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苦在宇文赟身边曲意奉迎,死挨活受。宇文赟的荒唐简直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他竟然自称天元皇帝,封杨丽华为天元皇后,又增立了三个皇后:天南皇后朱满月、天右皇后元乐尚、天左皇后陈月仪。这还不够,宇文赟又看中了堂侄宇文温的妻子尉迟炽繁。按北周定例,宗室命妇需例行进宫朝见。当尉迟炽繁进宫后,宇文赟强行将其灌醉并在宫中jiān污了她。之后,将她的丈夫宇文温扣上叛变的罪名后处死,尉迟炽繁被召入宫中,册封为天北皇后,成为第五个皇后。杨丽华虽然被立为天元大皇后,为五后之首,但也只是个摆设罢了。她有一次因规劝周宣帝,差点儿被逼迫自尽,多亏当时的内史上大夫郑泽讲情,才转危为安。杨丽华个xg柔和,对其他女子都不抱妒忌之心。有一次,喜怒无常的宇文赟责备她,想要定她罪,但是杨丽华却仍然一派安闲,毫无惊恐之sè,使宇文赟大怒,要赐死她。她的母亲独孤氏听闻此事,立刻赶到宇文赟面前谢罪,撞得头破血流,才使宇文赟免去她的死罪。诸如此类的屈辱和苦痛,杨丽华还遭受过许多。杨丽华很少有和皇帝共寝的机会,以致她为人凄八年,只生了一个公主宇文娥英。
女儿的遭遇让独孤伽罗大伤脑筋。为了杨家的利益,女儿必须保住皇后这块金字招牌。于是独孤伽罗就为女儿出了三条好主意。
“皇后娘娘不要悲伤,臣妾教你几招。一是不要计较皇帝花心,对五后一皇的局面泰然处之,还要千方百计为皇帝寻找更多美女,讨得皇帝欢心,保住皇后地位。二是要明白‘母以子贵’的道理,自己没有生出皇子,就要领养一位皇子,看皇帝喜欢哪个偏妃生的皇子,就抱过来养着,将来儿子继位,你就是皇太后;儿子当藩王,你也有养老之地。三是要拢络一两个皇族大臣,结成死党,关键时候有人为你说话。”
母亲独孤加罗这三条锦囊妙计,让女儿杨丽华豁然开朗。她依计而行,果然有奇效。五皇后中要有一位是首席,皇帝就点了宽宏大度的杨丽华。皇帝的偏妃朱氏生了个皇子,皇帝很喜欢,杨丽华就和朱氏谈判,说子以母贵,让我来抚养,有可能成为太子,你也有地位。朱氏愉快接受,杨丽华就有了养子宇文阐。宇文阐是周宣帝的亲生儿子,非常有接班的可能,杨丽华就把赌注押在他身上。
皇室宗亲中有个宇文述,以军功拜上柱国,封褒国公。这个宇文述和杨坚都是独孤信的女婿,宇文述的夫人独孤波罗是独孤信的五女儿,杨坚的夫人独孤波罗是独孤信的七女儿。论起来宇文述是杨丽华的五姨父。杨丽华就到他家去拜访。宇文述的夫人对当皇后的外甥女来访当然要热烈欢迎。杨丽华就请五姨妈到皇宫做客,两边常来常往,就拉为知己,结成死党。
;
第五章亲情和利益大搏杀(2)
nbsp;皇亲中还有一个尉迟迥,是周文帝宇文泰的姐姐昌乐长公主的儿子,论起来应该是周宣帝宇文赟的表叔,他对周朝皇室jg忠不二,时任相州总管,是兵权在手的封疆大吏。而且深受周宣帝宠爱的尉迟炽繁皇后就是尉迟迥的孙女。杨丽华就特别注意和尉迟皇后友好相处,亲如姐妹,通过尉迟炽繁和尉迟迥结成了同盟。
结交两个权臣还真起了作用,周宣帝病危时,果然宇文述和尉迟迥站出来力保八岁的皇子宇文阐继位,杨丽华就成了下正牌皇太后,杨太后的父亲杨坚晋位隋王摄理国政。然后就发生了周静帝禅让和杨坚受禅。杨坚屠杀宇文皇族的时候,杨丽华出面力保宇文述一家免遭毒手,宇文述对杨丽华感激不尽,结党更紧密。
历史上有很多推翻前朝的英雄好汉,做了新皇帝就把前朝的后妃据为己有,不光是为了满足sèyu,更是为了炫耀胜利。杨坚做了皇帝,也可以把周宣帝的皇后和妃子们据为己有,可是他的老婆独孤伽罗不准他多妾,就把周宣帝的皇后们赶到庙里当尼姑。前朝的朱太后、陈太后、元太后、尉迟太后、都当了尼姑。杨丽华太后怎么办呢?
