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水两相忘――炎黄篇》
序
凌霄宫一如既往的安静清幽,唯一可以称之为动的物大概只有那缭绕的药香,环环绕绕的,似闻非闻。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断了凌霄宫的幽静,一个身穿华服的高大男子大步走进了凌霄宫,一路上碰到的宫女、下人,都不禁吓了一跳,急急忙忙的跪了,口呼:“炎帝1陛下……”
来不及让他们起身平安,炎帝大踏步的冲进宫去,直奔里屋,推门而入。
金匦殿依然是一派深然,几乎不带丝毫的人气。而炎帝早已经看见,碧烟帐里倦怠的身影。
疾步上前,怒气冲冲的掀开帐子,大声问道:“你起来!你给我说清楚,你真的要下凡?”
帐中人懒懒的看了他一眼,淡淡道:“不错。”
帐中的人就是黄帝2。中华民族的始祖之一,如果不是炎帝和黄帝两个神族的联盟,中华民族将不会存在,抑或是成就另外的一个民族。
任谁也不会相信,眼前这人就是大名鼎鼎的黄帝。
修长的身材懒懒的半卧在床上,轻软的绢绸掩不助他风流的体态。一张晶白如玉的脸,眉间淡淡的青莲神印,极清极秀的五官,长过脚踝的如墨青丝,一切都是说不出的蛊惑悠然。特别是那似睡非睡的眼睛微微一流转,风流婉转,天地无色。
黄帝自床上慢慢的探起身来,用一条墨绿的丝带系住长发。再回头看着炎帝――来人的脸上早以黑气如墨。
“上次下凡,不是已经心灰意冷,决定再不帮下界的事了吗?”
“那是你口口声声的说,我可没有知声。”
“他们如此的对待你的神学,你为什么还要对他们鞠躬尽瘁?”
黄帝悠悠的叹了口气,出神的望着窗外。
窗外,竹影如梭,一派清幽天地。
炎帝也叹了气,轻轻道:“和我一起在天界执掌神州大事,就对你而言这么的不愿意。”
“我早说过,权势与我毫不放心,如不如此,当年我又怎么会与你联盟,放弃我的大好江山。我的兴趣仅仅是行医救人之事。”
“我知道,但你在天界一样可以传医授教,再让你的弟子下凡悬壶济世,为什么每次都要亲力亲为呢?”
还要怎么说,难道告诉他,就是因为是和他一起执掌天界,才十分的不愿意。好几千年了,他深邃的目光注视了他好几千年,是泥菩萨也是有感应了,难道真的要他明说?
炎帝悄悄的走上前,扶住黄帝的肩膀:“轩辕,我……”
微微一沉肩,身体转到了另一边――带出水一般衣决纷飞。黄帝抬头看着炎帝,清淡如菊的脸上是平静的坚决:“我已经决定了,这是我自己的事情,至于你,好好的在天界管理国家大事吧。”
黄帝转过身,不去看炎帝身体轻轻的颤抖。明天就要下凡了,还有好多事情是要准备的。
“如果我说,你的这一世,如同你在华陀的那一世,活不过28岁,你还是要坚持离开我吗?”
黄帝站住了,他的声音说不出来的清冷:“从扁鹊、仲景、华陀、思邈、叶天士,你那一世让我是寿终正寝的。除了李时珍,大概我都没有活过40岁吧。所以,我更是要在有限的人世岁月里,留下我神农应该有的历史的脚印。”
“神农……你就不要再阻止我了,我……心意以决……”
黄帝离开了金匦殿,只留下炎帝伤感的身影。炎帝缓缓的回过身,对着黄帝离开的方向,轻轻道:“轩辕,你到底还要逃避我多少世?”
是夜,黄帝的侍从――歧伯2在宫女的带领下,悄悄来到了炎帝居住的蛟龙宫灵鸠殿。
“炎帝陛下,歧伯公3到了。”
“是了,你退下吧。”炎帝凭窗而立,挥了挥手让侍女退下。
“说吧,黄帝为什么又突然想下凡了?”
“启秉陛下,昨日北京的刘老先生4驾鹤西去,黄帝陛下特招此人一见。”
“他们说了什么?”
