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自相残杀。
但是在院子四周还有二百多人,这些人却不是他们的自己人。也许他们往日无仇,今日无怨。
但是现在……
###########
官池献被那名大汉抛在地上后当即就被砸醒了,但是他还被点住了|岤,他动不了。
他躺在那里,听着四处的惨叫声。知道为了玉玺,又是很多人死去了。
虽然自昨晚以来,他已经经历了许多生死之事。但是他还是又留下了泪水,当他看清那个飞撞上房顶的人不是轮回后,他大声地哭了。
轮回死了,他才认识两天的冷漠但是有情的轮回死了。
随后他听到了阵阵的厮杀声,还有伴随着的阵阵惨叫声,他就知道玉玺又易数手,又是许多人死了。
那些人他都是不认识,但是他还是又哭了。不是只为了认识的亲人或是朋友。素不相识的人也可以让他痛苦。
小巷那边的厮杀声、喊叫声延续了好一阵后,一物向他飞了过来。
那就是玉玺,就在刚才的小巷子里,两百多人挤在一起为了一个谁也不配得到的玉玺厮杀着,在很长的时间里,几乎每一个摸到玉玺的人都死了。
直到已经死了一百多人的时候,玉玺到了一个少女的手里。也许她对玉玺不是那么执着,也就没有像那些疯狂的人一样抱住玉玺死不放手。她一看见几十人向她杀来。立即就将玉玺抛给一个老翁,那老翁接过了玉玺,但是身旁刚才还与他共同对敌的几名蒙面人挥动兵器立时就向他攻了过来。
“算了!”老翁长叹声中就将玉玺抛向半空。他想也许只有这样才可以制止这场混乱的厮杀。
晶莹剔透的玉玺在晨光中闪烁着,美丽非凡。
但是这种美丽从此以后将是永世不见。
刚才还杀在一起的百余人都是惊呆了。他们谁都没有如此神功可以追上玉玺。他们都只是在想已经相传一千几百年的至尊宝玉应该就这样地毁在了他们手里了。
第十节天赐公主
晶莹剔透的玉玺在晨光中闪烁着,美丽非凡。
但是这种美丽从此以后将是永世不见。
刚才还杀在一起的百余人都是惊呆了。他们谁都没有如此神功可以追上玉玺。他们都只是在想一千几百的至尊宝玉应该就这样地毁在了他们手里了。
其中几人还是腾飞到半空。他们想看到玉玺将怎样摔成一堆碎末。
另这些人大喜的是他们没有看见玉玺坠地,一人将他接住了。
这人就是官池献,他的|岤道刚好在这个时候解开。他一跃而起接过玉玺。然后飞快地就向院外跑。
他没有想夺到这个玉玺后有什么用,不过别人都在为它生死相争。如今既然到了眼前,他能够带走就可以免除一些杀戮。
他飞跑出院子,然后绕过几桌院墙,跑到了大街之上。
他知道很快背后就有人追来,但是他不想躲起来。他知道他无论躲进那里,那里的人都会被他连累。
他知道如果毁掉玉玺,杀戮立时可免,但是他不能那么作,虽然他不知道为什么,但是轮回没有那么作,那么一定就有道理。
又是跑了几百步后,官池献停了下来,不只是背后人就要追上了他。而是前面就有几百人拦住了他的去路。
那是几百个官府兵士,他们个个手持大刀肃立在那里,严阵以待着。
这些兵士不知是为什么来的,就在他们中间,正摆着两乘华贵的轿子,如此看来也许他们只是奉命护送两个贵人而已。
官池献只是停顿了一下,然后就要绕过去,但是这个时候前面的那一乘轿子前一人大步走了过来。走到他的眼前。
这是一个小姑娘,但是她却是身着男童衣装,看上去她跟一个小书生一样。
要不是她的脸蛋上涂了许多胭脂,官池献几乎把她当成了书童。
这个小姑娘和他差不多大小,她刚才是站在轿子前的,看来她是一个丫鬟。
令他惊诧万分的是这个丫鬟竟然就提着两个金光闪闪的铁划。难道她会武?他心中疑惑万分。
小丫鬟将他打量了一下后,就是嗤笑道:“你就是救了凌午展的那个小娃娃?”
