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传奇舞蹈家:变性人金星画传

传奇舞蹈家:变性人金星画传第7部分阅读

    ,自编自导自演自理一切。如果没有严格的管理,一盘散沙,又怎能带出高水准的演员和队伍?所以,她率直的个性同样体现在对舞蹈团的管理上。她说:“工作就得有工作样,拖沓、散漫、懒惰,是培养不出好的舞者的。”

    金星舞蹈团除了公演和节假日以及周末公休,每天都遵循着朝9晚5的练功和学习制度。她严格要求团里的其他成员,自己也绝不特殊。尽管她是3个孩子的母亲,她也从不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尤其外出演出时,更能显出她作为一个管理者的素养,比如去法国公演时,出发前她一再强调舞蹈团所携带的行李、演出服、道具等重物,都由男演员搬运,因为这涉及到舞蹈团所代表的国家的形象问题。在法国,男士都有绅士(ntlen)风度,男士为女士服务代表教养和美德,是天经地义的事。她说:“我们代表中国出去公演,别让人家笑话我们。何况,男士也该具有这样的素质,多承担点是累不坏的。”她还找来地图,圈上可参观的景点,嘱咐团员们如果去观光要结伴而行等等,可谓细致已极。甚至她还给每个人买10张地铁票,说是一次买10张可以节省三分之一票费。她还对团员们说:“法国人彬彬有礼,对人有礼貌,是他们做人的素养。我们也要谦虚对人,万万不可丢失礼节,我们也是来自礼仪之邦啊!”

    玻璃鱼(2)

    在法国巴黎公演前,法国电视一、二台的记者紧追不舍。面对法国记者的采访,她的回答是坦率而高贵的。她的法语流畅自如,回答问题妙语连珠。一位记者问她:“金星小姐,你在国内国际是知名人物,你是怎么看待自己的国家的?”金星从容应答道:“要想了解我的国家,你就去中国看看好了。要想了解中国的百姓生活,你看我金星的生活状况就是了。”一个记者又问:’你在国外这样有名气,为什么不来法国发展你的舞蹈艺术?”金星笑笑说:“我是中国人,家和艺术的根都扎在中国,我为什么要到别人的国家去发展呢?”又一个记者问:“百年之后,你会怎样评介自己呢?”这一回,金星回答得更干脆,她说:“我是一个普通人,想那么多干嘛?多累呀!”法国记者不像中国记者那样喜欢追问隐私,但是,金星同样给予坦率的回答。

    采访结束,马上就该开演了,承担金星舞蹈团演出的某法国演出公司,要求更改合同。他们是看到金星舞蹈团在马赛的演出火爆,想将原定的在欧洲巡回演出时间再延长几年。金星说:“必须履行原有合同,不然,就不开场演出!请你们选择吧!”

    在没有正式签约的情况下,金星舞蹈团去欧洲的所有费用都是金星自己垫付的。然而,金星临阵不慌,她说:“我早就做好了准备,即使不能顺利签约,就当我请大家来欧洲玩一趟,又能怎样?”

    智慧、勇敢、坦荡、大器、尊贵,是她一贯的风格。她毫不妥协,坚持应有的原则,结果在开演10分钟前,承办方的演出公司不再坚持,按原有的合同内容和金星签订了欧洲巡演的正式合同。

    尽管金星一再要求团员们不得擅自外出,在法国演出时一个女演员还是私自离队了,而且险些误了乘车的时间。这个女演员跟随金星多年,平时金星对她多有关照。而这一次,金星却严厉地批评了她,并且责令她提前回国。

    她的透明的个性,表现在工作上是严肃的,而体现在与人相处上却是温和的。

    她有个学弟,舞艺、相貌、情感都是极其优秀,却是个同性恋者。由于无法排遣内心的苦闷,曾经想过自杀。当金星得知这一消息后,马上赶了过去,她认为对这种心理出了问题的人劝是没用的。于是她用激将法,并取十分冷淡的态度对待这个学弟,结果他不想自杀了。这之后,金星开导他说:“给世人一点时间吧,总有一天你会遇到知己,千万别强求别人。”

    金星的字典里没有高低贵贱,她从不轻视或排斥弱者,也从不喜欢探究别人的隐私。却不知为什么,她可以听到朋友们许多真挚的倾诉。她说:“朋友们信任我,才把自己的秘密和困惑讲给我听,能帮他们排解的,我就尽我所能帮他们排解。实在帮不了,听他们倾诉,能使他们释然一些,也是好的。”