“小人不知,刘老先生走后,黄帝陛下一直长吁短叹。今日早晨,陛下他就去通灵宫注册下凡为人。”
炎帝猛然转身看着歧伯。衣决随着他的怒气鼓胀起来,仿佛被狂风肆虐着。歧伯有些恐惧的看着这位君主。炎帝不象黄帝那么清雅出尘,他的身上随时随地都盛满了霸气。无疑,炎帝作为中华民族的另一位始祖,相貌身材都是一流的,他的身形比已是不矮的黄帝还要高上三分。轮廓分明的脸上五官如刀削斧刻一般,剑眉斜飞入鬓,星目不怒自威,眉间一个红红的火焰标记更增添了他的威仪。如果不是看着这位君王已经有明显的怒意,歧伯几乎要忍不住感叹他的风神俊朗。
如果说黄帝是天地灵气据于一体,那么炎帝就是日月精华集于一身,他的热情和霸气,可以烧尽一切。
“他投生到何处?”
“峨眉山的一家农户。”
炎帝皱住了眉:“为何投生到那里?”
“黄帝的意思,大概是要从山野开始,积聚灵气,成就一代名医。”
“……好了,下去吧,今天我召见你的事情,不许告诉黄帝。”
待人退下后,炎帝的脸上露出了难得一见的痛苦,他又对着窗外,轻轻道:“轩辕,轩辕……哪怕只有28年,你也要避开我吗?”
烛光在微微的颤动着,恍惚中仿佛他的身影也在颤抖。
炎帝仿佛下定了决心一般,自言自语道:“轩辕,这一世我不要你避开我。哪怕只是天界的28天……”
炎帝唤来了自己的侍从:“现在中国的境地里,有那些人物可以托付天下?”
“秉陛下,现在中国的政局正有些不稳,陛下先前任命的人物已尽天年,与他同批的能人异士也都多近古稀之年……”
“难道尽没有一位年轻俊士?”炎帝不耐烦的皱起了眉。
“……有到是有,不过……”
“说!”
“这位俊才受到当局者的排挤,在乡下苦寒之地受苦,虽心比天高,但身体却是不济,若照冥府记载,恐不久于人世。”
“他的记录呢,给我看看。”
炎帝细细的看着天庭对这位人间俊才的记录,须臾哈哈大笑:“不错,不错,有一股当年我傲视天下的豪气,就是他了。”炎帝转身在他的记录上做了批示,“告知冥府,不许要此人性命,让凤凰给他批命,让他活到86岁,今后中国的天下,就靠他了。”
侍从隐隐觉得不对,试着问炎帝:“陛下,您的意思是,让他管天下?”
“正是。明天开始,炎黄二帝将同时转世为人,28天的事,就交给这位人士了。”
“陛下,述我直言,上次陛下与黄帝同时下凡,天庭无主,人界大乱,几乎毁掉了中华民族,这才过短短的一个月,炎黄二帝又要以身试险?”
几乎细不可闻的,炎帝叹了口气。他复看着窗外,不再言语。
轩辕,你是不是正是怨我管天下管的太多,忽视了你,才一再的下凡,让我焦虑,让我担心,让我去关注你周遭发生的一切。
不为良相,则为良医。我多喜欢你为良相辅佐我的那些岁月,为什么你后来又宁愿去当一名良医,宁愿去救天下而不是陪我治天下?
我追逐了你五千年,还要追逐多少年才够?
1炎帝:神农氏。是我国始祖之一,《神农百草经》为其托名所作,为中国中药的第一部药典。
2黄帝:轩辕氏,是我国祖国医学的开山鼻祖,《黄帝内经》作为中医四大经典之一,就是托名黄帝所作,奠定了中医理论基础。
3歧伯:《黄帝内经》中的医者,常与黄帝对话来揭示中医的奥义。
4刘老先生:杜撰。偶的意思是要写文化大革命时期逝世的一位名医,可是偶才疏学浅,找不出这样的人物。在文化大革命时期,中医受到很大的排挤。炎黄二帝转世之时就是改革开放之初,大人们知道我写的是那个时代了吧。
作者按:大家可能已经看出来了,偶是要以黄帝转世来开展故事,这个故事呢自然是围绕中医(礼花!鞭炮!)展开,我前一阵子很想为中医做点事情(该死的《棋魂》,著的那么好,把我们老祖宗的东西先抢了去,呜呜,偶写不过她),本来是想拿华陀开刀写他的转世,但若论来头,谁的来头有黄帝大呢?而且!!!最最最最重要的是黄帝身边有一位同样光芒万丈、风神俊朗的炎帝陛下(哦哦哦哦!)那一个bl能有这两位bl来的名正言顺,千古流芳……(考虑一下,要不要建议一下蝙蝠写《论黄帝与炎帝是bl的九大证据》,思考中……)
再次证明,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是bl不了的!(如果我死后,中华民族不让我认祖归宗,一定是这件事害的,呜呜!!!我的贡献太大了!!)
