的---海皇(章鱼怪);
兽帝(九蛇头加龟背)(九婴与相柳借天地交合之气所造怪物)
霸王(长白山天池的箭恐龙) | 天子梼杌(颛顼之子,住在北方玄冰宫)|
不坏林王狻猊(住在南方热带密林中,身坚胜铁,刀枪不入)
平天大圣牛魔王 | 覆海大圣蛟魔王 | 移山大圣狮驼王 | 驱神大圣野象王 |
浑天大圣鹏魔王 | 通风大圣弥猴王 | 齐天大圣美猴王
内丹仙术
道教内丹修炼仙术:炼精化炁
炼精化炁,又称“初关”“百日关”“小周天”。炼精就是炼元精。此即修炼体内元精以发生元炁 ( 真炁 ) ,并将产生的元炁通过周天火候,运行任督二脉,采入丹田,达到神炁合一?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