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你的这些,它都不会再改变了。对历史重构还是遵从,全部取决于你自己的选择,导演姜成也许也是想用这样的问题吸引观众,但无疑,他做的很好!”——《世界电影》
相比起《看电影》这样的商业杂志,著名杂志《世界电影》的观点则更从实处出发,专业性也更强,但是也出人意料的大肆褒扬了姜成一顿。
“用从未想过的方式解释世界,然后啪的一声捏破它,回到现实,却又在离开的时候,留下一丝诡秘的笑。这类的题材从来就不缺乏观众,在寡淡和奇幻中,绝大部分人宁愿选择后者,不关真假。乐此不疲的涉猎打着神秘标签的故事!
姜成的这个故事,乍一看好像是一个挂羊头卖狗肉的行动,挂着科幻大片的名头,但是却没有任何一点以往科幻大片的特点。刚开始,看着一般的画面,平淡的剧情,狭小的场景,心里确实有种被欺骗的感觉,但是真正看下去,只有一句话形容,那就是‘去他的特技,去他的拯救世界!’
科幻片不是科技片,科幻科幻,就是【科学幻想】。随着好莱坞大片大行其道,越来越多的人认同好莱坞式的大片,但是却忘记了科幻片最初起源于【科学幻想】,科技仅仅是这样幻想的一个体现手段罢了,并不是科幻的全部。这个年仅十七岁的少年用这样的手法,用这样的影片唤醒了人们对科幻的最初认知,也是向拍摄科幻片的前辈们致敬!”——《星周刊》
“很多科幻电影都以时间为主线完成叙述。其中的历史问题,或作为时空节点而忽略,或作为时空片段而保留。电影主人公在对历史的叙述中,完成对时空片段的穿越,而历史质疑在于从一个时空片段到无限个时空片段的调整、重构过程。
一种对人类发展起过重要影响的思想创新必定是时代的产物,回答当时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解开了人们久久无法摆脱的困惑。
或许,这就是《长生不老》给我们最大的启发。
他或许没有太华丽的镜头切换,也没有炫目的特技,没有动人心魄的电影,但是就是这样的一部电影,却让人看完之后,有一种深思的感觉!”——《中国新闻周刊》
“天才的构思,出人意料的情节,上佳的表演,构成了这部名为《长生不老》的电影。年轻的导演姜成用一部不算是科幻的科幻电影,给大家带来一场【头脑风暴】!
虽然演技尚还有待提高,导演的手法也有几分青涩。但在这部影片中,导演用他的天才想法将这些缺陷统统掩盖住了,同时完全颠覆了以往我们对科幻电影的看法。这个年轻的出奇的导演用他的电影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电影的本质不在于用钱堆出来,而在于用心!”——《中国电视报》
有好评也少不了差评,万事都是这样,不可能让所有人都满意。不过相比起来,差评多数出现在网络上。
“这些都是什么玩意儿?科幻电影!骗鬼的吧!”——流浪的小鸟;“不知所谓的云里雾里,想把人整蒙吗?”——一只来自北方的羊;“太失望了!完全就是浪费钱!”——不乐教主……
大多数观众在这样两种截然不同的矛盾的观点下,好奇心被挑了起来,纷纷走进电影院观看。
与此同时,《长生不老》的首日票房的数据也送到了姜成和蔡艺侬的手上。
第五十三章吓人的电影票房!
《长生不老》内地首日票房经过一晚上的紧张统计之后,第二天上午就送到了唐人公司。
看到这个数据,除了姜成稍微有些心理准备之外,蔡艺侬愣是呆了半天,把那张数据表翻来覆去地看了好半天,才确信自己没有眼花。
也不怪她这么难以置信,因为那张报表上记录的数据是,全国首日票房842万rb!