1
1979年,眉州县城。
眉州位于四川中部,背靠中国四大名山——峨眉山。这里山川秀丽,人杰地灵,正是出神仙人物的好地方。
然而,即使是这样的美景,也掩不住居民们的满脸菜色。蜀中之地,多山峦丘陵,风景美则美矣,却极不适合人们居住,你看那层层叠叠的梯田,仿佛是鬼斧神工的人间杰作,却不知当地人民为了这样的贫瘠付出了多少倍的汗水。
尤其是在这天灾人祸刚刚完结的时节里,人们在宽慰的笑容中,又隐藏了多少不知名的苦楚和疲倦。
“豌豆尖,一毛钱一斤,新鲜的很勒——”
“猪肉,猪肉,两块钱,快来看看——”
初显繁荣的市场,充斥了人们高低起伏的叫卖声,红的黄的绿的,竞相向人们展示诱人的色彩。来来往往的人,纂紧手中并不鼓的钱包,小心翼翼的挑选着自己的需要,一时间讨价还价声四起,人声鼎沸的,似乎比这炎热的夏天还要热上三分。
“狗日的,这么热,再不下雨老子地里的菜就快不行了。”卖小黄瓜的老王擦擦脸上如雨的汗水,又看看亮的晃眼的太阳,诅咒似的喃喃道。
“不好了,不好了,有人昏倒了!”人群中忽然有一些马蚤乱,人们迅速的向一个方向跑去,一会就里三层外三层的围满了。
圆圈的中央,一个干黄的小姑娘紧紧的闭着双眼,脸色苍白,浑身冷汗,一个汉子一边掐着她的人中,一边哭爹喊娘:“三儿,三儿,你别吓我,你在这里挺尸我可怎么象你娘交代啊!”
这小姑娘看来中暑中的厉害,掐了半天人中也是醒不过来,汉子的哭声越发的大了。旁边的人也纷纷出主意:“拿水泼泼。”“别耽误了,还是赶快背去医院吧。”“医院太远了,可能来不及了。”
老王也想上去凑凑热闹,正使劲仰着头看呢,忽然听见一个脆生生的童音道:“叔叔,你的小黄瓜卖我两根。”
老王一回头,眼睛立马就直了,从没有见过这般粉雕玉啄的小孩。看他不过五岁年纪,如漆两点的黑色双瞳,粉嘟嘟的小嘴,一身朴素的衣服难掩玉般毫无瑕疵的粉色皮肤。这样精致美丽的小孩在这样的年代里面可太少见了。
特别是他脸上的笑容,如果老王再多学点文化的话,他会用一个词来形容——雍容华贵。
雍容华贵?五岁的小娃子?
老王的眼睛都快瞪直了。
小孩看见老王的神情,又是微微一笑:“大叔,给我两根小黄瓜,我急用。”
老王这才醒悟过来,慌忙捡了两根黄瓜递给他。小孩又笑了笑:“大叔是想过去看热闹吗?”老王傻傻的点点头。
“我也想去看看热闹,可是我挤不进去,大叔你能带着我进去吗?”
老王又傻傻的点了点头,到他再有知觉的时候,他已经背着小孩挤进了人群。看见病人后,小孩挣扎着溜下背来。跑上前,一把抓住了小姑娘的手。
那汉子本来正哭的六神无主,忽然看见一个神仙般相貌的小孩跑过来抓住女儿的手,一呆之下,大吼了起来:“你干嘛,上旁边添乱去!”