官池献一愣,随即反问道:“你是谁?”
“听说你爹爹是渔夫,那你一定不认识字了”小丫鬟将铁划向后一指道:“不然你应该知道现在天赐公主驾临杭州府!”
官池献其实是看见了,许多兵士都提着灯笼,灯笼上面写着红红的大字。
不知道灯笼还有许多人举着棋子,棋子上面也写着字。
“天赐公主是谁?我没有听说过!”他大为不屑地说。
因为小丫鬟说话很是不敬,所以他才会这么说。其实他是听说过天赐公主的故事的,不只是他,就是相邻里的每一个孩子都知道朝廷有一个自天而降的小公主,她不仅不是皇氏之人,还是一个爹娘都是未知的孤儿。但是就是这个孤儿竟然被封为了公主,自后晋末帝开始,无名无姓的她就是公主,而现在依然是。
她出生至今,已历晋,契丹,汉和周四朝,一直都是公主。但是她只有八岁。和他还有眼前这个小姑娘一般大小。
难道这人就是天赐?官池献心中疑惑着。
“恩!什么!”那个小丫鬟眉头一皱,立时大怒。
官池献扭头向后看了一看,只见那些追兵已经全部站在了他的背后。
看来他是跑不掉了。
“我不管你是不是公主?你赶快走开,这里要打架了!”他提醒这个小姑娘。
“好,争玉玺是吧!我和你打!”小姑娘说完这句话后来就出手了。
官池献刚才疑惑的问题立时得到解答,这小姑娘不仅会武,并且非常厉害。她只是攻出一招,官池献就自认不敌。
他手中没有兵器,又拿着玉玺,很是不便。
于是他连连后退。他只想离开这里。
但是他已经跑不掉。
那小姑娘手中铁划不仅封住他的退路,还紧贴着他的身形飞舞着。官池献大惊,他想如果这个小姑娘心地残忍,在这个时候至他于死地实在是太过容易。
小姑娘不会那么作,但是形势太过紧迫。官池献知道再不出绝招。再过三招,自己必定非伤即败。
想到那里,他抛出了手中玉玺,她不是抛向半空,而是直接向那小姑娘胸前抛去。
小姑娘似乎大喜,当即将划交左手,右手同时探出,伸向玉玺。
官池献就在这个时候出手,他的双拳齐齐飞出击向了小姑娘胸口。
小姑娘隔他很近,现在又忙于去接那玉玺,必定难已躲闪。
官池献一招眼看就要得手,但是突然他收了招,然后猛退了几步站住。
也许他觉得这样偷袭一个小姑娘实在是让武林同道不齿。所以他应该收手。
小姑娘得到玉玺,立时大喜,她呵呵笑着就往回跑。
边跑他边喊”公主,抢到了,抢到了!”
“公主?”官池献一愣,看来她不是公主了。
难道公主还在轿子里?两乘轿子应该是坐了两人,一个是公主另一个是谁呢?
他眼睁睁地看着小姑娘跑向了后面的那个小轿,然后掀开轿帘钻了进去。
里面随即传出一阵大笑。那是两个小姑娘的声音。看来里面的就是天赐公主了。
满头迷茫的他扭头看了一看,只见站在他后面的已经不只是先前的一百多人,而是增多到五六百。
这些人个个脸色阴沉地站在那里,他们似乎在顾忌着什么,方才一直没有出手,但是他们既然已经来了,一定不会就这样看见玉玺落入他人之手的。
官池献想了一想,就是大声说道:“玉玺为不祥之物,任谁也不可对其有非分之想。你们看看尚可,但如果不想招惹杀身之祸,就马上交还与我!”
