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关不上的窗

关不上的窗第12部分阅读

    ,那我还有什么理由要吃呢。我的眼泪顿时顺着他的话音落了下来,久久都不能停止。多么懂事的孩子,多么珍贵的亲情,又是多么贫穷的家庭。

    回到学校,拿出了我当个月的所有积蓄,积极与学校沟通,在学校领导的统一安排下,号召了一次募捐。在学校师生共同努力下,这样的偏僻的乡村中学在四天的时间里便凑到了6000多元,显然不易。接着是上报县教育局和县民政局,大家积极的为挽救这个小生命而努力着。经不懈的努力,在新年钟声敲响的时候我便接到了一个来自远方的问候,也听到了他康复的喜讯。这是我收到的有史以来新年里最好的祝福,也是我新年听到的最好的消息。那时我也突然明白,生命不易,顽强执著也不易,一个教师的道义更不易。

    2008年,孩子们高兴的回到校园,可是等待他们的却是残酷的选拔考试!一场与县城同龄人的公开,公平,公正的比赛。一条通往大学,走向成功,改变命运的光明大道。中考100天的倒记牌,就悬挂在学校大门的正对面,让每双眼睛无论从那个角度都可以看到的教学大楼前。

    孩子们少了来办公室陪我聊天了,多了在教室里爬上爬下的身影;体育课上少了篮球,跳绳,多了站在百米跑道上苦练;回家学生少了,来学校的家长多了。平日穿拖鞋的现在都换成了运动鞋,理由是为了方便快速走路;平日上楼梯是一脚一个阶梯,可是现在都是一脚两个阶梯;平日晚上是铃声一响,关灯送走了他们,现在是他们控制了电灯。看着一个个忙碌的孩子,自己似乎又一次站在了中考的,于是我陪他们走过了这段春华秋实,走过了这段拼搏的青春回忆。

    孩子们的纪律,真是好样的。因为学校基础实施跟不上,没有设考场。孩子们就要坐一个多小时的汽车到镇上的学校参加中考,一次大规模的出行,领导向他们竖起了大拇指!早上还是六点准时起床,排队跑步,排队吃饭,排队打水,排对进教室,下考场排队进寝室。随着三天考试钟声的敲响,宣告了中考结束,宣告了他们三年初中生活的圆满结束,对于有些学生就意味着受教育机会的结束。但无论如何,曾经拼搏过,就是人生的财富。

    难忘的2008,中国奥运会的2008,孩子们的2008!我的2008,孩子们为我们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学校年度考核排在县同等层次学校第一名,特别是我们的英语学科竟然是优秀率和及格率都超过县城其它学校,位居榜首!但我听到那个消息时,我和同事们紧紧地抱在一起,这在乡村教育的生涯中,是多么的不容易,又是多么的艰辛呀。

    五年了,回忆我的乡村教育生涯,却还是那样的清晰。仿佛那些孩子还在我耳边笑,在我背后做鬼脸,在模仿着我的一举一动,在不经意间就把他们的冰心投掷到我的玉壶。从他们的眼眸中分明看出爱我的点滴,其实,我又何尝不是深爱着他们呢。

    乡村教育,曾经让我哭过,忧郁过,但更让我欢乐过,收获过。每至夜深人静时,我都会幸福微笑,因为我在乡村教育中成长,因为我在这一片净土悄然开花,因为还有一群可爱的教育工作者勤劳地奋斗在他们的岗位上。没有理由不热爱,没有理由不坚持,也没有理由不把自己的青春和热血交给这乡村的教育。

    95第六卷-硝烟迷茫的疯狂

    一直渴望放假,终于在国庆如愿。不是因为出行或者其它,只是想在思想上憩下来,调节一下紧张而又压抑的心情。

    久病已四日,刚好是秋分的节气。记忆里不生病也多年,而今一年不多运动,感叹身体真的不如以前。偶然生病也不是坏事,每到变天的时候,生病等于自身内部的一次调节。可这次生病还是影响到心情,沉沉郁郁的,了无生气。如果不是前几日连续晚上喝酒,连续的应酬,颠倒作息,估计也不会生此事。恰在抵抗最弱的时候,恰好又是秋风起,而风渐凉的时刻。