    而她自己却从不把自己的苦闷讲给人家听。她说:“我不愿意让朋友们为我担心。而且,一般情况下,解决问题还得靠自己。”

    “玻璃鱼”是朋友们送给她的绰号,这绰号含着赞美和爱怜。也许这绰号潜伏着另一层意思:鱼是自由的,而玻璃易碎,金星,你是否该小心些呢?对于这一点,金星也很坦然,而且又是与王蒙先生不谋而合。

    有一次王蒙的夫人淑芳问王蒙:“对人当然要与人为善,你大度,容忍他人,但是别人做了损害你的事,你在情感上受得了吗?”王蒙回答说:“宁叫天下人负我,我不愿负一人。”

    金星也是这样。在美国、在北京,金星都遇到过无事生非的小人,但她都容忍了,而且从中受到感悟,并生发灵感,用到她的舞蹈创作中去。

    可能正是因为她的率真和善良,才使得她创造了生命的一个又一个奇迹,并且总有幸运之星照耀着她。

    热舞马赛(1)(图)

    说金星是“忙着的、动着的、走着的、跳着的,甚至是飞着的”,是形容她的一种生活状态,而飞着的,更是她在2004年的生活写照。这一年,仅在上海—巴黎或上海—欧洲的一些国家之间飞来飞去就有十几个来回。此外,还在上海和国内的许多城市之间飞来飞去不下数十次。

    在这飞动舞动之间,她的艺术之光折射出绮丽的色彩,令国内外观众们惊赞不已。

    《上海探戈》,是金星舞蹈团2004年的主打舞目。在巴黎连演7场,场场爆满;马赛的头两场更是空前火爆。《上海探戈》还被纳入中法文化年的交流项目。

    法国方面对金星舞蹈团的公演十分重视,负责金星舞蹈团公演的宣传策划,是戛纳电影节的一个策划人。金星舞蹈团的其他演职人员是1月7日北京时间11点45分从上海起飞,由于时差的关系,巴黎时间8日凌晨5点就降落在了戴高乐机场,而金星是提前一天即6号的同一航班离开上海,也是提前一天到达的巴黎。她的法语会话运用自如,无须用翻译,就像法国当地人一样,她与策划人商量宣传策划和落实第一场马赛公演的有关事宜,很快就达成了一致意见。

    当金星舞蹈团的其他成员抵达巴黎时,在市中心广场的57根柱子上,有27根已经贴满了印有金星身着红裙的大幅宣传广告,而且在随意拧开的任何哪一个电视频道都可以看到有关金星其人其舞的播报和画面。

    9日下午4点,金星身穿一身羊绒黑色套装,头戴一顶黑色丝绒俄罗斯帽,在一队法国巴黎、马赛电视台记者的簇拥下,来到马赛图斯基剧场。接着是化妆、彩排,之间穿插着记者的采访。采访记者中,除法国记者外,还有中国驻法的大报记者。

    晚9时,公演开始,图斯基剧场分上下两层,上层为小包房,就像通常我们在文学作品中读到的那种有着丝绒贴壁的精巧的包房。在18世纪的文学作品中,坐在小包房看歌舞剧的多是上流社会的绅士太太们,如今虽然不那么区别严格,但在小包房就坐的仍是些高层次的舞迷。

    一位欧洲观众看过金星舞蹈团的表演后,发表了观舞感言:“我看过许多现代舞演出。看这支来自东方的现代舞团的表演,是带着挑剔的眼光来的。但是,当序曲开始的瞬间,我就被感动了。”是怎样的序曲呢?

    序曲奏响,观众席的灯光渐暗,幕布被拉开了。只见金星舞蹈团全体演员们穿着平日的服装静静地站在舞台的一角,面无表情地面对座无虚席的观众席;站在舞台中央的主角金星身着黑色连衣裙正在做原地旋转。在她的四周散落着白色的衣裙。序曲响了一分多钟时,站在一角的演员们静悄悄地走过来拣起白衣裙,缓缓地从两侧走下场。这个序曲只有5分钟,色调只有黑白两色,金星的旋转开启了她的一个个旧梦,就像小时候看到的黑白电影,一个一个的电影片断就像白色的衣裙落下了又拾起了。它在告诉观众,下面要演绎的10个现代舞,只是她或是其他人一个个旧梦。而梦,是属于每个人的,其中的意境和内涵如果是人性的,必定会引起今人的共鸣。