他这句话自然是对轿中两人说的,但是那两人怎么又会理会他呢。
她们似乎还在观赏着玉玺,不时“呵呵”地大笑着。
官池献长吸了一口气,然后回头一指道:“玉玺我自会抢回,你们谁敢动手,谁就不得好死。”
他这样说其实是不想连累无辜,刚才他已经知道就为了这个玉玺,已经死了太多的人,现在要不让这天赐还有那个小丫鬟死,就得把玉玺从她们手中抢回。
他不能飞起太高,越过那些兵士头顶,他只能直冲过去。
虽然有许多的兵士拦在他的面前,他也要冲过去。
这些兵士也许只是吴越国的兵勇,他们的武功实在太过平庸,官池献冲过去的时候,他们的大刀还没有拔出,就是先被打到一片。
官池献很快就冲到天赐公主的轿前,然后他一把扯下了轿帘。
轿中并排坐着两个小姑娘。她们还在观赏着那美轮美奂的玉玺,官池献冲到眼前,扯下轿帘,她们自然不会不知道。但是她们丝毫也不在意。
她们坐在那里继续做着她们的事,看也不看就站在轿外的凶神恶煞的官池献一眼。
“还我!”官池献不好动手,将手一伸,大声这样说。
已经将铁划扔在轿子里的那个小丫鬟终于转过头来,她虎着脸傲声道:“你知道吗?公主只要说一句话,不只是你,就是你的九族都会人头落地!”
“什么?”官池献大怒,他的爹娘昨天夜晚就是死在那些草菅人命的大盗手里。如今听到这个小丫鬟一说人头落地,心中怒火立时狂烧起来。
他一拳就向那个狂傲的小丫鬟的脸打了出去,也许没有任何的事情可以阻止他这一鲁莽的行动。
但是他最终还是收住了拳头,不是他吝惜小丫鬟,而是这时那个小公主抬起了头,看着了他。
小公主太美了,虽然官池献还只是一个小孩,但是看见和他一般大小的小美人,他仍是心中大慌,已经打出一半的拳头立时就停住了。
“给我,玉玺!”他将那手摊开后很简单地说。现在他满脸通红。
“公主,他好像很害羞呢?”小丫鬟轻笑着说。
小公主很是妩媚地笑了笑,然后将玉玺向官池献一递道:“还给你可以,但是你知道怀璧其罪是什么意思吗?”
“我知道,不过我拿着,比你拿着要好!”官池献这样说着,就要接过来。
但是这个时候,那小丫鬟出手了,她右手拳头有如一个流星锤一般地闪出。
官池献没有想到她会偷袭,他以为既然公主都愿意还玉玺,那么丫鬟自然不敢多说。
他没有留意,当即就被一招暗算。
“蓬”地一声,他的胸口就被那记重拳击中。然后他整个人立即就有如被巨浪拍中的小船一般向后飞退而去。
“蓬”地又是一声响,他撞上了前面的那乘轿子。
他后退的力道太猛了,虽然华贵但是并不牢固的轿子立时就碎成数半,散在地下。
轿子里空无一人,看来刚才那个小丫鬟就是坐在里面了。
“扑”官池献吐出了一口鲜血,然后他爬了起来。
“你,卑鄙!”他指着那个小丫鬟怒骂。
小丫鬟提起双划,大步走到了他的面前傲声道:“我叫芸儿,是天赐公主贴身侍卫,你要想夺回玉玺,就必须打赢我”
“好!”官池献又吐出一口血水后,抓住散在地下的一根木棍站了起来。
他们两人就要一决高下,但是背后许多人看不下去了。
这些人就是刚才追赶官池献的那些武林人士,刚才他们没有动手,并不是顾忌天赐公主,而是担心轿子里面会坐着什么人。
现在他们知道了,这里只有两个小姑娘和一些无用的兵勇。那么他们就可以动手了。
官池献手中木棍还没有挥出,一个声音就已响起。
“你太罗嗦了,如果让你动手,一个时辰你都夺不回玉玺,这个时候你应该做的是灰溜溜地站在一边,然后请我们这种武林高手出来!”