    疯狂在于歌歌,融融,六司令邀我于病中下四国,说节前要好好杀一回就回家了。对于这样的亲切而高吭的理由,我没有心思拒绝,或者根本是不能拒绝的。况一小病,何能影响整体作战的布局,我不是一个因小而失大的人。

    问题就来了,久病终没有无病前思维敏捷,也没有无病前缜密谨慎,常常因为我的失常发挥而影响到最后的战局,每每下到最后,我就空叹。歌歌一直埋怨我,说我水平大大下降,而战绩屡屡不行,以致于影响到大局,害得歌歌最后也只有一曲悲歌垓下生。

    我等几个玩四国也久亦,水平各有秋千,除了六司令比较厉害,谋略深远更深我们一筹之外,其它都是差不了太多。歌歌玩四国大胆和保守兼顾,拼起来的时候不要命,守起来的时候又龟缩不动,融融是典型的保守派,而六司令该出手时就出手,该守时就守得铁桶一样,不似我等蛮撞。论配合默契程度,我和歌歌的配合还差一点距离,而六司令和融融配合要胜我们一筹,所以连下十局,我们没有赢一局。特别是有一局,我完全有机会赢,但胆小保守而不敢发动全面攻击,以致于握手而言和。

    下棋和一个人的性格是有很大的关系的,而且,也能体现一个人的谋略。男子都好战,一块四国便是一个硝烟迷朦的战场。自我等玩此游戏以来,常常深夜,而不能自拨。而我急躁好动,急功近利等也在下棋的时候暴露无遗。大局观,战略观,整体观等是靠配合培育出来的。

    关于这一片硝烟迷朦的疯狂,我本有很多话要说的,先停笔吧,再补修改。

    96第六卷-千里寻问

    从昨晚木目和我说的时候,至今还在想,到底要不要读大学呢?读大学又是为了什么呢?

    我断然是做不出如此大胆的决定,就弃下自己的学业,何况读大学也才一月。是忧郁,是怨倦,是失望,抑或是迷惘?可木目分析得却也很有道理,而且我竟然找不到反对的理由,只是一个劲地说,你还是慎重地想想吧。

    如果换了以前,读个大学都不容易,断然是不会有这样那样的想法吧,但时下,大学教育已成了普民教育,和以前读高中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而且读了大学未必就是一份好工作,未必就是一个好前程,大学和这些没有直接的必然的成正比的关系。

    但骨子里的想法应该还是旧的,此事换在自己身上,肯定是要费长久时间考虑的,但考虑来考虑去,无非是对前程的担忧罢了。木目说我不读大学了,没有意思,大学每天四节课,学的东西满足不了我的追求。木目读师范语文教育专业,说毕业后做一中学语文老师还得费一番功夫,走一定的关系才有资格上岗,我顿时无语,社会就是这样。

    我说到对以后生计的担忧,木目说他家里不缺钱,他只是想为自己的人生做一点事情,不愿意就这样在大学里混日子而已。开始我还勉强地劝说了几句,后来想想,既然木目已然决定,问我只不过是想看看我的想法,我既佩服他的大胆和勇气,也在心里默默地祝福。

    他说,我辍学后去学汽车修理,去学电脑技术,继续写着自己的文字,其间好象说到自由撰稿人,说实在不行了就去做自由撰稿人好了,我在心里还是赞同的,所以嘴巴上的劝说也就无力了。这种想法在我未经人事的时候,我没有这么具体的想过,而在我已经人事的时候,想到了,可却被时间在身上烙下太多的印而不得了。故有想法,得趁早。

    估计也还有很多人如我一样对于木目的想法觉得不可思义,幸好,他家里人在心里是认同的,这是一道很强的后盾。至此,还有什么可担忧的呢?