这个票房和很多好莱坞大片动辄上亿的票房相比起来,确实还差得远。但是要清楚的是,这才是首日票房,而且由于唐人公司本身实力的问题,全国上映《长生不老》的电影院线不过才1053家!这对全国拥有超过二万家影院的中国来说不过是二十分之一的影院!等其他影院看到这么好的成绩,肯定都会来定下拷贝,那时候才是《长生不老》势不可挡的时候。
首日842万的票房,意味着按照20元一张的电影票,全国在头一天内就有42万的观众人次看过了《长生不老》,这是一个非常恐怖的数据,这说明《长生不老》前期宣传做的确实非常到位。
而且要注意的是,这不过是内地的票房,因为唐人公司这几年与香港、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的娱乐公司都有业务往来,在那些地区都有较高的影响力,所以《长生不老》还同期登陆了香港、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这四地的影院,虽然影院数都不多,但预计也会有一定的票房。不过因为地区差异,这几地的票房数据会在下午传回来。
按照国内默认的一项惯例,电影发行方要占两成的票房收益,剩下的由影院和制片方平分,所以仅仅首日的票房,顶峰工作室就能分到三百三十多万!就算以后一张票都卖不出去,这部《长生不老》也足以计入到电影史当中了,票房回报率3300,这个数据要是说出去,足以让那些还在为票房盈利过半而沾沾自喜的导演制片人们羞愧的悲愤欲死了。
不过这当然是不可能的,看现在的影评反响,这部电影绝对有大卖的潜质。
当天下午,香港四地的首天票房数据传来,果然又让众人大吃一惊。
香港:120万港币;台湾:510万新台币;新加坡:22万美元;马来西亚:35万美元!
这四地的票房换算成rb也有超七百万了!而且这部电影在四个地区的影评反响也非常好,可以预料到后期的票房趋势一定会很火热!
只一天时间,《长生不老》这部总成本不过二十万rb的科幻片,仅仅只在大陆等五个地区首映的票房就超过一千五百万rb了!
这不过是首映日的票房,还是在极少人看好的情况下!
而经唐人请来的电影票房评估师评估,按照现在的势头,这部电影仅在中国内地最少就能收获超过五千万票房!如果再加上香港四地预计可观地稳超三千五百万的票房,《长生不老》的最终票房最少能达到八千五百万rb!甚至要是夸张一点,破亿都是很有可能的!
票房破亿啊!
这才是2002年初,《英雄》都还没有上映,以后的大片时代还没有到来,现在国产电影有几部全球票房能破亿的?
再说就算只有五千多万的内地票房,这部投资爆少的电影也足够妖孽了。按照这个数据,《长生不老》绝对能排在目前的中国内地电影票房历史排行榜的第十二位,而前面只有三部国产电影!
票房数据累积到2002年初,前面三位分别是《少林寺》,1982年,14亿;《生死抉择》,2000年,1165亿;《龙卷风》,1996年,5450万。
而按照投资收益比来看,中国电影史上,也就只有那部妖孽到逆天的《少林寺》能稳稳压着《长生不老》一头了。《少林寺》用一毛钱一毛钱堆积起来的票房神话,别说当时,就算是江城重生前也没有电影能够媲美。姜成估计,就算再过十年二十年也没有一部电影能够与之相提并论。
姜成从来没有想过能够和那种妖孽相比,不过按照这种趋势下去,《长生不老》很有可能成为中国影史上再也难以复制的史上第二妖孽!