    第一支舞是《脚步》。在富于节奏感的音乐背景下,演员们身穿宽大的白绸袍,幽灵般轻舞着。主舞者金星仍身着黑衣,用现代舞和芭蕾舞两种舞蹈的肢体语言诉说着《脚步》的内涵。只见舞者们时而旋转,时而跳跃,他们犹如大自然中的精灵,挟风遨游于天地之间。他们是快活的,也是忧患的;是现实的,也是梦幻的;是激|情的,也是宁静的……就像逝去的岁月,每一天都由黑白两个主色组成。但是,如果你会织梦,即使是在漫漫黑夜里,也会有绚丽的色彩入你的梦境。每个人都离不开“脚步”,所以读《脚步》,很容易引起人们的共鸣。果然,第一支舞结束,观众席就爆出一阵阵热烈的掌声。

    第二支舞是《舞02》,在缠绵和谐的音乐背景和昏暗的灯光下,有一对情侣即将入梦。在宁静、幽婉氛围之中,却在诉说着别情离绪。他们很可能在演绎着一出悲剧,若不然不会像夜莺般哀泣!一夜之间虽然只有几个小时,却常常表现出超现实的空间和距离,所以,情侣的梦境一定有千千万万种,而无情就不能称之为情侣。这时他们也可能正在大海之中相互追逐,就像海鸥追尾着船舢,“你犹如一艘扬帆远航乘风破浪的大船,我就像一块在浪花中翻滚的木片……尽管如此,做你忠实的信徒,仍是我最大的心愿。”忽然,男舞者的情绪激动了起来,像是对女舞者说:“啊!你曾把我梳进你发辫的扣结里,却又为什么突然松开——把我丢弃?”那女舞者狂舞着,像是在说:“把你丢弃?勿宁说叫我不活!……啊,亲爱的,请不要多虑,即使有一天人间的死尸全部腐烂,我的爱也要永驻人间!即使我已经在缠绵柔情之中陶醉,也请再灌我让醉吧,直到死去!”

    热舞马赛(2)

    第二支舞结束,观众狂热的掌声经久不息,剧场的气氛指标达到了顶点。

    有人说:看金星的舞“好像你的灵魂从你的影子里悄然潜游出来,然后静静地坐在你的面前,向你倾诉着什么。”正是这样,她的舞用诗意的肢体语言召唤着读舞者的心灵,让你与她同喜同悲,并从中或悟出生活的警醒,或尝到生命的盛宴。她的舞是精灵,是魔幻,让人神往,令人陶醉,使人感动。所以,当10个舞目全部表演结束,观众几乎疯狂,金星和全体演员连连谢幕七八次,观众才不得不停止了欢呼和鼓掌。

    第二天一大早,剧院外的售票口已排起了长龙,很快,800张票被销售一空。一些观众抱着侥幸的心理,向剧院询问还有没有第三场?问清了没有第三场演出时,他们又问可不可以加座?……总之,马赛虽小,选择在图斯基剧场公演,显然是难以满足观众的需求了。主办方心感遗憾,却也只能按原计划进行,现补就是来不及了。

    晚9时,准时拉开帷幕,这场两个小时的演出,获得了比头一场演出还要火爆的反应。掌声、欢呼声如潮水般涌向舞台,演员们谢幕了七八次仍然满足不了观众要求,直到金星身着旗袍出来谢场,观众全部站立起来,疯狂地欢呼,整个剧场了,金星反复几次谢幕,才使观众的情绪平伏下来。散场时,观众们夹在过道的两侧迟迟不散,纷纷向演员们竖起大拇指,争抢着要金星给签字。记者们也不失时机地追踪采访,主办方已流露出对自己估计不足的悔意,正试探着询问:能不能延长巡演时间,是否可以再增加两周的巡回演出?

    剧院经理也没料到两场来自中国的现代舞公演会这么火爆,为了表示他的感激之情,特意请来中国厨师,为金星舞蹈团的全体演职人员准备了丰盛的夜餐。美味佳肴有红酒和洋酒佐餐,在摇曳的红烛光亮下,进餐也成了艺术的一部分。剧院经理发表了祝酒辞,他说:“我很久没有这么激动过了。两场演出的爆满是空前的,观众的热烈反响更是绝无仅有的。这两天是马赛人的节日,更是图斯基剧场的节日。两天来,我一直在为你们的精彩表演深深感动着。期盼你们能再来马赛,再来图斯基!为金星小姐和你的舞蹈团干杯!”