    木目费了那么长时间的一个想法,我知道这不是他心血来潮时的漫不经心,但我和他交谈后,理解后,我就知道他的想法与功利无关,他只是想学一点东西,学一点有用的东西罢了。只是,我心里隐隐还是有一点担忧,自己也说不清楚。

    不过,还是祝福吧,汪帆只能如此。

    97第六卷-叠一纸课文爱情

    木目如果不再写的话,这将会成了我对他文字编辑的最后一篇,但我希望不是,希望等我有空暇时能有他的新作再编。看完他的文字之后,我就打算就编三篇,应该是用了心精选的,自然,都是凭着我的喜好,得让我霸道一回。

    此文,让我想起课文中的爱情诗词,想起我上课时的情形,又要怀旧了。

    此文,虽费我最多时,我亦不再大段评论了,留给读者吧。纵我想评论,无耐不适而无力从之。大家还是看原文吧,如果看到不入流的,定是我修改失误所致。

    你是否会像我这样一年又一年地渴望成长,渴望属于自己开花季节的来临。爱情中的最初模样,源于课文中的童话,朦胧美好。白雪公主与灰姑娘的故事,那么单纯且向往。不管道路多么曲折,结局与回忆,永远那么美丽。

    可是,现实并不会像童话般美好。恰如夏花,在时光长河中绚烂且忧伤。她们与他们或轰轰烈烈或平平凡凡,彼此交织在一起,演绎成一篇又一篇令人向往且凄美的爱情课文。

    一任思绪飞扬,我穿越遥远的时空,不怕千山万水,自远夏至烽火狼籍的春秋战国,路经歌舞升平的临安,驻守遥望满目苍痍的民国一路寻找所谓的爱情。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求。

    那年我开始从《诗经》中看见我最初憧憬的爱情形象。

    你辗转反侧,彻夜难眠。睡梦中呢呐着那朝思暮想的姑娘。你思量着如何与她见面,如何获得她的芳心,你心中眼中全部都是关行她的信息。可所谓伊人,却在水一方,你为之击鼓弹琴,道路且长,你追溯远游。她左右徘徊,你上下求索。你不顾重重叠障,跋山涉水,追寻心中所爱。就这样你独自划着芦苇,划向天涯海角,任凭风吹雨打。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然而你的付出得不到回报。你的爱情失约在誓言结尾,古老爱情摇篮的痴情儿,你是爱情典籍终期不遇的美丽。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千百年来,这只是无数情侣渴望的愿景,命途多舛,有情人终不成眷属,是可叹,或可悲。而你,只是铭刻在我心中的传说,过尽千帆皆不是,空留斜辉脉脉水悠悠。孔雀南飞,五里一徘徊。刘兰芝“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与诚实忠厚的焦仲卿追求婚姻自由,为爱绚情,只能化作鸳鸯双飞。

    再看曹子建文下的洛神,又是空余相思恨,化作惆怅意。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秾纤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约素。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瑰姿艳逸,仪静体闲。柔情绰态,媚于语言。奇服旷世,骨象应图。披罗衣之璀粲兮,珥瑶碧之华琚。戴金翠之首饰,缀明珠以耀躯。践远游之文履,曳雾绡之轻裾,微幽兰之芳蔼兮,步踟蹰于山隅。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款款而来,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不要江山爱美人,真性情的后主,用词让后人瞻仰了他的伟大。又如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摄尽凄婉之神,欲语难言,还有什么理由不随李煜而歌而泣呢。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豪迈的苏轼击节而至,豪放词一出,其开阔之胸怀,昂扬之雄姿,震惊了词坛。然,英雄也有落泪之时,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在那个有风的黑夜,他亦悲伤地唱着,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宾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他对爱情的态度,不得不让我们长叹,他对亡妻的思念和悼念,不得不让我们肃然。