虽然仅仅是第二妖孽,姜成已经很满意了,仅仅是第二妖孽,也足以甩开其他人七八十条街了,也让他足以自傲了。
当然,成绩看起来这么可怕,主要的原因就是它的成本实在太低了,即便是以低成本著称的《疯狂的石头》的成本也是《长生不老》的二十几倍,而且这还是《疯狂的石头》不算宣传费,而《长生不老》算上宣传费的关系,不然起码得有百倍。
虽然在目前,国内电影的票房数据对于大众是保密的,尤其是现在才首日票房,还没有到需要公布的时候,现在闷声发大财才是王道。但是无所不能的媒体们还是通过一些蛛丝马迹得出了差不多八百万这个数字。
并且和《长生不老》已经公布出来的10万rb制作费进行了比较,顿时吓坏了一帮人。
就是这样一部总投资连五十万都没有的电影,竟然获得了百分之八千的票房收入!就算要被院线发行方分去五六成,但是仍然是一个神话般的数字了。
圈内圈外顿时一阵哗然。
众所周知,文艺片一直以来都是叫好不叫座,票房基本可以忽略不计。《长生不老》虽然是挂着科幻片的羊头,但是实际上卖的是文艺片的狗肉。文艺片除非有巨牌的演员,腕儿级的导演,非常有名气的编剧和还算不错的投资,才能基本保持收支平衡,不然一般都是赔钱的买卖。
但是这些《长生不老》都没有,就以一个文艺片的角度来说,根本没有一点吸引人进电影院看的因素。但就是这样的一部电影,竟然获得了首映超过八百万的惊人成绩,尤其是投资这么低的情况下。
那些电影人集体一阵沉默,就在张艺谋耗资上亿拍摄《英雄》后,业界就流传着,以后想要保证电影的票房,就得像张艺谋一样学习好莱坞大片的商业片模式的话。而就在他们已经决定开始跟风的时候,在本土竟然有人用这么低的成本拍了一部这么成功的片子。
如果是几年后,《长生不老》现在的票房成绩确实不值一提,不过现在还没有到大片横行,票房过亿影片屡见不鲜的年代,《长生不老》的票房成绩是绝对惊艳的。
而且这不过才一千多家影院的成绩,要是全国影院都加进来,那最终的票房成绩是绝对不敢想象的!
果不其然,没有出乎众人的预料,在《长生不老》票房飘红之后,原本没有上映《长生不老》的院线老板们都坐不住了。谁也不是和钱有仇,原本没答应上映不过是因为对《长生不老》没信心而已,现在看到票房飘红,哪里还有不赶紧过来分一杯羹的道理?
终于,在《长生不老》公映的第三天,《长生不老》真正做到了全国公映,虽然晚了一些,但是也不打紧。
在所有人的争议中,《长生不老》的票房极为坚挺的朝前迈进。首映三天,累计票房超过一千八百万,首周票房更是直接突破了三千万!
而在这一周,香港等地的票房也很惊艳,四地加起来的票房也超过了两千五百万rb。全加起来,《长生不老》目前全球票房超过五千五百万rb!
到了这个时候,无论是蔡艺侬也好,还是姜成也好,都已经有些麻木的感觉了,总投资不过二十万的电影竟然直接翻了二百五十多倍!虽然这个数字不好听,但是足以激动人心。
姜成终于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投资电影了,即便达不到这样的回报率,但是哪怕是翻一倍,也是一个非常赚钱的行业。
而蔡艺侬更是坚定了一个决定:以后绝对不能和姜成闹翻,一定要保持好与他的关系。这小子未来绝对前途无量,以后他吃面,唐人跟在他后面喝汤就能赚的钵满盆溢了!
话说仅凭这部电影的发行权,唐人公司现在就至少挣了上千万,而唐人方面也不过才出了十万元的宣传费而已,绝对是赚翻了!
随着《长生不老》开局大利,票房全线飘红,继第一周取得的三千万的骄人成绩之后,第二周也取得了一千九百万的票房,首月票房直接突破到了七千万!直接跨过了五千万这道坎。
在过了首月的第一轮放映之后,《长生不老》的第二规模放映的票房走势终于开始疲软,第五周票房不过六百万。
最终直到三月份全线下档为止,《长生不老》竟然在大陆就取得了九千二百万的超人成绩!
虽然最终还是很遗憾的止步于亿元票房俱乐部的门外,但是这时候还不是七八年后,亿元是电影票房的合格线。在这个时候,亿元票房可是完全是一个权贵的代名词,能够进到这个俱乐部的,那都是牛逼哄哄的电影。
而在香港,《长生不老》放映近两个月,票房刚刚超过三千万港币,达到3069万港币的地步,算是破了“三千万魔咒”,不过也就到此为止了。而在台湾,因为比较欣赏文艺类型的影片,《长生不老》的票房竟然达到八千七百万新台币的地步!若是仅凭数值来看,与大陆都快持平了!而在新加坡、马来西亚两地,《长生不老》的票房也都超过了百万美元,新加坡为238万美元,马来西亚为457万美元。
五地的票房全部加起来,换算成rb,《长生不老》的最终全球票房为2038亿rb!换算成美元就是二千五百万!