这个声音饱含愤怒。似乎他早已是不耐烦了。
官池献回过头一看,正见一个满面胡须的壮汉正提着大刀大步走来。
“你是谁?你只要再走一步,公主就可以让吴越王诛你九族。”自称芸儿的小侍卫大声呵斥。
“老夫早已孤身一人,何来九族!”壮汉边走边大笑着。
“好,那我就诛你一人”芸儿提着双划冲了过来。
就这样一个七个岁大小的小姑娘竟然就要和如此一个壮汉厮杀。寻常人看来都是不可思议,但是现在事实如此。
大汉看见过天赐公主的这个贴身侍卫的身手,所以他也不敢太过大意。他仰起手中铁棍就于小丫鬟厮杀了起来。
他自认只要两招就可以将这个小姑娘打飞出去。他不会杀她,就凭她是公主侍卫这一点,他就不敢乱开杀戒。
他只要将她打飞出去就可以,但是他不能做到。不仅不能做到,他根本就不是小姑娘对手。
他们仅仅只是对拆了三招。芸儿就一划将他的铁棍架住,然后另一划就是砍在了他的胸口。
惨呼声中,壮汉扔掉铁棍疾退,他没有死,他的厚厚的肉皮挡住了铁划大部的力道。
虽然没有死,但是他的胸口已是大股大股的血流了出来。
他惊呆了。也许他是纵横一方,或是天下武林也是小有名气的人,但如今他竟然不敌一个小姑娘,一切都太不可思议。
“看来你龙老大并不是武林高手,那么你是否也应该灰溜溜地躲到一边,而请一个真正的武林高手前来呢?”一个苍老的声音响了起来。
这是一个长相十分威严的老婆婆,她驻着铁拐自人群中走了出来,直走到小芸儿面前,然后冷笑道:“你用铁划,但是你是太和门的传人!”
“是吗?”小芸儿将铁划一举道:“出招一试不就可知了吗?”
“恩,有理!”老婆婆点了点头然后就是仰起了拐杖。
两人一触即发,但是最终她们两人都没有出招,因为这时又是一个苍老的声响响起。
“武林名宿与一小娃对战,只恐不是太妥吧!”
说话的是一个白发苍苍的老翁。
他不是一个独自前来,他的身旁还有一吴越大将,这个大将如今还带来了几百名官兵。官兵们是来保卫公主的,他们来回地跑动了一阵后都围在轿旁。
“太师,五朝太师,今得一见,真是三生有幸!”老婆仰头大笑。
站在她身后的那些武林中人也是会声大笑。
看来前来护驾的这个老翁就是五朝太师冯道了。他抚着胡须呵呵大笑了一声后就是弯腰低头对那轿中的天赐恭声道:“老臣护驾来迟,万望公主恕罪。”
天赐终于站了起来,她双手捧着玉玺,十分傲气地走出来轿子。
在很为短暂的时间里,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是凭住了呼吸看着眼前眼前的这个尊贵无比的四朝公主。
她太高贵了,不是因为她浑身的艳丽的彩衣和满头的金饰,而是她的容貌实在太高贵了她站在那里,一切的人都是黯然失色。
小芸儿也是,虽然看到她的每一人都觉得这个小姑娘已经非常漂亮,但是当天赐出现之后,几乎所有的人都不在以为她是一个女孩子,最多她只是一个端茶倒水的女书童。
那驻着铁拐的婆婆最先说话了,她看着天赐笑道:“天赐,天赐公主,京师第一美人,呵呵呵呵,今日能得相见,更是八生有幸,呵呵呵呵!”
“进士婆婆为武林名宿,本公主能得相见也很是荣幸。”天赐很是傲气地这样说。
以前她一定没有见过这个婆婆,但是她现在能当面叫出她的名号,看来她很是见闻广阔了。
“呵呵,老妪贱名怎配公主一提,呵呵”进士婆婆很是高兴,毕竟能被天下至尊的四朝公主知晓名号并且当面叫出实在是一件非常荣幸之事。
“上月初八,婆婆曾在京师一现,本公主虽未能在其时一堵婆婆尊容,但雁过留声,婆婆飞檐走壁神功也就烙入我心。”天赐一手捧着玉玺一手掏出一把折扇很悠闲地扇着这样淡淡地说。
“恩”进士婆婆眉头大皱,也不知道她做过何事,但是在场的所以人都能看出她吃惊非小。
“玉玺既为朝廷之物,早是应归本位,如今天定大周,玉玺自是为郭氏所用!”天赐说完这句话后将玉玺向冯道一递道:“护送大周玉玺前往京师。”
“是,老臣遵命”冯道必恭必敬地接过了玉玺。
“钱将军,你父王既臣服周氏,那么一定不会对玉玺有窥视之心吧?”天赐又问那领兵将军。
那将军吓了一声冷汗,他慌张地跪倒在地叩头拜道:“吴越世代臣服大周,此心可比天地,万望公主圣断”
“既如此,马上代父传令,挑一万精兵,护送我等,前往开封”。天赐这样下令。
看来这个将军就是吴越王世子了,他插着额上汗水站了起来,往四周大声喝道:“全城戒备,五大将军立即前来此地。”
许多兵士前去传令了。
围在四周的那些武林小人一看玉玺再无奢望,也就要各自散去。但是进士婆婆不会那么懦弱。
她长吐一口气后大笑道:“天赐公主,你认为让一万精兵护送玉玺就可以安然无恙?”