“大叔,你别急,我正是在帮忙呀。”小孩端出一副大人的模样来正色道“我会一点医术,应该可以救醒你的女儿。”看他抓住小姑娘的手势,果然是诊脉的举动。
看见小孩的举止,人群轰的一声闹开了。
“小孩,这么大口气,可别耽误了人。”
“是不是没爹娘管教,上这儿洗刷大伙儿。”
“一边去,一边去。”
“等等,最近听说南城出了个小小神童,三岁就可以看古医书,五岁开始替人看病,难道是他。”
“我好象也听说了,可神了。”
“是他?”
“是他?”
汉子呆了呆,本来要轰小孩走,但无意中听见细微的几个怀疑的声音,竟有些犹豫了。他现在左右无计,也是病急乱投医,看见小孩一脸的诚恳,一咬牙狠心道:“那就请你……你费心看看。”
小孩不多言语,立刻从身边的书包里拿出一个墨色的长方形木盒来:“还好,今天正要去李老师家,竟带了这等宝贝。”
人们都勾着头去瞧他手中的宝贝,打开之后发现是长长短短的几十根银针。大伙都是识货的,一看就知道这小孩要扎针灸,不禁屏住了呼吸。老王手里全是汗,看起来比小孩还要紧张。
小孩倒是很沉着,从针盒里抽出一根针来,以45度角斜斜的扎进小姑娘的人中|岤。他手下不停,立刻又抽针,扎针,在小姑娘的左右太阳|岤、玉溪|岤、印堂|岤、百汇|岤等扎上银针,又轻轻捻动人中|岤上的银针,忽听见小姑娘“啊”的一声,竟苏醒了过来。
“别动。”小孩按住小姑娘的身子,“你的身子太虚了,闭上眼休息一会儿。”同时为她捻动其他|岤位上的银针。不一会儿,小姑娘脸上就恢复了血色,再一次睁开眼。
“啊。”大伙同时嘘了口气,刚才太紧张,气都不敢大声喘。现在轻松了下来,就七嘴八舌的议论开了。老王刚才紧张的死死的咬住牙,生怕一紧张忍不住惊呼了出来,现在人活了,才舒了口气。这时他发现小孩的后脖子上也全是细微的汗珠。原来他刚才故作镇静,心里其实也是紧张的要死。
“大叔,这位姐姐是操劳过度,又极度的营养不良,才在烈日里中暑。这两根小黄瓜,生津止渴,一会儿慢慢的喂给她吃。这两日让她多休息,多喝水,吃点清淡的,很快就没事了。”
汉子噙着泪要谢他,他一晒收起针盒,看见周围那么多人看着自己,又突然间满脸通红,露出小孩模样,低着头冲了出去。连别人问恩人姓名的话也没听见。
老王怔怔的看着这一幕。嘴里反反复复道:“竟有这般人物,竟有这般人物……”
身旁传来一声轻轻的笑声:“这算什么,这连他真正本事的十分之一都不到呢?”
老王心中极是袒护他,听见此话微有讥笑之意,不禁对说话之人怒目而视。
这一瞪又是呆住了。说话这人几乎有1米90,在个子普遍不高的川人中显的非常的突兀。而且,而且,最重要的是——这个人不仅高,而且非常英俊,他那懒洋洋的笑容里暗含着不可一世的傲气。
这人并没有挤进人群,只在外围的他凭借身高查看全景。开始大家关注小孩救人,没有人注意到他。现在小孩走了,十之八九的目光都集中在他的身上。看着大家注意着自己,那人没有觉得丝毫的不适,微微一笑:“我可没有低估他,此人非池中物也,他日必将崭露头角,成就一方伟业。”
这正是文化大革命的后期,他半文半白的语言几乎没有人听懂,人们只了解到一件事情——这个人认识那个小孩!
“那小娃娃叫什么名字,好厉害,我家有病了就找他。”人群围了上来,纷纷打听小孩的家世和地址。
青年眼中闪过恶意的笑容,不厌其烦的告诉大家小孩的事。
“他叫苏水影,城南苏学医生的小孩,家住红旗街53号……”
作者按:学过中医的人不要打偶,偶这个半调子写一点针灸头都快挠破了,现在手边上又没有高人指点又没有资料可查,痛苦死了。如果看出问题的,请指正,别客气。
另外,我是新人,大人们看过的给点意见吧。拖不拖?文字应该再华丽些吗?(又挠破了头的说)
2
苏水影回到家中,已经是月明星稀的时候。刚放下书包,母亲便递过一张热毛巾,心疼的帮他擦着脸,一边喃喃道:“怎么又弄的这么晚,老师不放你?”