周朝的江山改姓杨了,转眼之间,宇文阐的江山和xg命全都没有了,杨丽华顿时从皇太后变成前朝遗妇,从至高无上变成寄人篱下。她的母亲独孤加罗当上了隋朝皇后,主动来看望落魄的女儿。独孤皇后身着华丽的凤冠霞披,容光焕发,神彩奕奕,而女儿杨丽华却形容憔悴,神sè沮丧。见了母亲不仅不感到亲切,反而恨之入骨。
女儿的幸福生活被父亲毁掉了,母亲有些惭愧,就主动免去女儿行大礼参见。
“丽华,不要行礼了。快来和妈妈说说话。”独孤皇后说。
“你当了皇后,我却失去了皇太后的名份,还有什么好说呢?这皇宫是你们杨家的了,我也准备像那四位太后一样去当尼姑。”女儿本来就没有打算行参拜大礼,她心里并不承认母亲是皇后。
独孤伽罗无言以对,也无法劝慰,只好默默离去。独孤伽罗觉得女儿太可怜,她才二十二岁,一朵花才开,怎么可以凋谢了呢?她回到本宫,就让隋文帝杨坚封她为公主。
“陛下,丽华太可怜了,不是皇太后了,什么也不是了。封她为公主吧,也算对她有所补偿。”独孤加罗对杨坚说。
“朕是皇帝,女儿当然可以封公主。只是宇文家媳妇的身份不合适,要让她改嫁才行。”杨坚说。
“好,你下封号吧,我去劝她改嫁。”独孤加罗说。
“立即拟诏书,册封皇长女杨丽华为乐平公主。”杨坚说。
独孤皇后就拿着皇帝诏书来见女儿杨丽华,动员她改嫁和接受封号。不料杨丽华却把诏书撕得粉碎,对父母破口大骂。
“你们这对乱臣贼子,从前你进宫时要跪在我脚下称臣。现在却要封我为公主,真是厚颜无耻。杀子之仇不共戴天,窃国之恨刻骨铭心。我今生只做周朝皇太后,绝不会做隋朝乐平公主;只愿和自己的女儿宇文娥英相依为命,绝不沾恋你隋朝的荣华富贵。”她不想当尼姑了。她咽不下这口气,发誓要向杨坚讨还血债。她活是宇文家的人,死要做宇文家的鬼。她要为宇文皇族报仇雪恨。
当亲情和利益发生冲突时,只能是利益第一,亲情第二。利益可以促使外公去夺取外孙的江山和xg命,利益可以促使女儿发誓要杀掉父亲。最根本的利益是皇权。北魏王朝曾经有一位公主鼓励自己的丈夫割据duli。事情失败后,父母问她为什么鼓动丈夫谋反,她说:“当公主有什么意思,当皇后才过瘾。”可见,入主皇帝,对女xg们有多么大的诱惑力。母亲做皇后还不行,女儿一定要亲自做才过瘾;女儿做皇后还不行,母亲一定要亲自做过瘾。为了当皇后,母女可以争得死去活来,亲情在利益面前什么也不是。
杨丽华立定了报仇的志向,就不再消极低沉,她要采取行动。暗中联络死党宇文述,商议发动政变,除掉杨坚,恢复大周江山。
宇文述却不敢轻举妄动,他说:“杨坚有杨素高颖等实力派辅佐,势力强大,一时难灭。不如等待时机,再作定夺。”
杨坚屠杀了宇文皇族之后,也转为拢络人心。他发现宇文述颇具影响力,为了拢络周朝老臣,就和宇文述谈判。
“你是五姐夫,我是七妹夫,都是独孤信的女婿。如果联手治国,必能造就盛世。如果反目为仇,必有一家要灭亡。不知五姐夫意下如何?”杨坚对宇文述软硬兼施。
“周朝是大姐夫的江山,隋朝是七妹夫的江山,对我来说没有区别。以前jg忠保周,今后仍会jg忠保隋。七妹夫大可放心。”宇文述实际上是在麻痹杨坚。
杨坚信以为真,任命宇文述为右卫大将军。宇文述就乘机潜伏下来。杨丽华也只好带着女儿暂且安居,暗中去找尉迟炽繁另谋良策。
“杨坚篡国,你我都沦为遗妇。挽救的办法只有一个,就是鼓动外官造反。尉迟妹妹,有什么办法能让你爷爷起兵救国吗?”杨丽华悄悄来和作了尼姑的确尉迟炽繁商议。
“爷爷忠心可信,起兵救国义不容辞。爷爷最听后nǎi王氏的话,要想促成起兵,必须让我后nǎi劝他才行。”尉迟炽繁说。
“那就好办了,我们倾尽所有私藏的财帛,送给王氏,让她劝你爷爷起兵。”杨丽华说。
杨丽华暗中派人收买相州总管尉迟迥的夫人王氏,再以皇太后懿旨传达尉迟迥,希望他站出来拯救周朝社稷。尉迟迥在王夫人的一再催促下,斩了杨坚派来的使臣韩裒和晋昶,召集手下文武百官齐集邺城北门,尉迟迥在城楼上发表了一番慷慨激昂的誓师陈词:
“杨坚这家伙简直要什么没什么,就凭着是杨太后的老爹,竟然挟持了年幼的皇帝、对天下指手划脚起来,篡逆之心连扫地的大妈都知道。先帝(宇文赟)当时把我安排在这里,为的是什么啊?为的就是有那么一天可以匡扶周室。今天,这样的时刻到来了。我准备与大家一起纠合义勇、匡国庇人,进可以享荣名,退可以终臣节,大家认为怎么样?”