    还记得那个在秋风黄花中绮世绝立的乱世女子吗?十六岁,嫁给赵明诚。我想那个时候她是幸福的。然而山河破碎,痛失丈夫。从此她却是饱受思念孤独之人。乱世才女,易安居士却比黄花瘦,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双溪上的扁舟载着她与赵明诚温馨的回忆。国破河山碎,家亦难幸免,幸福难圆,差点锒铛入狱,只能以一种孤独身影傲立于世,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载不动的,真是许多愁。

    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唐婉与陆游也是天造地设的一对,本应白头到老迫于母命而拆散,无可奈何地分开。纵几十年的风雨生涯,无法消除苦思与眷恋。

    我不忍观望千年爱情时光,再回首大片大片的白云在空中舒卷,不经意间泪流满面。

    世俗里飘零着无奈与落寞,追寻挚爱,就这样一路走过。然而幸好命运的不公平阴差阳错地给了才子佳人莫大的安慰。

    才子佳人,自古江南爱情故事多。那里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春华秋实,有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洒脱。步迹江南,更因有你这个多情的白衣相士柳永而缠绵悱恻。

    你不屑于世俗的顾忌,在烟柳苍桥中寻觅。与江南青楼歌妓本是同病相连,对酒当歌,举杯消愁,吟风赏月,轻抚弹琴,不平的只是郁郁的悲愤与怀才不遇。

    功名成就,所谓金榜题名,科举状元,只不过是蜗角虚名。相聚总要分离,才子佳人抹不干一脸泪水。凝眸刹那,一杯清酒,晓林谁染霜林醉。执手相看泪眼,却无言凝咽。

    原来再卑贱的地方,也会有爱情经过。杨柳岸,晓风残月。与心上人际遇分离,亦是一段佳话。那个懦弱的宋朝庭的排斥恰好成就了你流芳千古的诗章。你挥着扇子苦笑,一转眼一刹那又恍若来世。

    烽火乱,国家劫。怀抱天下,林觉民你带着永恒的爱情承诺去了。天下大同,你有着对妻儿无限的热爱,勇敢地走向死亡。肝胆豪气,只愿天下情侣不再有泪如你。四鼓时分,你永远地写着那首摧人泪下的《与妻书》,永远活在24岁。

    少年不望成户侯,你慷慨激昂,中国不能不革命。曾经的梅筛月影,依稀掩映,何等惬意。如今却要生死离别,怎能不肝肠寸断呢?

    你像千千万万仁人志士一样义无反顾地走了。年轻伤逝,从此长眠黄花岗下。有的只是庸人无法企及的高度与深明大义。家国难两全,英雄亦悲秋。

    思国心切,凄婉缠绵。我终于明白爱情的最高含义。有些东西那样是好,洁白如花,灿烂若海,是我在黑夜中守候的爱情吗?长长的人生路,你唱着下小溪一样的歌渐行渐远,而我却在这座城悄然长大。黎明已抵,寻幸千山万水,记忆中的爱情永不荒老。

    感动于最初,收获源于追觅,我依然掀着一页页的课文,寻找我前世今生的爱情记忆。那些传诵千古的爱情诗章,在这个繁华喧嚣的都市中,告诉那些行走的人,真正的爱情永不荒老。那些微微发黄的课文,那些心酸感动的回忆,一一展现在我们面前,教我们如何成长如何学会爱。朝代兴亡,季节更迭。无声的时光,从你我手中掠过,记载着过去,承接着现在,延续着未来。

    汪帆编辑,思维停顿,乏力头晕,宽容见谅。于夜。

    98第六卷-爱别离

    不经意间,见到落花流水的文章,发乎情,止乎礼,好久没有见过他如此真性情的文章,也好久没有给他改过文章。对爱写得如此之美,如心底涧涌出的涓涓细流,刹那间盛开一心房的青花,却也如西下的一抹夕阳,穷尽了无限的感伤与失落。

    介绍一下木目,网名落花流水,叫他木目,是我现今给他取的,他名字的最后一个字。看他文字的时候,便想起了似水的流年,不经意又别离一年多了。依稀记得他以前每每有新作,便给我修改,后来他还在各大网站和报纸上发表了无数,只是当时我并不知情。