“不是。”小影老老实实的答道。“师母留我吃饭来着,学的并不晚。”
父亲苏学走过来,笑道:“偏生你这么担心小影,早说过,小影这么懂事,师父那边肯定宝贝的不行,怎么舍得累着他了。只是太晚了,恐怕不安全。”
“是李老师的大儿子骑车送我回来的。”
“李老师倒是想的周到,这样我就放心了。小影,今天学什么了,说来听听。”
“急什么。”母亲恨恨的看着自己的丈夫,“小影刚回来,水都还没有喝上一口,你就猴急猴急的问他,那么热心,自己干吗不去请教人家。”
苏学被妻子一阵抢白,不好意思的挠挠头:“我倒想去学来着,可人家嫌我年纪大,不收来着。”
苏学贫苦人家出生,早年在部队的医务队呆过,学习西医。自从青年时接触医学后,对医学知识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家里也不甚有钱,却四壁都摆满了医书。现今生下个天资聪慧的神童,又恰恰对医学充满了浓厚的兴趣,这可大合老爷子的胃口,恨不得将全天下的名医请来教自己的孩子。这种望子成龙的心态,天下的父母都是一个样的。
小影换过衣服,又吃了两块点心。这才来到父亲的跟前,细细的背过今天的功课。苏学拿笔细细的记下,前后一看,记得竟是极为准确,不禁暗叹小影真是学中医的材料,光这一份背功,自己都远远不及。又想到自己想学中医,却要通过这种方式,不禁感叹自己为何不晚生几十年,和小影一同求学问道。
“小影,明天早上九点,我送你去贺老师那儿。”
“贺老师……”小影脸上出现十分为难的神情,“可不可以不去?”
苏学奇怪的看着他,这孩子老吵着要找高明的老师,最好是什么“山野异士”(也不知他从那本书里学来这个词),真正有一个了,又扭呢着老不去。贺南烟的草药知识,别说是在小小的眉州小城,放之当今天下,也没有几个人能超过他。小影又在犹豫什么。
“贺老师骂你了?”
小影摇摇头。他能怎么说,不喜欢贺老师的目光,他看不懂,无端的心慌。
“明天早上九点。就这么定了。”苏学试探了几句,看小影也说不出个所以然。劝了劝他也就这么决定了。
贺南烟的家,小影最喜欢的就是绕屋一周的青青南竹。掩映着墨瓦青砖,说不出的雅致。每次踏进这里,小影都会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仿若――隔世。
贺南烟的感觉也是这样的,无疑,他的相貌气质都是非常耀眼的,隐隐的有一些霸气。但小影不怕他,相反的,他对贺南烟有一种很熟悉的感觉,熟悉到――忍不住想――逃。
现在,在他做功课的时候,贺南烟又用那种目光看着他,看得他浑身不舒服,他心烦意乱的把书翻的哗哗的响。
“小影,怎么了,什么事让你这么心烦?”贺南烟放下手中的书,宠溺的看着他。
“我……看不进去。”
“是不是我讲的太快了?”
“不是……贺老师,我问您一个问题好吗?”看他点点头,小影的小脸上露出甜甜的笑容,“老师,昨天李老师说云南白药疗效奇佳,学生我非常喜欢,但它的配方为绝密,世人求之而不得……”
云南白药,中药外用药。能止痛、止血、去腐生肌。对外伤、蛇伤、痛经等有奇效。此药的配方为八味中药,虽已不是什么机密,但他的配伍和炮制方法却是国家的一级机密。小影此刻提了出来,是故意作弄贺南烟,给他个下马威。一想到贺南烟被愚弄的样子,小影就笑的越发的甜了。
贺南烟平静的看着他:“是要我写出它的组成?”