《长生不老》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完全出乎所有人的预料,顿时国内一片惊呼!
一个十七岁的少年的导演chu女作,总投资不过二十万rb的科幻片,在外人看来也就是大学生毕业作品的程度,居然最终获得了超过2,500万的票房成绩,比很多好莱坞导演的银幕chu女作都要强!
这也让国内的电影人开始反思,是不是真的只有按照好莱坞的模式来,才能赚钱呢!
第五十四章火速开拍
对于《长生不老》票房的火爆,虽然姜成在此之前有点心理准备,但也完全被惊住了。
虽然他对《长生不老》充满信心,而且他还知道原版的《这个男人来自地球》可是创造了全球35亿美元的票房奇迹,他自信他的《长生不老》绝对不比《这个男人来自地球》差。但要清楚的是,现在的《长生不老》可是一部国产片,在很多人心目中,或者潜意识里,国产片总是低好莱坞大片一头,这是长时间形成的意识;而且这是在2002年初,民众们的消费水平还没有几年后那么高,而且那种“有电影,上电影院去看电影”的意识还没有形成,很多人更喜欢等电影上映结束后租vcd、dvd在家看。这都会影响《长生不老》的票房。
最重要的是,原版的《这个男人来自地球》可是全球上映的,至少有50个国家上映了这部电影,而《长生不老》所谓的“全球放映”是怎样的?不过五个地区,三个国家而已!(香港、台湾都是中国的,两岸三地都是中国人!)
所以姜成原来心里对这部电影的票房预期比现在低得多,也就是五个地区千万就很好了。可现在呢?五个地区放映不过一个月,票房就破亿了,这大大出乎姜成的意料。
可能人都有随从心理,看到周围的人都在讨论某个热门话题,就会情不自禁的加入进去,如果对这个话题提到的东西不太了解,事后就会不由得去了解它。而最近,全国最热门的话题莫过于《长生不老》这部电影了,电视里、报纸上、周围的人都在讨论这部电影,而那些本来对姜成、对这部电影不感兴趣或不清楚的人们就这样知道了这部电影,一听是一个十七岁的少年拍的“科幻片”,而且还很好看!那到底是不是那么好看啊?这些人也都起了好奇心,便都去电影院看了,回来后又对更多的人说起这部电影……
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越来越多的人看了这部电影,票房也越来越高。
谁都不是和钱有仇,见自己的影片票房这么高,姜成哪有不高兴的道理?不过这也打乱了姜成的计划。
本来,姜成的计划是在电影上映后,多多接受采访,为这部电影多多宣传,让票房更高一些,同时也是想与那些媒体们处好关系。可是现在不行了,一方面是已经不需要再多此一举了;另一方面,如果姜成现在是一个早就出名的导演,那没问题,不过他不过是一个刚拍出一部“chu女作”的导演,此前还是一个刚进入娱乐圈不到半年的新人,曾颇受争议,最近那些媒体们虽然对他不吝赞美,但他已经感觉出来了多少有些“捧杀”的声音,如果他再像计划中的那样,多多接受采访,多参加综艺节目,提高曝光度,那样名气的确是上去了,可有什么用呢?除了让民众过分关注什么用都没有。而民众过分关注的话,虽然名气是有了,但对于以后的发展并不好。
而且他现在成绩那么好,但他左右不过是个新人,这让那些在娱乐圈里混迹了多年的前辈们怎么看?尤其之后这个小子还这么张扬,这让他们的面子往哪搁?姜成的根基还浅,要是哪个大腕儿因此对他不爽了,在以后哪个时候给他下个绊子,他哭都没地哭去!
