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还黑。
林初安被开门声惊醒,看向窗外,单薄的身影在匆匆忙碌。下了床,打了个冷颤。今天早上真冷啊。
“妈,今天我和你一起去吧。”
一向温柔的声音道:“那你多穿点,下过雨。”
“嗯,好。”林初安穿好衣服,把东西搬上车。
四点多,深巷中依旧安静的压抑。
林初安坐在母亲旁边,车子缓缓驶出路口,路灯昏黄的光打在地面,反射出地上的水洼。
透过路灯能看见空中还下着细雨,星星点灯,打在脸上让人格外清醒。转头看见母亲发丝上也附着水珠。
或许是因为光线的原因,林初安觉得母亲的脸色有些蜡黄,枯燥的嘴唇上也起了皮,紧紧抿着。
小货车消失在巷子口,进入一片黑暗里,余得一阵若隐若现的声音,片刻便溺没在巷子深处。
天空渐渐泛出一抹灰白,两边的树在往后退,九月早晨湿润的风吹在脸上,有意无意的打湿了睫毛。
到了小吃街,已经有人摆好了摊子。林初安下车,两边脸颊有些麻木。
“哟,秋蓝姐今天这么早就来了啊。这是你女儿吧。”旁边一个穿着红色大衣的肥胖女人笑呵呵的说。
林初安看了看她,目光落在她枯燥的头发上,用一个俗气的夹子夹住,焌黑肥腻的脸上浮着劣质粉底,一脸假笑,牙齿参差不齐泛着黄色。
“明明比我妈老,还叫姐,真好意思。”林初安心里想道。
林初安心里厌恶极了,但看着母亲朝她温柔的笑了笑,便也温柔的看了她一眼,低头忙活起来。
说白了不过是一句客气话,谁会喜欢跟自己抢生意的人呢?
一刻钟,天便亮了。
渐渐有人来吃早餐,但不多,还早吧。四周渐渐忙碌起来,声音渐渐嘈杂。
有店铺开门的声音,汽车发动的声音,一两个人走过鞋子碰撞地面带起水珠的声音,还有隔壁摊子老板招呼客人的声音“来吃碗饺子啊,您看看,热乎着呢~。”
林初安低着头,洗菜,穿串,看火,白秋蓝也就是林初安的母亲,烧着汤,弄着配料,静静地,不说话。
林初安和母亲都是不会吆喝的人,但平时做生意都是客客气气,很多人都说不错,常常来吃。
太阳升起来了,金黄的光铺在放东西的铁架上又反射开来,林初安看见白秋蓝的背影,身上渡了一层光,那样好看。
只觉得,即温暖又安心。
记得七岁时父亲跟母亲吵架,母亲是那么温柔,一言不发,眼泪一滴一滴的掉落。面对父亲的无情指责,她没有反抗。只是到了父亲要走时,紧紧拉着父亲,一句话都不说,然后被父亲重重的打了一耳光,站在黑暗里哭的喘不过气。
林初安那时看见父亲指着她,神情厌恶的说了什么,一边抖着手指,一边破口大骂,只是当时哭惨的她没听清他骂了什么。
父亲这一走,八年。没有照片,也见不到。最后剩下的关于他的记忆就是那次他离开时的样子。
只是过得太久了,模样已经模糊了,记不清楚了,但那种神情,她记得,后来也明白,是嫌弃,是厌恶。
那时候她回想起来总会哭,直到后来回想起来毫无波澜。时间会抚平一切伤痛的。
就像母亲从那以后开始天天以泪洗面。渐渐的,她开始操持家务,只是偶尔会发着呆掉眼泪。再然后,就不哭了。平平静静的一个过程,其中应该经历了多么撕心裂肺的挣扎啊。
那年,林初安七岁,母亲二十七。风华正茂。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