“如果是组成太小看老师了,学生想要的是配伍和炮制的方法。”毕竟是小小孩童,虽然他天资聪慧,但在作弄人的时候仍不禁露出小孩的得意来。
贺南烟心中冷笑,脸上却不动声色;“可是可以,但手中无药,无法判定。”
“有的有的。”小影连声道。一边从书包里拿出早已准备好的云南白药的粉末,小心翼翼的送到贺南烟的面前。
看见小影脸上强忍的得意,贺南烟暗地里几乎把肚子笑破。此云南白药是守护李时珍(黄帝转世)的那一世,自己闲暇无聊做下的东西,闭着眼睛也能写出它的配伍和炮制。可笑黄帝没了记忆,偏偏挑这个问题问他。不过说真的,但凡中草药的问题,怎么能难倒身为药学鼻祖的炎帝。他装模作样的仔细的观察粉末,细细的闻,又是摸又是尝,把戏做了个十足。看着小影脸上越来越明显的得意劲,这才哈哈一笑:“这个云南白药真是好药,若不是这几味药,也起不了如此奇效。其中的君药,我看就是七叶一枝花和雪山一枝蒿。”
小影不想他竟能从成药中辨认出原方的成分,心中暗暗称奇。又听见是两个从未听说过的奇怪的草药,在口中轻轻的念道:“七叶一枝花,雪山一枝蒿。”联想到云南白药的奇效,不禁对这两味草药悠然神往。
贺南烟看着小影脸上出现痴迷的表情,微微一笑,走到桌前,细细的写下八味药的君臣佐使,配伍剂量,以及详细的炮制方法。小影接过看了,对贺南烟的佩服又增加了几分,这时,心中不敢再存什么轻慢之心。口中叫着师父,端端正正的跪下要给贺南烟磕头。
贺南烟忙扶起他:“小影你这是做什么?”
“小影十分佩服师父,想正式行过拜师礼,今后我就专门跟你学习中药知识了。”说完又要拜。
“不用不用,我原也十分喜欢你,你就不必行这俗礼了。”贺南烟还是不让他拜。心想你我同为天帝,今日你不知缘由拜了我,他日回归天庭难说不给我脸色,我可不敢受你的拜。
谁知苏水影年龄虽小,性格却极是执拗,说什么也要执礼。贺南烟没办法,只好也跪在地上与他一起同拜了三拜。心想:我不占你便宜,你也不会怨我。这样的对拜,倒好像子孙们的拜天地,定终身。
炎帝几千年来凝望着黄帝,可惜落花有意,流水无情,炎帝的一腔柔情没有得到一丝回应。这时想到与黄帝对拜的含义,不禁心中窃喜,脸上也忍不住露出古怪的神情。
小影拜了三拜,这才发现贺南烟也跪在地上与他对拜,脸上更是古怪的神情,不禁大惊,急道:“师父,您怎么也跪下了?”
贺南烟摆摆手:“我当不得你的跪,小影,不是我夸你,凭你的资历,将来一定是大大的名医,今天我受了你的拜,将来也要还你。我痴长了你几岁,闻道比你早些,没有什么好卖弄的。你我之间不妨以兄弟相称,也好共同专研医学。”
小影还想坚持,贺南烟却执意不肯。反而摆出香炉文案,嚷嚷着要同小影结成忘年交。小影左右无计,只得同意了贺南烟的提议,茗香拜了兄弟。
炎帝终于了结了拜师的尴尬,又与黄帝结成了长期友好相处的关系,自然是功德圆满。但他心中,隐隐觉得这一刻,是大大的不如刚才如拜天地的互拜。
3
小影悄悄掀起了窗帘,瞅了瞅窗外,摇摇头又放下了窗帘。
“还是那么多求医的人?”母亲看着小影的脸色,轻轻的问。
“怎么会有这么多的人呢?是谁那么多嘴说了你的住处,他们又怎么知道你能看病?”苏学放下手中的书,看着小影。
小影摇摇头,他是不会说那天在市场救人的事的。但是,他的心中也是疑惑,记得当时转身跑了,没有说自己的姓名,也没有说家的地址呀?
“贺师父的课……”小影小声的嘀咕着。
“那能怎么办?人堵在门口,你又不愿看。难道出去给他们抓个现行?”