    再看木目此文时,他已在《新创作文学》上发表了此篇,看得人温情而且揪心。温情是因为他指尖里流趟的文字是如此生动,如此真情,没有真情实感,没有深刻经历是断然写不出来的。揪心是他的文字带来了情的伤,伤得刻骨,伤得倾心。

    关于他文字中提到的人和事,我是作为旁观者亲自见证过的。他的文字,我向来觉得不易,一个久历文学的孩子,一个久读诗词文章的爱好者。他穷尽他的智慧和情感与文字同榻而眠。

    他对于文学的爱好,是我所推崇的,甚至我自愧不如。一个可以把文字当生命的人,一个在浮的年代沉浸于书籍之人,还有什么理由不让我佩服呢。

    原文如下,我稍加修改。

    那年,你走了。时光却并没有颓败。我手里捧着的便是你我曾经的似水流年。我在青春里游逛。企图挽住你即将远行的脚步。你皓首回望,盛放的笑容正如夏花般绚烂、温柔、迷人、唯美。我向外张望,停笔驻足追寻,茫茫人海、烟雨迷蒙,寻不到你的踪影。我并非一如你想像中的坚强洒脱,不经意间留下浅浅的泪水。灼痛了心旌,终于在眼泪中明白,有些爱一旦错过,就不会再回来。与你相处是多么美丽的回忆,或许你不信,想你已成为一种习惯。

    在这个疯狂、叛逆的年代,色彩流光耀目染满了整个天空。我不顾穿越千年时空,不惜踏遍万里江山,去寻找。狼烟四起、剑声与在古琴声纷纷扬扬。马啸鼓旌,兵荒马乱天地间大恸大怒,一曲哀伤,有着千古以来的幽幽叹息,而我依然为你狂野,你却不知身在何方?

    纵然时光可以改变你的容颜,却风化不了我对你熟悉的味道,或许,因为你我太熟悉了,熟悉到彼此忘不掉,所以彼此才冷漠到不懂得好好珍惜。你唱着流水一样消逝的歌声,渐行渐远。而我却在这座城市的夜里悄然长大。夜里,我多么希望你陪在我身旁,一起哭泣,一起看月亮,一起数星星。

    曾经骑着自行车,围着你满校园里追逐,嘻嘻哈哈的;曾经午睡时被你吵醒,听你唱老掉牙的歌曲,曾经徘徊在书店流连,一页页长长的文字,那些你我肝胆相照,相濡以沫的日子就这样一去不复返了。

    你倔强地背上行囊,决意离开的那一刻,我看着你无怨无悔的身影,我前所未有的难过。再也不能看见你放荡不羁的样子了;再也看不见你的音容笑貌了;再也没有人像你一样倾听我心中的秘密了;再也没有人像你一样。在我做错无数件事之后,依然原谅我,依然对我微笑了。所以我常常梦见你,梦见我载着你在十七岁的梦境中,扬花而过,永无止境。梦见花儿瞬间枯萎,世界凝固苍老,剩下你我默默对视直到天荒地老。

    青春是道美丽的忧伤,分离是一场错,你我却没有错,怪只能怪彼此太年轻了。我本想在此刻下你我的爱情时光,后来,我才明白,那根本不算是爱情。花开注定花落,缘起注定缘灭。我曾奢望过,追求过,可我最终还是选择了放弃,妥协,也许年轻的我们太年轻,美丽的梦太美丽了。曾经的天长地久注定要彼此分开,曾经的生死相依注定不能相互依赖。

    或许,这只是一场浩浩荡荡、迷迷蒙蒙的青春迷梦罢了。并不是我所谓的爱情吧。少年的情愫散落天涯,冬天如约而临,远方的你还好吗?你是否也像我一样早已习惯了寂寞孤单。候你了,泪水在风中飘扬,唯有在心底浑浑地祝福你,并在子夜浅唱我落日般的忧伤。