所以,现在还是见好就收吧,在后面闷声发大财才是王道。
还是那句话,过犹不及。
因此,姜成只在《长生不老》上映后的前两周接受了几家大型报刊杂志和电视台的专访,第一家自然是自家的《南州刊》,其他的都是蔡艺侬和郑海挑选出来的,忙活了两周时间,他之后就又隐在幕后,不再理会这些事了。而媒体记者们则惊讶的发现,姜成这个一手造就了一个“电影票房奇迹”的年轻导演居然在电影上映后的第三周就又销声匿迹了,这让一些人很是不爽,都暗中骂他:“这个年轻人不懂规矩,不过取得了一点成就就傲到没边了!”
不过在一些明眼人心里,对他的评价又提高了。这个年轻人不简单啊,遽然的成功之后却没有忘乎所以,而是很清醒的抛弃了这些虚假的赞美,专心投入到自己应该做的事中。只是让这些人感兴趣的是,姜成是怎么保持清醒的呢?这要是经别人提醒的话,自然说明这个年轻人很懂得虚心听从别人的意见,以后的发展也绝对光明;可要是这个小子是自己想明白的话,说明他从头到尾都是清醒的……这小子以后绝对是个人物,能开闯出一番大事业来!
对于很多前辈们来说,他们看重的往往不是你现在所谓的实力、潜力什么的,他们更看重的是你的心态。一个人,先天资质不行,可以靠后天努力来弥补;懂得少,也可靠学习来补充;只有那种百折不挠的毅力和处事不惊的心态是无法复制或者说短时间内难以培养的,因此是最难得的东西。像香港“喜剧之王”周星驰先生,早年是跑龙套的出身,曾被很多人断定没有演戏的“天赋”,但他从不气馁,屡败屡战,终于靠着不断的努力和难得的毅力迎来了成功,开创了“无厘头”搞笑风格的喜剧流派,成为一代喜剧大师,他的这种心态是值得所有人学习的。
至于那些媒体们的声音……那是最不用关心的东西!
那些人,有新闻就行,不管你们之间之前的关系有多差,只要你身上有新闻,有值得报道的东西,他们就会像闻到了血腥味的苍蝇一样的盯着你;而相反,一旦你身上没有了他们感兴趣的东西,不管你们之前处得有多甜蜜,他们都会很快对你弃之如履,对你不闻不问。
所以说,什么都是虚的,只有自身的实力强劲才是硬道理。
而姜成是干什么去了?自然是忙有关《歌舞青春》的事去了。
《长生不老》已经是过去式了,人还是得往前看的。
《歌舞青春》的准备工作最近都做得差不多了。电影配乐方面,郑海找到了曾为《绝代双骄》、《杨门女将》等唐人出品的影视作品配乐的麦振鸿,他与唐人公司合作多年,作品成绩有目共睹,而且风格多变,是少有的多产配乐师。这次受邀为《歌舞青春》配乐,他也感到很荣幸。
电影编舞方面,姜成叫郑海找来了陈士铮先生,他正是原《中国版歌舞青春》的导演,虽然那部电影诟病极多,但不可否认的是,其中的几段舞蹈都很不错。舞蹈演员出身的陈士铮对于中西方古典、现代的舞蹈都很精通,此前他一直从事话剧导演和表演的工作,但他早就想出演电影了,现在有这个机会,虽然只是编舞,但也不会拒绝。
不得不说,这个名气有时候真的很管用。如果在几周前,姜成不过是个新人,是无论如何也请不到麦振鸿和陈士铮这两位的。但是现在,他是《长生不老》这部成功电影的导演,有了一定的资本,自然可以吸引来很多能人来为其办事。
而在这几周时间里,姜成的分镜头剧本也编写好了。姜成见条件都已成熟,便打算在年前先拍出几个镜头出来。
不过在此之前,有些事还是要做的。
在《长生不老》放映两周后,正值快到年关了,各家各户都开置办年货了。与蔡艺侬、郑海商议过后,几人在唐人公司内部举办了一场庆功宴,把两家公司的人和几位演员都叫来,大家一起庆祝。姜成和蔡艺侬又各拿出一百五十万来,给几位演员以及剧组工作人员发红包。虽然说,黄磊、李若彤他们都只是友情客串,并没有要赚钱的打算,可若是这部电影亏了也就算了,现在这么大赚的情况下,不拿出点钱犒劳一下大家,这也实在说不过去。不然的话,以后“不会做人”的说法就会不胫而走了。
而且相比起这次姜成和蔡艺侬他们赚的钵满盆溢的,这些钱根本就不算什么了!