“进士婆婆,你不配为玉玺之主,染指之心,不要太过奢望!”天赐轻笑。
“是吗?听说皇甫书画榜上太师排名六十,老妪很想一试,不知可否赏脸?”
冯道不置可否,只是胡须大笑。
倒是天赐替他答道:“太师为我朝文臣,武艺之事,不可以提。只是听说进士婆婆本列六十,只是后来因为太师,所以委屈未入?”
“正是,所以……”进士婆婆没有说完,她就飞了过来,人还在半空她就舞出道道拐影。
不只是因为玉玺现在在冯道手里,她才要攻杀冯道的。
她要向世人证明,到底这个文弱的太师是否会武或者他的武功配不配超越她而排进六十。
但是很遗憾,她什么也没有试出来。
冯道没有出手,但是另外一人出手了。
这人就是天赐公主,她抛出了一把扇子。
虽然只是一把折扇,但就这把扇子就是有如飞刀一把地就射向了进士婆婆。
进士婆婆一惊,她一直没有想到这个贵公主会武功,并且还是这么厉害。
大为慌神的她连忙挥动铁拐去拦。
“啪”地一声响,折扇碰上铁拐并且飞上半空,可是这个时候天赐疾闪几步,冲到了进士婆婆身前。同时她双掌齐齐拍出。
进士婆婆本来武艺可算超群,不过她实在太过大意,所以才算是遭到了暗算。
当即她闷哼一声人被那双掌打飞了出去。
在旁观战的官池献也大为惊奇,他想看来这个天赐要比小芸儿厉害许多了。
进士婆婆被打飞出去了,胸口挨了两掌的她就是能够爬起一时间也是难以有所作为。
冯道就要走了,但是突然就在这时,他身旁站立的一个小兵突地飞闪而来,抓过他手中玉玺,然后飞腾半空疾闪而去。
也不知道这人是什么时候站在那里的,但是他一定不是吴越国的兵勇。他是混进来的j细。
这个j细一定是武林高手,虽然冯道是否武林中人尚且不定,但是能够在电光火石一闪之间抢走玉玺的必定是武林绝世高人。
众人眼看着这人有如鹰击长空般地飞向半空,几乎都愣住了。
要不是这时又是另外一只“鹰”飞了过来,抢走玉玺的这只“鹰”一定会在光天化日之下,飞向半空,消失在众人眼前的。
但是终于另外一只“鹰”飞来拦住了。
那是一个身着黑衣头戴斗笠的神秘人,也不知他是从何而来。仿佛他是自天而降一般。
不只是大街上所有的人惊呆了,就是抢走玉玺的那人也愣了一愣。
仅仅一愣,他右手已是掏出一把闪着蓝光的飞针向拦住他的这人射了出去。
他想拦住他的这个不速之客虽然身远比他快,但是他身在半空,必定难以躲闪。
果然一切如他所料,来人闪不开他的飞针。那一把染着毒液的飞针全部射入了黑衣人的胸口。
大喜的抛针者就要大笑,但是他笑得太早了。
已经射入黑衣人胸口的飞针突然全部倒射而回。
他死了,就是死的时候,他也丝毫也是不明白为何这个蒙面人双手都没有动,为何就可以将他的飞针弹射飞回。
难道他是用胸口将针弹回。
一切都是不可思议。
左手还拿着玉玺的他可以射出那针,但是他不可以接。
所有的飞针都射在了他的胸口,给这些飞针涂毒的正是他自己,解药他一定有,但是致命的并不是飞针之毒。那密密麻麻的飞针丝毫不用染毒就足以让他毙命。
已死的他软软地倒了下去。
但是在死前一刻他似乎看见了什么,于是他将玉玺向后猛抛而去。