相州的舆论早已把杨坚宣传得一文不值,弱小得像一只谁可以捏死的蚂蚁。既然如此,大家当然认为起兵再好不过,就一哄而起。尉迟迥的势力中心处于华北平原的心脏地区,他在那里能够动用惊人的资源,并且在地方强大的氏族中还有一批强有力的潜在的追随者。他们在看到了尉迟迥的号召后,纷纷响应。
尉迟迥的叛乱让杨丽华兴奋异常,又看到大周朝即将死灰复燃的希望,ri夜翘首盼望尉迟迥大军胜利的消息。
尉迟迥所管辖的相、卫、黎、毛、洺、贝、赵、冀、瀛、沧,尉迟迥弟子所统青、胶、光、莒诸州,一起叛乱,人数达到数十万。叛乱规模越来越大。荥州刺史邵公宇文胄、申州刺史李惠、东楚州刺史费也利进、东潼州刺史曹孝达,各据州以应尉迟迥。尉迟迥又北结高保宁以通突厥;南连陈朝,许割江、淮之地。郧州总管司马消难以其管辖的七州叛变投降陈朝。益州总管王谦又以其管辖十八州响应尉迟迥。而北周荆、襄、豫境内诸蛮也造反,焚烧村落,攻略郡县。
但也有不响应尉迟迥的地方总管。幽州总管于翼拒绝起兵响应尉迟迥,并倒向杨坚,截断了尉迟迥与北部少数民族联系。徐州总管源雄不理尉迟迥号召。毫州总管贺若谊出兵出兵消灭了叛乱的申州刺史李惠,分隔尉迟迥和司马消难所部的联系。利州总管豆卢勣死守本州,挡住王谦北进,为杨坚大军进入四川提供敞开门道。
隋文帝派韦孝宽和为行军元帅,讨伐尉迟迥。任命老将梁睿为益州总管,但王谦在益州叛乱而改任行军元帅讨伐王谦。命令杨素领兵讨伐宇文胄。派王谊领兵讨伐司马消难,又任命韦世康为绛州总管,保卫关中安全。韦孝宽所部开至武陟,与盘踞武德郡的尉迟迥之子尉迟惇所部十万人隔着沁河对峙。
隋文帝乃命少内史崔仲方往监诸军,为之节度。又派高颎前往前线。高颎至军中,在沁水上搭建桥梁。尉迟惇见阵,在沁河上游纵火筏想用它们烧掉桥,高颎则命人填土以阻火筏。尉迟惇布阵二十余里,想等韦孝宽军半渡而击之;不料,韦孝宽却将军队略作后退,然后鸣鼓齐进。军队一过河,高颎命令焚烧桥,以绝士卒后退之心。因此,士兵作战时一往无前,尉迟惇大败,单骑逃亡。韦孝宽乘胜进击,追至邺。
;
第六章南陈皇帝荒滛无度
nbsp;尉迟迥与儿子尉迟惇及弟弟西都公尉迟佑,集结十三万部队于邺城南,尉迟迥统帅万人,皆着绿巾、锦袄,号“黄龙兵”。尉迟勤统帅士卒五万,自青州增援而来,派三千骑先投入战场。尉迟迥麾下兵皆关中人,作战勇猛,韦孝宽军作战不利只能后退。邺中士民观战者达数万人,韦孝宽军行军总管宇文忻说:“事急矣!吾当以诡道破之。”于是先shè围观民众,围观民众四散逃亡,冲散了尉迟迥军的阵形,又惊叫之声震天动地,场面十分混乱。宇文忻又传令士兵大呼:“贼败矣!”韦孝宽军士气复振,趁着对方大乱猛烈攻击。尉迟迥军大败,退保邺城,韦孝宽纵兵围之。韦孝宽手下梁士彦所部率先打破北门进城。
反隋的势力土崩瓦解。尉迟迥见大势已去,自杀身亡。其子尉迟淳亦被追兵所杀。尉迟迥16岁的孙女被虏入皇宫做奴隶。
宇文述潜伏,尉迟迥败亡。隋文帝杨坚的统治牢固地建立起来。四海宾服,歌舞升平。这并没有使复仇皇太后杨丽华恢心丧气。女人的复仇心是最有韧xg的。她要向毁掉她根本利益的仇敌追讨无情债,就算这个仇敌是生身之父也不能放过。当所有的外在的可利用资源耗尽的时候,她会情不自禁地挖掘自身内在的资源。她把希望寄托在十二岁女儿宇文娥英身上。她坚信美丽女儿的魅力胜过千军万马。她坚信宇文家只剩一个女儿也会完成复仇大业。她坚信有一天会亲手斩下大周朝的乱臣贼子杨坚的头颅,告慰宇文家的列祖列宗。