而黄磊、李若彤、孙莉他们自然是非常满意的,抽出一天的时间来演一部非常轻松的电影,就能拿到几十万的红包,而且这笔钱还在他们的意料之外。虽然不算特别多,但是谁也不会嫌钱咬手不是!这次所有人都没有料到这部不起眼的电影能获得如此的成功。
《长生不老》是注定要载入电影史册的,而他们出演也注定会被写入电影发展史,这样的激励甚至比这几十万更来的让人激动!
原本他们就对姜成很有好感,现在就更别说了,先不说给了他们这么大的荣誉,就说这时候的分红也绝对不薄。这小子是个人物,会做人,大方!
而胡歌四人就绝对是惊喜了。除了韩雪,其他三人家里都不富裕,而就算韩雪,从小到大也见过这么多钱啊!而且还是自己挣得!这种感觉真是无与伦比的舒爽!
其实四人到现在还感觉有点不太现实呢。这部不过花了一天时间拍摄,看着有点儿戏的电影居然会这么成功!现在拿到这么多钱,几人真有种如坠梦中的感觉。
这也让几人都下了个决定:以后要是再接到姜成的电影邀请,无论是什么角色都一定要答应下来。这小子以后的成就绝不是他们能比拟的,跟着他,绝对有“前途”!
至于现在这部《歌舞青春》,更是没有拒绝的理由。几人都下定了决心,无论这段时间有多忙多累,也不能漏过这部电影,不然绝对会抱憾终生!
对于几人的想法,姜成自然是不知道的。在庆功宴结束后,又准备了几天时间,《歌舞青春》就宣布开机拍摄了。
第二部电影,开始!
第五十五章第一场戏
《歌舞青春》第一场戏讲的是有一年元旦,张骏所在的东部高中和宁宁所在的锦城高中为了促进校际间的合作,组织同学在新年来临之际联合举办了一场新年联谊派对,作为学校里的风云人物,张骏和宁宁都被要求参加这场派对。在派对上,被迫离开篮球场和被迫离开书本的宁宁忽然被选上到小舞台上献歌,两人不情不愿地被人推上小舞台,一起合唱了一首歌,结果忽然发现了自己的另一面,那就是热爱歌舞。
这场戏没什么难度,主要就是表现出女主角相识的过程和一起发现自己喜欢歌舞的意外心情,舞蹈没什么难度,不过两人合唱的那首歌却是重中之重。
这首歌虽然是男女对唱,但内容却不能过多的表现出爱情,因为《歌舞青春》整部电影的格调都应该是青春阳光、励志向上的,而且这是在中国,主角们都是高中生,要是像欧美电影里面那样过多的出现爱情元素,不怕被人说“宣传早恋思想啊”!