    我要控制我自己

    不会让你看见我哭泣

    装作莫不关心你

    心痛得无法呼吸

    找不到你留下的痕迹

    眼睁地看着你

    却无能为力

    任你消失在世界的尽头

    找不到坚强的理由

    告诉我星空在哪头

    那星是否有爱的尽头

    就让我向流星许个愿

    让你知道我爱你

    刚看完的时候,眼睛有点湿润,浅浅的爱情,写得如此唯美,震撼了我的心灵。经我一夜的反复诵读,却成了远方塞外梵唱的经文。文字华丽却真情流露,没有刻意的修饰,却是一颗心灵的自然裸露。那情,那景,一曲浅唱,地在他心底成了永恒。

    恰如一泓清泉,不经意间流入我的眼睑,激点水花,倾刻便涌满我的一汪秋水。

    在我深深叹服的同时,却也找不出什么毛病,行文如斯,足见木目对文字的驾驭能力。一个十九岁的少年,就与文字在穷山恶水间来了一场真正的较量,而且,可怕的是,还没有尽头。山林中夜莺的歌唱,也不足代表他如美的心灵。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足以代表看完文字后的意境和心情。

    99第六卷-城市的尽头

    依然记得十年前,还是我读高中的时候,凭一篇类似此文风格的散文,在“教授”手里拿到了我有史以来的作文最高分。而今,看到木目的文笔,不再沉迷于男女情爱,而把触角伸向了社会,用他稚嫩的双眼去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我甚感欣慰。

    在学文学理论的时候记住过深深地一句话:文章要言之有物。纵华丽的词句便只能成为华丽,但成不了一篇好文章,我深以为然。自然,能把外在美的内在美结合起来,能把形式和内容结合起来,我还是佩服得紧,如我现在还能倒背如流的《秋日登洪府腾王阁饯别序》。

    没有要取美的意思,只因一种高兴吧,便简单地用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修改了木目的《他们》,对于这样霸道的朋友,我想,木目纵心有不平,也只有戚戚焉。

    或许是看了很长时间的社会报道,焦点访谈,新闻调查之类的节目,对木目文中所描述的现象也熟悉得紧了。但,每一次看到那熟悉而陌生的境头,我还是要深深地感动。

    文中内容的选定还是比较切合,且词句间都是用心在作文,遣词造句也显一定的功力,且修辞也能得心应手,洋洋洒洒写来,倒也可以一读。闲话不说,先看文吧。

    在城市的尽头,没有繁华的街市,闪亮的霓虹;在城市的尽头,只有破旧的棚户区,饱经生活风霜的生命;在城市的尽头,有这样不曲不折的一群人。

    该怎样称呼他们?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农民子弟?亦或是农民工二代?不,我不想用这些冰冷的字句称呼他们,我多想叫着他们带着泥土气的||乳|名,透过他们的双眸,拉着他们的小手,走近他们的生活,走进他们的心灵。

    他们从小生长在故乡的青山绿水中,纯洁的灵魂在田野里抽穗拔节。在山野的风中,他们奔跑着,憧憬着。风从田野中吹过,吹到了城市,为了生计,为了未来,他们跟从父母来到了城市,在城市的尽头扎下了根。于是习惯了青山绿水的双眸第一次触碰到了高楼大厦、车水马龙。他们不知道怎样穿过六车道的马路,小小的手指怎么也数不清写字楼的层数。繁华的现代生活不曾给他们带来任何快乐,这一次,却在心上烙下了深深的痕迹。

    失去了熟悉的乡村,便象失去庇护的小鸟,久久在枝头寻唱,只为一曲能弥新的歌词。终于,灰色的眼眸习惯了这缺乏温情的城市,带着太多的为什么,带着太多的纯朴,带着太多的净谧,带着太多的乡气,带着太多的傻气,一如光着脚丫踩在如履薄冰的河面上,战战兢兢,慌慌恐恐。

    他们背起书包,小心翼翼地融入城市的生活。可是却在“城市人”异样的眼光中,第一次明白了户口与暂住证的区别。他们都是父母心头的宝啊!却过早地承担了不属于这个年龄的负担。