北周宣帝宇文斌荒诞不经,立了五个皇后,搞得乌烟瘴气,结果让岳父杨坚乘机篡夺了皇权。无独有偶,此时南陈国也出了个荒y无度的皇帝,就是陈叔宝。也许是公元六世纪末叶的大环境特别适合皇帝荒y,才使南朝北国同时出现了荒y的皇帝。
就在杨坚接受周静帝的禅让的同年同月,南陈宣帝陈顼去世。宣帝有四十二个儿子,长子就是大名鼎鼎的陈后主陈叔宝,陈叔宝早被立为太子,但次子始兴王陈叔陵却想趁机夺取帝位。此人一向残暴荒y,他和兄弟们一起在宫中侍疾,刚听到老爸归天,他第一个反应就是让左右去外面拿剑,可是左右不解其意,拿了把木剑给他,气得他大骂。
第二天宣帝小敛,陈叔陵从袖中掏出锉药刀,一刀刺向大哥陈叔宝,陈叔宝急躲,还是刺中脖子,陈叔宝闷绝在地,吓得皇太后与后主ru母忙用身体挡住,陈叔宝另一个弟弟陈叔坚从后面扼住陈叔陵,夺了刀摁住他。
陈叔陵有把力气,挣脱后逃回东府城,召左右放了东城的囚徒以充战士。又派人召集所部兵马,被甲着白帽,准备据城自守。当时陈军都在沿江防守隋军,建康城内空虚。大臣们也犹豫不决,不知该支持谁,以至无人前去征讨陈叔陵。关键时刻还是太子舍人司马申聪明,想到了大兵在握的南陈第一猛将萧摩诃,提醒陈叔宝。陈叔宝急忙派人命令萧摩诃讨逆,萧摩诃忠诚不二,立马率步骑数百人疾至东府城,屯兵于城西门。陈叔陵派将出来迎战,却没有人是萧摩诃的对手。萧摩诃即ri擒叛将戴温、谭骐驎等,押送到陈叔宝面前,被陈叔宝斩于朝门,首级号令。面对本朝第一猛将,陈叔陵大为惶恐。打不过,就收买。陈叔陵想拢络萧摩诃,派人送去一部鼓吹,并对他说:“事情成功后,一定以公为台鼎。”
萧摩诃说:“你违背先帝遗诏,妄图夺位,是大逆不道,恕本将军不敢从命。”
陈叔陵走投无路,只好把妻妾全都杀死,率左右数百人从南门出逃,萧摩诃率军追到丹阳郡将其斩杀,取下首级,回朝交令。
陈叔宝即位之后,对大功臣萧摩诃大加封赏。先封为散骑常侍、车骑大将军,封绥建郡公,邑三千户。还将陈叔陵所蓄聚金帛累巨万,全部赏赐给萧摩诃。不久,又改授侍中、骠骑大将军,加左光禄大夫。同时还以其女为皇太子妃,可谓举国荣宠归于一家。
陈叔宝颇有文才,继位后纵情诗酒,沉迷,不懂军事,不问政事,宠信jiān佞,大小政事委以下臣,每天只跟一班文士在悠乐。
陈叔宝为了游乐,在昭光殿前修建了临chun、结绮、望仙三座阁楼,每座楼高二十多丈,连延几十间,除梁椽、木柱、楼板之外,其他一切木料都以沉香木和檀香木来做,里面装饰金玉、珠翠、宝床、宝帐,瑰丽奢华,微风过处,香飘十里。楼下积石为山,引水为池,种着奇花异卉。陈叔宝居住在临chun阁,张贵妃住在结绮阁,龚贵妃和孔贵妃住在望仙阁。三座楼楼道互相连通,除了三个宠妃外,还有王、李二美人,张、薛二淑媛,袁昭仪、何婕妤、江修容等有宠宫女,往来其间,并封有点文学才华的袁大舍为女学士。
宰相江总、尚书孔范等宠臣也不理政务,每天都陪着陈叔宝游宴其间,不讲尊卑次序,陈叔宝称之为狎客。陈叔宝每次喝酒,都让妃嫔、女学士和狎客共同赋诗,互相赠答,并选择最华艳的诗歌谱成歌曲,挑选一千多宫女学唱跳舞,较有名的有&p;lt;&p;lt;玉树花&p;gt;&p;gt;、&p;lt;&p;lt;临chun乐&p;gt;&p;gt;等,都是歌颂赞美女人容貌的,君臣酣歌,从早晨就一直到晚上。
陈叔宝不喜欢父母给他找的皇后沈婺华,最宠爱张贵妃和孔贵妃。