姜成可不敢挑战广电总局的底线,想想去年播出的《流星花园》,很牛叉吧!2002年,韩国一些非官方f4歌迷会(咖啡厅)的会员总数在成立一周内突破20多万名,促使韩国bc电视台(韩国三陟文化电视台)重播《流星花园》的决定,结果凌晨时段重播的《流星花园》竟然突破了收视纪录!同时《流星花园》是印尼自有电视台以来,收视最高的一部剧集,剧中演员的知名度遍布印尼,印尼皇室也曾发函提出表演邀约。新加坡《联合早报》报导「流星花园」带动的华文热潮在过去不鼓励学华文的印尼发酵,印尼当地学华文的非华族学生愈来愈多,而日本和韩国也同时掀起一股学华文的热潮。自2001年起,很多国家和地区争相邀请「流」剧主角来访,目的为振兴该地的旅游业。
可是结果呢?2002年3月8日,国家广电总局有关部门已下电文到各省广电厅,要求立即暂停播出18集台湾青春偶像剧《流星花园》。停播的原因是:「流」剧播出后,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易误导青少年。
这个时候虽然已经跨入新千年了,但是比起几年后来说还是很保守的,这样的偶像剧在几年后的人看来很简单,但是在现在来说确实有些过。就像是周董的歌,在几年后看来再正常不过了,但是在现在大多数人看来还是非常怪异的。
所以在剧本中,姜成就尽量模糊了主角间的爱情,更多的表现出友情的一面,更确切的说是“爱情未满,友情以上”的感觉。
没办法,体制规定,姜成也只能这么做,算是打了个擦边球。
而这些规定也让麦振鸿伤透了脑筋,男女对唱,要求不能过多的渲染爱情元素,这样的歌不是没有,但都是那种三四十岁的人才适合唱的,而这首歌还要求内容要青春阳光,适合十几二十几岁的青年人唱。
天啊!
这么多规定,要怎么创作啊?
眼看电影开拍在即,可这第一首歌麦振鸿是实在想不出来了,姜成只好又“剽窃”了一回,在自己的记忆中选定了一首歌写了出来。
这首歌就是《被风吹过的夏天》,是2005年林俊杰为了力挺师妹金莎创作的第一首男女对唱情歌,曲调舒缓优雅,清新阳光,抛弃了平常情歌里痴男怨女的感情纠葛,很是有种小清新的感觉。
虽然是情歌,但是其中的爱情痕迹却没有那么重,除了爱情,你把它理解成多年未见的儿时玩伴之间的友情、亲情也都可以。后世的2005年,林俊杰和金莎都凭借着这首歌人气大涨,一时成为华语乐坛炙手可热的男女歌星。
这首歌自然是极好的,看麦振鸿见到这首歌的表情就知道,通过!
“阿成,这是你创作的?”麦振鸿瞪大了双眼看着姜成道,眼镜都快要掉下来了。
“是啊,鸿哥你看行不行啊?”姜成“虚心”地问道。“剽窃”的多了,姜成这个脸皮可是练出来了,这话说起来脸是不红不白的。
“什么行不行啊?”麦振鸿苦笑道,“就看这首歌的水平,你的音乐水平就不在我之下啊!也是,听说上次《下一站,幸福》的ost就全是你自己做的。原来我还不敢相信,现在看来……唉!早知道你的配乐能力这么强,我就不来班门弄斧了!”
“哪里哪里!”姜成连忙说道,要是因此把这个好不容易请来的配乐师给弄走了,姜成可真要哭了!
“我这都是野路子出身,没系统学习过配乐,让我创作一首歌两首歌什么的我还能做到。可要是再让我做个全套影视配乐,我也真就抓瞎了!上次完全就是被逼的超常发挥,这次可不行了。还得由鸿哥你这位专业的来做!”姜成一阵解释加劝慰说道。
麦振鸿听着脸色好了很多,虽然知道姜成这不过是照顾他的情绪才说的托辞,但人不就是好这个面嘛,见姜成语气真么诚恳,麦振鸿也就不再说什么了。不过对于这部电影的配乐,他可绝对要全力以赴了,万一要是在姜成这位与他同级的“配乐师”面前丢脸,那可就是砸他的招牌了。
姜成自然不知道他的“显摆”还附带了这样一个作用,第一首歌选好后,电影的一切前期准备都已完成,中国版《歌舞青春》正式开拍!
“《歌舞青春》第一场戏,ction!”