    金星用流畅的法语致答谢辞。她说:“马赛的人民是可爱的,经过两场公演,图斯基剧院已经成为金星舞蹈团的福地。这里是我们欧洲巡演的第一个落脚地,在这里的成功公演将鼓舞我们更好地完成以后的十几场公演。所以,我代表舞蹈团全体演职人员向经理先生表示深深的谢意,并祝愿图斯基剧场永远是观众盈门!”金星优雅的气质,流利的表达,赢得经理先生及在座的其他人的热烈掌声。一些外国人纷纷请金星签名,并频频举杯表示敬意。晚宴一直进行到深夜,金星舞蹈团全体演职人员才与剧院经理等人依依惜别。

    虽然已是深夜,金星却全无睡意,她漫步在马赛街头,感受着夜的博大和宁静。街道上空无一人,她想起到纽约的第一个夜晚,也是空无一人,她在纽约麦迪逊大街旋转跳跃,直到天明。而今晚,她却只想独自一人在宽大的夜幕下缓缓地走,边走边聆听石头城的风声和树叶的轻语。安静的马赛之夜是朴素、单纯和温柔的,丝丝清凉抚在脸上,是这样的惬意!她很想就这样什么也不想地走几个小时,然后迎来黎明。但是,她知道“什么也不想地走”,至少今晚对于她来说是一种侈奢。她必须回酒店休息一会儿,因为明早还要上路——巴黎的公演正在等着她和她的伙伴们。

    醉了巴黎(1)(图)

    马赛的成功,并没有使金星心情放松。她知道艺术之都巴黎是真正的国际都市,它有深厚的文化艺术底蕴。世界各国顶尖级的艺术家和艺术团体都渴望到巴黎一展才华。就舞蹈而言,那些著名的现代舞团也都曾在巴黎公演过。巴黎人的眼光是挑剔的,虽然金星知道自己的这台《上海探戈》也堪称中西合璧的精品,内心仍然有些忐忑。但是,巴黎媒体的火爆追踪宣传,使她那颗喜忧参半的心难以多顾虑什么了,她必须接受采访,报纸、电视的记者紧追不舍,你方唱罢我登场,从马赛回到巴黎,只应付记者,金星就觉得自顾不暇了。

    金星成了巴黎最耀眼的人物,各大报纸在醒目的位置刊登了她的大幅照片和大篇幅的报道,电视台不停地在播报她的传奇经历和现代舞的片断。如果把大场面比作盛宴,金星没少见过盛宴,也经常是盛宴的座上宾,而此时,当她面对巴黎媒体的这些花样翻新的盛宴,仍感到太过奢华了。

    在巴黎的第一场演出是在著名的卡西诺剧院。据说它曾经是个很有名的赌场,所以又叫赌场剧院。剧院仍然像其他一些欧洲古典剧院一样,有两层楼面,剧院的墙面粘贴着猩红色的丝绒,二楼两侧是精致的小包房。化妆间是新装饰的,墙和地面用了大红丝绒壁毯。卡西诺剧院的化妆间十分讲究,外间是会客厅,中间是化妆室,里间是卫生间和浴室。化妆间备有咖啡、水果和矿泉水。剧院门口贴满了金星身穿红裙的《半梦》剧照。

    红色代表吉祥。为迎接金星舞蹈团的到来,巴黎到处洋溢着红色的喜悦之情。

    金星在开演之前坐在化妆间化妆,巴黎的追慕者们想方设法送来鲜花。她无暇一一接待那些追慕者们,只有以微笑致谢。坐在有红玫瑰簇拥的化妆间化妆,金星已没有什么忐忑,她只有一个心愿:把舞跳好,把美和真诚通过舞蹈留给巴黎人,相信巴黎人是会被感动的。

    首场演出是在13日晚8点30分开始,8点时观众就几乎坐满了。许多社会名流都来观看这场演出,有前巴黎市中国区(第13区)区长雅克·杜鹏、中国驻法国大使赵进军、歌手尼科尔·科洛瓦兹、摄影家贝迪纳·兰斯,还有皮埃尔·里查德等许多演艺界著名演员,及各国驻巴黎大使等使馆人员。成群的电视台、报社记者聚集在剧院入口,采访并拍摄这些名流入场的情景。因此,使演出时间延迟了15分钟。