张贵妃张丽华原来是龚贵妃的贴身侍儿,陈叔宝看她漂亮水灵,十分飘舞,有如瀑布一般,陈叔宝极爱其柔美。张贵妃人很聪慧,眼睛顾盼有情,每当偷偷看人时,光彩迷人,脉脉含情。她很善于奉迎陈叔宝,投其所好,宫女想亲近皇上,张丽华也乐于引荐,的人都喜欢她,都说她的好话。
陈叔宝不理政事,百官朝奏都由太监李脱和蔡度转奏。张贵妃记忆力强,许多奏章看过之后都很记得。一次,陈叔宝把张贵妃抱在膝上,李、蔡二位依次转述奏章,但说着说着,二人就说不下去了。张贵妃接过话头,一条一条地转述给陈叔宝听。外面的一言一事,张贵妃都能清楚地告诉陈叔宝,陈叔宝于是极其宠爱她。
外面的官员有事都通过接近张贵妃的太监们,以为援引,于是内外勾结,卖官鬻狱,货赂公行,纵横不法。大臣中不听从的,就在陈叔宝那里说他的坏话,于是赏罚的事情不用出现在朝堂之上。
孔贵妃则与尚书孔范原本没有亲情关系,为了互相利用结为兄妹。陈叔宝听到外面有不好的事,孔范就摇唇鼓舌,用各种言辞掩饰,换着话来赞美。于是,陈叔宝越加宠信孔范。大臣中有人要进谏,孔范就加以斥责,于是无人敢上书言事。
陈叔宝不懂军事,问孔范军事方面的事,孔范却对他大大赞美一番,从此,文武官员稍有过失就被夺权,而换成孔范推荐的人,一些忠贞旧臣先后退隐。
中书舍人施文庆聪敏强记,心算口占,条理分明,很受陈叔宝宠信。他自认为自己的文武才能无人能比得上,很从容地对陈叔宝说:“外面领兵的大将都出身行伍,但都不能与我比深谋远虑之道,他们也一点不如我。”
陈叔宝大修宫殿,府库空虚,想要添加一点珍玩都拿不出钱来,十分发愁。施文庆推荐自己的党徒沈客卿给陈叔宝说:“客卿可以为陛下解忧。”
沈客卿很有口才,对朝廷典章十分熟悉,掌管着朝廷金帛局。施文庆推荐沈客卿给皇上,皇上立即封他为中书舍人。沈客卿很高兴,决定要表现一下。按照旧规定,军人、士人不用交交易税,沈客卿请求皇上下诏,不管什么人都要征收交易税,对原有税率提高两倍。于是,每年收上来的税收比以前多了几十倍。陈叔宝十分高兴,更加认为施文庆知人善任,对施、沈二人更加宠信,大大小小的事都交给他们办理。
大臣傅縡忧国忧民,上奏章说:“现在已经到了天怒人怨、众叛亲离的田地了。这样下去,恐怕东南的王朝就要完了。”
陈后主一看奏章就火了,派人对傅縡说:“你能改过认错吗?如果愿意改过,我就宽恕你。”
傅縡说:“我的心同我的面貌一样。如果我的面貌可以改,我的心才可以改。”陈后主就把傅縡杀了。
学士章华上书,极力规谏陈叔宝,说:“过去高祖皇帝向南平定了百越,向北诛讨逆虏。世祖皇帝向东平定了吴会,向西攻破了王琳。高宗皇帝克复了淮南,开辟了千里疆域。三位先祖的功德到至高的地位,陛下即位到现在已经五年了,却不想想先帝创业的艰难,不懂得天命是值得敬畏的,每天沉湎于宠妃和宠臣之中,被酒sè所迷惑。祖宗祠庙却从来不去拜祭,对着窗户却能拜倒在宫女的石榴裙下,老臣老将们都被当作草芥一样抛去,谄媚之人、jiān佞之人却被提拔到朝廷中来。现今大隋之军将压境,疆场的形势ri益紧迫,陛下如果还不改弦易张,那么,我将看见麋鹿又会在姑苏城里游荡了。”
;
第七章北隋皇帝夫妻恩爱(1)
nbsp;太监李脱把章华的奏章转述完,陈叔宝的脸已气得紫如猪肝。冰火中文他颤抖着手,抓过李脱,说:“这家伙不知天高地厚,竟然骂我骂到朝廷上来了,传我诏谕,把他杀了,看谁还敢骂。”
章华当天被斩于南门。