在姜成一声令下,整个剧组开始运转起来,各部门有条不紊地开始运作。
这是一个高中的食堂,此时已被布置的像一个舞会大厅一样富丽堂皇,到处都是彩旗和气球,几座搬来的音响放着好听、优美的音乐,大厅上面挂着的横幅显示出这是一场庆祝新年的派对。大厅中到处都是穿着奇装异服的学生们,显得很是热闹,每个人脸上都是一副青春洋溢的笑脸。虽然外面是冬天,但是外界的寒冷却吹不到屋里来,或者说,学生们的热情驱散走了严寒。
这时镜头扫过刚被人从篮球场拉过来的张骏和被朋友逼着放下书本的宁宁,两人都是一副很不耐烦的样子,都孤零零地站在角落里,显然与周围热闹的场景氛围格格不入。
这时,镜头扫过大厅中央的一个小舞台,这是同学们自发地表演节目的地方。主持人刚刚送下去一对刚刚演唱了一首对唱歌曲的男女同学,只听他挑动气氛地对着麦克风说道:“接下来谁要为大家一展歌喉啊?谁?好吧,既然没人主动,让就让我们的闪光灯决定吧!”
两盏闪光灯摇摇晃晃地闪过数人,最后停于刚刚打了一个哈气的张骏和偷偷百~万\小!说的宁宁身上,只见两人都是一副惊讶的不知所措的神情。主持人热情地走了过来,对着他们说道:“来吧,上来吧,你们得上场演唱!”
扮演张骏的姜成和扮演宁宁地刘亦菲都一阵推脱,但是耐不住主持人和周围同学们的盛情和推搡,热情的同学们将两人推上了大厅中央的小舞台上,这时主持人走到两人中间说了一句莫名其妙的话:“知道吗?也许你们以后某天会因此感谢我!”然后将手里的麦克风塞到姜成手里:“玩的愉快!”就留下莫名其妙的两人站在小舞台上不知所措。
此时木已成舟,看这周围众人期待的眼神,两人只好硬着头皮站在台上。
《被风吹过的夏天》舒缓的音乐声响了起来,看着前面歌词提示板,姜成发现这是一首自己会唱的歌,便不由得对着麦克风唱了起来:“还记得昨天那个夏天,
微风吹过的一瞬间,
似乎吹翻一切,
只剩寂寞肯沉淀。”
唱完之后,姜成便转过身去,仿佛刚刚只是应付了事。
旁边的刘亦菲见姜成开口了,忍住心里的紧张,闭着眼睛唱道:
“如今风依旧在吹,
秋天的雨跟随心中的热却不退,
仿佛继续闭着双眼,
熟悉的脸又会浮现在眼前。”
声音一响起,姜成就转过身来,有些诧异地看了刘亦菲一眼,似乎没想到这位女同学唱歌居然这么好。下面是两人合唱:
“蓝色的思念,
突然演变成了阳光的夏天,
空气中的温暖,
不会很遥远,
冬天已仿佛不在留恋,
绿色的思念,
挥手对我说一声‘四季不变’,
不过一季的时间,
又再回到从前,
那个被风吹过的夏天!”
合唱过后,两人唱得越来越有感觉,便开始卖力地唱了起来,一边唱一边还做出了几个舞蹈动作。
刘亦菲:“还记得昨天那个夏天,
微风吹过的一瞬间,
似乎吹翻一切,
只剩寂寞肯沉淀。
姜成:“风依旧在吹,
秋天的雨跟随心中的热却不退,
仿佛继续闭着双眼。”
两人合唱:“熟悉的脸又浮现在眼前。”
姜成:“蓝色的思念,
突然演变成了阳光的夏天,
空气中的温暖,
不会很遥远,
冬天已仿佛不在留恋,
绿色的思念,
挥手对我说一声‘四季不变’,
不过一季的时间,
又再回到从前,
那个被风吹过的夏天。”
刘亦菲:“蓝色的思念,
突然演变成了阳光的夏天,
空气中的温暖,
不会很遥远,
冬天已仿佛不在留恋,
绿色的思念,
挥手对我说一声‘四季不变’,
不过一季的时间,
又再回到从前,
那个被风吹过的夏天!”
合唱:“那个风吹过的夏天!”
……
不得不说,刘亦菲的嗓音真是不错,虽然唱功上要远逊于金莎,不过这首歌经过几次练习也有了金莎的五六分火候,两人合唱虽称不上完美无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