    晚8点45分序曲响起,帷幕缓缓拉开,仍然是如马赛那样的5分钟:黑白主色、身着黑色衣裙的金星在舞台中央旋转,散落在四周的白衣裙被演员们静悄悄地拾起……然后是《半梦》、《舞02》、《四喜》、《脚步》,每支舞结束,观众席都狂热地鼓掌、欢呼。

    上半场最后一支舞是这台现代舞的主打舞《上海探戈》。它是金星依据曹禺先生的《雷雨》改编的,主要人物繁漪由金星主演,开场是如油画一样的3幅静止的人物造型,第一幅的人物有繁漪、老爷和老爷长子,第二幅增加了次子,第三幅也是4个人,但在表情都很凝重。3幅造型在舞台上只是3次亮相,就像小说中的前插页,也像是目录,让观众直观地了解了将要演绎的10分钟的现代舞的内容梗概。这确实是舞台构思的神来之笔和奇思妙想。

    接着,激昂跳荡的背景音乐响起,表演正式开始。繁漪是典型的悲剧人物,旧式的病态的婚姻枷锁把她禁锢得喘不过气来,她企图反抗,偷尝爱情的甘露,却遭遇到懦弱和虚伪的回报,就连仅有的一线希望——她的儿子也参与到与她对立的阵容里,她最终成为封建婚恋关系的殉葬品。金星饰演的繁漪主要和老爷的长子跳双人舞探戈,其中也穿插着繁漪和老爷的双人舞。音乐是随剧情变换的,或缠绵,或悲泣,或激烈,或绝望。伴舞是一群身披白塑料披风的舞者,他们也跳探戈,所表现的情绪也随剧情的变化而变换。爱情在这种复杂的人物关系中,显得无所适从。整个《上海探戈》由开始的缠绵到最后的疯狂,始终是矛盾的激荡的,没有片刻宁静。自然,金星因繁漪在剧情中的需要,只有狂舞。有报道说“金星狂舞巴黎”,确实是十分恰切。当狂舞的繁漪突然倒在老爷长子的臂弯里的时候,音乐由激越转瞬终止,观众席爆出经久不息的掌声。《上海探戈》所表现的内容,被巴黎人读懂了。

    醉了巴黎(2)

    下半场演出的最后一个舞目是《红葡萄酒》,主演少妇由金星扮演,伴舞者是一群裸露着上半身却穿着红裙子的男舞者,他们象征红葡萄酒。少妇是寂寞的,她借酒排遣寂寞,打发日子的无聊和苦闷。这一创意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金星的舞台构思千变万化,总是给人新意。舞蹈开始时,没有音乐,只有少妇独自在室内徘徊。一群赤裸上身却穿着红裙的男舞者从四面八方翻滚出来,随后音乐响起。这时,少妇一会儿淹没在红裙男舞者之中,一会儿脱去高跟鞋,手拿着鞋,探出头来,做出诙谐的舞蹈动作,一会儿又蹲坐在舞台中央,摆弄那双表示无聊的高跟鞋,一会儿又拎着鞋在舞台中间来来回回地跳跃……金星出色的表演,把少妇的情绪演绎得活灵活现。

    金星的现代舞犹如香醇的红葡萄酒,把巴黎人灌醉了。他们沉浸在浓浓的舞香里,久久不愿离场。接着的6场演出,卡西诺剧场总是顾客盈门,购票的队伍排得长长的,以至于每场演出都要推迟15分钟开演。这样火爆的场面,近年来在巴黎是很少见的。演出经纪公司的老板的眼睛始终是笑眯眯的,他既感到高兴,又觉得遗憾:如果当初多签约几个星期,演出收入岂不是更高?开始时他实在没想到这支来自中国的现代舞团,会这样引爆巴黎。当他看完了金星等人的表演,他弄明白了:这是真正的艺术!艺术是没有国界的,而金星小姐的舞像是有着神奇的穿透力,会使观赏者打开心扉并与之互动。所以,来观舞,不仅是来欣赏艺术,还是给心灵找到了舞动的理由。这样的艺术,怎么会不火爆呢?