江边急报:隋军在北岸大造楼船,大力屯练士兵,还大力收购民船,将大举攻陈。陈叔宝却左手揽着张贵妃,右手抱着孔贵妃,坐在腿上,看宫女表演艳舞。一般管弦之士正在演奏靡靡之音。
太监李脱认为,这是紧急情况,应该迅速报告给皇上。陈叔宝正在兴头上,听到奏报,怒气大发。
“传我诏令,我金陵王气在此,北齐国的军队三次来攻打,三次都失败了,北周的军队也来攻打,也以失败告终,小小隋军又能做得了什么呢?”北隋大兵压境之际,南陈皇帝居然说出这番话,不亡国才怪。
尚书孔范正陪侍在侧,听了皇上的话,赶紧谄媚说:“长江天堑,自古以来阻隔南北。今天隋军难道能够飞度吗?这是边将想立功劳,随便乱报紧急情况。隋军如果渡江,我来当兵马总元帅,一定能杀退他们。”
太监蔡度又奏述:“隋军战马不服水土,死亡无数。”
孔范知道皇上兴趣不在听奏章上,忙打趣道:“这是我的马呀,为什么死了呀?”
陈叔宝听后哈哈大笑。于是艳舞、奏乐、纵酒、赋诗如旧。
清朝人袁枚对陈后主的贵妃张丽华的评价,公允深刻,发人深省:
结绮楼边花怨chun,青溪栅上月伤神。
可怜褒妲逢君子,都是周南梦里人。
陈叔宝的得意之作《玉树花》被称为“亡国之音”。后来就有了唐朝诗人杜牧的《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花》。
其实历史自有其向前的步伐,无论陈后主是否写不写“亡国之音”,隋文帝杨坚的一统大业还是要实现,而陈后主只顾享乐、不问政事的理国之举,是无法阻止历史车轮的前行的。
北隋文帝杨坚和南陈的陈叔宝正好相反。他生活朴素,讨厌奢华,最不同凡响的是他不宠嫔妃。他是历史上唯一坚持一夫一妻制的寡yu皇帝。他的成功得益于一位妒忌狂皇后。
独孤伽罗皇后是中国史上最妒忌的女人之一。
妒妇现象虽是自古有之,但魏晋南北朝时期,妒妇之风特甚,南朝宋明帝时,曾令近臣虞通之撰“妒妇记”一书。其书虽已佚,然据欧阳询等所编的《艺文类雍》一书记载,其内容多为魏晋以来之事。其中一篇记曰:京邑有一士人妇,大妒忌。于夫,小则骂詈,大必捶打,常以长绳系夫脚,随时监视丈夫的行动。这种妒忌已经是一种病态心理,有这种病态心理的妇女似乎还不少。《渊鉴类函》卷24引《潜确类书》载“武阳女嫁阮宣,xg绝妒忌,家有桃树一株,花叶灼耀,宣叹美之,即便大怒,令奴取刀砍树,摧折其花。”这种丈夫连赞美一下桃花都不行,如此妒忌、又非病态如何?这也是“妒花女”典故的事实原原本本。后来多以“妒花女”这个典故讽咏妒忌行为。明代高启《惜花叹》诗“懊恼园中妒花女,画幡不禁狂风闹”即用此事。蒲松龄《聊斋志异·马介甫》“彼穷鬼自觉无颜,任其砍树摧花,止求包荒(包容荒秽)于妒妇”亦源于此。唐代段成式在其所著《酉阳杂俎》一书记晋代“临清有妒妇津,相传言,晋泰始(泰始晋武帝年号)中。刘伯玉妻段氏,字明光,xg妒忌。伯玉尝于妻前诵《洛神赋》,语其妻曰:娶妇得如此,吾无憾矣!明光曰:‘君何得以水神美而yu轻我。吾死,伺愁不为水神?’其夜乃自沉而死。死后七ri托梦语伯玉曰:‘君本愿神,吾今得为神也。’伯玉而觉之,遂终身不复渡水。有妇人渡此津者皆坏衣枉妆,然后敢济,不尔,风波暴发,丑妇虽妆饰而渡,其神亦不妒也。妇人渡河无风浪者,以为己丑,不致水神怒,丑妇讳之。无不皆自毁形容,以塞嗤笑也。故齐人语曰‘yu求好妇,立在津口;妇立水傍,好丑自彰’。”这个故事虽有些荒诞离奇,但也反映了当时妒妇之风的情况.