他如此抛自然有他之理,他不想让眼前这个一招就将他格杀的人得到玉玺。就在他的身后几十丈外,正有一人飞闪而来。
也许那人就是来救他的,但是现在迟了一步。但是最终他得到了玉玺。
就站在大街上仰头向天看着的所有人都为刚才黑衣人的神勇所惊呆。现在他们又看见了一人,这是一个和尚。一个长须飘飘的老和尚。
他飞闪而来之速远在先前两人之上,黑衣人格杀夺玉人的时候,他还远在数百步外,但只是电光火石般一闪之后,他到了眼前。
夺玉者已死,不用他救,他要做的就是夺到玉玺。
玉玺是向他飞去的,所以他在黑衣人之前抓到玉玺。
黑衣人随即飞了过来,此刻的他手里握着一把宝剑,也许他知道这个和尚很是厉害,他不用兵器一定难胜。
攻势太过凌厉,老和尚也许自认不敌,就在半空之中,他竟然猛地转过了身子,然后向一间客栈房顶飞去。
黑衣斗笠人紧追不舍,在这个时候,他不仅仅要为玉玺而争,他还要为武林地位、武林排名而争。
他虽然是戴着斗笠,但是他一出现,大街上还是有许多人立即就将他认出来。同样,长须飘飘的老和尚也被人认了出来。
现在他就是不为玉玺,他也必得和老和尚战上一场,不然他无脸混迹江湖。
老和尚飞到房顶之时,那里突然就是飞来了十几人。
所幸的是那些都是友非敌。
那是一群和尚,一群手持木棍的和尚。
其中一个和尚手里还拿了一根禅杖。
老和尚还没有飞过,他先将禅杖抛了出去。
几乎在同时,老和尚也将手中玉玺抛了过去。
玉玺和禅杖交错而过。
抛出禅杖那人接住了玉玺,而老和尚接过了禅杖。
他一接过禅杖立即就将其抡起,猛力向后砸去。
而身后那黑衣人正在这个时候赶到他的身后。
想他们这样的武林高手,出手偷袭几近毫无可能。
他们要拼的只是力量。一招决胜负的力量。
“轰”地一声巨响,禅杖撞上了飞刺而来的长剑。
按照常理,长剑一定难挡禅杖。
也许并不完全是因为长剑与禅杖之别。而是两人功力太过悬殊方才如此。
那黑人手中长剑刚一碰上禅杖,就已弯成蛇状。
而禅杖势头丝毫不减,直砸过来,砸到了黑衣人腰上。
在大街上观战的数百人都没有能看的太清的时候,空中两人胜负已分。
手中握着已被砸成蛇形的黑衣人被那石破天惊的一击击飞了出去,这一击太猛烈了。黑衣人有如疾光一闪就已是被砸飞出了数百丈开外再也不见。
谁也不知道他负伤如何,生死如何,他们知道的只是他已经败了。败在了老和尚的手里。
四处一片寂静,许久之后,那自地上爬起的进士婆婆摇头大笑道:“想不到如今连苦若大师也来抢夺玉玺。啊哈哈哈哈!”
旁边人也是附合着大笑,虽然他们自己也来争夺玉玺,但是他们还是要嘲笑那个德高望重的高僧。
官池献也知道了现在争到玉玺的和尚就是少林方丈苦若大师。一年前他就听说过这个名字,是听丐帮的人说的,当时那些人没有谈到这个大和尚多么厉害,他们谈到的只是这人很豪爽,居然请了在武林中毫无名气的他们大吃了一顿。
那时官池献就已经认定这个高僧一定是好人,现在他看到了,他反而不敢肯定。他想和尚一般是不问世事的,为何他也来这里,还打伤了一人呢?难道他就不怕得罪武林中人,还有眼前的这个天赐公主和五朝太师吗?