    使巴黎人沉醉的舞蹈,还有《小岛》。

    《小岛》是由两个只穿着肉色比基尼短裤的男舞者表演。音乐是法国名曲《小岛》。当优美清新的音乐响起时,两个男舞者用肢体做各种各样的造型,有的如海鸥飞翔,有的如鱼跃亮翅,然后是缓慢的舞蹈,就像电影慢镜头。在静谧的小岛上,两个自然之子是快乐的,他们怡悦的心境犹如自由凌空的小鸟,酷似遨游海水的小鱼,他们不为尘世所扰,在美丽的小岛上,他们拥有一颗自由、纯净、完美的心灵,这足够使人着迷和羡慕。所以,当演员们表演结束时,观众席静默了足有一分钟,才爆出热烈的掌声。巴黎的观众沉醉了,醉在小岛迷人的意境里,醉在自然之美中。

    演出结束后,当今世界五大服装设计师之一的zpj来到后台看望金星,并对金星说:“你的艺术令我感动,你的舞台服装很有新意,我从中获得了很多启示。祝贺你和你的舞蹈团演出成功!”金星很动情地说:“您的服装举世闻名,您的服装就像艺术品令世人着迷,我喜欢您的创意。您来观看我们的演出,我倍感荣幸,谢谢!”金星流利的法语,又是她的一个亮点,zpj连连称赞金星,说金星是他所见过的最有才华的人。

    是啊,金星的才华给中国人争足了面子。她用现代舞的肢体语言,把中国优秀的文化元素揉合进去,使得挑剔的巴黎人竖起了大拇指,他们说:“了不起,中国人!了不起,金星小姐!”

    “亚当”汉斯(1)(图)

    金星的传奇经历经常能引起人们的好奇。她经历了人类两种性别的两个世界,对于之中的差异似乎更有发言权。有一次,一个记者问她:“金星,请教你个问题,男人和女人真的不可调和吗?”金星回答说:“其实,也没什么太大的不同,都是人嘛,就都有人性的特点。如果把男人和女人掰开了、揉碎了,再和起来就一模一样了。”

    金星的回答是真诚的,却富于哲理。

    《红楼梦》里的宝玉说:“女人是水做的,男人是泥做的。”他是觉得女孩儿纯洁可爱又聪明,而男孩儿甚至男人是丑的蠢的不可亲近的。其实也不尽然。

    金星所说把男人和女人掰开了揉碎了,倒应合了《创世界》的故事:上帝用泥土做了个人形,对着他的鼻孔吹了一口气,那泥人就成了亚当。但是,亚当却裂开了、粉碎了,上帝就又拿来水,浇到亚当的身上,揉捏了一阵子,又合成了一个男人形的亚当。

    水,正是夏娃。她渗进了亚当的身体里,亚当才有了完整的生命。

    金星依照自己对人的理解,与《创世纪》的故事不谋而合。

    那么,谁是金星的“泥”呢?“把一块泥,捻一个你,塑一个我。将咱两个,一齐打破,用水调和,再捻一个你,再塑一个我。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那会是谁呢?

    2004年元月,金星带着她的现代舞团和她自编自导并且主演的名为《上海探戈》(含10个舞目)的现代舞,在欧洲7个城市巡回演出,在从巴黎戴高乐机场乘机返回上海的飞机上,遇到了一位德国qentlen。

    乘飞机,金星总是坐头等舱,而头等舱多是些大腹便便的成功人士。这一次,她的邻座坐着是位年轻帅气而又温文尔雅的绅士。

    这位绅士正在看一张法文报纸,巧的是那上面有一帧金星的演出剧照。他觉得这帧剧照和邻座的这位小姐很相像,便时不时地侧过脸来看金星。

    “噢,小姐!对不起,我想问问,您知道报上这位舞蹈家吗?”绅士用英语轻声地指着报纸上的照片说。

    “您说她吗?她是中国的现代舞艺术家。您看我很像她,是吗?”金星本来有林黛玉的个性:刚、直、真,可这一次她却打了埋伏。

    “噢,真是十分相像啊!”绅士想问下去,却已感到没有多大必要,因为从金星落座的瞬间,他就把心收紧了。这个东方女性身上的一种说不清的特质像磁石一样吸引着他,至于她是不是报上的那个人,于他而言,根本是不重要的。

    “冒昧地自我介绍一下,我叫汉斯,是德国人。我的工作是德国r公司驻上海代办。所以,经常飞来飞去。”原来他是高级白领,本应坐普通舱,却由于普通舱票卖完了,改乘的头等舱。

    这可能就是缘份吧?