小影不说话了,撅起了小嘴。
门口传来了敲门声,一个熟悉的声音道:“苏医生,是我,贺南烟。”
小影一声欢呼,跳下椅子要去开门,被苏学一把抓住。“我来,你乖乖的坐着。”说着,将门轻轻开了个小缝,如地下党接头般,一把把贺南烟拉了进来。再迅速的关上门,锁好。而小影,早一声欢呼,扑进了贺南烟的怀里。
“对不起啊,贺老师。”
“不妨不妨,我来时也吓了一跳,这么多家属,是找小影的吗?”
“可不是,前两天也有些人,小影耐心的给打发了,没想到人越来越多,看来是吃定了小影。没办法,真是没办法。”
“小影,你不是想行医救世吗?现在机会这么好,怎么不多露几手?”贺南烟逗怀里的乖巧人儿。
小影抬起头来,认真的看着贺南烟:“可是如果小影老是看病,就没有办法听贺大哥的课了。”
贺南烟心中一酸。他知道这不过是小影自己心中的想法,就象李时珍对幕白的依赖,做不得数。但一想起这是从黄帝的口中说出,他心中仍然是五味杂盛。
“小影如果不想见外人,不如搬去我那里住,也可以就近教他。”贺南烟微笑着看着苏学。
苏学心中十分为难,照说这是最好的方法,但小影才5岁,年纪小不说,自己和内人都宝贝他宝贝的不行,一下子搬去别人家住,那时万分的舍不得。
一抬头,果然看见妻子眼中含着泪,轻轻的摇头。
“贺老师……”
小影一看父母脸上的神色,就明白了。他正色道:“爸爸,妈妈,我知道你们舍不得我,我也同样舍不得你们。但贺大哥的提议是最好的办法,我也真的很想早点跟随贺大哥多学点东西。再说我不是一去不回,呆一段时间我就会回来的,我也想爸爸妈妈。”
苏学两口子目瞪口呆的看着小影,不相信这般懂事的话是从一个小小的5岁孩童的口中说出。只有贺南烟不以为许,微笑着看着小影。
许久,苏学幽幽叹道:“天才,天纵奇才,跟了我苏学真是委屈了你。你就随贺老师修学去吧。你的母亲,我会说服她的。”
“小影,真的要离开,你才5岁……”母亲心中仍然舍不得,一说话泪就掉了下来。
小影乖巧的卷进母亲的怀里,撒娇道:“妈妈,我会常常回来看你的,我要吃你做的糍粑糕……”
贺南烟没想到事情这么容易就办成,他不知道是应该感谢黄帝的失忆还是什么。在自己的床上铺了一床小被子,5岁的小孩,应该是想要亲近人的。贺南烟想想自己都觉得好笑,不只一次的想象过同轩辕的相处,但绝对不会是这样的安排,而且是这样小的轩辕。
贺南烟一再的告诉自己,一定要把轩辕看成是5岁的小孩。不然真的要出乱子。
但是,他的心智,真的只有5岁吗?他脸上偶尔露出的睿智和沉静,又仿佛带着千年的风霜。
小影早早的洗好手脚钻进被窝,不禁打了个冷战,笑道:“贺大哥,你这里可比我家冷多了。”
“是呀,可能我这里缺少人气,又种了好多竹子掩住了屋子,温度自然是低了。”
“说真的,小影真的很喜欢贺大哥的竹子,翠绿翠绿的,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贺南烟心中又是一跳,回头看见小影呆呆的看着日光灯,好象真在想什么。
“别想了,睡吧,明天还要早起陪我上山采药呢。”贺南烟也躺进了自己的被窝。同时,小影也靠了过来。
贺南烟身子一僵,低声道:“小影,别闹了,好好睡觉。”
小影抬头用乌黑发亮的眼睛看着自己:“可是小影每天都和妈妈一起睡的,小影喜欢大人抱着睡。”
贺南烟左右为难,咬咬牙轻轻抱住他温软的身子,心中已经开始念起番若经。
“贺大哥,讲个故事吧。”过了一会,黑暗中小影的声音轻轻的传来。
贺南烟一怔:“讲故事?”“对,讲古代的故事,小影喜欢听,妈妈每天晚上都要讲给小影听的。贺大哥见闻广,一定知道更精彩的故事。”
“小影……你确定你喜欢听吗?日后你可不要怪我。”贺南烟的声音听起来有些古怪。可以说是——勉强。
“贺大哥对小影这么好,小影怎么会怪贺大哥呢。”小影抬头看着他,在黑暗中仍然可以看见他的眼睛亮若晨星。“今天你不是教我《神农百草经》吗,我要听神农尝百草1的故事。”
贺南烟认真的看着他:“你真的要听神农的故事?”