正疑惑间,冯道说话了,他沉声问道:“苦若大师既知玉玺为朝廷之物,为何还动手争夺?”
苦若大师在房顶上将玉玺托起大声道:“玉玺虽用于朝廷,但起于民间,谁为其主,暂且不说,不过如今武林为其大乱,老朽就不能坐视不顾。”
“如何顾?”冯道问。
“上官盟主现已遍邀天下英雄于十日后齐聚御剑山庄,到那时他可以向你们破解困惑武林数十年的绝世秘密,玉玺之谜也在其中。如今老朽要做的只是把玉玺安然地护送到御剑山庄。”
“那么以后如何?”冯道又问。
“玉玺之谜一旦公示天下,老朽必保将其完璧归还太师!”
冯道无语,他很是不愿,但是他无奈,无论他配不配居于皇甫书画榜六十名,他的武功都远不是少林方丈的对手。
其余人也是沉默无语,虽然他们都不愿意看着玉玺就这样被拿走,但是谁又敢上前争抢。
进士婆婆想了想后大声说道:“如此也好,不过为灭私心,玉玺不能由你护送!”
“谁可?”方丈问。
“他可!”进士婆婆抬手向一人一举,围观数百人都是愣在了当场。
他指的是谁呢?
………………
第一节和氏玉璧
那些人一愣,随即齐声喝”好”。
但是官池献惊呆了,他想不到进士婆婆为何会如此胡指,原来进士婆婆指的人就是他。
############
下午申时,在离杭州八十里开外的一间客栈里面,官池献和方丈对坐着。
就在今天上午那个进士婆婆指定要让官池献护送玉玺后,几乎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大声赞成。
他们想的是只要玉玺在一个弱小孩的手里,他们就随时都有争夺之能。
方丈答应了,也让出了玉玺,但是同时他要跟在官池献的身旁,他知道只有这样,这个小孩才可能把玉玺护送到御剑山庄。
官池献并没有答应做这种多次一举的事,他想的只是要回去找义父和轮回的尸首。然后把他们埋葬,但是当他回去的时候,水堂客栈已经变成一片火海,他奋力冲进去的时候只是找到了轮回的尸身,义父红爷葬身之处已经化为了一片灰烬,红爷也就成了一片灰烬。
数百人看着这个小孩痛苦了一阵之后,就找来一口棺材,把轮回装在了里面。
官池献拉住棺材就要回家,但是这个时候别人都不让他走了,他们逼迫着少林方丈将玉玺给他背上,然后一起拥着他们一起向远在千里之外的南平御剑山庄前行。
官池献想着他的那惨死的父母还摆在城东的棺材店里。他很想去那里,但是后来他改变了主意,他知道他真的要想让父母安宁,就不要让这些武林中再去那里。
现在官池献已经安心心来,他想好了,把玉玺送到御剑山庄后就回来给父母和轮回大侠修坟。
“方丈大师,轮回大侠是谁杀死的?”他问。
“老朽也是不知!”方丈回答说。
“我知道轮回大侠在英雄谱上排名四十七,一定是前面的四十六个人中的一个杀的!”
“如此说来,老朽也有嫌疑”
“不,方丈大师你是不会杀人的,我知道”
“善哉,轮回大侠看似死于剑伤,实则早中剧毒,即不被刺杀,也是难逃此劫”
“什么毒”
“南昭百步血”
“南昭百步血,那么谁经常用这种毒?”
方丈站了起来,沉思片刻之后叹息道:“老朽世外之人,不应妄自猜测!”
“那是不是那个色变子?”官池献脑中一个头一闪,他记得轮回剑客曾经说过色变子好像是南越人。
苦若方丈一声叹息,然后就道:“武林确实传闻色变子已用南昭百步血毒杀数人,但是事实如何,并不得知,还是不要胡乱揣测为好!”