    12个小时的航程,虽然有很周到的空中服务,人坐在里面,仍会觉得无聊。若是以往,金星也许会闭目养神,此次飞行却显然有些不同。变性手术后,金星有过许多追求者,但多是春花秋月过眼烟云,未及深想就过去了。她觉得她已不像青春年少时那样仅仅要一份激|情,她更需要把心放平,寻求一份真实的生活,而男人必须是健康可靠的,尤其是心理必须健康。否则,面对她这样一个有着传奇经历和耀眼光圈的人,很可能会手足无措的吧?那样,彼此都无法适应,又何谈生活?

    汉斯和金星同年出生,没有婚史,在这之前与一个德国女孩儿刚刚认识十几天,见到金星却想:“这个女孩儿才应该是我的恋人。”

    汉斯的声音很悦耳,是那种有厚度的男中音。金星偷窥了他几眼:嗬,还真是位典型的西方俊男,高鼻大眼,目光深邃。柔和的面容透着日尔曼民族特有的冷峻和庄重。

    “您结婚了吗?我可以和您再见面吗?”汉斯的言语中已传递出爱慕的信息。如果仅仅是萍水相逢,仅仅是旅行中的偶遇,又有什么必要问及这些。聪明的金星怎能不通晓临座男子话语中的真正含义?

    “亚当”汉斯(2)

    “噢,我有3个孩子,是和3个男人生的。当然,目前我还没有男友。如果你想见我,就要靠缘份了。您懂得‘缘分’的意思吗?”金星一反常态,不是像以往那样直截了当,她又一次打了埋伏。她是想考察一下这个男子有多少真情和怎样的心理承受能力。

    “当然。你是中国人?你们中国的‘缘’,是有多种含义的,缘分就是机缘。我相信我们不会是一面之缘,我们肯定还会见面。我的直觉告诉我,我们有很深的缘分。至于你的过去,我不想探究。孩子更不是问题,我喜欢孩子。”汉斯微笑着,他觉得这是个好兆头,毕竟这个女孩儿没有完全拒绝自己啊!

    12个小时过去了,飞机缓缓地降落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

    走出机舱,金星舞蹈团的演员们都向金星围拢过来。汉斯至此才明白:剧照上的舞蹈家就是眼前这个自己已经深深钟情的人。

    “啊,汉斯,你可能已经弄明白我是谁了。是的,我就是你刚从报纸上看到的那个跳舞的人。这是我的电话和住址,如果你想续缘,3天后再与我联系。”金星将一个小卡片递给了汉斯,挥了挥手,钻进了已经等在机场的豆绿色壳虫轿车里。

    对于汉斯来说,3天时间是漫长的。他早就无须考虑什么,舞蹈家也好,平常女子也好;有孩子也好,无孩子也罢;他都没有去掂量。金星是名人,很快他就从网上弄清了金星的一切情况,包括她曾做过变性手术。然而,汉斯具有纯正的日尔曼血统,他像他这个民族的其他成员一样,少些浪漫多些规矩,少些懦弱多些勇气和承受力。他没有打破约定,尽管他认为无须考虑3天,还是3天后才打通金星的电话,并提出要去看看孩子。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本以为,飞机上的偶遇,不过是雪泥鸿爪,留下指爪的痕迹罢了,金星并没有对汉斯是否来访有太多的记挂,却不料3天后果真接到了汉斯的电话。她在电话中又将自己的一些自然情况讲述了一遍。汉斯说:“金星,别再说那些与我爱你无关的话了!我爱你,我只知道我的感情激荡了,我无法不想你。这3天我的思绪无法安宁。我喝酒,我失眠,这是37年来绝对没有发生过的事情!”