大凡是女人,在生活中都品尝过嫉妒的滋味:或嫉妒他人或遭人嫉妒。
妒风之盛,对这个时期男子的权威而言,无疑是严重的冲击,然而,这个时期的男子对其妻子的妒忌多忍而不发。如两晋时期,一些著名的大族如贾充,王导、桓温、谢安等人之妻也都是著名的妒妇。刘义庆《世说新浯·贤媛》篇载:晋大臣”贾充前妇,娶郭配女,名槐,xg妒忌。”《晋书.贾充传》也记载,因怕妒妻之故,竟然连皇帝的诏令也只好不执行了。谢安是东晋名将、名相,然而要想多看一眼家中婢ji,没有夫人的允许,也不能如愿。
男子何以如此甘居“气管炎”(妻管严)的地位呢?前面所述的门第婚姻是一个主要原因,除此之外,梁朝宰相张缵写了一篇(妒妇赋),揭示了当时的名士容忍妻子妒的另一原因,张缵认为,家庭矛盾常为情起。若丈夫不能忍细忿,则会酿成大冤,一旦矛盾撂发,闺房就会被全数抖出,以至四海喧嚣。若惹起妇人的妒忌之心,她们将会不顾后果,或赴汤蹈火,嗔目为仇,甚至弃产焚家,投儿害婿。这种家庭悲剧,名士们当然不愿意出。事实上,一旦妻子反目,除了闺房被全数抖出闹得四海喧嚣外,也会影响他们的政治前途。许多名士为了顾全脸面,不得不尽可能地检点自己的行为,忍受妻子的妒忌,以求得家庭的宁静。
怕老婆也叫惧内,现在很多戏称妻管严。
提起惧内二字,不少男人便会嗤之以鼻,其实大谬不然也。可以说,怕老婆是一种美德,爱的越深,怕得越多,不过这个放在现代说,在古代毕竟还是少之又少的,但事实上,怕老婆的传统在中国早已有之,屡见不鲜,任你英雄好汉帝王将相,都难逃此劫。
隋文帝杨坚就是著名的怕老婆的皇帝。
隋文帝隐坐江山,百官各尽职守。内府大臣就按历朝惯例安排选秀,充实皇帝的三宫六院。皇后独孤加罗虽然有家规,容不得别的女人,却不能禁止皇帝拥有很多嫔妃,这是皇帝的特权,礼制规定的,满朝大臣都支持,她改变不了,但她却执着地不准妃子和皇帝发生xg行为。她以皇后的身份公然宣称:“宫中一帝一后,称为二圣,哪个妖孽胆敢乱我宫中雅化,立即处死!”这样一来,宫中嫔妃都成了摆设。隋文帝杨坚虽有三宫六院,却只能看不能碰,不能随心所yu寻欢作乐。
后来因为独孤加罗皇后又有了身孕,遵医嘱别宫调养,才让隋文帝杨坚得到了偷腥的机会。这天隋文帝信步来到宁仁宫,看见一个美妙宫女在卷珠帘,那宫女正是豆蔻年华,浑身散发着迷人的媚气。皇帝不禁心动,就上前问话。
“你几岁了,是几时进宫的?怎么没见过你来应承?”
