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她的故乡在远方

第五十三章 回校路上

    第二天下午十六点十五分,徐嘉薇接到静临发来的短信,说她们已经从丽柔家小区出发了,大约十五分钟左右,就能够到达她这里。

    归心似箭的徐嘉薇,半小时前就吃下了戴琳提前为她做好的晚饭。然后洗了个澡,穿上那套已经放置了五天的慧跟校服,整理好书包和换洗的衣服,并带上治疗右脚的中成药,在戴琳的帮助下,来到楼下的店面,等待静临她们的到来。

    本来,静临和丽柔两人不是住在同一个片区,虽说是好朋友,往常回校的时候也是各走各的。今天因为要帮助徐嘉薇,静临就提出这次由她爸爸开着车先到丽柔家小区,拉上她后,再一同来接徐嘉薇。

    十六点十二分,静临爸爸的银灰色别克君威,在静临的指引下,来到了戴琳店前。

    打开车门,车里就传出披头士的经典歌曲《yesterday》:

    yesterday,allmytroublesseemedsofaraway

    nowitlooksasthoughthey''reheretostay

    oh,ibelieveierday

    suddenly,i''mnothalfthemaobe

    there''sashadowhangingoverme。

    oh,yesterdaycamesuddenly

    whyshehadtogoidon''tknowshewouldn''tsay

    isaidsomethingwrong,nowilongforyesterday

    yesterday,lovewassueasygametoplay

    nowineedaplacetohideaway

    oh,ibelieveierday

    ……

    伤感的旋律,让人一听就禁不住泪眼迷蒙。不知道是临爸爸已经到了追忆似水流年的年龄了,还是有意抓住一切时机,让静临学习英语,培养语感。

    两个女孩下车后,手脚麻利地把徐嘉薇的行李放到后备箱里。接着又扶着徐嘉薇上了车,临走的时候,静临对戴琳说:“阿姨,您放心吧,徐嘉薇就交给我们啦,保证不让她摔着、饿着!”

    “那你们辛苦啦,谢谢你们!”

    “阿姨,不用谢啦!不过,你应该说‘同志们——辛苦了!’这样才对哦!”静临一本正经地说。

    戴琳一听,也不管它三七二十一张口就喊:

    “同志们——辛苦了!”

    两个女孩急忙站了一个立正的姿势,齐刷刷地回答:

    “为——人——民——服——务!”

    说完忍不住笑得捂着肚子蹲了下来,静临爸爸也跟着乐呵呵地笑了一顿。两人钻进车里后,临爸爸扭过头望着副驾上的爱女说:“你这鬼丫头,什么时候都没个正经的,哎——”说完挂上挡,一踩油门,车子离开了戴琳的店面。

    静临伸出舌头朝爸爸扮了个鬼脸,“噫!”了一声,就扭转身,跟坐在后面的丽柔和徐嘉薇,东一句西一句地聊了起来。

    父女温情的一幕,让徐嘉薇尽收眼底。

    想起这辈子那神一样虚无缥缈的父亲,她的内心又开始翻江倒海起来。

    这么多年,对于父亲这个词,徐嘉薇除了知道这两个汉字加起来,一共有十三笔之外,就无法联想起更多的内容。

    每次喊老徐“爸”的时候,徐嘉薇总是略微垂下眼帘,在发出“爸”字的同时,心里又悄悄喊了一声——八画。大概从小学三四年级开始,徐嘉薇就在自己那本带密码锁的日记里,用这两个字来称呼老徐。平时在和老徐的接触中,她常常会将“八画”两个字脱口而出,可是刚喊了“八——”马上就又打住了。

    徐嘉薇不时瞟了一眼前面的父女,眼里是满满的羡慕。

    这样的画面,这样的时刻,对于徐嘉薇这辈子来说,永远都是不可能得到的海市蜃楼。她竭力控制着自己的情绪,紧紧咬着嘴唇默念起枯燥乏味的公式定理,来分散自己的注意力,不让自己在新朋友面前抹眼泪出洋相。

    八公里的路程碰上车流高峰期,有时也会堵得人心慌意乱、唉声叹气,在一个红灯时间长达120秒的十字路口,他们硬是等了三个绿灯还冲不过去。

    丽柔坐在车里,想起刚才和戴琳开玩笑的一幕,禁不住噗嗤一声又笑了起来。

    “丽柔,你笑得这么开心,肯定这次期中考考得很不错吧?”静临问。

    “不知道哦,我只是想在分数出来之前先多笑一笑。”丽柔很快收敛起笑容,一副可怜兮兮的样子,“等明天公布成绩了,恐怕连哭都来不及啦。”

    静临叹了一口气:“哎呀,我不知道这一次数学能不能上90,感觉这次试卷真的好难好难哦,语文、英语也都不是省油的灯。呜,呜——!愁啊愁——只恐别克君威车,载不动,许多愁!”

    “你呀!”

    临爸爸听了扑哧一笑,接着又摇了摇头。

    丽柔说:“我爸说期末考试要是能进班级前五,一放假就马上带我去西安看兵马俑、华清池、大明宫……”

    “你爸好棒哦!不像我旁边这位堂堂的父亲大人,一年四季只知道爬东郊那个森林公园。”说着瞪了她爸爸一眼,“老爸,你听听你听听,人家是怎么当爸爸的,哪像你动不动就要我考个第一名——去参观个什么大学要考第一名;住一回度假村要考第一名;吃一次星级酒店要考第一名。嘿嘿,就差买件衣服、买双鞋子都要第一名了。我看啊,这说不定以后吃一口饭、喝一口汤,都要第一名啦!”