    放学回家,他们做好简单的晚饭,父母还在工地或菜场上劳作;午夜醒来,泪眼中城里的星空没有家乡的明亮;悄悄许愿,希望明天他们的打工子弟小学不会因交不出电费而被查封,亦不会因不符合教育政策而被取缔。

    然而,在他们日益长高的身体上,在他们日渐成长的印记上,分明读出了一份坚强和自信,一份执著和伤感。记得一位记者问一个打工子弟学校的孩子,学成后是否会回到家乡时,小姑娘毫不犹豫地说:当然,一定回去!那一刻,我差点落下泪来,为他们的成长。

    记得那年春晚他们稚气的宣言:“我们的学校很小,但我们的成绩不差”“我们不和城里的孩子比爸爸”“北京的2008,也是我们的2008!”他们逐渐成熟,告别昨天的羞怯,开始迎接新的一天。

    虽然,他们还在为不多的学费而苦恼;虽然,学校还是交不上水电费;虽然,还有好多体制还不够完善……虽然有好多个“虽然”,但是,只有一个“但是”就足够了,已经有好多视线转向他们,他们正在茁壮地成长。

    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照亮了城市的尽头,照亮了他们的生活。

    城市尽头的他们,终将会成为我们。

    对于十九的少年,我主要还是以肯定为主,教育最好的方式是鼓励,我深以为然。如果一出手便是重创,估计当事人是走不远的。间或又想到了家庭教育,想到了慢的教育学,其实教育是一样的,相通的,理解尊重的基础上,相知相识做朋友,鼓励干劲给自信,放任自由原则定。扯远了,又。

    尽管木目的笔还太嫩,写不出辛酸与苦辣,但这只是时间的过程。我觉得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觉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一个人在恰当的时刻觉悟,那便可以省去不少心思,省却不少麻烦。而,第一次看到木目的笔伸向了社会,用他幼小的心灵去感受社会,有这么一个好的开端,我们应该给他一条康庄大道。

    木目此文不能不算为言之有物,显然是有内容的,但,内容只是一个空泛的概念,在他的笔下,没有仔细把他所知道所了解的一切,他想说的想表达的一切显现给大家,在细节方面显然处理不足,很自然的是,这可能是由于社会经历有关吧。

    此文在情感处理上还不够,似这类文字,当以情动人。情不深,或者情不到,读者只是在喝白开水,虽然知道这么一回事,但是却不能回味无穷。文字都是真性情而发,这没有错,但是,情的处理却也需要技巧。不是光悲或喜便可以,或者把忧郁,失落,寂寞之类的词堆上去了便成了悲伤。

    谈到情感的处理,显然可以看出木目仅仅只是看过那些城市尽头的人们,但,却没有真真实实地了解,不然,情感的起伏就不是如此了。没有走进别人心扉的情感,不是一种好的情感,而在文字里流趟出来,也就显得力不从心了。

    100第六卷-醉卧沙场君莫笑

    时刻是零点三十九分,拖了很长的时间,才打开电脑,有点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味道,其实,正是众人皆睡而我独醉,才写下如是文字,权当是酒醉后的谎言。古人有李白斗酒诗三百,说句实话,我也期望自己能有这样的造化和能耐,但,我终不是酒仙,也成不了酒仙。最多只是在酒醉之后胡言乱语罢了,古人终学不来,就是学来了又何如,难道又是一个翻版和复制,终不可信,也不可为也。

    古人之有酒,才能歌舞升平,才会莺歌燕舞,才有豪迈,才有雄心。酒一直从古代流传到现在,都是政治和人情的需要,既然是一种需要,那它就会焕发出独有的光彩。

    河边的灯还亮着,几个小时前,我就是这样一个人走在晚风中,沿着河堤,摸回了杨柳门前的宅院,轻推那柴扉,悄然爬上睡意的山巅,只是在眼前没有出现你的脸。有这么一个外国诗人写了一行短诗,到今还让我回味:我以为我忘记了你,但我悄悄爬上睡意的山巅,在我的眼前,又出现了你的脸。这是曾经我疯狂喜欢诗歌的时候记住了,想不到一记住便不能忘却,正应了一句话,有些事刹那便是一辈子。自然,我没有顺着外国诗人的意境走下去,因为他睡后还是有所梦的,而且梦中是恰有伊人的。而我,只是爬上了睡意的山巅,再没有了后续的动作,由此也可以看出,我成不了诗人。