    还能说什么呢?也许就是这个汉斯是自己的泥土?可是,德国人刻板的性格在汉斯身上是怎样体现的呢?据说,在德国,当你停车不小心顶了前面的车时,假如车主不在,别的德国人就会记下你的车牌号、姓名和电话,并留张字条贴在被顶的车上。虽然被顶的不是他们的车,他们也要这样做。这种替天行道爱打抱不平的个性,倒很像中国的绿林好汉。而事实上,两者有根本的不同。中国的绿林好汉是以“义”为核心;而日尔曼民族的好管闲事,是以遵纪守法为依托。

    抱着一束红玫瑰,汉斯出现在金星的面前。

    金星接过玫瑰,刹那间觉得汉斯就是自己的亚当,而自己正像手术中处于朦胧状态时那个迷幻的声音所描述的那样,有着花蕊的美艳、飞鸟的声音、羔羊的温柔、柳枝的婀娜、云朵的自由……总之,自己是一个如水般清纯的女人。那么,自己的亚当会怎样接受自己呢?她对汉斯说:“汉斯,我看过这样一个印度故事,现在我讲给你听。上帝做了一个女人给亚当,她叫夏娃。亚当有了夏娃,十分开心。他带着她到处游玩,开始时他觉得有个女伴真好,既新鲜又刺激。可是,过了几天,他觉得有了女伴比以前麻烦多了,还得照顾她的情绪,他就跑来找上帝,对上帝说:‘把夏娃还给你吧,还是我自己生活比较好。’上帝答应了他的请求,把夏娃领走了。剩下亚当一个人了,开始时觉得还轻松,过了几天他又觉得孤独了,他又跑去找上帝,请求把夏娃还给他,上帝又答应了他的请求。又过了几天,亚当又找到上帝说:‘还是把她还给你吧,我简直无法忍受她的存在。’上帝又答应了。过了几天,他又跑来了,他说:‘上帝啊,还是把夏娃给我吧,她不在时我的生活更糟糕了。’上帝还是答应了他。过了几天,他又要求上帝把夏娃领走,还说:‘你造的这个人一点儿也不好。’上帝又把夏娃领走了。当第四次亚当再重复这样的请求时,上帝要他立下誓言,要求他不再反悔,和夏娃一起开辟生活,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不然就不把夏娃给他了。亚当已经弄明白了,他不能没有夏娃,于是,他立下诺言说,再也不变。后来,他们就一起生活了。这个故事是说两个人在一起总要有矛盾的,何况我现在还有3个孩子,你会适应吗?”

    “亚当”汉斯(3)

    “金星,我本来就不是多么浪漫的人。我喜欢你,不是因为你是舞蹈家或是其他什么。我是喜欢你这个人。我觉得你是我找寻了亿万年的那个人,无论你有怎样的历史和现实,我都只看重眼前的你。你像rosrgos,你的变性,你的孩子,都不影响你的美丽和精致。属于你的,我都喜欢,这可能就是爱屋及乌吧!所以,我不是你故事中的亚当,如果上帝知道,也会帮我的。”汉斯一口气说了这么多话,然后跑过去找孩子们玩去了。

    一年过去了,金星和汉斯相亲相爱着。每当金星离开上海到外演出时,他便跑到金星家,开车送嘟嘟去幼儿园,晚上再接嘟嘟回来。晚上,他还到家里来帮助保姆小胡做家务,给3个孩子洗澡,和孩子们嬉戏。

    看来这个“亚当”比较定性,日尔曼人的后裔嘛!而金星也觉得有了汉斯的家,总是弥漫着一股温馨之香。她知道,这香气来源于孩子、汉斯,还有日日新鲜的玫瑰,多是汉斯送的。但是,汉斯从来没送过紫玫瑰。自然界中还没有紫色玫瑰,他就不会送紫玫瑰。他不会像卡勒洛那样,买来紫颜料,把白玫瑰染成紫玫瑰的。他也不会在金星公演前20分钟把玫瑰送到。但是,只要在上海,他就会买一束大朵玫瑰开车送到金星家。保姆小胡说:“交给我,我来插吧!”一般情况下,汉斯还是要亲自完成换水、插花的过程。金星说:“汉斯是本色的。和他在一起少些风花雪月,却多了踏实和安宁。”

    属于你的,千里万里也会来到你的面前,哪怕不同宗,不同族,不同肤色,不同血脉。而泥和水相遇了,融合了,就会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境界。有了那种境界,你会不在乎有没有一纸婚约,也不会在乎是否有金屋银屋,因为爱人之间最主要的是要具有相互激发成长的潜力,如果这种力是匮乏的,结婚又有什么意义?他们现在仍然各自住在自己的住所里,却亲密来往着。这种有分有合的恋人(也可叫婚姻)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