“对。”小影索性同贺南烟脸对脸躺着,兴趣昂然的看着他。
贺南烟心中叹了口气,帮小影把被子盖好。:“小影,把眼睛闭上,你这样看着我我讲不下去,你也不容易睡着。”
小影乖乖的闭上眼睛,一边催促着:“快讲,快讲。”
贺南烟仔细的凝视着小影秀气的小脸,缓缓道:“我要讲的是神农的故事,却不是他尝百草的故事。”
神农所在的那个年代,人们能吃的东西很少,因为大家不会种植,而野外的东西又不知道那些可以吃。看见族人们面黄肌瘦的样子,神农心里很难受。他决定自己去野外寻找能吃的植物,确定无毒后,再带给族人们吃。
神农很笨,他也不知道有什么东西可以吃,就自己一株一株的去尝。他非常小心,每次只吃一点点,然后等半天看看身体有没有反应。就这样,他发现了好多新的能吃的野菜。给族人们带来了饱腹的机会。但他的这个举动仍然是十分危险的,终于有一天,他吃了有毒的草,昏到在一条小溪边。
神农没想到自己还能醒过来,当他醒来的时候,看见一个非常非常好看的人在给他用砭石2。那一刻,他以为自己遇到了神仙。
神仙却笑了,说自己不是仙人,只是懂一点医术看看帮不帮的上忙。他说错了,他就是神仙,因为人没有他笑的那么好看。
“哦?那个人很漂亮吗,他和贺大哥哪个漂亮?他叫什么?”
他比贺大哥好看多了。他说他叫轩辕。神农一听,心中却是一寒。轩辕氏是邻族的人,两族为争夺水源和动物,已经打了好多年的仗了。
“如果轩辕和神农交好的话,两族是不是就不再打了。”
也许吧。神农不敢说自己是神农氏的人。说自己只是一个采药的人。没想到轩辕对他却一见如故,说自己最喜欢医道,根本不想去当劳神子的族长。
“哦,原来轩辕是族长。”
后来两人经常见面,采药论医,为什么药治什么病争论不休。神农教轩辕用草叶子吹歌,轩辕很快就学会了,而且比神农吹的还好。那天,轩辕在他身边轻轻的说,不想再当什么黄帝了,他就想这样听着神农的草叶子,写医书写一辈子。
“轩辕哥哥好象很喜欢神农的。”
贺南烟的气息没由来的一窒,他艰难的说:“小影,你觉得轩辕喜欢神农吗?”
“恩……其实我不太懂的拉。想想至少他不讨厌神农。”小影的声音听起来有些困了,“贺大哥,我困了,这里先记下,明天接着讲。我还要听。”小影很快进入了梦乡。
贺南烟呆呆的望着屋顶。一夜无眠。
1神农尝百草一事,古文多有记载。最早见于《山海经》,神农氏共有八代,如果真有此人,是不是族长并与轩辕皇帝是同一时期的人,则无稽考。
2砭石:针灸的前身,为石块磨成针的形状,对人体的特定部位针刺以达到治疗的效果。
编者按:说句实在话。偶真的很同情炎帝,等待了几千年呢,可是黄帝他只有5岁,还不停的刺激他,偶的炎帝,你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4
青山绿岭,云烟缭绕。
小影一边紧紧的跟随着贺南烟的脚步,一边饶有兴趣的左右张望。而走在前面的贺南烟,倒有些心不在焉,好几次小影的问话都没有听见。
“咦?贺大哥你不舒服吗?”
“没……没有。”贺南烟定了定神,强打起精神,指着远远的山峰道:“小影,你知道吗?你我身在四川可真是福气,四川多山岭,多森林,开发的又少,一千多种地道药材1,有半数都在四川。而峨眉山区,又占了多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