    有点佩服自己,在声色犬马中还能独自走回来,在灯红酒绿之中还没有迷失自己,还知道悄悄地爬起来,写着莫明其妙的文字。要知道,对于酒,我向来是过敏的,能不喝的情况下是尽量不会喝的,而且也深刻地知道自己的酒量及后遗症。不过,不得不佩服自己的酒德,或许看惯了酒醉之人的胡言乱语,我向来是喝醉了便自己找个地方,悄然入睡。

    每次喝完酒,受罪的便是自己。终学不了古代的书生,古代的书生是很会喝酒的,一般的酒会便是现在的文化沙龙,可惜现在喝酒的人大多不是文化之人,在酒场中活跃的人压根可能不知道什么叫文化,什么叫文学。而古之学者必有酒,有酒才有诗,词和歌赋。

    非常地羡慕古代文人与酒的情缘,而我,终不是文人,也终不是古代文人。纵然我是文人,回归到古代,估计也是一个失意潦倒,失神落魄之人。有人说我是一个文人,也有人说我是一个诗人,可我却深刻地知道,无数次的努力想成了文人,或者成了诗人,只是不得,此乃命也。文人没有什么不好,只是现实的土壤把文人生存的环境给悄然地扼杀了。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不自觉地想起了唐·王翰的《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一个在沙场上豪饮的形象跃然纸上,豪迈,大气,定不是用我们喝酒的杯子,而是用大碗,喝完后便一摔,咣当的声音中透出男子的绝决。马上奔赴战场了,生死早已置之度外,何况几碗酒呢?

    如果用醉卧沙场来形容如下喝酒之人,定是竟境完全的不一样,于是,我只好作点修改。醉卧酒场君莫笑,席间哪有几人回。人喝不是应喝之酒,很快便会醉,而这种醉一般都是假醉。如果是真性情放开来喝,那才是真正地醉,可,一个人喝假酒的时候多,而喝真酒的时候少。一生也难得有一知己喝一真酒,然后酩酊大醉,睡到日落西山。

    我之于喝酒从来只是人醉,而心从来没有醉过。人醉是身体抵抗不了酒精的作用,心醉才有醉生梦死的味道。而心醉,不只是酒精便可以了得,发乎景,止乎情,便可以狠狠地让心给醉一回,人或多或少都在情字上醉过那么一回,可以自己体会。

    写了那么多似乎只想表达一个意思,用一句话便可以概括,我就不概括了,从小便是在概括段落中心意思中出来的,大了,反而不会概括了。不知道小时候学那些有什么用,语文岂是只概括段落大意便可以的。果真如此,那不个个都成了语文考试的机器。

    写到这里,突然想起我没睡之前的一些想法,那个时候有点想落泪,都说酒后之人真性情吧。而我只是想了有点多,特别是在晚风吹拂中自己走回来的时候。人,到底做什么工作才是自己想要做的,这,肯定是自己兴趣爱好里的一种工作。我换了工作不多,可能不能完全明白,但,年青时曾想,在有生之年定要换一个又一个不同的工作,体验一种又一种不同的生活,如果真能如此,我想我定是作家了。可,现实总不是自己换工作,而成了工作换我们。又想起自己的老本行,教育。打心眼里我是喜欢并热爱教育的,这也是我离开教育之后才明白的,但,我不会再这样做教育下去,我也深信这一点。三年了,可以去挑战其它的了,我不是一个忠诚的教育信仰者,所以我总会在恰当的时刻离开。

    小二和我一直在说,我们都做了教育的叛徒。到底是教育抛弃了我们,还是我们抛弃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