    “呵呵呵。”

    丽柔和徐嘉薇听了,都捂着嘴巴偷偷笑了起来。

    临爸爸笑着说:“这可是你妈说的,不要赖在我头上。你要投诉,就找你外公外婆去。”

    “外公外婆和你们俩,还有爷爷奶奶,六个人本来就是一伙的嘛,都盼着我将来能考个名牌大学,就联合起来给我施加压力,我找谁投诉去?”静临用手摸了一下自己的波波头,突然又笑嘻嘻地说道,“哎,对了,老爸,那个——这以后我要是感冒发烧什么的,想看个医生的话,是不是也要考个第一名啊?”

    “哈哈哈哈……”

    后面两个女孩一听,禁不住捧腹大笑起来,徐嘉薇更是笑得连眼泪都流出来了。她望着主驾位置上的临爸爸,心中又翻江倒海了:要是自己也有这么一个亲生父亲,那该有多好、该有多好啊!

    临爸爸匆匆瞥了女儿一眼,又生气又好笑地说:“哎哟,你这丫头,没大没小的,尽胡说些什么呀?也不怕同学笑话你。行啦,等老爸回去,好好跟你妈商量一下,看能不能优惠你一次,只要你期末考试能进班里前五,我就和你妈带你进京,怎么样?”

    “好!一言为定。”

    丽柔说:“我跟我爸说能进前五的话,就干脆去北京看看紫禁城、颐和园什么的。他居然说要等我以后把明清的历史都学透了,去了才有深刻的感受和巨大的收获,不然就等于白跑一趟。嘿嘿,我就奇怪:难道西安就没有历史了?每次跟我妈去一个地方,他就这个历史,那个历史的,多累啊。出个门,本来就是为了放松一下,又不是搞考古的,真无聊!”

    临爸爸问:“那你爸原来是学历史的吧?”

    “不,他是学工科的,也不知道后来怎么就跟历史沾上边了。最近,又弄来几本什么哈佛女孩呀,剑桥男孩呀,北大状元、清华状元的家庭教育呀之类的书,一下班就坐在家里废寝忘食地看着,简直比人家准备考研还要认真呐。”

    静临一听幸灾乐祸地说:“那恭喜恭喜!你丫这下可彻底完蛋了,你爸正望女成凤呢!”

    徐嘉薇插不上话,她这次没有参加期中考试,不知道哪科哪题什么情况?更是从来没有跟亲生父亲磨过嘴皮子,这方面的经验完全空白,只好坐着默默无言,饶有兴味地听丽柔讲述舌战老爸的故事。

    “哼,亏他想得美,也不看看自己到底都给了我什么基因嘛。”丽柔一副深明事理的模样,“每次周末我一回家,他就腻在我房间里,啰里吧嗦一大通。这一次说某年某年,我们家一个什么七里八拐的亲戚家的孩子考上清华呀,考上中科大呀;下一次又说他一个什么同事、什么朋友的女儿,几年前是本市的中考女状元呀。我晕!我说,‘行了吧,老爸,你闺女这辈子铁定成不了居里夫人啦!赶紧跟我妈再生一个,把希望寄托在我弟我妹身上吧。’没想到这一招还挺管用,我爸一听,立马就不吭声了。”

    “你爸为什么就不吭声呀?”徐嘉薇插了一嘴。

    丽柔说:“我也不知道啊。后来才听我妈说,要是再生一个的话,他们俩就都得下岗啦,一家人喝西北风去。”

    “哦——”徐嘉薇点点头。

    静临说:“哎,丽柔,要我说呢,你以后最好还是少跟我这种不良少女呆在一起吧,不然,一旦被我沾上恶习,恐怕就成不了凤凰啦!你爸肯定也饶不了我的!远离损友,回头是岸,阿弥陀佛,善哉善哉——嘻嘻。”

    “哎哟,叔叔,你看看,静临她拿我开心呢,你也不管管。”

    “哈哈哈……”临爸爸也被闺女的话逗笑了,“这事你们就自己解决吧。你们女孩子开玩笑,我一个大老爷们,哪能瞎掺和呢?”

    过了这个十字路口,已经可以望到远处慧跟学校的米黄色马赛克围墙,以及围墙上空的绿色树木。这时候,回校的车辆有点扎堆,走得很慢。徐嘉薇一颗心已飞进了校园,她好像见到了久别重逢的亲人一样,满脸都是惊喜、愉悦的神情。

    又过了几分钟,静临爸爸的别克车终于停在校门的旁边。两个女孩下车后,迅速从后备箱取出行李,一手拎着,一手扶着徐嘉薇,和临爸爸告别后,一步一步走进学校。

    学校的广播正单曲循环,播放着挪威作曲家罗尔夫·劳弗兰那首著名的《songfromasecretgarden》轻音乐。那舒缓、凄美的旋律,一下子就把徐嘉薇带进云彩斑斓、霞光万丈的夕阳余晖之中。一听到这首熟悉的曲子,她就知道自己又踩在“故乡”的土地上。

    徐嘉薇一瘸一拐走在校道上,又碰到自己班里的几个同学,大家七嘴八舌地建议徐嘉薇直接上教学楼,提前到教室里等待晚自修,这样就可以省去一次爬宿舍楼的麻烦。等下晚自修后,同学们再帮忙把她送回宿舍。

    静临和丽柔跟着其他几个女生将徐嘉薇送到教室后,就回到自己宿舍,拿着餐具,到食堂吃饭去了。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