“启禀万岁,贱婢16岁,叫尉迟炽茂是尉迟迥的孙女,前月才进宫,被皇后娘娘安排在这里做活,不许擅入皇寝。”宫女娇滴滴地回话。
“原来是叛党的孙女。这也无妨,朕不会介意。你不能选择出身,却可以选择行为,重在个人表现。今天皇后娘娘不在,你便可以擅入。”文帝笑眯眯地向宫女发出求欢的信号。就像狮王向小母狮发出交配的信号。
但凡进宫的女子,不管是选进来的,虏进来的,抢进来的,还是父母送进来的,都想得到皇帝宠幸。这尉迟炽茂是虏进来的奴隶,要想翻身就必须成为皇帝宠幸的女人。这时有了皇帝亲口招唤,就使出浑身妖媚,要一鼓作气打赢翻身仗。皇帝上前拉住尉迟炽茂的手,说起悄悄话。
“你的模样十分可人,必是上天给朕的恩赐。今ri要是错过,岂不辜负老天安排。”皇帝说得很明白。
“能得陛下宠幸,是贱婢求之不得,只怕卑贱之身污了圣上龙体。”宫女答得很巧妙。
皇帝当时就吩咐在宁仁宫用膳。用膳的意思就是要在这过夜。尉迟女欢天喜地陪皇帝喝酒,三杯酒下肚,桃花上脸,四肢发软,娇羞柔媚,魅力十足。皇帝忍不住xgyu亢奋,sè胆猖狂,哪里还顾得独孤皇后立的宫规,膳后就在宁仁宫搂着娇小美妙的尉迟炽茂玩了个通霄达旦,领略到无穷乐趣。
次ri晨起,隋文帝杨坚还在留恋昨夜欢情,把尉迟炽茂再玩弄一番,才肯起床。临上朝时叮嘱宫人,不得将宠幸宫女之事泄于皇后,朕今晚还要再来。然后若无其事上朝听政去了。
第八章北隋皇帝夫妻恩爱(2)
nbsp;女人的嫉妒千奇百怪,五花八门。冰火!中文嫉妒她人的花容月貌,嫉妒她人的才华横溢,嫉妒她人的好运气,嫉妒她人的受欢迎,受重视。
多数女人对自己的外貌相当的在意,而天生丽质,如花似玉的毕竟是女人中的极品,数量少之又少,这就为女人的嫉妒埋下了伏笔,绝大多数女人在外形上都会一些先天不足,比如个不够高,腿不够长,身段不够婀娜,皮肤不够白晰,头发不够浓密,眉眼不够传神,总之,上帝很公平,不会把所有的优点都赋予同一个人。大多数女人不能忍受自己的同龄同xg人,尤其是熟人,比如同学,朋友,同事,亲戚比自己在他人面前更有吸引力,并且好嫉妒的女人往往是那些某些方面条件还不错的人,她们嫉妒的也是和自己旗鼓比较相当的人,一个身材绝佳的女人不可能去嫉妒一个身材臃肿的女人,但却完全有可能去嫉妒一个有着同样婀娜身材,脸蛋却比自己更动人的女人。如果,一个女人不幸天生丽质,还聪慧有个xg,那她在生活中所遭受的来自女同胞的敌意就会比别的相对资质平平的女人多得多,如果这个女人又不幸地嫁了一个成功的男人,衣食无忧,就更能激发同xg的嫉妒心了。
嫉妒,损人却不利己,于人是伤害的利器,让他人倍感寒冷,于己是心灵的毒药,让自己倍感不悦,嫉妒她人的人往往在某方面缺乏自信同时又相当的争强好胜,贪心,自私,希望全世界的好事都落在自己头上,容不得别人比自己强,比自己过得好。嫉妒会让一个人的心灵蒙尘,面容憔悴,理xg缺失,感知错位,变成一个人格不健全,心智不成熟的人。女人的最大魅力,不在于腿有多长,脸有多俊,胸有多高,而在于举手投足的从容淡定,内心世界的充实宁静。牡丹的娇媚、玫瑰的撩人、茉莉的芬芳、都会转瞬即失,只有智慧之花能长开不败,沁人心脾。
独孤加罗皇后可不是省油灯,她住在别宫,却时刻在暗中监视皇帝的行踪。这天文帝在宁仁宫和尉迟炽茂共度,早就有皇后的密探飞报给皇后。皇后就气得五内俱焚。待皇帝一离开宁仁宫,她就带了十几个宫人杀气腾腾打上门来。那尉迟炽茂得到皇帝恩宠,正在暗自庆幸,满心欢喜,对镜窃笑,忽见皇后冲进来,知道偷情事泄露,不禁大惊失sè,赶紧跪地求饶。可是皇后根本不理,扯着头发拖出宫门,喝令太监痛打。一个妙龄弱女子,刚刚被皇帝宠幸过的宫女,怎禁得众多太监往死里打,不一会儿就被打得有出气没进气,活活打死了。皇后还不解气,仍踹着死尸大骂不止。这时有宫人来报:“散朝了,万岁爷正往这边走来。”
隋文帝杨坚上朝时还想着尉迟炽茂的温柔美妙,就相再温鸳梦,下了朝就往宁仁宫赶来。进得殿来,只见独孤加罗皇后横眉怒目站在殿上,脚下是尉迟宫炽茂血淋淋的尸体。文帝吃了一惊,心中大怒,刚要发作,却又胆怯,狠狠地甩了一下手,转身忿忿而去?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