“恩”官池献一看方丈不愿意多说,就转移开一个话题问道:“方丈大师,为什么这么多的人要争夺这玉玺”
“我给你讲一讲传国玉玺的故事吧”
“好”官池献没有过几天书,也不知道传国玉玺到底是何方圣物。
“相传春秋时期,楚国人卞和在荆山见一只风凰栖落在一块青石上。故人常说”凤凰不落元主之地”,卞和即认此石为宝,并将其献给楚厉王。楚王让玉工辨识,玉工说是石头,楚王就以欺君之罪砍断卞和左足。
“厉王死后,武王即位。卞和又献玉,但是武王仍以欺君罪再断其右足。等到文王即位之时,卞和不再献玉,只是终日抱玉在荆山下哭。当文王派人问他的时候,他说:‘吾非悲刖也,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
“文王大为感动,就让玉工剖璞,果然得到了宝玉,这块由良工雕琢的玉壁就是‘和氏壁’。
这块玉作为楚国宫廷圣物一直传到了楚威王。因为相国昭阳灭越有功,威王将和氏璧赏赐于他。不久,昭阳在水渊畔宴宾客赏壁,就在那个时候,门人张仪说水渊里有大鱼,就一起观看,可是回来的时候‘和氏璧’莫名地失踪,当时昭阳怀疑是所窃,但是严刑审讯之下,仍是无果。
“五十多年后,和氏壁突然出现,赵国太监缨贤极力搜寻到手,然后献与赵惠文王。但此时,虎狼秦国秦昭襄王也是得知‘和氏壁’正在赵国,便要用十五城池交换玉壁。无奈之下,赵王派蔺相如出使秦国,蔺相如不辱使命,终于‘完壁归赵’。但是六十一年后,秦国灭掉了赵国,和氏壁还是到了秦国。
“嬴政一统天下,称始皇帝。就命咸阳玉工王孙寿将和氏璧磨平,雕琢为玺。并让李斯篆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在上面。
“‘和氏壁’从此成为传国玉玺,也就成为天下共传的‘至宝’。
“就是这块传国玉玺,在秦时也曾失而复得。其事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很是难说。
“相传某日始皇乘龙舟过洞庭湖,风浪突然大起,眼看龙舟将倾,慌忙之中,嬴政将传国玉玺抛人湖中,心想祈求神灵镇浪。玉宝因此失落。一直等到八年之后,才有人将其打捞而上,再献与朝廷。
“楚汉相争时,刘邦先人咸阳,秦王子婴献出了玉玺。刘邦称帝后,号称‘汉传国宝’,代代平安相传,直到外戚玉莽夺权。
“当时皇帝刘婴年仅两岁,传国玉玺由汉孝太后代管。玉莽派人前往索要。太后大怒之下,将玉玺投在地下,传国玉玺被摔碎一角,王莽命人用黄金镶补一块。虽然金玉同价,但是普通金玉,又怎可与和氏玉壁相比。
“光武中兴后,传国宝又归了刘秀。但是传国玉玺还是不得平安,汉世末年。玉玺又自少帝手中失落。不久,董卓一乱,各路诸侯纷纷起兵,长沙太守孙坚最先攻人洛阳,并在城南甄官井中捞出传国玉玺。于是玉玺落入孙坚之手,但不久后就归袁术掌管,而后再到曹操。三国归晋后,传国玺也传给了晋王。而后五胡十六国更迭频繁,传国玉玺也是易主多次。最后经东晋,再经宋、齐、梁、陈、隋,最后落入唐高祖李渊手中……。
说到这里,苦若大师顿了一顿。
官池献没有说话。
苦若大师又接着说道:“朱温灭唐之后,玉玺又易数主,最后到了末帝李从珂手里。但是不久石敬塘勾结契丹反叛,并且攻入洛阳皇城。李从珂绝望之际,怀抱玉玺,登楼……”
“那么现在的玉玺怎么没有烧坏呢?”官池献插嘴问。
“玉玺烧不坏,所以玉玺不会有事,但是奇怪的是当乱兵灭掉大火之时,没有看到玉玺,也没有看到李从珂的尸首。”
“为什么呢?难道李从珂没有被烧死,他跑了吗?”官池献又问。
“不知道,但是从此以后没有人再见到过这个后唐皇帝。”苦若大师摇头叹道:“倒是玉玺在流失了十多年后,竟然又能重现南汉兴王府。如此奇事,真是旷世少见”
“那么除了贵重之外,玉玺还有什么秘密?”官池献忍不住问。
“老朽也不知道,但是听?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